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自然作文 > 黃山作文

黃山遊記作文範文800字(通用10篇)

欄目: 黃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山遊記作文8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山遊記作文範文800字(通用10篇)

黃山遊記作文1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給黃山的評價。暑假裏,我隨家人遊覽黃山,一睹其真面目。

汽車沿着蜿蜒的公路而上,來到了黃山山腳。一下車,我便興沖沖地奔向黃山。忽然,我放慢了腳步,一幅葱鬱的景象映入我的眼簾,一棵棵參天古樹蒼翠欲滴,不僅枝繁葉茂,連模樣也千奇百怪。有的好似張牙舞爪的蛟龍;有的就像花枝招展的少女;還有的彷彿是掩面沉思的才人。大片樹林綿亙數裏,給黃山披上了一層碧綠的紗衣。沿着林蔭小徑而上,來到了半山腰,霎時間,我驚住了:小徑旁濃密的青草一碧千里,那茸茸的綠草,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碧綠,有的淺綠,有的深綠,更有的通體墨綠……隨着小徑的起伏而時高時低、時濃時淡,既各有各的姿色,又能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悦目,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

不知不覺間到了蓮花峯——黃山的最高峯。我已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每次想坐下歇息,對山頂的渴望讓我不由自主地又站起來。由於不間斷地攀爬,我的體力已近乎透支。山上連綿的道路,在我眼中成了一架高不可攀的天梯,那每一級台階,都是如此遙不可及。我竭盡全力向上奔跑,可腿像灌了鉛似的,每邁一步都要好大力氣。或許是我有天生不服輸的精神,儘管已是筋疲力盡,仍一如既往向上爬。

一陣狂風吹來,撩亂了我被汗水浸濕的頭髮。我抬起頭,情不自禁大呼,峯頂近在眼前!我激動地向前衝去。近了,更近了。我最後一個箭步衝上峯頂,終於登上了黃山山頂——蓮花峯!爬山時的勞累全然不顧,只剩下登上峯頂的驕傲與自豪。向下望去,株株松樹紮根於懸崖峭壁之中,那盤虯卧龍般的根深深地插入巖縫,於半空中展開枝葉,如無數條飛蟒張開血盆大口,似要與狂風烏雲一較高低。舉目四望,座座山巒風姿各異,有的威風凜凜,有的直插雲天,更有的綿亙蜿蜒,傲然堅挺。極目遠眺,秀美的山川彷彿是一幅驚世畫卷,蜿蜒的河流好似一條金鱗巨蟒,座座山峯猶如塊塊翡翠,星羅棋佈般地鑲嵌在廣闊的大地之上,讓這片神州煥發着耀人的光彩。

原來,黃山之美不單體現在其壯觀的景象,同時還包含了人們鍥而不捨終於登頂時的驕傲之情。不僅是山,萬物亦是如此。白蛾破繭,終究飛向藍天;點點水花,終究滴水穿石……只有不懈努力鑄就的輝煌時刻,才能迸發最自豪的情感;只有一心一意曲踏實地獲得的成功,才能綻放最舒心的笑容。

黃山遊記作文2

古人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個暑假,讓我真正見識到了黃山的“美”,它包含了東嶽泰山的雄偉,西嶽華山的險峻,南嶽衡山的秀美……在這麼多“美”的景色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數奇鬆與怪石了。

當地的人説:“要看黃山鬆,必到始信峯”。我們登上始信峯,首先看到了“黑虎鬆”。它名字的由來,據説是在這棵松樹的對面的廟裏,有一位法師在修行。有一天晚上,他隱隱約約看到一隻猛虎蹲在那裏,第二天一早,他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棵三個小孩子都抱不過來的松樹,其形狀像老虎,故名“黑虎鬆”。眼前這棵松樹松針短而密,根根向上長,青翠欲滴;樹幹挺拔,看起來充滿了陽剛之氣,使人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感覺。走了沒一會兒,一棵高聳入雲的松樹映入眼簾,奇怪的是。這棵松樹在樹幹往上大約2米處,分為2根樹幹,就像一對戀人緊緊地靠在一起,故而得名——“連理鬆”。在始信峯頂上,我看到了“小迎客”:從樹幹底下伸出了一根樹幹,就好像是好客的主人在歡迎我們一樣。你可別小看了它,他已經有400多歲了呢!最後,我還看到了陳毅元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説的那棵參天大樹。我抬頭向樹冠望去,頭往上抬,往上抬,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這棵樹可真高啊!……“奇鬆”真不愧是“黃山四絕”之首啊!

