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自然作文 > 海洋作文

【必備】海洋作文彙編八篇

欄目: 海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洋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海洋作文彙編八篇

海洋作文 篇1

我們美麗的地球由兩部分組成,有海洋和陸地。據統計,地球表面積大約是5。1億平方千米,海洋麪積是3。61億平方公里,是地球表面積的70。8%。我越來越對這個巨大的海洋有不解的問題和強大的好奇心了。

我不知道海水為什麼是呈藍色的呢?我們剛剛學過一篇文章《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我從中找到了答案。海水之所以呈藍色,是因為散射了天空的顏色,這一理論出自印度科學家拉曼。

為什麼別人説海洋是藍色的寶藏呢?海洋裏藴含着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生物資源的數量佔地球生物資源數量的80%,素有“富饒的地球第六大洲”之稱。海洋是人類最大的淡水庫。地球的南極是一個冰雪世界,冰川總面積1603萬平方千米。冰蓋面積1398萬平方千米。冰山經過蒸發過濾之後,淡水總儲水量為2760萬立方千米,佔全球淡水總量的90%。

為什麼海洋埋藏了形形色色的“發財夢”?這是因為海洋這個藍色聚寶盆不但儲存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沉睡着數以萬計的沉船,沉船中埋藏了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珍貴的歷史文物。

除了這些我知道海上英雄——鄭和。

公元1405-1433年的28年間,鄭和曾經統領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的下西洋,不僅創造了中國船海使的奇蹟,也成為世界上船海使的里程碑。運船過程中,鄭和的船隊訪問了東南亞以及印度沿岸的國家和地區,探測考察的地理範圍之廣,在當時的世界上絕無僅有。

海洋就像一本書,要慢慢讀才能深知其中的奧祕。

海洋作文 篇2

炎熱的暑假,去哪裏才能躲過那火辣辣的太陽的照射呢?當然是去大海邊玩啦!

來到了大海邊,一陣海風吹過,潮濕中帶點兒鹹味,使人神清氣爽,不再炎熱。海水蔚藍蔚藍的,從那天藍色的海面上往下望,就可以看見紅色的、藍色的、黑色的、黃色的魚,各種各樣,來去自如。有的成羣結隊,在水裏游來游去,像一羣羣蜜蜂在空中飛舞;有的在海里一動不動的,雖然睜着眼睛,其實是在睡覺,因為魚沒有眼皮,所以只能睜着眼睛睡覺;還有的魚從水面“飛”出來,好像身上長了翅膀一樣,我想:可能是海里太悶了,它要出來透透氣。我好奇地問:“爸爸,這種魚叫什麼魚?”爸爸回答説:“這種魚叫飛魚。”

我繼續觀察着大海里的生物。發現一塊石頭下有幾隻個頭龐大的龍蝦,它慢慢伸出了細細的鬍鬚,似乎沒什麼事可以做,正在悠閒地散步呢。幾隻個頭很小的螃蟹正説着悄悄話。或許在商量晚上去參加“海洋狂歡節”,或許在商量來一次海底之旅。它們中間有一隻特別奇怪的,殼和夾子和大海的顏色一樣,也是藍色的。這隻螃蟹橫行霸道,它也很淘氣,常常用小夾子夾小魚。

一隻大海龜從我旁邊走過,它的步態讓我發笑。它走了幾步,一不小心就滑倒在沙灘上,本來頭朝上,腳朝下的海龜變成了頭朝下,四腳卻朝着天空。這隻滑稽的海龜讓我笑了很久,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這美好的一天很快就過了,這次在大海邊觀賞着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讓我把所有的煩惱都忘卻了,下個暑假我一定還會來這裏玩。

