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高考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2015

欄目: 高考素材 / 發佈於: / 人氣:2.35W

1.湯王外出巡視,看見有人四面張網捕鳥,嘴中禱告:讓四面八方的鳥,都飛到我的網裏來吧。湯王命去掉三面網,禱告説:鳥啊,喜歡向左飛就向左飛,喜歡向右飛就向右飛,真厭倦了生活的,就飛到這張網裏來吧。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對這個材料全面理解發現,網開一面的成語比喻的是採取寬大的態度,給人一條出路。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角度。細析進去,從捕鳥人的角度,我們可以持否定的態度:①人不能太貪婪;②人與環境和諧共處;③過度開發,貽害無窮。從湯王的角度,我們持肯定態度:①人應常存善良之心;②寬容的力量(延伸出去論述,可聯繫湯最終有天下,寬容能獲得別人的心);③成就自己也要成全別人(湯王留一面網,顧全了捕鳥人的生活,又做到了不趕盡殺絕,留下了美名)。

2.兩顆松子緊緊挨在一起,它倆是好朋友。它倆曾海誓山盟,永不分離。它倆手拉着手,最終還是被大風颳開了。

風停了。一顆松子掉進一個花盆;另一顆松子掉到了不遠處的空地上。

轉眼就是一年。花盆裏松子長成了樹苗,空地上的松子也長成了一顆樹苗。兩棵樹苗長得一模一樣,一般綠,一般大,互相招着手。

年復一年,空地上的樹苗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為周圍的小花小草遮風擋雨,而花盆裏的松樹卻再也長不大,被花匠修剪成了一棵盆景,時常得需要花匠的精心照料。而它倆的交情早已結束。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寫作指導】這則材料涉及“友情”“環境”“機遇”“價值”等話題,大致可從整體和局部兩個方向立意。從整體看,可寫:①友情與境遇;②時間是友情的試金石;③真正的友誼經得起考驗;④環境與成材;⑤環境改變人;⑥機遇與人生等。從局部看,可寫:①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寬鬆自由的環境造就優秀人才;②温室的幼苗長不成參天大樹——閉塞狹小的空間摧殘人才;③人生價值大小不由境遇決定等。

3.一個獵人在湖邊佈下羅網。許多鳥兒落網了,這些鳥都很大,帶着網飛走了。

獵人跟在鳥兒後面跑。一個農夫看見了問:“你要跑到哪兒去呀?你能用一雙腿追上鳥兒嗎?”獵人回答:“如果只有一隻鳥,那我是沒辦法把它捉住,但像現在這樣,我是十拿九穩的。”

後來證明果然如此。因為天一黑,那些鳥兒便各自要朝自己的方向飛回去,一隻要去森林,一隻要去沼澤,一隻要去田野,到頭來就一起連網掉到地上,獵人便把它們捉住了。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這則材料敍述對象涉及三個:主體獵人,客體鳥兒,旁觀者農夫。據此可從三方面立意:從獵人的角度,可以寫:①設立目標就要永不捨棄;②瞭解對手方能戰勝對手;③知己知彼是克敵制勝之道;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⑤胸有成竹。從鳥的角度立意,可以寫:①團結協作重要性;②自私的代價;③個人奮鬥的弊端。還可以談“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等。從農夫的角度立意,可以寫:①請勿妄下結論;②請勿胡亂懷疑別人的能力;③不要被表象迷惑了雙眼。

4.一個用沙子玩修築公路的小孩,碰到了一塊大石頭,無論他怎麼挖石子附近的沙子,抱住它,搬走,石子一動不動,還砸傷了他的腳。一個目睹全過程的中年人走到沙坑前蹲下問他:“小朋友,你想把石頭搬出去嗎?”小孩沮喪地抽泣:“我已用盡了所有的力量,可還是搬不動它。”中年人親切地糾正説:“小朋友,你並沒有用上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幫助你,”説完中年人跳下沙坑,抱起石頭,把它搬了出去。當你的人生路上橫着攔住你前路的石頭時,你是怎麼做的呢?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這是一則事例型材料,概括材料要點確定材料的性質和出題者的傾向性是要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你並沒有用上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幫助你,”也就抓住了第一主題的立意點。也可從材料涉及的幾個人物來多角度立意。首先可以從中年人的角度立意:①保持童心;②釋放善意;③蹲下來感受世界的美好。其次可以從小孩的角度立意:①轉換方式,柳暗花明;②理想之花要靠踏實的畫筆來描繪;③依靠陌生人的善意;④善於借力。

