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800字作文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8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通用5篇)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1

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自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等戰略區的聯繫,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太行山,是連接平漢、同蒲兩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正太鐵路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戰役。

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副參謀長左權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北寧、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8月8日,朱德、彭德懷、左權下達《戰役行動命令》,規定:晉察冀軍區破擊正太鐵路石家莊至陽泉(不含)段;第129師破擊正太鐵路陽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師破擊忻縣以北的同蒲鐵路和汾(陽)離(石)公路,並以重兵置於陽曲南北地區,阻擊日軍向正太鐵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機收復日軍佔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3個師團全部、2個師團的各2個聯隊、5個獨立混成旅團全部、4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各2個大隊、1個騎兵旅團的2個大隊,共20餘萬人,另有飛機150架和偽軍約15萬人。

按八路軍總部原來規定,參戰兵力不少於22個團。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含決死隊第1、第3縱隊等)46個團、第120師(含決死隊第2、第4縱隊等)20個團,共105個團20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和民兵參加作戰。

當彭德懷、左權在八路軍總部作戰室聽取戰役情況彙報、得知實際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時,左權興奮地説:“好!這是百團大戰。”彭德懷説:“不管一百多少個團,乾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由此,正太戰役就發展成為百團大戰。這次戰役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階段和一個反“掃蕩”階段。

第一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軍在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主要交通線發動總攻擊,重點破壞了正太鐵路。經過20天的戰鬥,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正太鐵路線的路軌、橋樑、隧道、水塔、車站等均被破壞;平漢、同蒲(北段)、石德、北寧鐵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斷;華北各交通線陷於癱瘓。

第二階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務是繼續擴大戰果,摧毀交通線兩側和深入各抗日根據地的敵偽據點。在這段時間裏,我晉察冀軍區主要進行了淶靈戰役,第129師主要進行了榆遼戰役,第120師主要破襲了同蒲路。在這些戰鬥中,八路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是,我軍計劃要拔除的敵據點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階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務是反擊日偽軍的報復掃蕩。在這段時間裏,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太嶽、平西、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

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從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日偽軍達46480人。其中包括: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自動攜械投誠者47人,偽軍反正者1845人。同時,繳獲各種槍5942支(挺),各種炮53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樑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破壞煤礦5個,倉庫11所。此外,還繳獲和破壞了其他大量軍用物資。

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2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有四點感觸:

其一是意志力。在電影中,有一個讓我感到心驚的片段:中日兩軍競相去爭奪控制鐵道的扳手,前仆後繼,為的卻都只是自己的軍隊能在這一戰中勝利。最後,扳手的兩旁堆滿了日軍和我軍的屍體,在我軍還靠一個戰士生命的守候下,終於完成了讓兩列火車相撞的任務。古羅馬人説過,痛苦到了極限便不再是考驗肉體,忍痛所以難,不僅難在生理上,更難在精神上。而在這一點片段中便能體現出來,兩軍最後拼的不再是兵力,而是兩軍的意志力,堪忍度。

其二是戰爭。記得前一段時間也看過一個電影《東京審判》,開片有一幕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一個日本婦人在丈夫被斃死在家門口的嘶聲泣血。戰場上永遠只有兩個概念,那就是:生與死;戰爭也永遠不是幾國的事,而是許多人的事,也許,戰爭帶給我們國家慘痛的經歷與回憶太多了,我們總是想到自己的痛楚,我們也應當體會別人的苦楚,那些在戰爭中受苦的日本人民也是非常的可憐;那些在炮火下掙扎的難民們、與拼死在沙場上的人。在那部片子中,我還喜歡一句話:戰爭會失去許多人,也會改變許多人。戰爭可以把純潔少年變成殺人惡魔。戰爭,我們不需要戰爭。

其三是人民。人民的力量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從早期的陳勝吳廣起義到新中國的解放都是人民在起作用,人民羣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毛主席曾説過,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歷史創造的真正驅動!在此片中,無論是啞巴還是其他參與支援抗日運動的勞苦大眾,無疑為此戰的勝利壓上了一到堅實的籌碼,可以説,勝利,肯定是人民的勝利.對此,我們要珍視百姓的力量,要如魚一樣自如地深入如水的民眾。

其四是團結。團結,似乎在現在這個時代更被人們重視.因為這個時代是人的時代,人們需要合作配合,才可以完成自己某些憑藉個人力量根本完不成的事情.看到在百團大戰中戰友的相互配合是那麼的默契與天衣無縫,明確的分工,密切的作戰,一切都配合的儘量完美,才有可能突破敵人的阻礙,因此,百團大戰不僅可以看做是105個團在作戰,也可以看做是105個團團結作戰,密切配合。

這就是這次看《百團大戰》給我的啟示。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3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蕩氣迴腸;一種精神,穿越歷史,綿延千年。這是一個以整個華北為舞台的巨大戰場,這是一次侵略與反抗的生死較量,這是一道承載數億中華兒女希望的勝利曙光。

“天津沒守住,我走了;北平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張自忠,不走了”。當電影中張自忠將軍説出這段話時,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他的心情,這是一種怎樣的不甘與決絕?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就算一退再退,又能怎樣?山河破碎,人世凋零,難道只能哀歎一聲,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縱然馬革裹屍,不過埋骨青山。只是此番赴難,心中幾多愛和恨,今生再難得回首。男兒兩行淚,一行為國仇,一行為家恨,人活着總要為某些事情奮不顧身。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前仆後繼倒下的生命;看到了新七團旗幟上飄揚着的血染風采;看到了小啞巴胸前染紅的布鞋;看到了左權壯志未酬,飲恨太行。原來,生命從來都不分貴賤,只分黑白;原來,生命從來都不看長短,只看重量。

