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自然作文 > 景色作文

關於清明景色作文六篇

欄目: 景色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景色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景色作文六篇

清明景色作文 篇1

清明節放假,我對父親説:“我們一起去山上踏青吧!”我用懇求的眼神望着父親,希望父親能夠同意,父親可怎麼都不幹,我便大哭起來,父親奈何不了我,只好點點頭答應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牀,帶上上山的裝備,和父親一起去踏青。半個小時的路程讓我筋疲力盡。

到了山上,我貪婪的呼吸了一大口空氣,看着那巍峨的雄山,流淌的小溪,碧綠的泓碧水,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還有那隨風搖曳的柳樹,更是讓人神往。頓時,我彷彿明白了高山流水的真正含義,那美景勝過一件華麗的衣服,勝過一棟舒適豪華別墅,勝過一個優美舞者。對於此時此刻的我來説,那是一件無價之寶,沒有人能夠買走它。我欣賞着美景,俯視山下,看到了一棟棟房屋,一個個忙碌的人,一隻只引領孩子前進的母親……

轉眼間,到了中午,父親採了一些野菜,我吃着野菜雖有些苦澀,但我吃到了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先苦後甜,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説到這,我又回味了這裏的美景,午飯後,和它告了別。回到家,我並不覺得勞累,只認為那是一種享受,享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美好。

這一次踏青,讓我感受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也感受到我的未來人生。

清明景色作文 篇2

清明的雨,下個不停。

雨不算大,絲絲的滑落人間,透過陰霾的天空,似乎可以看到那金色的陽光在雲間流淌。撐一把油紙傘,漫步走在湖邊,青嫩的草葉,嫣紅的花影,這似在夢裏見過,是往事回首,還是前世浮現。

人間最美不過四月,那是春的高潮,夏的轉續,花草樹木經歷了寒冬,從初春的嫩芽,到春末的葱鬱,這是一種傲然的新生,萬物都已甦醒,悄悄地等待着生命中最燦爛的綻放。辛勞了一個春天的人們也都走出家門,踏着青草,嗅着花香,遊賞着春光,祭奠着那些逝去先人,也許還有那些逝去的歲月,逝去的愛情,逝去的人生。

走過岸堤,遠處的小橋在荷葉中漂浮,那叢叢樹蔭中,坐落着一排排亭台和一座座樓閣。看到這些如詩如畫般的景色,心中本應該高興才是,但卻是一陣陣淒涼寒意,因為我又不自覺的來到了你的身旁。

墓前焚一炷青香,一段哀思,一番傾訴,想起了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過往的美好,在心間旋繞,“不思量,自難忘。”面對這葱鬱的樹下,翠嫩的草中,那埋葬香影的落花之處,淚不自覺的潸然垂下,“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害怕你一個人孤單,便習慣的做在地上,對你吐盡着相思情,訴説着懷惦意。

忽然又回到了從前,那年的四月,也下着細雨,你撐着紙傘,走在青石板的小橋上,烏絲系肩,素袂飄飄,彷如一朵青蓮盛開在湖水之濱,婀娜搖曳,風中娉婷。我站在岸堤的長廊裏,展起宣紙,本想用手中的筆塗印下這秀麗的湖光山色,卻不自覺的將你也印在畫中。

相愛的時光再長也嫌短暫,雖很簡單,或也清貧,但卻處處洋溢温暖。我作畫,你幫我研磨,你畫眉,我為你梳粧,愛情就是這樣的平凡。歲月匆匆的過去,步履越漸蹣跚,青絲換成白髮,烏眸蒙上綢紗,顏容佈滿褶皺,温暖卻是依舊。我們依然依偎着,朝看煙花繞春水,暮視山嵐漁唱晚。

離別或許只是一瞬,生死卻是一世的相隔,幢幢跳動的燈火,淒涼透寒的夜晚,你靠在我的胸前,身體漸漸冰冷,輕輕睜開眼看着我,嘴角微翕,卻無力呢喃,最終化為一個欠意的笑容,垂下疲憊的身軀。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想説:“相愛一生已是足夠,但留一人孤處於世卻是不忍,不捨得離開,卻不能不離開,望君珍重。”

我搖晃着你,撕裂的叫喚,但你卻再也沒有睜開眼來,我把你緊緊抱在懷裏,想用温暖的懷抱來捂熱你冷卻的心,這時才發現原來世上還有用盡生命都無能為力的無可奈何。淚水早已止不住,那是愛的傾瀉,是對生死別離的抗訴。