黃山上有“奇鬆”一絕,還有“一絕”,那就是“怪石”。在始信峯上向“北海”望去,一隻活靈活現的石猴蹲在懸崖邊,聽導遊説,雲海出現的時候這個叫做“猴子看海”,晴天時,由於下面是“太平茶園”,所以又叫“猴子望太平”。“光明頂”下面有一塊“飛來石”,在遠處看,乍看都像一粒巨大的碗豆。“蓮花絕地”下面有一塊“手機石”,一塊長方形的石頭上竟長了一根石柱,好像“諾基亞”手機第一版“大哥大”啊!……好奇特啊!

黃山的“美”用筆是寫不出來的,是畫不出來的,只能自己用心去感受。“古人誠,不欺我也。”啊!

黃山遊記作文3

黃山,一個近似仙境的聖地。那裏好似一幅神話般的畫卷:奇鬆遍佈、怪石林立、雲霧飄渺,真是美不勝收。今年暑假,我就有幸去了黃山,欣賞到壯麗的黃山奇景。

初到黃山,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黃山奇鬆。那一棵棵飽經風霜的蒼松或屹立、或彎曲、或斜出;有的形似斑斕猛虎,有的狀如深海蛟龍,有的好似開屏孔雀,還有的猶如飛翔巨鳥。

遊覽黃山,奇鬆中令人最為敬佩的就是迎客鬆了。迎客鬆集黃山鬆不畏艱苦環境的頑強精神於一身。它生長的地方一面是萬丈深淵,一面陡峭山崖。如同山腰間一隻綠色的手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作為黃山奇鬆的代表,迎客鬆頑強不屈地在雷劈電打、狂風呼嘯的環境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頑強生存着,已經屹立了悠悠近千載,這不得不使我對迎客鬆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黃山的一面是歡迎賓客的迎客鬆,另一面則是恭送賓客的送客鬆。

送客松枝幹遒勁、樹葉茂盛、姿態獨特,翠綠的枝葉向遠方伸展,好像這裏的主人伸出另一隻手臂,在向遠去的賓客揮手致敬,歡迎遊客再來遊玩。送客鬆那粗壯的樹幹標誌着它久遠的年齡,它也己在這一片天地間存活了數百年,比起迎客鬆來毫不遜色,也是黃山十大名鬆之一。

黃山除了奇鬆秀美,另一個令人讚不絕口的就是它的怪石。

漫步黃山,各種各樣的千奇百怪的山石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有的山石好像一支己浸滿濃濃墨水的毛筆,正待書寫;有的山石又如一隻古怪精靈的頑皮猴子,翹首遠望;有的山石更似一簇濃密鮮豔的鮮花,芬芳撲鼻。而猴子點兵就是其中比較奇特的一組山石。

茫茫雲海中一座狀如石柱的山石屹立在山間,它的頂上是一隻背過身子的獼猴,正遙望雲海中時隱時現的山峯,就像花果山上的孫悟空正在操練一支龐大而雄壯的軍隊,隨時準備出發征伐。

比起猴子點兵的龐大雄壯,夢筆生花就顯得小巧玲瓏。

夢筆生花在山腰間的一塊小平台上,一塊細長的巖石矗立在那裏,細長的石壁猶如筆桿一樣,筆桿上頂着一朵美麗的筆花,它寄託了古時的文人墨客希望金榜題名,高中狀元的美好願望。黃山上大大小小各種樣子的奇石也為這個地方增加了不少姿色。

