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自然作文 > 美麗作文

美麗的招寶山作文五篇

欄目: 美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5W

篇一:美麗的招寶山

美麗的招寶山作文五篇

遊覽過美麗的西湖,參觀過金碧輝煌的故宮,攀登過雄偉的長城,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家鄉的招寶山了。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招寶山遊玩,走進大門,便可以看到一條靜靜的小河。岸上迎春花垂着綠綠的長髮,夾着金黃色的小發卡,彷彿給小河編了個美麗的花環。河邊種滿了柳樹,又細又長的柳條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好像玉石裝扮的一樣。

沿着小河,拾級而上,經過第一山石碑、半山亭和棋子坪,我們來到了威遠城。威遠城的城門上寫着“威遠城”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整堵牆由條石砌成,城門兩邊各有一隻石獅子,它們好像在守護着威遠城。城門的頂端修築着射擊孔和垛口。撫着斑斑駁駁的城牆,我彷彿看到了鎮海人民浴血奮戰的場面,彷彿聽到了炮火的轟鳴聲……

穿過城門,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黃牆黑瓦,飛檐翹角,頂上還鑲着一塊巨大的鎮殿寶鏡呢!

離開大雄寶展,我們沿着石階下山去,前往鰲柱塔,遠遠看去,鰲柱塔像一把利劍直插去霄。不一會兒,我們便登上了塔頂。站在塔上往下看,哇,鎮海真美啊!甬江中有許多船隻正在行駛,岸邊樓房鱗次櫛比,還有雄偉的招寶山大橋橫跨江面……

招寶山見證了鎮海的昨天和今天,是鎮海人民的驕傲!

篇二:美麗的招寶山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甬江之濱——鎮海,這裏有一座著名的山,叫招寶山。這個星期天,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去那兒遊玩。

走進大門,一陣陣花香撲鼻而來,一朵朵迎春花爭奇鬥豔,好像在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那碧綠的池塘上泛着層層微波,我彷彿看到了夏天荷花競相開放的美麗景象。

我們沿着石階拾級而上,來到棋子廳,亭子裏擺放着一張圓形小石桌和四根小石凳,聽説曾有兩位下凡的仙人曾在此地切磋棋藝呢!

我們繼續往上攀登,來到了威遠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城牆,城牆中間的拱形城門上刻着“威遠城”三個大字,城牆兩邊各有一隻大獅子,它們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好像也在守衞着威遠城。

告別威遠城,我們又向後山的鰲柱塔進發。遠處,鰲柱塔像一把寶劍筆直地屹立在羣山頂峯。走近一看,啊可真高啊!數一數,共有七層。我們爬到了頂層,往下望去,美麗的鎮海盡收眼底。

向南望,高大、雄偉的招寶山大橋像一條巨龍,橫卧在甬江兩岸,江面上,一艘艘輪船彷彿是一片片樹葉飄蕩在水中。

向西望,一幢幢高大的樓房,一座座嶄新的廠房,一個接一個。一條條新型大道縱橫交錯。

向北看,熱電廠和煉油廠的煙囱高聳入雲。

向東看,江面兩旁的碼頭上,一輛輛吊車擺動着巨人般的手臂,忙碌地工作着。

離開了峯頂的鰲柱塔,我們又來到了山腳的安遠炮台。只見三門大炮整齊地排列着,像三個戰士守衞着甬江。

我們離開了安遠炮台,也結束了這次招寶山之旅。回家的路上,我不禁讚歎道“招寶山,真美啊!”

