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植物作文 > 花作文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通用15篇

欄目: 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3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中的桃花源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通用15篇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

有人説桃花源不存在,那不過是一個人們在腦海中幻想出來的美麗仙境;也有人説桃花源是在的,就在我們的身邊,只不過需要我們去認真的發現。

對我來説,我的心中就住着一處桃花源,我心中的桃花源就是我的家鄉。單從環境上看,我的家鄉不見得有多麼的美麗。我的家鄉不過就是一個鄉村的小鎮,比起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來説,我的家鄉就顯得很平庸了。但是,這一座我心中的桃花源,它的美麗不是用眼睛就能看到的,我家鄉的美麗,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我的家鄉有着一羣很可愛的人,這些人善良友好。“早啊!”每日清晨,家鄉就在人們相互的早安之下開始了。接着家鄉的炊煙在空中裊裊升起,各户人家之間都準備起了早餐。家鄉里寧靜下透着和諧,不時的還能看到家鄉里的人端着熱騰騰的食物行走在鄉間的小道之上。只有熟悉這裏的人才會知道,這是領居們之間相互贈送着自家做的食物呢。

家鄉里的人喜歡分享,並且會不吝嗇的去教導那些想學一門手藝的人。我的家鄉里有着不少的手藝人,他們大都上了年紀,每個人守着一顆匠心,靜靜的在一角操作着自己手上的活計。有人會編制籮筐,有的人還會不斷的創新,編織出不少稀奇古怪,但又極為實用的物體來。在我的眼中,他們認真的拿着手上的藤條的模樣就是最美的,儘管皺紋爬上了他們的額頭,白髮爬上了他們的頭頂,但是他們眼裏帶着光是最吸引人的。

我心中的桃花源,裏面有着一羣可愛的人。這座桃花源或許並沒有那麼的美麗,但是在我的心裏,它的美是無與倫比的。我愛我的家鄉,愛這一處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2

我的桃花源沒有隱祕的入口,沒有千頃的良田與美麗的溪池,也沒有落英繽紛的夢幻,但在我的心中再也沒有與這裏比美的地方,這就是我的家鄉。

小的時候,我常與父母一起回去,在千山萬嶺重圍之中,坐車在簡單的土石路上一路奔波,我趴在車窗旁望着窗外的層層綠浪,心便隨着村落的炊煙一同飄在空中,悠然神往。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我激動地與久違的奶奶相擁。休息整頓後,便與奶奶一同去山上冒險。

站在山中,連綿的青山好似青翠的帷幔一般包裹着一切,輕風徐來,連空氣都是清甜的;山間涓涓細流,流水聲也是悦耳的天籟,那些躲在山林裏的昆蟲也是大自然養育出的音樂家,它們用着無比的默契演奏着世界上最宏大又悠揚的旋律,讓我沉醉其中,直到黃昏,才不舍離去。

現在長大的我再回家鄉時,發現了故鄉的改變。原本簡樸的土石路有了護欄和明亮的路燈,讓星光與燈光一同温暖黑夜;原本樸素的屋舍重新修建、添磚加瓦,讓青山與新屋一同保護鄉民;原本在外求學的人回到了家鄉,用自己的光和熱來建設家鄉,讓故鄉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在他們身上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我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讀書,是為了像他們一樣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所熱愛的土地變得更美,讓自己所深愛的祖國變得更好!

同《飄》所説的一樣:“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為它奉獻,值得為它奮鬥、犧牲的事物,因為它是唯一永存的東西。”我要為你奮鬥,我親愛的故鄉;我要為你奉獻,我敬愛的祖國;我要為你努力,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3

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引無數人為之追尋一世卻無功而返。我的桃花源是心中一束遠方,遠方一處淨土,淨土一處極樂。