黃山,古老而美麗,奇特而神祕,綠意盎然而充滿生機……

黃山遊記作文4

十月一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去黃山遊玩。去之前爸爸就告訴我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以此來形容黃山的美。一路上我興奮極了,腦海裏不時浮現出黃山的壯麗的美景。

終於來到了黃山的腳下,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只見黃山巍峨壯麗,連綿起伏的羣山一眼望不到盡頭。我們先乘坐索道上山,從索道往下看,只見一顆顆松樹紮根於巨石之上,我很奇怪:為什麼松樹能長在巨石之上呢?便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説:“黃山松樹的根有一種特性,它可以分泌出一種腐蝕性的液體,而這種液體可以把巖石化為土,有了土松樹不就可以生長了嘛!”我恍然大悟。這是“嘩嘩”的水流聲傳進了我的耳朵,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條小溪正緩緩地流淌。不知不覺中就該下索道了,我們直奔迎客鬆。我們選擇了一個觀察迎客鬆的最佳位置,只見迎客鬆昂首挺立在懸崖邊的一塊巨石上,樹枝齊刷刷地往一邊生長,彷彿一個大手掌在向我們招手。告別了迎客鬆,我們開始向“光明頂”前進。剛走了不久,我們的身邊飄過來一朵朵白雲,走着走着,感覺自己也飄了起來,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又過了一會,我們來到了一個小平台,從這望去,藍天、白雲、青山、怪石、松樹構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畫作,美麗極了!我們接着又走了大約兩個多小時,終於到達了“光明頂”,遠遠望去它直插雲霄,在峯頂圍繞着一圈白雲,猶如一個巨人帶了一頂白帽子,仙氣十足。我們休息了片刻,便繼續往下走,來到了“一線天”腳下,抬頭仰望天空,巨石之間的一線藍天像是在巨石上搭了一根藍絲帶,漂亮極了,“一線天”果然名不虛傳啊!遊玩了大半天,我們該下山了,為了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我們沒有選擇做索道,而是走路下山。沿途依然美景不斷,時間飛速流逝,不知不覺就下到了山底,我們戀戀不捨地坐車離開。雖然此時我的腿已經累得不聽使喚了,但是黃山的美景早已趕走了我的疲倦,我的心裏只有感歎和成就感!

我愛黃山,愛它的壯麗,愛它的秀美,更愛它的千姿百態、變化萬千……

黃山遊記作文5

我們沿着彎彎扭扭的山路到達山頂時,每個人早已都累得精脾力盡,但是,面對着這麼一翻天堂似的景色,似乎誰也沒有累意。

向四周眺望,茫茫雲海一片。因為黃山的地形複雜多變,秀峯疊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雲海的變化也就隨之多姿多彩。雲霧隨氣流在山巒間穿行,上行下跌,環流活躍。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構成了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像熱戀的情侶相依相畏。古人有詩讚曰:"望中洶湧如驚濤,天風震撼大海潮。有峯高出驚濤上,宛然舟楫隨波漾。"

不止是這美麗的雲海,更使我驚歎的是黃山的招牌——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黃山怪石。它們有的酷似珍禽異獸,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鰲魚馱金龜”、“烏龜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諸如:“仙人下棋”、“天女繡花”、“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有的形同各種物品,諸如“夢筆生花”、“筆架峯”、“仙人曬靴”、“飛來鍾”。有的又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説而命名,有“蘇武牧羊”、“太白醉舊”、“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峯,如仙桃峯、筆鋒,老人峯等,這些亦峯亦石的景觀,它們之所以能成為稱奇於世的奇峯,蓋由於這些峯上形象生動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觀海”上的“猴石”,“鰲魚吃螺螄”中的“螺螄石”等,塊石大小均在3米以內,如雕如塑,妙趣橫生。有的怪石因觀賞角度改變,景緻隨之變化,具有移布換景的奇趣,如天都峯側的“金雞叫天門”,由天門坎再回首東望,石景變成了“五老上天都”;石門溪旁的“喜鵲登梅”,若從皮篷的入口處觀之,則又變成了“仙人指路”。它們個個巧奪天工,或形似,或神似,惟妙惟肖,妙趣橫生。黃山有名稱可指的巧石多達120餘處。它們因以酷似的形態和優美的神話傳説結合在一起,使得個個有畫的藴含,詩的韻味,可謂形神兼備,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令人神往。