海洋作文 篇3

我的爸爸媽媽非常愛我,他們的愛,時時刻刻伴隨着我。我在愛的海洋裏幸福快樂地成長。

平時爸爸媽媽很疼愛我。記得那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的耳朵疼,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只知道哭。耳朵連碰一下枕頭都不能。爸爸拿來手電筒對着我的耳朵一看,大吃一驚,説:“你的耳朵流膿了,怎麼搞的?”爸爸很焦急,就跑到衞生所拿藥,可是衞生所沒有那種藥,怎麼辦呢?爸爸看我很疼痛的樣子,就推出自行車要去街上藥鋪裏買藥。這時,外面很黑,天已經很晚了,而且還下着大雨,媽媽説:“你路上小心,快去快回。”就這樣爸爸冒雨騎車走了。沒過多久,爸爸終於回來了,我看他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渾身上下淋濕透了,他顧不上換衣服,就趕緊給我滴了一種特製的耳朵油。然後又用棉花把油擦乾淨,反覆滴了好幾回,我覺得不怎麼疼了,就慢慢睡着了。第二天,爸爸想讓我快點好起來,又親自給我打了吊瓶。沒過多久,我的耳朵不疼了,漸漸地好了。但這件事,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也忘不掉。

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是上二年級的時候,學校流行腮腺炎,很多同學都得了這種病。爸爸説腮腺炎傳染。他們都很擔心。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課,覺得下巴兩旁很痛,回到家裏,我的下巴反而更疼了,還腫了一個大紅包,我嚇得哇哇地哭了起來。爸爸看見後説:“不好了,你也得腮腺炎了。”我心裏非常害怕。爸爸又騎車到醫院去買藥,等爸爸回來,把藥膏刷在了我臉上,還用紗布包紮好。聽別人説仙人掌搗碎貼上能減輕疼痛,第二天,爸爸媽媽又拔了幾株仙人掌,把仙人掌搗碎當藥,刷在我的臉上,想讓我好得快一些。不管仙人掌上有多少刺,可爸爸很堅強,一點也不在乎。漸漸地,我的病好了。可這件事,永遠留在我童年的記憶中。

父母關心我,我也要體貼父母,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家早一點,看見爸爸媽媽還沒下班,於是我就想幹點什麼。這時,我看見空着的電飯煲,就走進廚房從米袋子裏盛了三大碗白雪般晶瑩透亮的米,放在鍋裏打開水管把米衝了幾遍,然後估摸着倒進了一些開水,插上電源按下按紐,開始蒸飯了。媽媽下班了,發現飯已經蒸好了,驚呆了:“我可沒告訴你放多少米,添多少水,你還能把米飯蒸熟呀!真是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吃着香噴噴的米飯,聽着爸爸媽媽的讚揚,我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父母關心我們,我們也要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海洋作文 篇4

小詩《礁石》左右,很短很短,小詩《礁石》卻又很長很長,裏面的道理可以一直傳下去,只要人類在發展,這道理也就存在。究竟是什麼道理能與日月共存呢?説出來也並不複雜:堅持不懈地追求下去。

把知識比作汪洋大海,這首小詩的作者不是第一個了。人類自從原始社會過渡到文明社會,就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知識的浩淼,知識的無盡,知識的偉大……可是,古今中外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用浩瀚的大海來比喻無窮無盡的知識。

然而,把孜孜不倦的學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我相信本詩的作者還是第一個。古往今來,文人們不是把求學者喻成海邊的弄潮兒,就是比作泱泱大海中的一粟。把求學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想象是何等新奇,比喻又是何等確切。

礁石每天都置身於大海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海水的洗禮;好學的人們每天都置身於知識的海洋中,貪婪地吸取着知識的滋養。我們也要做這種“海中的礁石”,每天都讓知識的海浪衝擊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思想在這撞擊中得到啟迪。

知識是永遠學不盡的,我們不但要學習,還要堅持不懈地學。礁石為了讀懂大海這部書,讀瘦了身體,讀出了“滿臉皺紋”。我們也要學它,讓知識陪伴我們一生一世,那將是一件多快樂的事啊!歲月在流逝,而我們卻越來越充實, 像那海中之礁,任憑斗轉星移,循環往復無窮,仍在海中頑強地讀着海之書。

海洋作文 篇5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裏,聆聽心的聲音,傾聽心地訴説。一字字,發自內心的呼喚;一句句,都記喜怒哀樂;一曲曲,皆是人間情歌!拾一朵蓮花,坐在荷葉上。細看庭前花開花落,眷戀人間朝朝暮暮。

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這是風對夢的呼喚,這是風與夢的心聲。淡卻江湖的刀光劍影,忘記武林的恩恩怨怨。上善若水,讓心靈去旅行。遠離塵世的喧囂,褪去人間的浮華。徜徉在文字的海洋裏,洗盡鉛華!