我的桃花源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寧靜祥和。一出門端着份兒迎接一天的喜悦走向自己那一畝綠油油黃燦燦。忙活不久,寥寥炊煙自遠方八九間草屋升起,白白地像給遠處的山、水籠上一層神祕的外紗,叫人看不清她的秀麗只得個朦朧的神祕。那煙是白中略帶一點點灰色的。但絕不是灰黑色的。因為那不是城市的工業廢氣,也不是霧霾煙塵;那煙是柔和的,不需要戴着口罩防止臉部傷害。那煙是朦朧卻不是灰濛濛的。你只需定睛會神,那秀麗也能盡收眼底。那份寧靜祥和是陶淵明畢生所求,更是我心中桃源。不在喧囂中與世浮較真兒,也不在浮華中與是非論辯。

我的桃花源。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恍然間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遠方雄偉壯觀的高山,不覺被那份磅礴大氣吸引。等回過神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驚訝與欣喜,低頭看向手中,是泛着淡黃色的菊花,那份怡然自得迅速將心靈深處填滿,更成心中所求。不是刻意鋪陳的菊花園,也不是精加修飾的景區高山,僅是恍然一眼的一花一世界,僅此而已

我的桃花源是那一間小小的木屋。它沒有什麼華麗,也沒有什麼奢逸。它有的只是他出門苔階上青綠透亮的青苔。透過窗户望過去是未經修茸不加修飾的長齊窗台的野草。屋子沒有多麼寬廣。只是依靠主人高尚的品格而顯得滿屋敞亮。那是劉禹錫在困境中給予心中一方淨土,更成為我心中的桃花源。不是低調奢華的花園洋房,也沒有炫酷的英倫風。僅有一屋子的淡然,一個人的脱俗,一顆心的超然。

喧囂的城市不乏浮華是非,堅守本心才能立世長存。我心中的桃花源是極樂的寧靜祥和、怡然自得,更是淨土的超然脱俗。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4

皎潔的月光下,手捧《桃花源記》,微閉雙眼,讓思緒放飛。於是,我乘着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放飛的思緒帶我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桃林,再而進入了桃花源……

“李白香舍”,喔,原來是太白先生所居其中,輕輕推開虛掩的小木門,只見太白肩扛鋤頭,身着布衣。我上前便問:“先生,你這時不正該在大唐那個的時代裏享取高官厚祿嗎?為何過得如此平淡?你揮袖大笑,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情壯志,痛斥唐玄宗只拿你作樂,不讓你達報效國家之願。於是,你便帶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揮揮衣袖,離開官場。於是,你便順流而下,來到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傾刻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承載着夢想的地方。告別太白,我繼續前行……

“淵明之園”喔,原來是陶淵明先生種菊之田園。輕推籬門,只見淵明俯身摘菊。聞聲響,便回頭,帶我在其田裏細品菊花茶,淡淡的清香,夾着陣陣的清涼。不禁讓我精神大振,好似飄飄欲仙。品茶之餘,我便問: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為何要棄官歸隱於此?你坦然一笑,道:官場黑暗,勾心鬥角,為何不離開那整日烏煙罩氣的官場,來此過着種花種豆的悠然生活。頓悟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陶冶人生的地方。告別淵明,我繼續着行程……

“禹錫之齋”喔,原來是劉禹錫先生的書房,只見其正拿起筆,揮手寫下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那字個個似蒼松翠柏。見我,你微笑着:你肯定想問我為何隱居吧!告訴你,這兒青山綠水環繞,安閒自在,無憂無慮,沒有外面吵雜,爭鬧。剎那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寧靜美好的地方。

前方還有屋宇眾多,可我卻認為沒有必要再前去探訪,因為我已經明白了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那是個承載着夢想,陶冶人生,寧靜而美好的地方。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5

世外桃源,一山隔世,落英繽紛。多想踏上這片淨土,然後種下一顆桃花種,靜靜等待它的綻放。

——題記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傳説中的聖地。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則是一片屬於我的淨土——坐落在鄉村的一片綠草地。

走出繁忙的城市,走出突兀的喧囂,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微風輕拂。鄉村的夜空不像城市裏那般灰濛濛的,透着沉沉的壓抑,而是澄澈得如桃花源的池水般,清新干淨。耳畔不時傳來知了清脆的鳴叫,令人心曠神怡。