死亡並不可怕,怕的只是你走了我還在世上。一個人相思,一個人愁苦,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歇息。悲悲慼慼自然冷冷清清,那些繾眷已成往日,那些顰笑都是惘然。正如白居易的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前塵往事恍如一夢,夢醒來,湖光山水依舊,卻已不見那伊人楚楚步於橋上,翩翩向我而來,心中一遍惻然,淚又黯然縱橫。便又想起句詩來:“直到相思了無益,未仿惆悵是輕狂”,吟罷自覺可笑,便接作一首:“本是棲枝同林鳥,怎奈生死隔陰陽。誰道相思了無益,巫山依舊雲茫茫。”

四月的天,温暖陽光中帶着陰雨綿綿,那是愁鬱憂思,那是離別苦憾,那雨是那些有情人的追思的眼淚,是懷往的心傷。想起當年你問我能伴你多久,我説永遠那麼久,可是永遠究竟有多久呢?那麼遙遠,那麼悠長,得有多少的相思,多少的悽愁,多少的寸斷肝腸。漸漸的明白了,永遠不需要多遠,只要能相互陪伴就已足夠。若你還問我能伴你多久,我會告訴你,葬你身旁夠不夠。

又到清明雨上時,天涯咫尺隔手持。

孤墳怎掩清愁苦,濁淚恐難寄相思

清明景色作文 篇3

四月,清明,木棉花開,萬物充滿了生機。

往年到了清明的這個季節,老天一連幾天,會很不開心,陰雨連綿,還夾雜着些許寒涼,給人營造出一種,説不情,道不明的複雜情感。所以就有古人寫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也許是離清明節還有兩天的緣故,今年的清明節前沒有下雨,陽光是格外的燦爛,天空是潔淨的蔚藍 。岸邊的柳樹,垂下了婀娜多姿的枝條,顯得綠盈盈,水靈靈的,舒展而綿長。

櫻花卻是等不及了,在我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她説開就開了,且開得絢麗多情。大概因為它的花期太短的原因,有時只有一星期的時間,大家趕快忙不迭地跑出來拍照,把歲月留念。

路邊一部分粉的白的玉蘭,不知何時竟然悄悄卸去了美顏,只留下一抹綠葉,在枝頭對着路人淺淺地微笑。

四月,是最美的時光,也是祭奠的清明。俗話説:“早清明,晚十月一。”這不,我的二姐, 哥哥專門乘車,從外地匆匆趕了回來,趁着清明節前,天還沒有下雨,就我和四姐一起,為被葬在鄉下的父母上墳。

坐在外甥的開着轎車裏,有一種想念的情愫纏繞心頭。外甥開車的技術還算嫻熟,一路不緊不慢地往前開着,而哥哥作為一名老司機,在一旁不時提醒着外甥:“我們不急,開的慢點。”

拐個彎,路邊忽然間出現一大片油菜地,花朵金黃金黃的。只見蜜蜂,蝴蝶,蜻蜓,在上空肆意地飛翔。她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柳是綠,黃是蜂,春來蝴蝶鬧盈盈;一年一度春風過,花開能有幾日紅。”

看着一地的金黃,真想跑下去拍個照,可最近照的照片實在太多了,就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是啊,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百花爭豔。有多少人,都在強忍着暈車暈機的痛苦,大老遠跑到漢中,外地外國去旅遊,去看油菜花開,觀賞大自然的美景。

其實,説真的,有時看景真不如聽景,就拿楊凌的油菜花來説,不也挺好看,挺燦爛的。距離既近,又不用花錢,省時省力省錢,何樂而不為呢?

去鄉下 以前的老路,這幾年被重新修整過,平坦也沒有那麼顛簸。從車裏往外看去,樹木,房子,行人,一一不斷地向後閃去。昔日的河邊,一排被裝上了高高鐵圍欄。可能是以前出過事故,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吧。想想做這項工程的領導們,心裏還是裝着普通老百姓的,關心着百姓的疾苦,體諒體察民風民情。

在車裏,我們姊妹四人,聊着過去話常,感受着那久違的親情温暖。嗅着泥土的.氣息,循着曾經下放故鄉的方向。猛然間,一些緩緩而來的記憶美好,浮上了腦海,間接也抓住了內心的柔軟。心伴隨着遠方縷縷炊煙,飄向昔日的家鄉小院......

