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92W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懷璧其罪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1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國臣子張醜在燕國當人質,燕王要殺他,他乘機逃走,在燕國邊境被守衞抓住。張醜心生一計,説燕王要殺他是因為他藏有寶珠,燕王想佔為己有,如果你不放行,就説你吞下了寶珠,燕王會把你剖腹的,守衞只好放行。

【典故】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左傳·桓公十年》

【釋義】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近義詞】懷璧之罪

【相反詞】任賢使能

【燈謎】藏寶罪

【歇後語】匹夫無罪

【成語示列】修貢之餘遠爭寄,懷璧其罪渠敢當。宋·張擴《謝人惠團茶》詩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2

出自 《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之。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原指財寶能致禍。 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當初,虞叔有塊寶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沒有給他,然後,虞叔為此而感到後悔,説:“周這個地方有句諺語説:‘一個人本來沒有罪,卻因為擁有寶玉而獲罪。’”於是就把寶玉獻給了虞公。可是,虞公又來索要虞叔的寶劍,虞叔説:“這實在是貪得無厭。如此貪得無厭,將會給我帶來殺身之禍。”於是就發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個地方去了。顯而易見,這句話的意思是,貪圖財寶會招來禍患。在這段故事中,虞叔因為擔心貪圖財寶招來禍患,所以,把寶玉獻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寶玉仍不知滿足,最終因為貪得無厭而被打敗。

詞義分析

我們可以看到,《左傳》的意思是,自己不要貪圖財寶,可以免禍,但是,絕對不是説毫無原則地把自己的所有財寶都送給別人;別人如果貪圖財寶,也許一開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滿足,也就必然招來禍患。這句話後來被引申為“懷才其罪”,甚至“懷色其罪”等等。我們也可以説,一個人去炫耀或者貪圖財寶、才華、美貌的時候,常常會招來禍患,財寶、才華、美貌本身都沒有罪過,但是,以此來炫耀或者貪圖這些的時候,就可能引來災禍了。

《周易·繫辭上載》中説:“慢藏誨盜,冶容誨淫”也就是這個道理。張爾岐先生説:“如慢藏而不知防者,是教人使盜;冶容而好自炫者,是教人以淫,何莫非自致哉!”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這究竟是弊病呢,還是至理名言呢?如果誰願意為了滿足自我的虛榮心而招致禍患,那麼,儘管去炫耀、貪圖。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3

成語名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成語拼音: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

成語用法:作分句、賓語;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貶義

成語結構:複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匹夫:泛指一般人;璧:玉器。百姓本來沒有罪,因身藏碧玉而獲罪。指財寶招致禍害。比喻因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成語來源: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成語故事

古代有個虞國民夫得到一塊寶玉,當時朝廷虞王想蒐羅天下的奇珍異寶。民夫不想貢獻上去,後來人家勸他,説有諺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果不交上去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民夫覺得有理,後悔當初,就趕忙把璧玉獻給虞王。

匹字開頭的成語

匹夫無罪 匹夫之勇

包含有匹字的成語

單槍匹馬 匹夫之勇 匹夫無罪

懷璧其罪成語故事 4

戰國時,齊國有一個大臣叫張醜,在燕國做人質,燕王打算殺死他,他乘機逃走了。

即將逃離燕國邊界時,卻被守邊界的小吏捉住。

這時張醜急中生智,恐嚇小吏説:“燕王要殺死我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説我藏有寶珠;他想得我的寶珠,但我現在已經沒有寶珠了,燕王不肯相信我。

現在你把我捉住,我在燕王面前只要説是你奪了我的寶珠,吞到肚子裏去了,到那時候,燕王一定會殺死你,剖開你的肚子;割你的腸子,君王們都是貪得無厭的人,只知道財利,我遲早總要死,但是你的腸也要一寸寸被割斷呢!”守邊的小吏被他説得有點害怕起來,於是就把他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