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推薦】春節風俗作文900字八篇

欄目: 9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風俗作文900字8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春節風俗作文900字八篇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1

春節是人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重要節日中,人們自然會有許多風俗,比如吃餃子,守歲。春節並不是從除夕開始的,而是從臘月八日就開始了。

臘月八日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通常都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還有紅棗等幾種材料熬成。醃臘八蒜是把蒜剝去皮放到醋罈子裏。到了除夕,可以就着餃子吃。

臘八節過完後,再過一段時間就到小年了。灶神這天要趕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每一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我們拿甜甜的年糕“賄賂”灶王爺,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説我們的好話。

小年過完後,人們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打掃家裏,擦擦窗户,洗洗被罩,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五,做豆腐。”有條件的家庭在這一天會磨豆子,做豆腐。沒有條件的家庭,會在這天買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在這一天裏,人們到街上去買肉,做成臘肉或留着過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這天人們通常會洗洗澡,理理髮,把舊的一年裏身上的晦氣洗掉,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八,貼花花。”“花花”指春聯、窗花、門聯、年畫、燈籠、福字等。我家在這一天也在門上貼上了年畫,頓時覺得屋裏的年味濃了不少。

“二十九,蒸饅頭。”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蒸各種各樣的饅頭,在以後的幾天中吃。姥姥在這天也蒸了許多饅頭,有刺蝟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這幾種風俗,人們還會買許多鞭炮,以備除夕晚上時放。因為除夕晚上的鞭炮聲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去了奶奶家。晚上,媽媽和嬸嬸在廚房忙碌了不多會兒,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做好了。吃完以後,我們通常會看春節晚會。到了九點多,我們又吃了一頓宵夜。我們邊看邊吃,到了十二點,我們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牀去睡覺了。

初一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起牀了。早飯當然是餃子,不過在這近百個餃子裏,有二三十個包了一分硬幣的餃子。這是我們那的風俗。誰要是吃的硬幣多,誰在新的一年裏就更幸運。

吃完了餃子,除了家裏的老人留在家裏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我們會把村裏凡是認識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們問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該走親戚了。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小叔嬸嬸去了小雨的姥姥家。他們吃過了午飯就都回來了。到了晚上,村頭響起敲鼓聲,於是我們幾個孩子和嬸嬸就去玩的。原來那裏不僅有敲鼓的,還有敲小鑼的。那裏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繞着“樂隊”圍了一圈,找到自己認識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聊了一會兒,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們來看奶奶了。他們在這裏一直待到晚飯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們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過完了,可是春節並沒有結束,要等到元宵節過完才算春節結束了。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元宵。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元宵是把餡兒和麪摻在一起做成的;湯圓裏面是餡兒,外面裹着一層面。元宵節又叫花燈節,過了這天晚上人們也都忙了起來了。農民該去幹農活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又恢復了節前忙碌的景象。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2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裏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着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就在廚房做着香噴噴的年夜飯。而我卻守候着電視機前,等待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

我喜愛的春晚終於開始了,媽媽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哇!這一天終於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一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着媽媽給我夾了一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着説:“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見一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傳統的春節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人傳一代人的延續着……

最值得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家人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説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户户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中學生作文《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卧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3

緊張忙碌的一年就這樣又過去了。節前總是覺得時間過的很慢,真的過節了又時間飛逝,轉眼就又要開始上班。

有的時候真的覺的好累,真不知道人這一生真的要經歷多少艱難坎坷,才能一切都好。有的時候我很不開心,原因很多,來自於生活中很多方面,所以特別嚮往那種田園生活,如詩如畫。朝聞幽林鳥鳴,夕賞落日晚霞。渴望聽草叢中蟋蟀和蟬鳴,喜歡晚歸的暮童在牛背上吹奏悠閒悦耳的笛音。還有江畔裏蘆葦蕩叢中野鴨的出沒,和不知名的小鳥在柳枝上啾啾歡唱。這讓我想起我的故鄉。