此時,幼年的我和四姐,並排站在門前的白楊樹下,焦急等待着父親的歸來。父親在鎮上上班,只有到了星期六的下午,才能回家休星期天。父親有一輛很舊的自行車,總是靠着它,在家和單位之間來回奔波。

遠遠看見父親高大的身影,我和四姐便張開小手,像鳥兒一樣,飛快地向坡上跑去,嘴裏喊着:“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向着慈愛的父親奔跑。

每每這個時候,父親總是慈祥地笑着,用他那温暖的雙手,將我倆一前一後抱上車座 ,夕陽餘暉下,彎彎的路上,閃動着幸福快樂的畫面。

這時的院子裏,帥氣的哥哥,在不停往廚房抱着柴火。廚房裏二姐三姐汗津津的,忙着幫媽媽添柴做飯。我那親愛的大姐,工作遠在東北,平時是回不了家的。

廚房裏,小院處,笑聲,説話聲連成一片,聲聲沁人心扉,在院子裏久久迴盪,迴盪。 那種温馨,相聚,久別重逢,熾熱的親情,彷彿就像是在昨天,在向我走來,靠近,把我一聲聲深情呼喚。往事依舊,人卻已非,讓我的內心,突然感覺有些酸。

下了坡,拐向東邊 ,遠遠地看到了父母的墓地。前面青青的麥苗,長勢喜人。側旁高高的松柏隨風擺動,就像父母輕輕地招手示意,歡迎着他們親愛的孩子。此情此景,一下子撥動了我們的心絃。讓我們的心,又一次沉浸在憂傷裏,強忍半天的淚,還是溢出了眼眶。

一步一步,向着父母走近,一步一步,腳下越來越沉重,終於來到了父母近前。土堆荒草石碑,鳥兒在鳴啼,四處透出一種説不出的悲涼。

和姐姐哥哥一起,開始為父母打掃墓地,用鏟子剷掉周圍的樹根,用手拔去周圍的荒草。感覺一切打掃得差不多了,就在父母的墓碑前,用樹枝劃了一個大圈,由四姐和哥哥點起香和蠟燭。我幫着二姐在地上鋪上白紙 ,擺上許多供品,這些全都是父母生前愛吃的,也有沒吃過的。像蘋果,香蕉,橙子,軟餅,水果糖,再加上草莓,聖女果,西瓜等等。我們開始了向父母問好,暢談。細説從前,往事,還有我們心中,發出的唏噓傷感。

回憶我們的母親,個子不高,卻有着大家閨秀的風範。走路腳步輕輕,喜歡留一頭齊耳短髮,穿件淡藍色的短褂。一口帶着藍田方言的陝西話。如“這個好的太太,這個娃真心疼,非真甜,也就是水真甜。”

下放到這裏後,跟着當地人,學了不少方言,就像“這娃蠻的很,就是漂亮的很。這人不當的很,也就是可憐得很。”等等

儘管母親生了七個孩子,大哥出生不久便夭折了,但是母親還是很喜歡小孩子。動不動就給村裏的小孩帶吃的。平時一出門,只要家裏有吃的,口袋裏總不忘裝點零食,好帶給村裏的孩子吃。

母親的離去,是在一個秋天的下午。那天的夕陽正紅,菊花開得特別茂盛。母親已經昏迷好幾天了,她就那樣手上打着點滴,靜靜地躺在牀上,一動也不動,遲遲等待着千里之外大姐的歸來。

當大姐帶着一雙兒女,風塵僕僕地來到母親面前,母親一下子睜開了眼睛。可大姐的回來,最終沒能喚回母親,她在將我們所有人望了一眼,嘴巴張了幾下,就溘然辭世。讓我們肝腸寸斷,痛不欲生。母親的一生清清淡淡,樂於幫人,勤勞節儉,如蓮如菊一般。

説起我們的父親,平時很喜歡笑,身材高大偉岸,有着竹一樣的品格。為生活打拼,從不畏艱艱險阻,不為困難折腰。他樂善好施,只要誰有需要,父親總能挺身而出,默默奉獻,有着對幸福生活情不自禁的渴望和期盼。

記得父親的離開,是在三月的夜晚。那天的雪,下了一天一晚,就像流不盡的淚水。當時,守在父親身旁的哥哥姐姐,正在和父親説着話,父親高興地笑了一下,就忽然低下了頭,任哥哥姐姐千呼萬喚,父親卻再也沒有醒來。

那個時間,因我的孩子年幼,哥哥姐姐讓我在家帶孩子,順便照顧其他幾個外甥。在姐夫把父親的被褥,拿進家門的那一剎那,我感覺到我的天空暗了,心一陣刺痛。我把孩子推給了姐夫,瘋一樣地衝向了醫院。我們跪倒在父親身邊,淚如泉湧。

母親走了,父親也走了,我覺得我忽然一下子沒有了家,沒有了可以傾訴,停歇的港灣。就像一片落葉,水裏的浮萍,沒有了根的所在,隨風飄零。仰天試問,從今往後,哪裏是我可以投靠的岸啊?

