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500字作文

【精華】學問作文500字四篇

欄目: 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問作文5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學問作文500字四篇

學問作文500字 篇1

星期天,我從牀上慢悠悠的爬起來,穿衣服時我看見襯衫上有一個小洞,我正準備叫姐姐給我補,可是我又想既然我已經長大了,是不應該自己補補?

説補就補,我從奶奶的房間拿出了綠色的線和針就開始縫補了。第一次我把線往針上的洞裏穿,可是怎麼都穿不進去,我有點失落。第二次我眯着一隻眼睛睜着一隻眼睛並默默鼓勵我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終於我這次成功的穿了過去並在末尾打了個小結。現在可以往衣服上紮了,説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扎進去一下再往出穿時候線就跟着跑出來了,試了幾次不行我氣得火冒三丈叫起來:“縫個衣服這麼難!這回知道看花容易,繡花難的意思了。”這時一不小心針頭扎到我的食指上,我痛得哇哇大叫。我想放棄了,不縫了!但又不甘心半途而廢不是我的風格。貼了個創可貼拿起針繼續!這回我屏住呼吸,慢慢的把針線穿進穿出,雖然看着挺難看的,但口子還是被線穿在一起了。看着不太完美的針線活,我還是興奮的合不攏嘴,重要的是我感覺戰勝了以前的自己,我還是自己學會了縫衣服了!

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做,當然我也有很多事情不會做,但我相信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我想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得到我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不斷可以學到新的東西,我要睜大我的眼睛,用心觀察和學習,生活處處都是學問,處處都需要學習!

學問作文500字 篇2

提起錢幣,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我們每天都和錢打交道,其實錢幣中也藴含不少學問呢。星期二下午,交通銀行的叔叔給我們上了一節課,教我們從小學會理財,合理花錢。

錢幣都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有紙幣,還有硬幣。叔叔在大屏幕上展示很多紙幣,我們都認識。紙幣的正面是面額,國徽,還有毛主席頭像,紙幣的反面圖案很豐富,不同面值的紙幣圖案也不同,有長江,泰山,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上面還印刷着5種不同的語言符號。更有趣的是如果你對照光線透射紙幣,紙幣正面的左下方,隱隱約約浮現出花紋,右邊還鑲嵌一條亮晶晶的金屬線,這是紙幣的防偽標誌,人們可以通過這些防偽標誌辨別真假。

接下來,叔叔展覽出一疊外幣,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美元、英鎊、港幣、日元……應有盡有,看完後,我才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錢幣。既然錢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我們就應該愛護錢幣,不能在錢幣上亂塗亂畫。

過年了,我們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這些錢都是他們辛辛苦苦勞動掙來的。我們要珍惜壓歲錢,好好利用起來,用在需要的地方,有計劃合理地分配,不能隨意地亂花亂用。如果還有很多剩餘的壓歲錢,可以存到銀行裏,這樣既有利息,還很保險,免得大手大腳亂花錢。我們平時的零花錢雖然不多,但是從每天的開銷中節省下來一部分,積少成多,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人們每天生活都不可缺少錢,人人都想擁有很多的錢。但是金錢是用智慧和勞動掙來的,是靠拼搏和奉獻換來的。知識就是財富,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從現在起好好學習,用知識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學問作文500字 篇3

我最喜歡吃老爸炸的南瓜餅,看上去金燦燦的,很是誘人.咬上一口外酥脆、裏糯香,可好吃了,我總是百吃不厭。

有一天老爸不在家,由我媽來炸南瓜餅,等南瓜餅端上桌,我簡直驚呆了,“哇噻”這哪是南瓜餅,分明就是黑煤餅呀,黑呼呼的,帶着一股濃濃的焦味,掰開一看裏面還是生的,我的天啊!這還能吃嗎?我説“媽,你怎麼連小小的南瓜餅都炸不好?不就是在鍋裏放些油,然後把南瓜餅放進去炸就是了,我經常看老爸炸,很簡單的,我炸給你看。”我信心滿滿地説。我照着老爸的做法,先在鍋裏放些油,然後把南瓜餅放進去,可是南瓜餅一放進鍋裏,就粘在鍋底,我急忙用鏟子鏟,不好,一不小心把南瓜餅鏟爛了,連餡都露出來了。我不死心,再試。這次倒是沒粘在鍋底,可是炸着炸着,只見南瓜餅中間鼓起一個大包,這個包越來越大,最後完全爆了,餡又露了出來。忙了半天也沒吃上金燦燦、香噴噴的南瓜餅,炸南瓜餅怎麼這麼難呀?看來天下之事,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

晚上老爸回來了,我就把早上炸南瓜餅的事對他説了。老爸説“炸南瓜餅首先要把油燒到適當的温度,太高了容易焦,太低了又會粘鍋底,用力鏟就會鏟破。第二,就是要經常上下翻動,使上下兩面受熱均勻,要不然南瓜餅裏面的熱氣就會膨脹,使沒炸的那面爆開。”老爸邊説邊實際操作示範,不一會兒金燦燦、香噴噴的南瓜餅就出鍋了。

學問作文500字 篇4

媽媽去培訓了,又是爸爸和我在家。

爸爸經常是懶得做早飯,所以我們儘管有豆漿機也從不自己熬,而是從小區外面買回來吃。

這一次,我們的早飯還是那樣簡單:兩袋一元的豆漿,一袋油條。

“嗒——”很柔美的一響,我把吸管插進了豆漿袋裏。像往常一樣,我的豆漿又灑在了餐桌上。

“爸爸,為什麼我的豆漿總是漏呢?”我撓着腦袋問爸爸。

“那是因為你插的位置不對啊!”爸爸拿起吸管,在離着接口一釐米的地方向下插去。“應該從這裏往下插才對啊!看我的,一滴不漏!”説着便詭異地笑了笑。

不笑不要緊,一笑了不得!我生氣了,一聲不吭,只管吸着豆漿。

爸爸吃飯快,那豆漿一晃便下去半袋子。

“看我的豆漿還能倒下呢!”説着,他便把豆漿橫躺在桌子上,“看看,一滴不漏!嘿嘿——”

切,有什麼了不起的啊!不就是插錯地方了嗎?!值得這麼得意嘛,真是的。

不過,我心裏也十分想把豆漿躺下,省着爸爸再在那兒一邊拍着豆漿袋,一邊不懷好意地笑。

待爸爸吃飽飯,趁着他去廚房那一刻,我把的豆漿也放倒了。呵!一滴不漏!

“爸爸爸爸,其實無論怎麼插,豆漿都可以躺着的!”我大叫。

“知道就行!”他莞爾一笑。

原來,學問就是在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中產生的,例如關於豆漿躺下或插管的問題,看似簡單,卻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