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400字作文

清明包艾餃作文400字(通用8篇)

欄目: 4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包艾餃作文400字(通用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清明包艾餃作文400字(通用8篇)

清明包艾餃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映入腦海,算算日子,今天又到了清明節了。往年的清明節,我都是與媽媽和奶奶一起在家裏包艾餃、做艾糕的。可是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坐車到外婆家——新昌,幫忙摘茶葉去了。我只好與奶奶一起做。

首先,奶奶在一邊準備餡料,因為家裏眾口難調,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卻喜歡吃鹹的。所以這一次,奶奶特地準備了芝麻餡的和鹹菜筍絲餡的。而我則在一邊幫忙把艾草葉給洗乾淨了。接着,奶奶接過我已經洗乾淨了的艾草,放入一邊已經準備好了的鍋中,汆水。煮艾草時清香四溢,有一種艾草特有的香味。接下來的剁艾草的步驟裏就沒有我什麼事了,於是我便乖乖地呆在一旁,看奶奶是如何行動的,這樣以後自己也好做嘛。只見奶奶熟練地擠幹艾草的汁水,放在砧板上,拿起菜刀快速地切着,又再次放到鍋里加熱。這些動作全部一氣呵成,真是羨慕啊!什麼時候我也能做得像奶奶這樣好。之後便是揉麪團了,加入粳米粉和糯米粉,趁熱揉在一起。一邊做,奶奶一邊還告訴我,因為這樣子做出來的艾餃才會更加軟糯。最後包艾餃的過程是我做的最好的了,畢竟以前包做得最多的也是這一步。其實這步是最簡單的了,放入餡料,像包平常的餃子一樣,只不過是大一號而已。

把包好的艾餃放入鍋中,大概蒸了十五分鐘左右,艾餃就出鍋了。不是我黃婆賣瓜自賣自誇,我包的艾餃真心不錯,不信,歡迎你隨時到我家來嚐嚐。

清明包艾餃作文2

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在空閒的時候擠出一點時間去學包艾餃。今天晚上我們準備好了所有的材料,開始忙碌起來。

我們各有各的任務。艾草只取葉子,因為莖和芯都較苦,我們都摘掉了。然後,奶奶負責炒芝麻和將焯過水的艾草葉切成碎末;我負責將炒過的芝麻搗碎,爸爸負責幹力氣活――搓麪糰。奶奶剛把香氣誘人的芝麻炒好,我就急着要吃,奶奶忙對我説:“等加糖後才好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只好等着。接着艾草焯好了,我看着很驚訝!心想這麼大一盆艾草,就變成這麼一小團了。

開始搓麪糰了。爸爸把艾草團放進糯米粉和麪粉中,還加了一些水後就開始攪拌起來,像洗衣服一樣,搓呀搓呀。終於成形了,看樣子像一個大皮球。芝麻加糖也拌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挺甜的。

可以包艾餃了。我試着包了一個,但老是漏芝麻。後來我認認真真地看了奶奶包了幾個艾餃後才明白,原來先要把頂頭捏緊來,再把兩角捏緊,最後捏沒有捏過的,這樣餡就不會漏下,也好看。我們包了一個又一個,終於包完了。

接下來把包好的艾餃一個個整齊地放入蒸鍋中,剩下就等待艾餃出鍋了!

清明包艾餃作文3

今天,我、唐雲澤、陳燮和和任佳雯一起去博物館去學包艾餃。

開始了,老師先講清明的由來,再給我們看了三首關於清明有關的詩,然後給我們講了為什麼清明要吃艾餃和清明前一天為什麼是寒食節,接下來就是我最期待的環節——包艾餃了。

老師給我們一些用艾草做的像麪粉一樣的東西。先把它揉成圓形、壓扁,捲起來,搓成像一根麪條,而且不能有裂縫。我們搓呀搓,那“東西”像在跟我們開玩笑似的,怎麼也不能使它一條裂縫也沒有。這時,老師走了過來,説我的已經可以了,把它切成六份,拿起其中一份,揉圓,壓扁,上面放點豆沙,再把豆沙包在裏面,塗上點油,放進模具後,用力壓扁,拿出後,一個艾餃就做好了。我也照着樣子做了一個,不過露了餡。接下來做得好了一點。我看了一下唐雲澤,他做了一個“巨無霸”---用兩個做了一個艾餃。“還有一個就做完了!”我説。塗點油的時候,我直接讓艾餃去“泡澡”了。當我做好後,還沒有一個人做完,我就幫唐雲澤做了。老師發了盒子、蓋子,裝好後,放到籃子裏,拿回家去了。