有人説,世間所有的愛 ,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可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如同潺潺流水,偉大而深沉,她是海洋是綿綿青山,無涯無邊無止境。而且,她從來不計回報,可以穿越任何時間。

姐姐喊了我一聲,將我從回憶裏喚醒,我們姊妹開始燒起了紙錢。忽然間,一團團紙錢騰飛起來,帶着火光,一片一片,在飄向遠處,我們頓時淚眼迷離。

二姐説:“是不是爸媽地下有知,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他們告訴我們説,我們姊妹的心意和送給他們的錢,他們都收到了,一切安好,叫我們放心。”

哥哥和四姐也説:“真好!那就是説,爸媽知道我們來了,給我們提示。”可這時的我,卻默默無聲,我不知怎麼訴説自己的哀思和苦痛,思緒卻隨着雲煙浮想聯翩,飄向遙遠的很久從前。眼看着紙錢漫天紛飛,此時用任何語言,都表達不完對父母深深的牽掛和思念。

我的三姐,目前正在異國他鄉。想此時她的心,也和我們一樣。不,她會比我們會更難過,更悲傷。她説過:“這幾年的清明,不能為父母上墳,是她心裏最大的痛和遺憾。”

還有身在天國的大姐,不知你過得好不好?屋漏偏遇漂泊雨,破船又遭頂頭風。想不到父母前腳走了,你也英年早逝,這在我們心裏,刻下了更深更痛的傷疤,真是痛徹心扉。可你知道不知道,我們一直都把你惦記,你是家裏的驕傲和光榮,一直學習優秀,工作努力,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可你怎麼説走就走,你怎捨得我們難過,讓我們的淚再次流成海。大姐啊,我們忘不了你的美麗,你的好。

所以,在每年清明為父母上墳的時候,我們都不會忘了,為你也準備了一些紙錢,希望你收下,在那邊不要受苦,你就和父母一起,好好過祥和的日子吧。

又見四月,又到清明。花兒又開,伊人不在。清明的痛與哀傷,誰人看得見,眼淚惆悵遐想,隨着風兒,飛向遙遠的天堂。

永遠忘不了父母活着的時候,總是開玩笑説 :“生了這麼些個女子,長大都將是要嫁人的,最後只能留一個兒子,守在身邊,實在冤枉。”可最後的最後,大多數的父母, 卻也是享了女兒的福。不是有句話説,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嗎?

眼看着最後的一摞紙錢,最終化為了灰燼。我們痛從心起,滿懷憂傷。二姐緩緩拿起疊好的白色的紙,輕輕壓在了父母墳頭上。我們再一次跪倒,為父母重重磕了三個頭。然後緩緩起身,懷着依依不捨,向父母告別再見離去。這時候,真的是舉步維艱。一步三回頭,步步再回首。

穿過長長的麥田,來在了公路上,向着父母的墳地,又一次遠望,揮手。心裏在默默唸道:“再見了!我們的父親母親,再見了,我們摯愛的親人。到了明年的四月清明 ,我們一定會再來看你們的。”

汽車沿着原路緩緩返回,我們的心有些沉重。這時也看見好些人,手裏拿着黃紙,陸陸續續向着不同的地方走去。他們也是在去祭奠已故的親人和朋友吧。

是啊,清明啊清明,她讓人心痛。有多少悲傷,化為了雨水,緩緩流向了人們的心中。

回四姐家洗手,上廁所,稍作休息後,便被四姐夫安排,去飯館吃有名的蘸水面。家人又一次相聚,格外的親熱。先端上四個涼菜,豬蹄,醋粉,拌蓮菜,油炸花生豆。

接着,一盤一盤的,冒着熱氣的薺菜,扯麪被擺上桌,大家開始搶着往碗裏撥,麪條很快便被大夥一掃而光。我們吃着嘮着,笑着迴應着,説着過去,談着現在,暢想着未來。

轉眼間,又到了該離別的時刻。和二姐,外甥女相擁後,看着二姐,哥哥的車漸行漸遠,心裏又是一陣難過惆悵。人生啊,就是在這樣的分分離離中,一次次度過。

時間不早了,我和夫君兒子也該回家了。和四姐又是一次難捨難分,百般叮嚀。在和四姐的家人,揮手告別後,我們坐上汽車,向着家的方向,向着明媚與美好,幸福和希望奔馳而去。