5.同為教師的黃海濤、黃芙蓉夫婦,今年7月1日從南京出發,自費近200萬元,在沒有導遊的情況下,自駕越野車開始環遊世界。他們計劃先用150天的時間,遊玩國內31個城市,然後再用150天的時間,走訪30個國家,完成環歐亞大陸、北極的探險之旅,行程近12萬公里。與他們一路同行的還有他們的女兒黃歆軼和外甥女彭馨瑤。為了這次特殊的旅行,黃海濤夫妻休假,黃歆軼和彭馨瑤休學。對於這次耗盡所有積蓄的旅行,黃海濤表達了他的看法:“我們愛好旅行,到世界各處看風景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喜歡一直在路上!”“人這一輩子,追求的是內心的快樂。”他的言行感動並激勵了很多人;同時也有不少人説他的行為“另類”“瘋狂”,不可複製。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聯繫生活體驗或經歷,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導】這是一個事實類材料,材料中心內容是黃海濤為夢想率全家遊玩世界。材料的結果有兩方面:一是他的言行感動並激勵了很多人(贊成與肯定);二是也有不少人説他的行為“另類”“瘋狂”,不可複製(反對與否定)。可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分別從兩個角度追問贊成或反對黃海濤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得出寫作的中心論點。從贊成者的角度可確立的中心論點有:①夢想在腳下;②只要踏出開始的第一步,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③勇於追求內心的快樂。從反對者的角度可確立的中心論點有:①夢想,豈能速成;②莫為夢想而瘋狂;③漫步雲端的同時,必須腳踏大地;④如此“另類”,請勿盲目複製。

6.“中學時候的情誼最真,要儘早為小孩投資人脈。”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有這種想法,甚至有家長坦承,如果孩子的周圍都是官二代、富二代,以後的圈子肯定就不一樣,對小孩未來的成功很有

幫助。

你對此做法有什麼看法呢?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父母盡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給孩子灌輸“關係至上”的觀念,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最終得不償失。可從三個方面來立意。一、從社會角度:①剷除靠關係、拼關係的社會土壤;②人際關係並不等於潛規則。二、從學校角度:①“拼同學”不如“拼自己”;② 咱“拼”的是能力;③不要綁架同學的真摯情感。三、從家長的角度:①尊重孩子的意見;②庸俗的“投資”;③打造自己的“內功”。

7.有一次,記者詢問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當初為什麼選擇了數學,陳省身回答:別的都不會,只好做數學。無獨有偶。另一記者採訪著名畫家黃永玉,問他當初為什麼學畫,他的回答也是:別的什麼都不會,只好作畫。兩位大師不謀而合,回答如出一轍。

這難道只是偶然?只是出於謙虛?

對此,你有何看法?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見解。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兩位大師的話非常簡單,含義卻十分豐富。因此,對其解讀也是多向的,切題的立意有:他們儘管功績卓著,但都十分謙虛,十分低調;他們能夠取得今天的功績,與其早期就善於認識自我、開發自我、選準發展方向是分不開的:“別的都不會”其實是別的都沒幹,集中精力專攻一點,是有所不為,然後有所為;等等。對材料內涵解讀得越充分,作文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8.汪國真説:“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

易中天説:“人生如果走錯了方向,停止就是進步。”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在審題時,首先要準確把握兩者的“同”與“異”,而重點應在於對兩者之“異”的揭示與解讀上;其次,要抓住“遠方”“只顧”“風雨兼程”“走錯”“停止”“進步”等關鍵詞。我們在構思立意時,要辯證地分析兩句名言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切忌簡單化與片面化。例如,從“是什麼”的角度立意:①理想為人生方向導航;②實現人生目標的兩種策略。從“為什麼”的角度立意:①因為人生有夢,所以風雨兼程;②因為錯誤,所以停止。從“怎麼做”的角度立意:①在追夢途中,既要執着前行,又要知錯即改;②殊途同歸的人生選擇;③找準人生方向。

9.西班牙東北部小鎮博爾哈鎮的一個教堂保存着一幅由該國19世紀著名畫家艾利加斯·加西亞·馬丁內斯繪製的著名耶穌像壁畫,由於年久失修,壁畫的顏料出現局部剝落,顯露出斑斑白跡。一名現年80歲的老太太“出於好意”,自己買來顏料,動手對其進行修補。結果她將畫中的耶穌弄得面目全非,一件價值無法估量的藝術瑰寶就此報銷。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審讀此則材料,應在整體閲讀的基礎上重點抓住結尾的兩句話:①根據 “出於好意”這一關鍵詞,可立意:好心辦壞事;②用以果溯因法來看,可立意:做事情要從自身出發,不能不自量力;③從審美的角度立意:殘缺有時也是一種美。