到家後,我們把它蒸了一會兒,就把它給吃了,感覺自己包的艾餃真好吃!

清明包艾餃作文4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時候家家户户都會做起艾餃來。

今天,我也學會了包艾餃。家裏的人都忙開了,奶奶拔艾草,洗艾草,爸爸燒火,媽媽揉麪粉……奶奶忙着找最嫩的艾草,媽媽揉着麪粉,臉上還有一些白的浪花呢。奶奶把艾草洗淨,燒一遍後,由爸爸剁碎,剁成粉末,接着由媽媽把麪粉和剁成粉末狀的艾草揉成一團後,變成了一個青綠色的“麪糰球”再把麪糰搓成一條又長又稍粗的條子,再一段一段地扭下來,每段之間的距離大多相同。然後把這些東西搓成圓球一壓就變成了一張張又圓又薄的圓餅,奶奶調好配料——芝麻和豬油,把這些配料裹進圓餅去,然後把周圍都捏緊防止裏面的配料漏出來。

媽媽把一隻只小巧玲瓏的艾餃放進蒸籠裏蒸,我彷彿看到了一隻只香味四溢的艾餃出爐了。過了半小時,艾餃才出籠了。奶奶把先拿起來的艾貢給祖先們吃,祖先們先吃,晚輩後吃,這是孝敬祖先的起碼要求。一隻只艾餃脹得滿滿的,像是要生小孩似的,特吸引人。我咬了一口,味道果然是與眾不同,裏香外嫩,散發着艾草的淡淡的清香,叫人直流口水。今天,我不但學會了做艾餃,還吃到了香噴噴的艾餃,我們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清明包艾餃作文5

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們就早早起牀,開車來到香爐峯腳下,哇,掃墓的人真多啊!我們祭祀完後,外公摘了許多艾草。

下午,媽媽和外婆就要包香噴噴的.艾餃給我們吃了。我和媽媽一起整理艾草,外婆去燒開水,等媽媽把艾草洗乾淨後,外婆説可以放進去煮了。過了一會兒,艾草熟了,外婆撈出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外婆把揉好的粉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學媽媽的樣,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用手壓扁再壓扁。因為我們全家人都不喜歡吃甜的,所以只准備了一種餡,那就是鹹菜筍絲豆腐乾。我把餡放進去,兩邊用指頭沾了點水,合起來粘在一起,我的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樣子看上去有點醜。再看看外婆和媽媽包的艾餃,樣子相當的漂亮。我心裏想,我也要包出漂亮的艾餃來。於是我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包的艾餃也有模有樣了。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二十分鐘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因為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

清明包艾餃作文6

前幾天是清明節,清明節的習俗要吃艾餃,於是,我們就在外婆家包起了艾餃。

外婆先把採摘來的艾草洗乾淨並切好,和麪粉一塊兒揉起來,又拿來一些芝麻當餡兒。這時,我突發奇想,問外婆:“外婆,為什麼時候要用艾草包艾餃呀?”外婆説:“因為屈原很喜歡艾草的香味,所以人們就用它來包艾餃紀念屈原呀!”我點了點頭。開始包艾餃了,我也想來試試,便問外婆,外婆卻笑着説:“你看着我包,自己慢慢體會吧!”我看着外婆包,