終於來到這片淨土,一切都那麼美好。這裏雖然沒有漫山遍野的桃花,卻有如毛毯般柔軟的大片青草。緩緩躺下,眼前有幾隻螢火蟲撲閃着翅膀,夜空中成片的明星閃耀着。閉上眼,和着微風,伴着知了,我輕輕哼起了歌。輕快的歌聲迴盪在我耳邊,漸漸地,我進入了夢鄉。

在夢裏,我看見陶淵明駕着小舟緩緩駛向那座小山;我看見桃花源裏的年輕人在農田間忙碌;我看見老人們扇着蒲扇坐在樹下悠閒地聊着天;我看見孩子們在小路間嬉戲打鬧……我也來到了桃花源,終於親眼見到了我所向往已久的陶淵明筆下的那美得不食人間煙火的聖地……

睜開眼,看到的卻只是老家的磚磚瓦瓦。

難道,那都只是夢?

我不相信,那一切都像是觸手可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於是我起身奔向我心中的桃花源。

可我終於還是沒見到它。

那裏只有高高的樓房和塊塊磚頭。

我只得失落地離開,又回到那擁擠的城市,走入那突兀的喧囂,將那些美好鎖在心底。

有時候也會想起那兒,也會期待在夢中重回桃花源。相信那兒依然還是綠草茵茵,生機勃勃,充滿着美好,充滿着希望。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6

一直很想遠離世俗的喧囂,只想守着一方淨土,迎着輕柔的晨光,眯上雙眼。海子所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大抵也不過如此吧?

我,愛着那片桃花源。

清晨鳥鳴入夢,那清脆婉轉的鳴叫聲響徹山谷,迴盪着,迴盪着,一直融入風的記憶中去,在桃花源中,在我耳畔,靜靜地縈繞着,驚剎了夢中的我。霎時間,鳥鳴落,唯有那風還恪守着一方靈韻,一方山水。我起身,穿好流螢小褂,彷彿在舉眸間便回到了千年前,與陶老先生共邀山水。

晨光透過祕密的枝丫,在葉叢間流轉、翩翩起舞,只留下那輕輕柔柔,飄飄揚揚地光的痕跡。晨光確實頑皮,在葉叢間玩了許久才坐着一根細長細長的“枝鞦韆”滑下,灑了歡地落到東窗前的小院裏,投下斑駁的倒影,濺起一圈淡淡的光暈,我笑語盈盈。

這是片人間仙境,我願守着這片仙境到永遠。

吟着李白的一首小詩,卻不再感歎兒女情長。用着易安居士的一首小令,卻不再無限憂愁。踮腳、伸手,折下一支桃花,開得燦爛,簇擁在一起,半遮羞容,欲語還羞,好似朱脣微啟的凌波仙子,那麼輕裊裊地嫣然一笑,清鮮嫵媚。朵朵桃花淡淡地開着,宛若嬌柔的女子,少了一份張牙舞爪,多了一分娉婷柔美的小家碧玉。

我不願再粘忍那世俗間的喧囂。我不懂那些自詡厲害的九零後們喜歡瘋狂的搖滾,雷人的煙燻粧,辛辣而濃烈的香水味。我不知道它們為什麼喜歡蝸居於鋼筋水泥之中,躥走於那些燈紅酒綠,糜爛的夜生活之中,在我看來,他們渾身上下都充斥着頹唐,不堪一擊的氣息。

相對如此,我更喜歡山水靈韻。

放眼望去,山上一片粉嫩。似朝霞,好似瑰麗的水彩在雲嶺滲開,恣意地塗抹着,水淋淋的一片兒,連綿起伏。那桃璃之色觸動了我的心絃,朝霞般的色彩在我的眸底婉轉流淌,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我不覺伸出了手,想觸碰這異常美麗,如輕盈的泡沫般,美好又而易碎的夢。

我有一個屬於桃花源的夢,我願守着這片美好的仙境直到永遠……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7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後代人人都永遠富足安樂。自古以來,這就是絕大多數人最高的理想追求。

可是,真實社會哪裏有這麼的美好?人人之間怎樣才能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高官俸祿,也怎能不勞而獲呢?我們常説:富貴無三代,清官不到頭。一代代的人,哪能有出不盡的才能能夠保證永遠的豐衣足食呢?