我愛黃山,更愛它的奇,險,俊。

黃山遊記作文6

蒼松三尺曲如盤,鐵幹橫披半畝寬。疑是浮丘錢坐處,至今留得一蒲一團一。

去黃山都説是去看鬆,可是我原本想看山。登上纜車才知道黃山已經讓鬆征服了,滿山的石頭上竟然全部都有鬆在屹立,好險要的山啊,抬眼望不到天,雲在半山裏穿行,鬆卻在每個山峯上挺一立着,鬆在石頭罅隙裏竟然生活了這麼多年,不知道它靠什麼紮根,也不知道它靠什麼吸取水份,它屹立在了黃山幾百年。我喜歡這山更加喜歡這黃山鬆。

我們是從南門上去的,第一景就是黃山的迎客鬆,我開始總是以為不就是棵樹嗎?所以也沒有費那力氣上去,自己向光明頂走去,才上了一半我就發現了黃山的奇和險,這段路算是黃山裏最平坦的一段,除了一線天有很大的坡度外,基本還算平坦得。導遊提醒我: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就充分説明這黃山的路不能分心的,要用去走。在懸崖上行走,一面恐懼腳下的路,總是害怕我一不小心掉入萬丈深淵,可是一面又貪婪的想將景緻收在眼底,我不願看石階而錯過風景,又害怕這樣的高度,走走停停,捨不得走的太快可是又希望看到更多的美景。

黃山許多地名忘卻了,我只是沒有聽導遊的講解就自己跑了,也留下了許多遺憾。導遊説了許多石頭象這個東西象哪個東西的,特別又一處他説象手機,叫什麼手機石,我分明感覺到了一絲的冷意,旅遊這東西把原本美麗的風景鬧的不倫不類得。黃山看的就是山與鬆,奇與險,動與靜,假如黃山參雜了這許多現代的物質在裏面也許就沒有幾多人去受那個苦爬山了。

下山我選擇了自己下去,可是沒有想到,只是走了不到一公里腿就不能走了,也許是走的快了原因吧,疼得讓我不能動半步,還有6公里的路在等待着我,是自己堅持走下去還是返回去坐纜車讓我頭痛。稍做休息,決定既然來了黃山就得征服它,這6公里是是那麼的艱難和痛苦,每下一個台階都需要付出艱難的痛,辛苦了同事一路照顧,走了2個小時終於下了山。

回頭看看黃山,我充滿了神奇和感動,人在大自然的腳下是那麼的渺小,威武的大山有那麼大的胸懷,為了生存天地造就了堅韌不拔的黃山鬆。回頭在看一眼黃山吧,我為你驕傲;回頭喊一聲黃山鬆吧,我為你自豪。走了,我的好朋友!來年再來看望你們我的兄弟。

黃山遊記作文7

今天我們去爬黃山。一大早我們跟着導遊,從黃山的北大門坐着可以容納一百人的索道,來到海拔1千六百多米丹霞站。

突然眼睛就開闊了!導遊説,今天我們要爬二十公里的山路。我往上看,呀,這麼高,都到雲彩裏了!我們能爬上去嗎?

俗話説“眼是孬種,腳是好漢”,那就用腳説話吧!……

黃山上的松樹真多啊。或在路邊打着招呼,或在斷壁懸崖處盡情伸展,滿眼都是,但樣子卻個個不同。緊緊抱在一起的團結鬆;大而有力的卧龍鬆;栩栩如生的麒麟鬆;還有後面看到的熱情的迎客鬆……它們是那麼的神氣,好像是黃山上的天然主人。特別是“夢筆生花”上的筆尖上,那棵長在又細又陡的石峯上的小松樹,挺拔的令人讚歎!這需要多麼強的生命力啊!黃山氣候一日多變,而這些松樹卻顆顆翠綠無比,它們是生活的強者啊,我要向它們學習!