記得小時候我常去江堤後面的小溪裏捉魚,那樣的日子總是在雨後或是逃課的時候。常常會弄得一身泥水,因為怕母親的責罰,而直到天黑才在母親焦急的呼喚裏回家。在那個温馨的農家小院,母親總是腰裏繫着圍裙用手攏在嘴邊,大聲的喚着我的小名,直到見到我了,那一臉憂色瞬間變成一抹慈愛的微笑,牽着我髒兮兮的小手,嘴裏輕輕的數落着,眼裏卻滿是疼愛。那時的我可以説是最幸福的。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村人吃魚總是很方便,母親就常常在就要吃飯時這樣告訴父親,“哎,家裏沒有菜了”。父親就會一聲不響的拎起魚網,領着我和妹妹來到離家只二三十米的江面。綿延的蒙古爾山矗立在深藍色的江邊,山腳下是茂密的森林。綠樹濃蔭裏,江水清澈逶迤南下。一葉葉的小舟咿咿呀呀的盪漾在湖面,驚起羣羣水鳥。因為正是在酷暑季節,水温偏高,魚兒都成羣結隊的把嘴貼在水面上,歡快的遊着,父親就在這時瞅準時機,抖開圓形的大網準確的罩上去,然後慢而穩的拖上岸,所有的魚都胡亂蹦跳着,滾了一身的泥土。我與妹妹爭先恐後的往桶裏拾,一路打鬧着跟在父親的身後回家。這時候母親會早早的在院子裏支起一口小鐵鍋,鍋是用一個環型的三條腿的鐵架支起來的,鐵架下架上木板兒,鍋裏放上油,再上園子裏摘幾顆小葱和香菜,烹好鍋添上水把魚兒收拾乾淨,下到鍋裏,再舀一碗特製的農家大醬蓋好鍋蓋,填好灶火。只一會兒,濃濃魚香便瀰漫整個農家小院。擺好桌凳,一家人圍桌而坐,小米飯,江魚醬,小葱香菜。遠遠的,那香味就漾了開去,那一刻的時光讓我永遠難忘,那麼温馨,那麼無慮。

如今,我與故鄉遠隔千山萬水,我由一個不諳世事的稚子,脱變成一箇中年人。為人妻,為人母,肩負太多的責任與義務。也哭過,也笑過。當所有的失落與開心都變得不那麼重要時,一切都雲淡風輕了。生活留給我的是,記住曾經的錯,放下離自己太遙遠的東西。都市的生活緊張而忙碌,我仍會忙裏偷閒,於緊張的工作之餘,捧一杯清茶,臨窗而立,眺望遠方。在海的東北面,在那遙遠的海平面下,在那羣山環抱的小山村裏,有我健康的耄耋之年的老父,有我累得黑瘦卻健康的手足兄妹,還有,已經過世的慈母。

這一年的春節,匆匆過去,離回家的日子卻又近了。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4

年年大魚大肉過新年,歲歲花紅柳綠迎新春,

迎佳節,鬧元宵,為異鄉之客,不禁緬懷起家鄉四川久遠的元宵習俗偷青。

春節是堂而皇之FB的好時節,好酒好菜對胃構成威脅,久而久之,肥膩感驟生,搞點清淡適口,綠色環保的青菜尤如一股清泉,開胃清腸。並且在四川民風民俗中元宵晚上,看鬥哪家小菜長得爽口青翠順手牽羊代為摘之不算偷,反而是被光顧者的榮幸,來年預兆莊稼必定長勢迅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裏,青菜蘿蔔等小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倘若是看到你人心好,砍幾顆青菜蓮花白(苞菜)相贈,也夠一家人吃上幾頓的'。

偷青一詞定格在童年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清晰,時光的隧道帶你回到從前,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穿起喇叭褲,跳起國際舞”那是屬於哥哥姐姐們的神氣,流着鼻涕繫着紅領巾的我輩,成了前衞青年的跟屁蟲,指往哪跟往哪,説幹啥就幹啥。

春節是小孩子的天堂:吃喝玩樂盡情開懷。荷包裏永遠裝滿紅苕杆兒沙胡豆;手裏冒煙一扔便響的是“甩炮兒”叩首做揖討要紅包;走街串户吃的是“轉轉飯”;人山人海圖個看耍龍舞獅,穿街走巷數“柳蓮柳”(打連槍兒);追過幾村幾隊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小正月上玟祭老輩子;十五元宵吃完就算過完正月間,明朝“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屢”該幹啥子就得幹啥子去,錯,還有最後一項既刺激又安逸的活動偷青。

初春乍寒,夜裏漂起淡淡霧氣。三五成羣的偷青隊伍有備而發了。我匆匆的拎個菜籃子跟在大哥的後頭,二娃三娃已在鄰居的菜園子開工了。蓮花白,蘿蔔,萵筍,豌豆顛兒(豆苗),也管不了是不是青的,見一樣採一樣。有用背兜的,有用麻布口袋的,有用塑料口袋的(那時還沒有手袋)應用有盡有,五花八門。忙得不可開焦之時,一聲清脆的狗叫,立馬嚇跑幾個膽小的。畢竟是在做偷雞摸狗之事,確實心虛。好在是鬧元宵玩風俗之際,只當適可而止。夜半三更時清點勝利果實,小菜大葱一大堆,無需明日花錢買菜。不想幺妹半路跑脱鞋,李二麻子撕破褲兒之事不可闢免。

物質還不是很豐富的年代裏,人們盡情享受不很豐年但很滿足的天倫之樂,在坐着神六飛船,科技奔小康的今日,物質商品相當豐富滿足的網球時代,人們消費享受歡慶之佘,徒生節日變味的悲哀:平淡化,缺少過節的氣氛,年年過新年,新年只此過。

