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500字作文

【精選】《讀》作文500字4篇

欄目: 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作文500字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讀》作文500字4篇

《讀》作文500字 篇1

五筆法是黃賓虹先生對先輩書畫家以毛筆寫畫的線條質感的闡述的進一步總結。

“平、留、圓、重、變” 所表達的對線條的審美是基於中國書畫使用的特殊材料,毛筆、墨汁、宣紙,水是重要的媒材,水變就如同窯變一樣,可以產生有機的偶然性的效果。至於如何控制變化的效果,那需要經過若干年無數畫家的實踐,並對經驗進行總結,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方法論。黃賓虹做到了,並發展了一步,有人就認為他已到了中國書畫藝術的頂峯,豈知藝無止境的道理。

五筆法融匯了中國傳統哲學“儒、釋、道”三家的觀點,各自獨立又相互滲透,形成中庸的思想。而中庸也是中國本土文人人生態度的體現。中庸並不是僅僅接近於君學的認知,它是涵蓋了君學和民學的大觀哲學。

“平”,筆行於紙需平,如錐畫沙。求平不等於不用心智,如何使轉、折、頓、措,千變萬化的線條能做到不平而平;又如何使一點一畫之痕跡作到平而不平。這需要書畫家在不倦的實踐中去體會行筆的感覺、發現使轉發力的奧妙。這對於書畫家是一種境界的追求,董其昌為何最終還是自歎不如趙鬆雪書法境界之高,實際上是感歎自己難得古法,難得平中求奇之妙。奇中求平,不齊之齊正所謂處變不驚、心如止水、大美不露也。這也正是與世無爭、退隱山林的魏晉遺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丘”;現如今也有“淡定”一説嘛。人到無求品自高,太多的慾望時常擾亂人的思想,影響真性的發現,阻礙大智慧的生成,使人必然走上重技輕藝的歧途。

所以,古人有樂貧者,所謂君子固窮是一種人生態度,對於競爭社會佔有欲強的人來説,也許不合時宜;而對於甘做十年板凳冷,但求學名留青史的學者來説無疑是積極而有益的態度。

《讀》作文500字 篇2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

——讀《紅巖》有感

前不久,我讀了《紅巖》這本書,其帶給我的震撼是刻骨銘心的。書中主要寫了解放前以許雲峯、江姐、成崗和華子良等為代表的共產黨員在重慶的渣滓洞和白公館裏與敵人進行鬥爭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們寧死不屈,英勇鬥敵的英雄氣概。許雲峯挖出越獄的通道,留給戰友,自己卻壯烈犧牲;敵人把又粗又長的竹籤釘入江姐的指甲縫間,她卻堅貞不屈,沒有絲毫的`動搖;成崗在監獄裏受盡了敵人的各種嚴刑拷打,他竟然還在敵人的審訊室朗誦“我的自白書”......我知道,他們的胸中一定有一團燃燒的熱火,一腔沸騰的熱血。當然,還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為了人民的生活能夠更加幸福美滿,為了國家能夠更加幸福安康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決心。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是值得我們讚揚和歌頌,殘暴的敵人所使用的酷刑對於這些有着鋼鐵般意志的革命戰士們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他們視死如歸,寧願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不會背叛自己的國家,向醜陋的敵人低頭。

現在,我們的國家逐漸的走向了繁榮富強,但是,那一段歷史是我們永遠不能忘懷的,因為正是有着許許多多的烈士們獻出了自己的性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衣食無憂的生活。既然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來之不易,那就更應該好好的珍惜眼前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的身份還是學生,首要任務就是好好的學習,只有學好了知識,才不會被別人欺負,只有學好了知識,才能長大以後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愛我們的祖國。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對這些烈士們的最好詮釋。幸福的生活不會使我們忘記“紅巖”精神,“紅巖”精神將會永垂不朽。

《讀》作文500字 篇3

《震動》是王巨成寫的一篇的不朽之作。小説主要講述了男生黃春榮和鍾雷對女生宋佳玲都有好感,所以都把彼此看成是競爭對手,兩個人經常用惡作劇來報復對方,因此結仇。宋佳玲知道了這情況後,就讓另一男同學俞前進前去調解雙方的緊張關係。而俞前進想出的辦法是讓元帥和他當裁判,讓黃春榮和鍾雷到山上決鬥。宋佳玲帶着女同學顧芳芳立馬上山阻止。就在這時,一場里氏8級的大地震開始了,六位同學被困在了山上。最後,他們靠着彼此團結友愛的精神,終於得救了。

在這本小説中,描寫了在有人生病又缺衣少食的情況下,他們以樂觀、堅強的心態戰勝了恐懼,友誼也更加變得深厚。

災難面前,你願意為了友誼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嗎?我想我不會!我怕付出了生命就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了。可是,小説中這六位青年卻可以為友誼付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中的元帥本獨自一人回泗平鎮,可是其他五人不放心他,大半夜出來找他,最後大家一起平平安安地回了鎮 。不管發生什麼事,他們都團結一致,一起想辦法樂觀地對待。在地震過後,他們的關係真可以用“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來形容。黃春榮與鍾雷也跨過了他們自己心底的障礙,化敵為友。

我想現在這種不求任何利益的深厚友誼已經非常少了。他們在災難面前同舟共濟,共度難關,這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品質。雖然這當中有幾人平時是別人眼中的“不混混”可他們在災難中的表現卻是很可貴的。

小説中六人間的友誼深厚,像水晶般的透明無瑕。如果我們也學習像他們一樣,同學間又哪來的爭執呢?

《讀》作文500字 篇4

在讀了這個題目時,我就很納悶。水,容器,這有什麼好解釋的?或是它們各指一件事物,可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我懷着滿腹的疑惑往下讀。

看完這篇文章後,它令我想了很多。容器就好比是社會,水就好比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社會處處像一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而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

是啊,社會確實像一個規則的容器,也許它的形狀是杯子、花瓶,是圓柱、圓錐體。不管它變化得多麼突然、迅速,人就要像這水一樣,隨之變化而之變化,時刻能與社會融洽於一體,能融入社會。這個世界是多變的,你要像水一樣能適應變化,而不要像一個永生不會改變的立體一樣,只能待在適合它的那個容器裏,那麼固執,他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的確,容器包容着水,容器只要有一個小洞,水就會漏出去,社會時刻控制着你,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它隨時都可以拋棄你。但“滴水穿石”這個故事則給我們暗示了另外一層含義,它示意説這個社會如青石板一樣堅硬、強大,一滴水對它來説是很不起眼的,但水竟然以信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打敗了石板。這就是説:人雖然要適應變化,但不能被社會控制局部或完全控制。如果那樣,你會感到全身心的麻痺,你會比任何人消逝得都快。而成功之光往往會照射到那些敢於挑戰,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來搏鬥的人,他們才是最終的成功者。

適應變化,但不要被社會控制,用力量和精神戰勝它,打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