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8篇

欄目: 6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5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8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不知不覺,又到了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我第一次在家裏學包粽子,心裏很激動。包粽子開始了!只見媽媽先把兩片竹葉折成圓錐形,接着倒進一小勺糯米墊底,再放一塊用香料醃製好的肉片,接着慢慢地回折竹葉,最後用草繩把粽子紮緊、繫結。不久,一個小巧的三角粽就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慢慢地包,前幾步學得很輕鬆,最後扎繩子時,我紮了好幾次都沒紮好,要麼用力過猛拉斷了草繩,要麼扎不緊。好吧,第一次包粽子,鬆就鬆點吧。一個多小時後,鍋裏飄出了清香的粽子味。我喜滋滋地剝開一個鬆散得像呆萌的娃娃一樣的粽子,輕輕地咬一口,頓時,米香、肉香、葉香慢慢地散開,真是美味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還做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立蛋。蛋也可以立起來?你不信?哈哈,剛開始我也不信。媽媽説:“立蛋是端午節習俗之一,也是一種好玩的遊戲。”於是,我打算試試。我從冰箱裏拿出四個雞蛋和一個鴨蛋。我先把蛋放在陽台的地板上,然後用手扶住一顆蛋,慢慢地尋找平衡點,接着輕輕地鬆開手,呀,第一次立蛋失敗!我沒有氣餒,繼續嘗試,第二次、第三次……接連失敗。唉!媽媽,你查找的資料是不是假的,蛋怎麼可能憑空豎起來呢?我心裏很懊惱。媽媽看着泄氣的我,説:“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還能做成什麼事呢?網上的資料説,端午節當天正午,因是陽剛正氣彙集之極,所以平日不易豎立的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只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再試一試,相信你會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閉上眼睛,深呼吸,然後小心翼翼地再試,一次,又一次……哇,終於大功告成了!望着穩穩地立在地板上的蛋,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乾脆坐到地上,繼續立蛋,一個,兩個……耶,五顆蛋都立好了!五顆立在我面前的蛋像一件漂亮的藝術品。“咔嚓”一聲,媽媽幫我和蛋寶寶們拍了一張美照。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明年端午節,你也來試試這個好玩,又可以培養耐心的遊戲吧!

我喜歡這個特別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湧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説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説,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端午節的有多種説法,為人所知的有下列六種

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為端午節。這是最為流行的一種説法

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5.紀念介子推。據傳,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為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為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老家的堂屋旁,有一池水塘,因其形狀呈三角形,村裏的人便叫它“三尖塘”。不知道“三尖塘”的中央何時隆起了一個小土堆。不知道小土堆何時變得越來越大。也不知道土堆上何時就長滿了蘆葦。

收完麥打完場,父老鄉親們剛坐下來喘了口氣,端午節便到來了。

記憶中,到了端午節家家都要選葦葉包粽子。天一亮,便有女人拿着鐮刀或剪子在“三尖塘”裏選葦葉,然後在水塘裏涮洗乾淨後,拿回家準備包粽子。從“三尖塘”裏採下的蘆葦葉子屬於純綠色純天然,葉片寬寬大大,那沾着雨帶着露的葦葉,青碧碧油亮亮,濃濃的帶着清香,不等包上糯米,似乎就能嗅到了粽子的甜香。據説,現在城裏買的葦葉,商家為了保鮮保色,大多使用了硫磺薰制。

經過一宵浸泡的糯米,夾進去紅糖或蜜棗,裹上青翠嫩綠的葦葉之後,便像穿上了一件春的衣衫。包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一蒸,不一會,那醉人的糯米香和着葦葉的清香味,便隨着蒸汽溢滿廚房,直饞得孩子們不等粽子出鍋就嚷嚷着要吃。其實,嚷嚷也是白嚷嚷,不但不能很快吃上,反倒是會捱上娘輕輕地一巴掌。因為沒有蒸熟的粽子,吃了會脹肚子。再説啦,大人們還都在地裏忙着幹活吶,哪能先緊孩子們吃吶?