徘徊於唐詩宋詞中,品一杯清茶。文與字,字與情,情如茶,越品越香厚。便是千山萬水,也總關情!

喜歡徘徊,徘徊於詩經的古典風韻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五千年的歷史洗禮,造就了這永不褪色的人間光華!

徘徊於唐詩宋詞中,沉浸在唐宋的盛世雄風裏。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心靈與文字的交合,鑄就了這永不腐朽的人間華章!

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千古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留下的是亙古的真情!

站立在豪放與婉約的文字中,我聽到了人世間最美的聲音,見到了最真摯的人類情懷。萬物皆備於我矣!

在文字的海洋裏,讀着李白的詩,吟着易安的詞,流淌於唐詩宋詞的歷史長河中。

讀李白的詩,最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那是何等的風流與灑脱,又是何等的自由與浪漫。也只有他,也唯有他,才能是謫仙人。

大唐的盛世庭院,竟容不下這麼一位風流才子,但卻造就了一位酒癲與詩仙。只有酒,只有詩,才是他真正的朋友;只有酒和詩,才是他一生的朋友。為了酒,為了詩,五花馬,千金裘,皆可拿去當美酒。

吟易安的詞,只覺悽悽慘慘慼戚。與丈夫的分別,對丈夫的思念;孤獨與寂寞,伴着她一生。紅綃帳裏,人比黃花廋;衰草悽清,片片相思情!可憐還在苦相思,明月何時知我心?

徜徉在文字的海洋裏,與文字傾心。沉浸在文字的風鈴中,吟一曲世間真情!

海洋作文 篇6

水遠遠而來,始自涓涓細流,在永不停息的流動中壯大和充實着自己。無論高山積雪,還是地底清泉,相同的生存理念將它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嘩嘩作響是它們不離不棄的質樸允諾。

水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在茂密的林間左衝右突,橫衝直撞,肆無忌憚地延續跑的軌跡。水的心中只有朝理想奔騰的理念,它毫不顧及天空的臉色,山的表情,甚至連樹枝友好的招呼都懶於理睬。自恃美豔的花瓣悄然飄落水的胸膛,卻纏繞不住水前進的方向,反而自己陷入空前的迷亂。陽光尖鋭而強烈地直刺水的脊樑,然而水清澈得無隙可擊,它絲毫不在乎這遍野的燥熱,它藐視鳴蟬耐不住寂寞的俗套語言,忘情地奔跑,直至抵達懸崖邊。

空蕩的谷底是未知的命運,連風也不曾透露半點祕密,水會停下來麼?就在這裏仰望白雲幻化的.自在,傾聽風過枝椏的逍遙?不!水不會停止向目標奔跑的腳步,它拒絕被囚禁在懸崖上。水曾經忘情奔流因為心繫遠方,曾經風雨兼程也是情牽浩海。水的理想是海洋,它曾想變成大海里一朵小小的浪花,悄悄地揚起美麗,它也想成為瀚洋裏洶湧的波濤,盡情地演繹壯闊,水以堅毅的步伐,勇敢地邁過懸崖,以最美的姿態朝命運的深處縱身一躍,在耀眼的瞬間水支離破碎,飛濺的水滴如同雙雙鮮活的眼眸,透露出智慧的靈感和生命的火花,水的靈魂絢爛中得到昇華。

紛飛飄揚的水重新聚攏,再次踏上漫漫征途,谷底只餘下水四散的芬芳,瀰漫了整個山崗。

水永無止境地往前跑動,它心靜卻也鏘然作響,跑的過程中它不斷成長,白浪滔滔奔騰向海洋,即使有天蒸發後重回原點,依然會再次向它的理想奮力奔跑,那不是宿命的輪迴,那是一次重生!

