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錦集6篇

欄目: 7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81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錦集6篇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1

前言: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 是人月兩團圓的好日子,這天雲霧稀少,月亮格外得圓,人們歡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中秋團圓飯。

正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這天不僅是中秋節,也是舅舅家新樓建成的日子,真是雙喜臨門啊!舅舅準備晚上來一起吃一頓中秋團圓飯。

夜空中鑲嵌着一輪圓圓的明月,好似一個大玉盤,月光皎潔明亮,多美麗的月亮啊!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彷彿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隻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裏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迴盪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原來是到酒店了。

酒店內,正放着這首優美的歌曲,使得中秋節的氣氛更濃了。只見舅舅舅媽正在招待客人,忙得不可開交,原本要上班的表姐也從公司裏趕回來了,外公外婆正和別人愉快地交談着,樂得是合不攏嘴,整個場面讓人感覺温馨極了。他們一見我們來了,都招呼我們坐下。我和有些哥哥姐姐們是一年都難得見到幾次,這次見面讓我們可開心了!“好久不見啊,最近怎麼樣,有沒有想我啊……”表姐一問起問題來便沒完沒了。這邊,外公又問我了:“學習好不好,有沒有拿第一啊?以後放假了要來玩啊!”親人們親切的話語讓我倍感温暖,“有親情真好!”我在心裏想。過了一會兒,客人們大都到齊了,便開始上菜了,一盤盤佳餚陸續端上來了,菜式各式各樣、琳琅滿目,有時,媽媽會幫我夾菜,有時,表姐會幫我倒飲料,外婆會……從這些美味佳餚裏,我吃出來的是親情的温暖。這時,舅舅和表哥端着一杯酒走了過來,非要和會喝酒的人乾一杯,姨父端着滿滿一杯酒站了起來,説了句祝福的話,把酒一飲而空,大家都誇他酒量可真好,輪到爸爸喝酒了,爸爸對喝酒可是一點也不在行,起初怎麼也不肯喝,最後還是被逼喝了酒,可不,剛喝完沒一會,臉就變得通紅了,活像一隻猴子,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團圓飯吃完了,走出酒店,仰望夜空,明月依舊,我想:不知此時此刻,天下的遊子們是否也跟親人們團聚在一起?祝願他們能夠早日跟家人團圓,分享親情的温暖。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2

雖説只是一個傳説,但同時也説明咱們的中秋節已經流傳很久了,每個中秋節的晚上家人、朋友都要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無論離家多遠都要儘可能的回家或給家裏人打個電話報平安。同時中秋節還有許多的習俗比如在我們青海那邊婦女們都要在前一天做月餅,等到第二天晚上月亮還沒升起的時候,把做好的月餅、買回來的蘋果、梨之類的都放在一個大桌子上抬到院子裏期待月亮的升起,這個叫做“獻月亮”。這時村上的孩子們最高興了,因為他們要去偷月餅和水果,假如誰家的被偷得多那麼誰家的月餅就做得越好。

沒和家人在一起過中秋已經好幾年了,前幾年是因為上高中補課等原因。而今年則是我邁入大學離家,暫時在那麼短的時間裏回去是不可能的。所以跟舍友一起過第一個異鄉中秋,用李白的詩句來形容當時的心情再恰當不過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可以説太好了,他為那些獨在異鄉的遊子們提供一種精神的寄託。盼望着,盼望着,中秋到來了,因為那是可以任意地放開思鄉的情緒,即便是有淚從眼中流出來,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有人説你。

我眼中的中秋節就像是一張請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請你去參加親人、朋友的聚餐。請柬的有效期是一輩子,永遠不會作廢。中秋節是一朵用親情、友誼灌溉的常開不敗的花朵。它將花的清香撒到大江南北,舉國上下。中秋節又像是一江的春水,流過每個人的心田,滋潤每個人的心靈。

中秋節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説甜蜜蜜是因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餅;説是酸滋滋的是因為畢竟沒有親人在身邊的日子是很孤單的。嘴裏甜得很可心卻有思鄉的情緒在湧動。她讓我更懂得親情的珍貴,讓我嚐到了故鄉的甜美及温暖。深刻地瞭解明明知道在身邊卻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它的重要。在蕭瑟、冷清的中秋節點燃了一把温暖的火,去了秋的涼意。