清明景色作文 篇4

四月四日,清明又一次來到了,大家都有了忙碌的事。初次邂逅竹子是在清明的一次大霧中,大霧使山路變得泥濘,深一腳,淺一腳,行走十分艱難

太公的墳墓在深山中,要去祭拜需要走相當長的時間。那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變得相當模糊。當着天再次光顧時,因為下雨,強壯的大樹也被水壓得低下了頭,濕潤的小草在腳下發出沙沙的呻吟。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了小腿高,繞過了一條條小溪,爬上了陡坡,終於快到了。那有一大片翠綠的竹子,高大的衞士堅強地屹立在陡峭的土地上。我想這時候,那已長出無數的筍吧!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清響,輕輕拂開樹枝,綠色的潮水,映入我的眼簾,在我的眼中,這不是一片竹子,更是一幅巨大的油畫,這不是來掃墓,更是來踏青。正在這時,山中又飄下了顆顆晶瑩的水珠,為植物拂去了春天的泥濘露出了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春日的雨,於冬日的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春雨輕拂在我的臉頰上,春風的清香在我身邊繚繞。雨漸漸大了,“噓——”仔細聽,雨在這時彈奏樂器,自編自導地展開了演唱會。大人們都在掃墓,而我在山邊無憂無慮地玩耍,東張西望。

不住不覺中,走到了一片開闊地,那的花開的正旺,在花叢間行走,這時,陽光重新照耀大地,花上的露水在陽光下,形成了七色,閃閃發亮,亮光反射在臉上,感到十分舒適,這時我被大家一起帶走了。

春又一次來到我們身邊,今年更是如此,清明的雨紛紛在這次的清明節中展現得十分充分,希望下一次春天的來到更美好。

清明景色作文 篇5

初次邂逅竹子,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裏。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裏,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為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着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脱籠的小鳥。嘴裏似乎還在哼着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裏。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子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裏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子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裏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子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着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着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着,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裏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着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後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那片竹子,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裏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脣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後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於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裏是這樣的。

清明景色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公作美,天氣晴朗,一陣陣涼風迎面吹過來。在我們這邊,清明節有一個風俗,就是掃墓。

吃過午飯後,我和弟弟,爸爸,媽媽回井巷村掃墓。回到井巷村,我們去到祖先的墓那,有許多阿姨,老婆婆,老爺爺,叔叔在除草。有人用鏟子挖,有人用除草刀割,有人爬上山去摘草……

我和弟弟一我望,覺得他(她)們有點像農夫在收割糧食。過了一會兒,爸爸對我和弟弟説:“快去幫忙除草,不要給我呆在這”。我又説“:憑什麼,老爸,小孩子沒有力氣,應該讓大人除草”。爸爸又接着説:“不管這些了,快去除草,要不你死定了。”我無可奈何,只好去除草了。那些草紮根在地裏,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草拔出來。

除完草,要開始拜山了。我拿起紙錢,一張一張的放下去,而我奶奶就燒紙製作的西裝。我一看,一下子把紙錢給弟弟,自己也去燒西裝了。而旁邊的一位大叔在燒紙鞋。在前面的一位大叔,他在燒黑色的大紙鞋……過了一會,開始放鞭炮了,鞭炮噼哩啪啦,吵的不得了。還有些嬰兒被鞭炮嚇哭了呢。

接着我們要去另一個地方掃墓。我們來到墓這,因為這裏是水泥地,所以不用除草。開始燒東西了,有些人燒一堆紙錢,有橙色,白色,銀色……有些人把自己折的小紙船放在火堆裏燒了,有些人在燒小銀紙……又要開始放鞭炮了,一大堆鞭炮連着爆了,非常的大聲。放完鞭炮,我閉上眼睛,合上雙手,誠心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學業進步。

清明節這天,我拜了自己的祖先,知道了清明節的意義。其實學業進步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