10.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犯下的錯誤會累積,獲得的成功會消失;植物大戰殭屍告訴我們,須常調整狀態,方能應付不同挑戰;憤怒的小鳥告訴我們,有時沉下身心,是為了飛得更高;跑跑卡丁車告訴我們,永遠別覺得時間還多,可以浪費;水果忍者告訴我們,水果與炸彈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小遊戲,大道理,生活處處有智慧。一些看似簡單的事情,都能夠引發我們深入思考……

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本題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立意:①小事情,大道理;②生活的真諦;③生活給我智慧;④發現生活;⑤見微知著。

11.著名主持人吳小莉説:“人的一生,彷彿都在與地心引力作鬥爭,向下的力量永遠存在,而且在兩個時段顯得特別強大:第一個時段是人在面臨困境時,能明顯感覺一種拖拽的反力,或許能產生對抗或反彈去消解;第二個時段更可怕,就是處於太過舒服的生活狀態時,被一種隱性力量向下牽引。人沒有壓力,就像是青蛙在温水裏游泳,當水温升高卻早已失掉彈跳力,只能束手待斃。所謂死於安樂。”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這則材料談的是“向下的力量”對人的影響的問題。“向下的力量”是一個形象的説法,指的是消極的、墮落的、退縮的、萎靡的、不思進取等生活態度,它跟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居安思危的生活態度相反。審題時要抓住“面臨困境”“太過舒服的生活狀態”“沒有壓力”“死於安樂”等關鍵詞。例如從“是什麼”的角度立意:①向下是可怕的深淵;②向下是人生的墳墓。從“為什麼”的角度立意:①拒絕墮落;②舒適的風險。從“怎麼做”的角度立意:①做人當自強;②愈挫愈勇;③給自己加壓。

13.有一個舉子進京趕考,到一名城投宿,不料各旅館爆滿,不得已只得出城另尋旅店。途中遇一老者,舉子詢問城門有多遠,天黑關門之前是否出得城去。老者看了一下天色,又仔細打量了他們説:“慢則能,快則否。”舉子以為老人糊塗了,便不再搭理,只顧催促書童快行。城門已經在望了,不料書童一個踉蹌,撲倒在地,書擔摔出老遠,書本四散開來,當他們慌亂地整理好書擔後,城門已重重地關上了。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

【寫作指導】材料的重心在於揭示快與慢的哲學思想,讓人自然聯想到當今“又好又快”的社會發展觀,而這,對於個人來説,又何嘗不是呢?就材料的中心點而言,可以寫“快刀斬亂麻的必要”、“慢工出細活的好處”也可以寫“快慢互用的美妙”、“速度不是關鍵,質量才是核心”。當然,也可以從“事因”角度寫“慌亂出錯”“焦慮易悖”等;可以從“過程”角度寫“善聽明辨方得益”“統籌安排最有效”等;還可以從“結果”角度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或“欲速則不達”等。

14.①竹:縱有堅硬的外皮,卻無飽滿的內涵。②牽牛花:你每走一步都糾糾纏纏,你註定不能長成棟樑。③蝸牛:永遠擺脱不了家的沉重,就只能舉步維艱。④雞:只看得見眼前的蠅頭微利,便不能像鷹那樣高瞻遠矚。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四句話雖是對日常事物的別樣思考,但都揭示了生活的某一至理,寫作時既可以單獨取某一句的意義,也可綜合一兩句或整體的意藴,角度是多樣的。單看可寫的點有:①外秀不如內秀,②內外兼修;③瀟灑走人生,④糾纏需適度;⑤放開家的束縛,⑥輕裝正好行遠;⑦目光豈能短淺,⑧高瞻者高飛。也可以合看:①物無完物,人無完人;②橫看成嶺側成峯;③活出自己的特色;④特點不是缺點;⑤堅持走特色之路。

15. 果戈裏在自己的作品發表之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有一次,他寫好一個劇本,把當時最有名的詩人茹科夫斯基請來。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自己的新作。年邁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覺的習慣,聽着聽着,不覺打起盹來了。過一會兒,詩人睜開眼睛時,果戈裏對他説:“你看,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説着,就把劇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根據這則材料,寫一篇文章,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這則材料涉及的人物有果戈理、茹科夫斯基,主要人物是果戈理,主要事件是果戈理燒掉劇本。因此,我們可以從對這一行為所持的態度出發來立意。從肯定果戈理的角度立意:①嚴格要求,造就精品;②要敢於“推倒重來”; ③虛心能成萬事。從否定果戈理的角度立意:①對自己創造的成果應取審慎態度;②何必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