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500字作文

【精品】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六篇

欄目: 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六篇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家鄉的端午節 “兒子,兒子。吃粽子了。” “來了,來了。”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猜對了,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吃粽子、吃蠶豆、插艾葉、灑端陽水、洗端陽澡和喝雄黃酒的風俗,部分地區還有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門窗上插艾葉和菖蒲。知道為什麼要插艾葉嗎?因為到端午節的時候,正是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把艾葉插在門窗上,利用其揮發的芳香氣味潔淨空氣,驅趕蚊蠅,驅瘟除邪,以達到防病目的。端午節除了插艾葉,還要吃粽子。關於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這一天,我媽媽從超市裏買來了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有鮮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寶的、蜜棗的……當媽媽把粽子從電飯煲裏拿出來,放在我的盤子裏時以端午節為主題的作文以端午節為主題的作文。我聞到了一股清香。我剝開粽子的葉,吃了一口。感覺糯米和各種各樣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極了。吃這粽子,就像來到了竹林裏,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望着蔚藍的天空、綠油油的草地。。。。。。

吃飯時,大人還會用雄黃摻在小孩子的額頭上寫個“王”字,為的是驅魔辟邪,還可以防蟲叮蛇咬。灑端陽水也是端陽節的一種風俗,把艾葉、菖蒲、柏樹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進水桶裏。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葉和菖蒲蘸一點端陽水,在房子裏的每一個角落都灑上。灑完之後,在水裏放幾個雞蛋或者鴨蛋,然後把水燒開,等水涼後,用這些端陽水洗澡,洗澡時,把在端陽水裏煮過的雞蛋或鴨蛋在全身滾來滾去,奶奶説洗過端陽澡,夏天就不會長痱子了。因為端陽水有驅邪、殺菌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端午節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賽龍舟。幾個參賽選手拿着長長的漿,坐在雕琢精緻的龍舟上。兩隻手有節奏地左劃右劃。而旁邊的觀眾則為參賽選手吶喊助威。而參賽選手駕馭着自己的龍舟,征服風浪、迎難而上。這就是我們家鄉快樂的端午節!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粽葉飄香,又到端午。關於端午的種種傳説,又呈現在我的腦海。望向湖畔,憶起楚國一代偉人屈原。

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

戰國時期,有一位偉人,叫屈原,他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原姓羋,名平,字原。戰國時代,連年混戰。屈原為楚國左徒,憂心百姓苦難。屈原立志報國,勸楚懷王任賢用能,深得懷王信任。這自然遭到一些大臣們的嫉妒,因此有人便挑撥離間楚懷王和屈原的關係,楚懷王聽信小人之言,將屈原貶到了邊疆,屈原痛恨自己未能阻擋小人,寫下《離騷》後便抱着楚國的一塊紅石,跳進汩羅江自盡了。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後,便跑到江邊不停地撒粽子,希望屈原的屍體能不被魚,蝦吃掉。

因此,我們每年都要吃粽子來祭奠屈原。今年的端午節,我來到外婆家包粽子。看着外婆那細心,熟練的手法,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試一試了。我先把粽葉的形狀包好,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倒了進去,這糯米倒了進去,這糯米怎麼倒不滿啊!我奇怪極了,倒過來一看,原來糯米從底下的小洞漏了,糯米撒了一地。眼看着媽媽就要生氣了,我連忙將地上的糯米撿了起來。又拿起粽葉包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包好了,但結實是結實了,可是形狀好不好看是另一回事,還是不要提了。我包的形狀難看極了,既不像三角形,也不像圓形,就是四不像!原來,我的糯米包太多了……

晚上,吃粽子的時候,我覺得粽子比以前香多了,因為那裏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粽子,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説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説:“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遊百病。

端午節是我國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懷王很喜歡他,還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陰謀來害他,是楚懷王漸漸不信任他了。有一次,秦國要跟楚國和好,屈原仔細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陰謀,便冒着生命危險去告訴楚王,楚王不但不聽,還把他釋放到遠離他鄉的地方。當楚王剛到秦國就被擒住,他後悔當時不聽屈原的話,因氣大而死,屈原當得知國家快滅亡時,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寫了最後一首愛國詩,便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當地人知道後,趕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些人向江中扔雞蛋、粽子,倒雄黃酒,都是為了不讓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就是因為當時打撈屈原遺體的原因。不僅,端午節有它的歷史還有一些食俗和風俗。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水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忠良。

寫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我的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我的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我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我的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