老家過端午節,會像過年一樣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還要蒸“糖三角”煮鹹鴨蛋……記憶中,那時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到集市上稱幾斤肉,買上幾條魚,做上幾個下酒菜,犒勞一下剛剛忙碌完麥收的自己。

如今,離開老家已有二十多年了。蜇居在城裏,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寶的、有雞蛋的、有臘肉的……但,我依然會想起“三尖塘”裏那蓊鬱茂密的蘆葦,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葦葉和孃親手包制的粽子,那種端午節的味道時常在脣齒間縈繞。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五月初五這天,汩羅江邊站着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他便是屈原。他滿臉憔悴,在嘴裏念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説着便爬上了欄杆準備投江自盡。

忽然,一隻手拉住了他。屈原回頭一看,是一個滿臉嚴肅的保安。保安硬是把屈原拉下來説:“屈原啊,你要尋死我管不了,可是你要攀爬欄杆我就要罰款了,罰款100元。”屈原一聽,立刻老淚縱橫:“嗚嗚,年輕人,你可憐、可憐我吧!我小時候就被別人偷了1塊錢,七歲掉錢袋,十歲遇人打劫……。”保安不耐煩地説:“算了,看在你是個大名人份上,只要你給我籤個名就免罰款了。”説着遞上一張紙和筆。簽完名後,屈原聽見背後傳來保安的笑聲:“哈哈,這下可以拍賣個十萬、八萬吧!”屈原歎了口氣:“哎,現代的人呀!”

屈原正要翻過圍欄,往下跳,又有一隻手拉住了他。屈原扭頭一看,見一個穿着西裝,一副老闆模樣的中年人,中年人着急地説:“屈原先生啊,你要尋死我不會阻攔!可是你要為人們XX心理醫院拍個廣告再死也不遲呀!”屈原問:“怎樣拍法?”“等一下你裝着要跳河,然後一個穿白大褂的心理醫生會衝過來攔住並開導你,最後你要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對着鏡頭説:哦,原來人生如此好!”這一萬塊錢就是你的。“這不是要我偽裝嗎?我堂堂一個大人物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我不幹!”屈原聽了大怒,轉身欲跳河。

忽然,旁邊傳來了一個聲音:“屈原先生,你到底還要不要跳河啊!”屈原回過頭,立刻看到一羣“狗仔隊”圍着自己,問:“你們在這兒做什麼呀?”一個握着攝像機的男人説:“當然是來看你跳河啦!你還不快跳,你不跳,我們還怎麼作報道啊!”屈原氣得臉色鐵青,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值得他留戀了,於是他擺出了跳河的POSE。

可是他往下一望,發現河水骯髒極了,黑色的江水中漂浮着垃圾,這還跳得下去嗎?汨羅江的臭氣也飄了上來,屈原被薰暈了,往後一倒,改變了歷史――撞在一棵榕樹上,死了。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為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説:“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説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為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粽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粽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説:“讓我包一個粽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説:“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為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外婆説:“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粽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户户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裏白白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户户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

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説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衞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我聽爸爸媽媽説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還有很多的活動,有賽龍舟、掛香包、泡雄黃酒,聽外婆説這個端午節泡好的雄黃酒到了夏天被蚊子、蟲子咬過地方塗一下可以用來消炎。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一起來包粽子,我還是第一次學包粽子呢,既好奇又興奮,我在旁邊觀察了一下,爸爸媽媽基本包的馬馬虎虎,有好多都是在外婆的幫助下才完成的,外婆包的最好,我讓外婆來做我的師傅,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先拿了一片粽葉,把粽葉折成小漏斗的樣子,把糯米放到摺好的漏斗裏,用粽葉把糯米包住,可是我怎麼包糯米都要出來,這時外婆看見我着急的樣子説:“帆帆你要把糯米按結實了,把多出來的粽葉包裹起來,包成一個三角形狀再用繩子綁住,這樣裏面的米就不會出來了。”經過外婆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包完粽子媽媽説:“帶我去賽龍舟。”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像瘋子一樣跑到房間,整理好要帶的東西,我們出發了。到了那裏我看見我的哥哥姐姐們,我開心極了,我把我包的粽子分給他們吃,他們都説好吃。吃完粽子我們開始賽龍舟了,我們把人員分成兩組,每艘船上11個人,10個人一邊5人是划船的,一個在船頭打鼓,人員分配好我們上了龍舟,大家都推薦讓我打鼓,我只會拉二胡還從沒打過鼓,我只好勉強試試,我憑着我在電視上看見過龍舟比賽時那些叔叔們打鼓的樣子我打起了鼓,一開始時我鼓打的很輕很輕,叔叔阿姨們説:“帆帆你鼓打輕了,龍舟就劃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使出吃奶得勁把鼓打的很重很重,我們的龍舟像火箭一樣在湖裏穿梭。

端午節就在我們一片歡聲笑語中過去了,我期待明年的端午節還要來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