黃山上的石頭千姿百態,活靈活現。每一塊石頭都有美麗傳説。飛來石,傳説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石頭,它上尖下圓,像一個大大的桃子傲然的獨立在山峯上。猴子觀海、龜兔賽跑、仙人曬靴……每個故事都那麼有趣,有寓意,不由的讓人浮想聯翩。它們見證了黃山多少美麗的故事啊!

黃山的山峯真險啊!光明頂、一線天、玉屏峯、蓮花峯、天都峯(因正封山,沒去),每個都雄偉陡峭、險峻挺拔!在往光明頂上爬時,就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因為害怕而坐地大哭的情景。

在上蓮花峯時,台階特別陡,我覺得就是望着別人的腳跟爬的,稍一抬頭,鼻子就又可能擦到別人的腳。開始,我還借用枴杖,後來就手腳並用了。根本不敢看下面,因為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山崖,粉身碎骨。聽説天都峯才是最險的,幸虧被封住了,一個阿姨笑稱“它要沒封,我們全都要瘋了!”

“無限風光在險峯”。無論多險,多累,多惱,可是你一旦到達頂峯之後,就覺得所付出的是多麼值得!那煙霧繚繞的感覺,那“手可摘雲”、那“我為山峯”的氣勢,彷彿把你帶入了仙境!那一刻,你就是活神仙啦!

聽導遊説,黃山四季風景各不相同,看來我們只是領略了黃山奇幻美景的一部分。儘管山回峯轉,折磨的我們是精疲力盡,但我們仍然還想再次與黃山相見!

黃山遊記作文8

今天,我終於來到了黃山腳下。

看到黃山,我想起了徐霞客留下的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歎,想必,黃山一定是特別雄偉,特別能讓人感到讚歎的吧!我們幾個人坐着車,沿着崎嶇的盤山公路,來到了黃山遊覽區。但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下起了大雨,可是山上不讓打傘,於是我們只好穿上雨衣前行。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又一片茂密的竹子。這種竹子叫做毛竹,在所有竹子中是生命力很強的一種。在春天,它只要一露頭,一天就能長高好幾米,真是讓人驚歎!

由於山路太長了,大家選擇了坐纜車。纜車上的玻璃全被雨打濕了,外面的風景什麼也看不見。終於到了,下面就要靠我們步行了。導遊首先給我們介紹了黃山十大名鬆之一迎客鬆。它位於黃山奇鬆之首,之所以稱它為迎客鬆,因為它兩側枝橫空斜出,就像展臂迎客,對遠自四方的遊客表示迎接。樹齡約800多年呢,它,就是黃山鬆種的元老。我頓時感到了頑強的生命力,竟然能活到一個人的十倍,8個世紀那麼久!接下來,我們看到了許多怪石:有的像兩個人在下棋;有的像兩個神仙在交談;有的像一個老人在採藥;有的像一個大雞腿。我又頓時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超強的想象力。

在下雨天,許多山峯都埋沒到白霧當中,所以這此來主要是看松樹。松樹的種類很多,在黃山上除了迎客鬆,還有9種有名的品種:望客鬆、送客鬆、探海松、黑虎鬆、連理鬆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黑虎鬆和連理鬆。黑虎鬆有一個比較搞笑的説法:女士在看的時候少看一點,拍照時少拍一點,要不然就會變成母老虎;而男士應該多看一些,多拍一些,這樣就會增加陽剛之氣。而連理鬆是情人不應該錯過的。這種松樹長到兩米時,再長時就一分為二,就像兩個情人一樣。旁邊還有一座連理橋,情人在上面走走,並用鎖刻上兩個人的名字在所到橋上,就能一輩子甜甜美美。