“握緊你的手不放開,等黎明煙火綻放,照亮滄桑的夜空,越過高山,等待美麗彩虹”,當影片主題曲《等待黎明》的旋律響起,悲愴的歌聲讓人潸然淚下。曾經,這片土地上承受了太多的不幸,演繹了太多的興衰、美醜、離合、勝敗,為了這片熱土,祖祖輩輩們用他們樂觀而不屈的精神奮爭着,崛起着。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他們的人生,因苦難而堅韌,因希望而堅持,因尊嚴而抗爭。“握緊你的手不放開,等黎明煙火綻放,照亮你我無悔青春,越過高山,擁抱美麗彩虹”。

滾滾長江東逝水,歲月的浪花或許已經沖淡了人們對百團大戰的記憶,但它所留下的財富卻早已化為人們骨子裏的信仰。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今看天下,不容樂觀。美國獨霸,世界強權,歐洲列強,虎視眈眈,日本彈丸,仍想來犯,周邊宵小,多生事端。如果真有一天,民族危急,戰火重燃,九州大地定能眾志成城,共赴國難。一腔熱血沸騰時,萬里汪洋起波瀾。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作為新一代軍校學員,我們當顧歷史以求正義,鑄忠誠以擔使命,執干戈以衞社稷,守和平以盼未來,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矢志振興中華。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4

通過觀看《百團大戰》抗戰歷史影片,使我感觸頗深。影片中的歷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節真實感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讓我感覺身臨其境,特別是影片中感人的片段,讓我眼角顫抖。所有的恨意和傷感,隨着淚珠流進了心裏面。當看到革命壯士英勇犧牲的畫面時,心裏的悲傷和強烈的掙扎,激發着我內心的戰魂。作為一名當代革命軍人,我們該做的就是苦練殺敵本領,努力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不忘國恥,發揚革命先輩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特別是身為戍邊衞國的軍人,更不能忘記老西藏精神,要為實現強國夢不懈奮鬥,爭當一名合格的當代革命軍人。

在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之際,我們觀看了歷史影片《百團大戰》,我深為觸動。從內心深處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銘記不堪回首的歷史,更使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奪取的勝利來之不易。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唯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奉獻,才能對得起這一身軍裝,對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現出彭德懷、左權等老一輩革命先烈以國家為己任,在面臨亡國的危急關頭,堅強領導、果斷出擊,扭轉局面由被動轉為主動,他們深入百姓,發展羣眾,鼓舞士氣衝鋒在一線作戰指揮,將敵人包圍圈各個擊破,打亂了敵人的戰法,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要始終牢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來捍衞祖國,讓敵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上級領導組織我們觀看《百團大戰》,我深深地被當年的先烈所感動。他們那誓死不當亡國奴的精神意志,洗禮着我們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膚,深入骨髓感染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更加銘記那一段血的歷史,也在向我們每一位軍人敲響警鐘,勿忘國恥,身為當代革命軍人的我們就更應當做到銘記歷史。

在加入部隊這個光榮集體時,我們就宣誓:“服從命令,嚴守紀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戰鬥,絕不叛離軍隊,誓死保衞祖國”。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時,我願意將我的滿腔熱血流向祖國的土地。

歷史電影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5

1940年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最困難的.時期,就在此時,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部隊,主動發起百團大戰,它是抗日期間,對日作戰的一場大戰役!

五月十六日,湖北寶城,槍炮聲轟鳴,戰況相當激烈,“開炮,開炮!”這種聲音不斷的迴響在戰場上。日寇憑藉着充足的武器,向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眼看着敵人一步步地逼近,指戰員只好帶領我們暫時撤退,連長張自忠為了掩護戰士們順利後撤,守到最後,戰鬥到最後!突然,這位戰士的腳步踉蹌了一下,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他,他慢慢倒下了,倒在了自己揮灑熱血的土地上!

與此同時,一個村莊也遭到了日軍的侵略,殘暴的日軍將老百姓聚集在一起,用機關槍掃射。鮮血在噴灑,一聲聲嘶吼!這一刻,我看到同學們都攥緊了拳頭,怒目圓睜。這一次的侵略使許多的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我看着這場面,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心靈也在顫抖。存活下來的老百姓寥寥無幾,屈指可數,這次侵略,幾乎踏平了整個村莊!毛澤東主席得知這些消息後,非常氣憤,便於彭德懷司令和其他指戰員討論策略,他們的態度都很堅決,準備反擊,給日寇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號召老百姓,都來抗日,全民皆兵,保家衞國。在抗戰的各條戰線上,有的破壞日軍的鐵軌線、有的在敵人將要經過的地方安上炸藥,打的日寇落花流水,我的心裏痛快極了!

緊接着,另一場戰爭的警鐘敲響了,隨着日軍的不斷增援,我軍也因人員不夠,彈藥不足,略顯下風,敵軍趁機火力全開,槍聲轟鳴,塵土飛揚,看的我無比緊張,真想拿一支槍衝進戰場,同八路軍一起打日寇!“砰”的一聲巨響,一輛由我軍佔領的列車與日寇的增援兵列車相撞了,這一聲巨響彷彿吹響了戰鬥的號角,“殺”呀!我軍瞬間被點燃了鬥志,猶如一隻只猛虎衝向敵人的陣地!打的敵人丟盔棄甲,我軍終於取得了難以想象的勝利!

影片結束了,我卻依然熱血沸騰。戰鬥的場面彷彿歷歷在目,這場大戰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百團大戰勝利了!中華人民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