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與願望無異於空想。正如孔夫子在禮崩樂壞的戰亂時期卻仍像保留和挽救西周落後的舊制度一樣,最終的結果肯定是無勞而終。社會就是社會,它不可能是一塊無瑕的美玉,其中肯定充有利益與貪婪種種污跡,我們永不能徹底消滅他們,只能通過一次次洗滌來抑制他們的壯大。我們身處於社會中,也在處處影響着它。同時,它也在時時刻刻暈染着我們。當我們自身潔白,社會也會十分潔淨,反之,社會也會同樣混沌灰暗。在耀眼的光芒下,一粒沙礫的冷漠都會被點燃;在陰冷的幽暗中,一輪炎陽的熱情也終將會熄滅。我們與其在這裏坐等桃源仙境的出現,還不如自己去營造與尋找它。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微不足道的力,全部凝聚起來將會擁有多大的力量啊!是的,我們從來不缺少動力,我們所缺少的只是人人之間的團結力量與凝聚力。有了它,任何的艱難險阻,亂荊刺棘也會不堪一擊。

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不存絲毫偏見的。人人身份地位都應該是平等的,沒有貧富差別,沒有盜賊之亂。每個人之間都能互相伸出援手,共同實現各自的願望,能夠安居樂業,生活美好。我覺得,如果想改變一個社會的現狀,最先則應該改變人們的素質與內在修養,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和諧。

就讓我們付出各自的一份力量,去營造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8

“芳香鮮美,落英繽紛”,“土屋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學過課文《桃花源記》後,我深深地被陶淵明筆下那個風景優美、和平寧靜的世外桃源吸引住了,多麼希望我也能生活在這樣一個人間仙境。

然而陶淵明的桃花源只存在於他的理想之中,我們的桃花源又在何方呢?是家鄉小村,還是遊戲樂園?似乎都不是。

早飯後,漫步校園,看到同學們陸陸續續迎着朝陽上學,聽到耳邊書聲琅琅,我不覺驀然一怔:華校,不正是我要找的桃花源嗎?在校讀書三年了,太熟悉這裏一切的一切了。華校是塵世中的一方聖土,遠離世俗的喧囂,遠離假醜惡,老師們在這裏潛心教書育人,同學們在這裏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切都是那麼温馨、美好。桃花源不一定位於深山老林,“小隱於林,大隱於世”,身處塵世卻依然保持着純真樸實的操守,默默奉獻着自己只為孕育優秀學子,這不正是桃源人的品性嗎?

春意融融,綠滿校園;綠樹成蔭,清荷池香;秋波澹澹,丹桂飄香;銀粧素裹,冰清玉潔,華校又是如此的如詩如畫。飯後或活動課,漫步校園,或倚着欄杆,或靠着石頭,或坐着木凳,觀觀魚,賞賞花,嘮勞嗑,感受微風拂面,沐浴着柔和的陽光,楊柳依依,笑語陣陣,是何等的愜意!文化氛圍充溢着校園,亭榭上的對聯,湖邊小徑上的詩句,走廊的書畫,以及各個活動室傳出的同學們的歌聲、琴聲、談笑聲,常常讓大家流連往返。這裏是我們生活的樂園,更是心靈的淨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華校,我心中桃花源,我愛你!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9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是人間仙境,鳥語花香。在我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遠離喧囂的城市,獨自開車來到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在我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我的“桃花源”。

在春天,我在草地上打滾、玩耍。無論是站着、躺着還是坐着,心情都顯得格外舒暢。温暖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撫摸着我,它也催促着草兒們快快長大。春天是個陰雨連綿的'季節,我獨自站在空曠的草地上,沒有樹,也沒有傘。雨落在身上那種涼涼的,癢癢的,舒服的感覺。耳邊傳來淅瀝瀝的雨聲,它有點像草兒們正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的聲音。