水還在往前不住地奔跑,它的理想永不擱淺,觸礁,如同旗幟的飄揚,我彷彿看見了青春的本質,在於奔跑的同時帶上理想,自信而敢於展露堅強而意志飽滿。

海洋作文 篇7

我出生於象山灣,在美麗的東海之濱長大。看白帆點點,聽潮起潮落,我生命的大部份歲月和這蔚藍的海洋結下了深深的情緣。

小時候,我家離着海灘只有幾里路。每天清晨或黃昏我都與小夥伴們一起去海邊嬉戲、玩耍:撿貝殼、堆沙堡,有時還駕着小船去釣魚……海風、海浪、陽光、沙灘構成了我童年、少年的美好時光。高興的時候大海和我一起歡樂;煩惱時大海默默地聽我訴説,輕輕為我拂去所有的憂傷。

長大後我成了一名海員,經年累月地在海上學習、工作和生活。我的第一封情書是在海上寫的,婚後的蜜月一多半也是在海上度過的。大海是我的衣食來源,也是我的良師益友。

我總覺得大海給予了我們許多許多。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來自海洋,它們的繁衍壯大又離不開這藍色的大海:海洋為我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資源,帶給我們便捷、低成本的交通運輸,它調節氣候,控制雨量……大海就象一位任勞任怨的慈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呵護着地球上的芸芸眾生。

然而,近年來人類的所作所為卻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傷害了這位偉大的慈母:無節制地向海洋排放廢棄物、污染物,過度的捕撈……眾多海洋生物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危機,大海的蔚藍一天天地褪色……

過去,我們寧波人把人力三輪叫做"黃魚車",因為那時候東海大黃魚多如牛毛,小商小販們滿車滿車地用三輪車拉着黃魚走街穿巷地叫賣,"黃魚車"也由此得名。可現在野生東海大黃魚已稀如珍寶,每公斤的售價在千元以上。僅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海洋和海洋生態所遭受的破壞有多麼嚴重!我曾經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海域多次目睹赤潮的泛濫,當時那種心悸的感覺猶如聽到了母親病中痛苦的呻吟。

從遙遠的外太空眺望,地球是藍色的。這藍色源自浩瀚的海洋,源自給我們生命給我們哺育的海洋。如果我們始終不能學會保護海洋,善待海洋,那麼地球早晚有一天會不再蔚藍……那時候波翻浪湧的將不僅僅是大海的歎息,還有人們追悔的眼淚!

好在當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保護海洋的重要性,開始積極地宣傳,積極地行動:為保護海洋立法,控制排放,減少污染,延長休魚期……從北冰洋到好望角,從象山灣到紐約港,環境保護者們駕着形形色色的船隻出現在各個海域:打撈污物,清理浮油,警惕的目光一直投向海天相接的那一端……

我的家鄉寧波也成立了環保志願者組織,去年我榮幸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現在,我把大部份的業餘時間都投入到保護海洋的宣傳和志願者行動,從中感到了無比的充實和喜悦。我時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深情地凝望大海,我是海的兒子,也決心永遠做保護海洋的忠誠衞士。

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象熱愛生命那樣熱愛海洋,熱愛這人類共同的藍色家園!

海洋作文 篇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走向海洋》。我從小生活在四川,大山腳下,沒有去過海邊,更不瞭解關於海洋的任何事。但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海洋與人類與中華民族的未來。其實,海洋大約佔了地球表面面積的百分之七十點八。它是一個藍色的寶藏。它裏面的一些植物或者是微生物都可能有藥用價值能夠作為食物供人類食用。例如:沙丁魚,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也就是魚油,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作用。海洋也有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可謂是許多塊油氣田。這不,菲律賓頻頻挑釁,也是在爭奪中國南海的石油。

不僅如此,海底還有許多金銀珠寶,這些都是以前有裝有大量財寶的船隻,遭遇30小時一次的大風暴,船員不幸遇難,船沉了,所有的財寶盡數隨之沉入海底。自1500年以來,有多少艘這樣的船呢?而這些財富就已經相當於陸地財富的八分之一了。

海洋對中華民族以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中國已經打開了禁錮了數百年的國門,通過海洋走向世界,讓中國的經濟與全世界接軌。中國也造起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它可以連通英格蘭和法國,它是新中國的一個象徵。書上也説:最近傳來消息,廈門與金門之間又將架起一座更令人觀止的海上大橋。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中華巨龍飛躍海洋,重寫光彩歷史的日子一定不遠了。

全球的海洋都是相通的,當海洋世紀的鐘聲敲響之時,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與海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