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600字六篇

欄目: 6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600字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坐着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着。路兩旁高大的香樟樹撞進眼簾,目不暇接。我們一家將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車上的空氣是凝固的,是安靜的,深沉的呼吸聲在車中迴響,我們的心一刻也停不下來,隨着各種聲響,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之後,奶奶手中提着蛋糕盒,裏面也不知是什麼玩意兒;媽媽拎着一大箱子,重量卻非常輕,我想應該是些紙錢吧!我身上挎着包,裏面塞滿了各種物品:水,零食,藥品等。

我們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後拐,第一個就是爺爺的墳。這墳是08年安的,還是嶄新嶄新的,就好像爺爺生前愛惜他的每一樣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打開,裏面是用一個個一次性飯盒盛滿的青菜、豆腐、雞蛋、菜團、紅燒肉、紅燒魚,那色澤,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着每一道菜,希望爺爺吃飽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歡樂、美好、幸福。媽媽提的箱子裏是用錫箔和黃紙疊成的“金(銀)元寶”,那是給爺爺用的,爺爺上輩子缺衣少食,生活艱苦,下輩子一定要過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着我們在墳前點上了香和蠟燭,讓它永存、永不熄滅!

隨後,我們依次磕頭。我們家對磕頭祭拜的禮節是非常講究的:女性跪下,兩膝合攏,雙手合併,彎腰,手逐漸分開,放在兩膝之前,頭磕於雙手之間,要聽見“砰”的輕聲,方可行第二次禮,總共需行三次禮,最後手着地,人慢慢立起來,手漸漸離地放在胸前,合攏,鞠躬,仍行三次禮。男者則把手着地,不必將頭磕着地,其餘一樣。

最後還要用彩紙做成的“飄墓紙”貼在墓碑的右上方,讓它隨風飄揚,顯得更加豔麗。

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墳墓,我看到了彩紙的鮮豔,蠟燭的火熄了,而點燃的'香燭,卻輕煙裊裊,飄向上空……下午,我和家人還去了烈士陵園,參觀了徐霞客、劉氏三兄弟、曹穎甫等江陰名人故居。

清明時節,人動,心動。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説起清明,許多人的心頭不免滋生出一種莫名的哀思,一種纏綿悱惻、欲罷不能的憂傷在心底盪漾開來,如同一種忽遠忽近的思念,讓人無法捉摸,又滿懷期待。

小時候,每逢清明節,全家人都要花上大半天工夫準備各種祭祀用品,有餈粑、豆粉、芝麻、米酒、白糖、橘子、紙錢、蠟燭、鞭炮、紙花圈、金元寶……滿滿一桌子擺放着,五顏六色,像過年一樣。

掃墓通常是下午才開始的,當四周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時,全家人也跟在爺爺身後向墓地出發了。天空下着濛濛細雨,路邊新生的野草泛着暗綠色的光芒,彷彿也在懷念自己的親人。

爺爺扛着一把鋤頭,找到墳地後,先和父親動手扯墳包上的雜草,然後鬆一鬆墳頭的土。奶奶和母親這時已將籃子裏的物什呈一字擺放好了,畢恭畢敬地站立一旁。爺爺點燃紙錢,嘴裏唸唸有詞,年少的我雖不懂爺爺在説什麼,但從全家人的莊重神色裏,我知道這一定是十分神聖的儀式,容不得半點馬虎。爺爺把米酒一杯杯灑在墳頭,再將各種精美的紙花圈插上墳包,父親便點燃了鞭炮。劈啪作響的鞭炮聲傳向遠處,祭祀儀式這才宣告完畢。在鄉下,逝去的親人們並不是安葬在同一個地方,有的要翻好幾個山頭,於是我們跟着爺爺一個個去尋找,去祭祀。

我曾經傻傻地問爺爺跟祖先們説些什麼,爺爺笑呵呵地對我説:“爺爺在跟他們説悄悄話呢,爺爺求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安,保佑我的乖孫子長大後有出息!”

轉眼間,我從外地求學到參加工作,已經好些年沒回家過清明節了,父母隨我來到城裏定居。爺爺今年80多歲了,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幾年了,每年的清明掃墓只能爺爺一個人去。每當想起爺爺撐着一根枴杖、提着竹籃獨自行走在荒野之間,他佝僂着腰身在墳頭上扯雜草的情形,我的眼淚不由簌簌而下。

爺爺,明年的清明節我一定回家!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親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父親母親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父親説:“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母親説:“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説:“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父親母親,我父親母親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父親母親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我的父親母親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父親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親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説:“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父親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沒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説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裏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裏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説:“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説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雞蛋,殺好雞,準備好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奶奶,奶奶説: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脱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半天,我們來到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整個世界像燒透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摘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慾斷魂。”每次的清明節,我的心頭,總是浮上幾份哀愁。雖然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清明前幾天,天氣都很好,但一到清明節,天空中總會落下紛紛細雨,給人的心染上一層灰色。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戀細碟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春季,清明節,是踏青的好時間。記得在小時候,最喜歡牽着爸爸媽媽的手,漫步在鄉間路上。我們慢慢地走着,一縷縷翠綠把我吸引。我指着身邊,垂着條條綠枝的樹,“媽媽,這是什麼?”媽媽折了一截,放在我手上,説:“這,是楊柳。”我摸摸它柔柔的枝條,又摸摸它軟軟的葉子,“真綠啊。”我歎道,把柳枝插進口袋,繼續漫步。忽然,臉上一滴涼爽,一抹,是雨滴。“下雨了,”爸爸也發覺了,撐開傘,“快進來。”不知道為仕麼,我從小就喜歡雨。我抬起頭,揮揮手:“不用。”我有伸出手,任雨滴在手上,胳膊上,涼涼的,濕濕的,一種説不出的哀愁也滴在心上。雨大了,爸爸把傘撐到我頭頂,説:“走,回家吧。”我轉過身,柳枝滑出口袋,掉在濕漉漉的石板路上——一滴、兩滴、三滴雨把柳枝浸濕了,變得沉重了,我的心也變得沉重了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清明節有掃墓這一習俗,每到這天,家家户户都會帶着食品和香燭,上墳掃墓。那一天,也正是雨天,我們一家來到墓地。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撐傘擺好供品,點上香燭。我看見一串水滴落在墓碑上,破散開了,濺起一圈水花,我的心也變得不平靜,似乎也泛起一陣漣漪。是什麼讓我如此哀愁,我想,也許我天生是個悲觀者吧。不過,悲觀不是人所向往的,我也不想如此。我應該看到悲觀後的美麗又一滴雨,又濺起雨花,“啊,多麼美麗啊,多美純潔啊!”心靈向我呼喚着。哦,我明白了,這就是隱藏的美麗。

漸漸的,雨,小了,停了。我望着天空,輕輕吸了一口空氣,頓時心情舒暢。

清明的雨連着天和地,讓人思緒萬千,心生哀怨。不過,即使雨再沉悶,也有美麗;即使世界給了你哀愁無限,你也要——笑着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