後來,我們又來到光明頂,它與天都峯、蓮花峯成為黃山三大主峯。光明頂是觀看風景的最佳之地。百步雲梯是218個台階,要爬上去是很累的此時,天已矇矇黑,我們離開了黃山。雖然衣服和鞋子全濕透了,凍得發抖,但是,我學到了松鼠樹頑強,一心向往陽光的精神。衣服濕了會幹,腳走痛了會好,可這些記憶我會永存心底。

黃山遊記作文9

我們登上黃山的試膽台後,又在天海賓館進行了一個修整,然後開始向有名的光明頂前進。

光明頂是這次我們遊黃山之行到達的最高峯。它是黃山第二高峯,海拔1848米,峯頂平坦高曠。天好時,在那裏可望見大片大片的雲海。可惜我們去的那天,雲多霧濃,好好的雲海全被霧氣擋住了。

下了光明頂我們直撲宿舍,西海賓館而去,路上我們見到了,黃山怪石之王黃山飛來石!

飛來石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家造成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歎息沒有幫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小嬌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幫助幹。但那深山採石,百里運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麼受得了,所以單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單福沒奈何,才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幫忙,不久就幹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累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單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裏雨裏苦幹着。但好幾年過去了,運到江邊的石頭只有一小堆,這樣累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説:什麼時候把大山裏的開採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麼時候跟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枴李。他擠出人羣,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里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着單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從山上扇到造橋工地。鐵枴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着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江邊。只見底下盡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説: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遊起來,游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景。另外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在翠微峯側,一在古穎林庵前小峯上。

走過飛來石就開始下山了,不久我們到了西海賓館,我們個個精神飽滿等着明天早上,看日出!

黃山遊記作文10

八月十九日下午二點半,我們乘車到安徽省黃山去遊玩。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黃山腳下。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凌晨我們就起來準備“征服”黃山。

早上六點,我們到了索道收費處,這裏人山人海,一片擁擠不堪的景象。我們排了近兩個小時的隊,才乘上了纜車。當纜車懸在半空中時,我嚇得連忙把眼睛閉上。過了一會兒,我張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連綿不絕的青山,山上的松樹筆直地立着,彷彿是一個個守護黃山的士兵等待着遊客的檢閲。導遊説,黃山主要由花崗巖組成,因此很難留住水分,難怪黃山上很難見到小溪,也算是一大遺憾。

纜車到達終點,我們走出車廂,便開始登山。我急於欣賞美麗的景色,衝到了最前頭。到了一個小平台,滿目都是蒼翠的松樹。導遊説,這山頂和半山腰的松樹只有黃山才有,它們在沒有泥土的石頭縫中艱難地長大,真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啊。

雨傘鬆讓我們大飽眼福。雨傘松葉子橫向鋪開,像一個蘑菇。松樹有時也為一些小山頭增添了色彩,瞧,這“夢筆生花”就是一個例子。一座細細尖尖的小石山上竟長出了一棵小松樹!傳説李白小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座山的山頂上長着一棵小松樹。晚年他來到黃山時,忽見一座小山,山頂長着一棵松樹,像極了小時候的夢,於是取名“夢筆生花”。我從“夢筆生花”的左邊發現一座五指山,下面會不會壓着孫悟空呢?導遊説這座山很像古代的筆架,和邊上的“毛筆”很配,真是妙極了。

我們又陸續看了幾座山峯:“童子拜觀音”、“駱駝峯”、“猴子觀海”……最後,我們一行人準備向“光明頂”進發。“不到光明頂,沒看黃山景”,去“光明頂”的三條路上,到處都是人。媽媽擔心我走散,不讓我一個人先跑,但我還是像以前登長城好漢坡一樣,一個人衝在了最前頭。到了“光明頂”,眼前果然不同凡響:我看到了好似一朵盛開着的蓮花的“蓮花峯”;看到了險峻的“天都峯”……各種山峯盡收眼底。我們在“光明頂”上用過午餐後就下山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去宏村看著名的徽州古建築。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次的黃山之行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也讓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