篇三:美麗的招寶山

招寶山位於鎮海城東北部,是鎮海的一處名勝古蹟。

走進招寶山,左邊是蓮花池,右邊是河塘及草坪。路旁的柳樹迎風搖擺,好想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爬上山,山上有一座威遠城,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為抵禦倭寇擾攘,都督盧鏜與海道副使譚綸率軍民用條石築建的城堡,周長600餘米,高7.4米,設雉堞73個,門前置精雕石獅一對,雄關氣勢,十分壯觀。它在近代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我摸着一塊塊條石,彷彿看到了鎮海人民 共同抵禦倭寇的情形,為我們的祖宗感到驕傲。

接着,你可以去參觀吳公紀功碑亭,因為這也是招寶山的主要景點。吳公紀功碑亭高4米,亭中豎着一塊石碑,記載這光緒年間駐鎮守備吳傑生平事蹟。相傳清光緒十一年正月十五日(1885年3月1日),法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艦入侵鎮海口,開炮轟擊招寶山炮台,當時守軍提督對法艦的挑釁持觀望態度,吳傑毅然下令開炮抗擊,使法艦倉惶逃竄。兩天後,孤拔又率艦四艘向鎮海口進攻,吳傑當即親自操炮還擊,擊沉法艦,立下戰功,被人們尊稱為“吳大佬”。1936年,人們為紀念這位捍衞民族尊嚴,保衞祖國海疆的民族英雄,建造了“吳公紀功碑亭”。

安遠炮台在甬江口北岸,始建於光緒十年。最有趣的是,其壁用糯米蒸熟,伴以黃土搗攪後疊砌而成,這種泥壁極其堅韌,“以柔克剛,能避炸彈”。它與南岸金雞山下的“平遠”炮台隔江相對,過往船隻都在其射程之內,恰似二個忠實的哨兵,威武地扼守着浙東門户。

這就是美麗的招寶山,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底藴的招寶山。

篇四:美麗的招寶山

招寶山在鎮海城關鎮的東側,它既美麗又雄偉。

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走,沿途是一片鬱鬱葱葱的景像,有樟樹、野蘋果樹、松樹,偶爾還有幾隻小松鼠的身影出現在樹梢上,當人們發現它時,經就一閃而過,消失在林間。

繼續前行,一條巨龍橫跨江面,從半山腰穿過,上面開滿了來來往往的車輛這就是招寶山大橋。接着往上走就來到了鰲柱塔下。抬頭望去一層又一層,雖然塔不高,但爬上塔頂還是挺累的。從塔頂往下望,所有的景物都盡收眼底:江面上駛着一艘艘小小的輪船;江邊煤碼頭上的卸煤車就成了微型玩具;江對面的高樓樓彷彿變得衰老了,又矮女小鰲柱塔筆直地矗立在半山腰上,給招寶山增添了一道光彩。

山項上有一個寺廟,有許多人在這裏燒香拜佛。寺廟的門前有座古炮台,它是為了抵禦倭寇入侵建造的。炮口朝向江面,對準駛過來的船隻,到現在還煥發着戰時英雄的氣息。

如果你在明朗的日子裏來到這裏,就會發現:陽光在樹梢間不斷地穿梭着,整個招寶山金光閃閃,抬頭望去,天空湛藍,一片片潔白無瑕的雲朵千姿百態,真是美不勝收,如果你在雨後來到這裏,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座沐浴後的招寶山:細雨打濕的台階,掛滿雨滴的樹木,還有清新的空氣啊!這裏的一草一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麗的招寶山是多麼雄偉啊!

篇五:美麗的招寶山

招寶山像嵌在鎮海城區裏的一塊墨綠色的寶石,遠遠望去,山上的樹木一年四季鬱鬱葱葱,山上的塔巍峨壯麗,氣勢雄偉。

沿着石塊砌成的甬道走去,一邊是美麗的荷花池,每當夏天的時候,池裏的荷花競相開放。另一邊的池塘裏有許多各種各樣的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沿着石階向上走去,映入眼簾的是威遠古城,門前的兩隻石獅子像戰士一樣,守護着古城,威遠城上林立着由名人撰寫的碑文,它見證着鎮海榮辱興衰的歷史。站在招寶山上往下看城區,一座座高樓大廈屹立,馬路上車來人往,另一邊甬江上船來船往,非常繁忙,招寶山大橋像一條寬寬的腰帶連着鎮海和北侖,上面奔馳的汽車像火柴盒那麼小,後海古塘像一條巨龍守護北大門。

招寶山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