中秋團圓節,我心中那顆故鄉的圓月。用它微弱的月光照亮我異鄉的路,給我力量去面對一切、勇敢地面對明天。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3

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十五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明亮,好像是把一個巨大的並且會發光的白玉圓盤高高地掛在天空,她的光芒也永遠總是那麼的柔和而曼妙。

圓圓的月餅也如一輪輪小小的明月,被人從高天之上摘下來放入這晶瑩光潤的圓碟中。

大而香甜的香蕉,紅豔而清脆的蘋果,如珍珠般圓潤的葡萄,還有甜如春蜜的蜜桃,爽甜可口的大西瓜……各種新鮮的水果似羣英薈萃般一絲不苟的擺放在八仙桌上,似朝奉般恭聚於月餅周圓。

每年的中秋節,無論離家多麼遠的人也總是要趕回來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在桂花樹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看花賞月,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嘮嗑,一片歡聲笑語,一片幸福祥和的氣氛。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我眼中的中秋節是團圓的,是幸福的,是美滿的,一家人幸福的坐在一起吃吃月餅,聊聊心事,再幸福不過了。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悦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4

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節前夕:打工的,在外讀書的也都放假回來了,但有些因為特殊情況不能回來和家人們團聚。但也都有打電話回來送祝福,各家各户的親戚都來拜訪,送月餅……

中秋節早晨:大街上,人來人往,你忙你的,他忙他的,人山人海,人們在街上該買的東西都買齊了,也就該回家做飯了。每當到這個時候,家裏邊也就開始殺雞,把雞殺乾淨了,就拿去煮熟,是整隻放下去煮。煮好的雞撈上來,就放進一個紅色的大盒子裏,我也不記得那叫什麼了。在放一些水果,餅乾,糖果,月餅等等。就要拿去拜神了,要拜過神才可以到我們吃。

中秋節中午:每到中午吃飯前,鞭炮聲就響個不停,根本停不下來;你家放了,那家也就開始了,連綿不斷。吃中午飯的時候,那些大人們習慣喝酒,小孩子們喝果汁,有些小孩子們喝到大人們那裏湊熱鬧,拿起瓶酒,就説乾杯。大人們喝的醉醺醺的,飯還沒吃,菜也沒吃多,就睡了。吃完午飯,大人們也就開始準備晚餐的食物了,小孩子們也就吵着要上街買燈籠;不給買的,也就哭的根本不願意停下來。就這樣,哭聲停了,只是因為哭累了,要睡覺。大人們這才安靜下來。

中秋節晚上:中秋晚上是最熱鬧的了。大人們根本沒停過,早上忙完了,就到中午,中午忙完了就到晚上,一天就沒停過。晚上小孩子們一般不會吃太飽,因為今晚要吃田螺,田螺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了,所以一般不會吃太飽,有些為了能吃多點田螺,連飯都不吃了。吃完晚飯,小孩子們就會成羣結隊的去放燈籠。小學學校離我們家都很近,步行就可以去到。小孩子們打着燈籠走去學校,一路上嘻嘻哈哈的,看到這我也去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多麼開心。放完燈籠回來,大人們已經準備好上月的食物了:有水果,餅乾,田螺……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餅啦。一家人坐在樓台上看着天空。吃着月餅,月亮圓圓的照着我們,我們看着月亮,也就想起嫦娥奔月這個神話故事。有些人也就趁着這個機會一起燒烤等等……在賞月的時候,大人們常常和我們分享小時候有趣的事情;小孩子們也就沉迷在了燈籠上。就這樣,各有各的.玩,各有各的笑。而這些小勝卻停留在了這個色香迷人的夜晚……

中秋節過後:人們像往常一樣,大人們又要去工作了。在外打工的,讀書的也就該走了,再次踏上那個曾經走過的那條路。小孩子們也就像平時一樣回校上學了……這裏雖然是農村,但也和城市一樣過着中秋。我愛家鄉的中秋節!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5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風俗,都有自己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藴涵着它值得紀念的意義。《我們的節日》一書中,詳細描寫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現代節日,還有部分外國節日。閲讀了此書後,就能對這些節日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從而讓大家更愛這些節日,更愛這個民族,更愛這個社會,更愛這個家園……漸漸地,你會發現,原來節日也能夠過得如此有意義,如此值得回憶。