開始尋找包艾餃的訣竅。開始包第一隻艾餃了。呀,皮太薄了,餡又放得太多了,結果皮破了。於是,這隻艾餃便可憐地成了“枴子”!我又試着包第二隻艾餃。不行,我把皮捏得厚了些,可惜皮變小了,餡也太少了,它變成了一個瘦瘦的“難民”了。我試着包第三隻艾餃,可這次我把皮捏得太厚了,餡也太多了,這隻艾餃渾然不知自己已成了“胖子”。經過多次的失敗後,我有點傷心、泄氣了。媽媽鼓勵我説:“媛媛,加油!再試一試!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哦!”我聽了媽媽的話,又試了第四隻。這次我吸取了前幾次的經驗,把皮捏得均勻了,也把餡放得恰到好處——剛剛一勺,果然成功了。這隻艾餃終於成了一個健健康康的“正常人”了!

在品嚐自己包的艾餃時,啊,那滋味真是太好了!而且我還找到了包艾餃的訣竅,今天我又可以滿載而歸了!

清明包艾餃作文7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牀,因為今天我們一家要到鄉下,目的只有一個——採艾草,包艾餃。

一到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剪刀和籃子,一馬當先地衝到了前頭。啊!艾草可真多呀,這兒一叢,那兒一簇,一片新綠中還夾雜着幾朵不知名的小花,讓我感覺到了“春姑娘”的到來。

這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歌聲連綿,不知不覺中已日上三竿,低頭一看,這艾草也有滿滿一籃子了。接下來,就是本文的重頭戲了——包艾餃。

“咕嚕,咕嚕”,什麼聲音?哈,艾草早已入鍋,正在感受“草生”的煎熬呢,慢慢地,我聞到了一縷淡淡的清香,淡雅之中帶着一絲苦澀。艾草熟了,媽媽拿來麪粉和水,把已經熟爛的艾草和麪粉和在一起,再倒一點水,把它搓成了一個麪糰,活像一個綠油油的大西瓜。然後,我們把麪糰分成一個個小糰子,在壓平,做出一個麪皮。放餡的量可不好拿捏:餡放多了,麪皮就擠出了一條條裂縫,像一位老態龍鍾的胖富翁。餡放少了,又站不住,如同一位弱不禁風的瘦子。做造型最有趣了:我心靈手巧,包了一個“小綠人”,可越看,越像“綠巨人”,方形臉,短短腿,分明是一個”綠巨人”的縮小版。妹妹也來湊熱鬧,好好的艾餃被她“摧殘”得變成了一個“四不像”……

艾餃出鍋了,吃着自己包的艾餃,心裏格外得幸福!

清明包艾餃作文8

清明節到了,家家户户都上墳、包艾餃。我跟着媽媽,吟着:“清明時節雨紛紛”,一起去上墳。

中午,我們坐車回家了。一到外婆家,我立刻撲進廚房找東西吃——肚子早就“咕咕”地奏起交響曲了!外婆連忙奪過我手中昨天的麪包,建議到:“包艾餃吃吧,昨天的麪包不能吃了!”沒辦法,我只好餓着肚子包艾餃。

“什麼?連艾草都沒有?那怎麼包艾餃?真服了你們了……”我一聽連艾草都沒有,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抓起一隻袋子往菜地裏跑。終於,在半個小時後,一切準備就緒,我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開工!”外婆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包了起來。

哎,功到用時方恨少!我只能看着外婆包。看着看着,我覺得自己好像學會了,就提起精神,包了起來。將艾草剁成艾草泥,與麪粉和糯米粉一起揉,直到三樣融合在一起為止。對了,我喜歡吃甜的,就把芝麻糖全都倒進了我的幾張皮裏。最難的是把皮合上,捏出花紋了。我前面做的還不錯,但是在最後一步卻卡住了。看着外婆嫻熟的摸樣,我又泄氣了。但外婆笑眯眯地走過來説:“沒事兒,想怎麼包就怎麼包,不要垂頭喪氣的。”聽了外婆的話,我又恢復了信心,展開想象,包了許多奇形怪狀的艾餃,可惜都包得不怎麼牢。

開飯嘍!我迫不及待地抓了好幾個往嘴裏塞。有幾個阿姨説這幾個艾餃怎麼這麼甜,是誰包的?哈哈,只有我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