一方土養育一方人,一定的經濟基礎造就一特定的地方文化。歷史在向前,時代在發展,能夠留下的就是精華。樹時代新風,改革促發展,今天的繁榮富強的大好光景背後,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正在衰敗,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被遺忘。

科技知識產生的原動力,猛烈地改變了當代人的生活,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的同時,卻在極大程度上破壞着我們的環境,資源,是史無前例的。只能無奈的歎息,因為科技的發展如離弦之箭,是人力無法竭止的。回想到八十年代説到情人節來臨和玫瑰花巧克力,可能不知為何物?還不如來幾斤豬頭肉和餈粑實在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5

客家人,又稱河洛郎,是一個有着顯著特徵並且歷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風俗習慣繁多而獨特,身為一名客家人,我還是覺得客家的春節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五華過春節。客家春節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節。我們到五華的時候,剛好是除夕,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我下了車,走到奶奶家門前,敲起了門,叫了一聲:“奶奶,我們來了!”奶奶笑着給我開了門,説:快進來吧!“我進了門,只見爺爺、姑爺、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裏到處忙活着:桌子上堆滿了結米糖和桔子、柚子;到處都是年畫和對聯;窗户、大門、桌椅都被擦拭的乾乾淨淨,廚房裏還傳出一陣陣剁菜的聲音,一副大大的年畫掛在客廳的中央,旁邊還有兩隻金元寶,很有過年的氣氛。

我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就跑進廚房裏幫忙去了。一進廚房,一陣香味就撲面而來,差點沒讓我滴出口水來。奶奶見我進來,説:"來得正好,快過來幫忙!”我就跑過去幫手了,一會兒端端那個,一會兒切切這個,忙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許多菜餚:炒粉皮、炸豆腐、讓香菇和讓豆腐,雞鴨魚肉到處都是,按照習俗,今天還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飯”。先用一個大木盆蒸一鍋飯,飯盆裏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閏年還要各多插一根。木盆還要擺放銀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這濃濃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習俗,正月初一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來,洗漱乾淨,接着來到家門外點香燭、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長壽麪”,寓意健康長壽。我和爸爸吃過早餐,就和往常一樣到處串門、拜年。叔叔阿姨們按照規矩在這一天給我了許多桔子、糖,爺爺奶奶們則要給我紅包掛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稱“掛頸”。就這樣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極了,一回到家裏匆匆洗漱乾淨,到頭就睡。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殺了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一個裝滿了紙錢的鐵盆裏,謂之“血錢”,是祭拜祖先前的一個重要習俗。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過早餐,大家把門鎖上,就拿着紙錢、貢品和香燭一起開車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掃墓,祭祖,燒錢,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裏面保佑後代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一天也叫做“拜祖日”。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春節結束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永遠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春節和習俗。你家鄉的習俗呢?一起説給同學們聽聽吧!怎麼樣?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6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裏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着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就在廚房做着香噴噴的年夜飯。而我卻守候着電視機前,等待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

我喜愛的春晚終於開始了,媽媽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哇!這一天終於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一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着媽媽給我夾了一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着説:“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見一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傳統的春節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人傳一代人的延續着……

最值得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家人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説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户户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卧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7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俗傳統禁忌甚多,説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説“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髮、不説不吉利的話。全家起牀後,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閤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説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這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孃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民)的婦女,頭戴紅花,藍衫青褲,布底青鞋,結伴登岸,挨家串門,用福州話唱詩賀年:“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舊年過了又新年,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財平安過,送奴粿過門前。”這叫“討詩”,又是賀年詞,賀年討以示吉祥。春節期間,福州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火樹銀花,歡聲笑語,到處呈現一派節日氣氛。

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説“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髮、不説不吉利的話。全家起牀後,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取福州話諧音,如”雞”音似”系,羈”,”鴨蛋”似”壓亂”),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閤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説的:“簇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

這便是古時福州台江新年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孃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疍民)的婦女,頭戴紅花,藍衫青褲,布底青鞋,結伴登岸,挨家串門,用福州話唱詩賀年:“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夈(斎)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舊年過了又新年,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財平安過,送奴夈(斎)粿過門前。”

這叫“討夈(斎)詩”,又是賀年詞,賀年討夈(斎)以示吉祥。春節期間,福州台江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火樹銀花,歡聲笑語,到處呈現一派節日氣氛。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迴鑾視事。閩俗諸節最重要做年,節慶時間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三止,有的延續到初九玉皇誕,甚至延續到元宵節。福州台江歷史上是著名的商埠,舊時春節人與人相遇第一句賀年詞便是“恭喜發財”,答語則是“齊發”。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8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説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户,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户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説》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