一聽到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人們首先跳入腦海的便是那又大又圓的月亮,隨後想到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賞月、吃月餅等,到後來也會慢慢聯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俗話説“月到中秋分外明”,不錯,中秋節的夜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家家户户來到陽台上,走到樹陰下,抬頭望着墨藍的天空,觀賞這一輪滾圓的月亮,這一道皎潔的月光。中秋節,是團聚的節日,身於五湖四海的兒女們總會回到家鄉,與父母親戚吃上一頓團圓飯。雖然只是一頓飯,卻是老人們最樸實的期盼。吃吃月餅,看看孩子,聊聊生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足以讓他們臉上露出漣漪般燦爛的微笑,漸漸盪漾開來,一圈又一圈……然而,有些人由於多種原因並不能回到父母身邊,只能寄託這夜晚,望着月亮,對家人勾起一絲絲的回憶,對着天空,向着月光,許下心願,望家人們能夠幸福、平安。李白在《靜夜思》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吧。

而對於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共同攜手創建我們的家園,讓它變得更加美好。比如就對於中秋節來説,我們可以陪親戚家人一起吃飯;可以自己親手學着做月餅,讓這個節日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可以尋找、蒐集一些節日的來歷,充實我們腦袋裏的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傳給其他人,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國家的節日;也可以關心孤寡老人,讓他們在中秋節時同樣能感受到愛的温暖……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做的事正在等着我們去做,只要大家都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讓我們的身影踏遍更多的泥土,讓我們的節日影響更多的人心,讓我們的家園充實更多的地方!

我的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6

中秋是什麼?也許問不同的人便會得到不同的回答,對於孩子來説,中秋是一輪明月和香甜的月餅;對於老者來説,中秋是暮年的感傷和那深深地惆悵;對於異鄉的遊子來説,中秋是解不開的相思和情結;對於久別的戀人來説,中秋時千里月明共團圓的情懷。

中秋給人們以回味的不僅是那輪明月和那月餅。中秋是一個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涼風習習,家家餐桌前一定會圍滿了親人。平日裏,大家各都為了事業學習終日奔波。難得聚在一起,此時所有的瑣碎之事都被瞬間拋開,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輕鬆的説笑着談論着。

這時平日裏很難覺察到的暖融融的氣氛開始瀰漫在每一個人周圍,也許就在這時我們才會發現,同輩的孩童們已經長高不少了,父母的皺紋和那絲絲銀髮又添加了不少,爺爺奶奶的手腳漸漸不靈活,也許在這時候心裏都會有莫名的傷感,也許會發現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卻是最珍貴的。那是一種稍縱即逝的美,是一曲無詞無韻的歌曲,是一首藴含生命與活力的詩篇。

遙望中秋明月,皎潔明亮,珠圓玉潤,散發着清涼的光澤,照亮孤寂的夜空,也照亮了眾人的眼,那雙雙迷離的眼神,因為明月而神采飛揚,那雙雙慾望的目光也因為月而純真平靜。

可是月亮自己呢?月,就這麼孤獨的駐留在夜空,將攝人心魂的冷豔植入每個人心深處。遙望整個夜空,竟然沒有一顆星星可以和她爭輝,她的美,是供世人觀賞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因此,明月才會如此美麗,才能夠美得讓人痴迷,不知道世人的目光給了明月何種的滿足,讓她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青春不老,冰清玉潔。

依稀想起,初中時度過的一箇中秋,在皎潔的明月下,與友人一起,學着古人的豪邁多情,踱着步子在庭院中吟詩作對,飲壺觴以醉月,舉杯起而邀月。

如今的我們,離古人太遠,距離詩詞太遠,對於詩詞越來越陌生。但是我認為,中秋之夜的確需要詩詞的陪伴。假想一下,如果中秋留給我們的僅僅是纏綿交織的星月神話,和那月下瓜果,沒有一絲絲詩律的情調,那我們對中秋還有什麼回味?

中秋,就是詩。中秋月下低吟詩詞,詠賞秋香皓月。

於中秋明月下,低吟“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才有了對中秋明月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