在夏天,我躺在一個可以遮擋烈日的地方,聽着知了不停地叫喚聲,安然入睡。醒來時,我可以在小河中釣釣魚,因為這樣可以為今天的晚飯加菜;我還可以在小河中游泳,享受着那嘩嘩的流水聲,清涼乾淨的河水和小魚親我手指頭的感覺。有時我在水中玩耍時,還會“驚起一灘鷗鷺”。

秋,一個豐收的季節,我收穫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不僅甜在我的嘴裏,還甜在我的心頭。我漫步在田野上,聆聽着一顆顆果實破殼而出的聲音,聽它們對生命的表白。我漫步在樹叢中,落葉像是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用手想抓住它,但它從我手指縫裏溜走了。我又從地上拾起它――一片被秋風吹得通紅的楓葉,我把它放在我的口袋裏,為自己留下一份成熟的秋天。

冬天到了,白雪紛飛,一片片白雪帶着寒風飛臨人間,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襖。雪下了一夜,地上,樹上,屋頂上都是一望無際的白色,粉粧玉砌,像一個白色的宮殿。我走出屋子,雪已經堆了一尺高了,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漫步,雖然有些困難,但我沒有走回頭路。小河已被凍住了,我可以穿上溜冰鞋,從小河的上游一直滑到下游,寒風就像是一把把飛刀,把我臉割得通紅,但我玩得很開心。

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實也只有一小河,一草地,一樹林,一田野而已。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以後我一定會有自己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0

我心中的桃花源既沒有“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林,也沒有“初級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赫然開朗”的入口。

對於這個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喧囂鬧市,我早已厭倦。眼球中早被這燈紅酒綠的忙碌所佈滿。我如同一隻待在鋼鐵森林裏的小鳥,翅膀被鋼筋貫穿,爪子被水泥黏住。無法飛翔,無法行走。我只能祈求,終有一日能重歸自由。去回憶夢中的桃花源,沒有世俗的羈絆,沒有世俗的紙醉金迷。只有那“烏篷漿聲搖漁歌,悠悠的南去”的寧靜。

江南,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一個充滿卷卷書香,黃梅細雨的桃源,一個”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尋客嘗”的桃源,一個“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的桃源。沒有機械的轟鳴,只有一片安詳與寧靜。

江南水,柔情萬種。她如輕絲薄縷縈繞大街小巷,如易安詞一般婉約。一條清澈的河水靜靜地流淌,沒有喧鬧,只有舟泊划行聲。沒有黃河三千尺的驚濤,沒有長江萬里浪淘。只有輕紗霧靄的江南水。

江南人,柔情而堅強。一方水養一方人,江南的女子如同江南的水,柔美靈動。如水一般柔情,如水一般温情。從林黛玉到西施,或多或少都滲透着江南好的柔情似水。“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笑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這就是我心中的江南人兒。

江南鎮,佈滿歷史遺痕。我持着小傘,迎着一蓑煙雨,踏上這石板小道。路旁錯落的粉牆黛瓦一眼望不盡。我彷彿遠離鋼鐵森林,去問候江南水鄉的歷史痕跡。有人説江南是易破的玻璃,無法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但我卻不同意,老子説過:“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乏能先”。我覺得江南水的柔情裏包括着堅強的血情。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就是我夢中沒有世俗喧鬧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1

春雨綿綿,文字飄香,我手捧書籍,隔着窗簾,傾心聽淋漓的小雨敲打着窗外的一切,感受着細雨在風中繚繞織成的一片曠靜的夜和古人纏綿悽美的愛情故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面對亡妻的墳冢,蘇軾肝腸寸端,即便在夢中相逢,到頭來卻又終將離別。他的沉痛、他的哀愁,化為筆下最真摯的文字,感染着後人。

知識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不知何時,我早已淚流滿襟,被那一段段愛情所感動着。我明白了,執着追求的腳步是永遠不會停息的,只有充滿信念地向前邁進,才能領略最沒的風景。

跋涉過滄滄大海,雲翔過茫茫足跡,才明白壯志的名字是豪氣干雲;飽覽山川秀景,踏遍祖國河山,為報效祖國獻出滿腔熱忱,可縱使你才情萬丈,也終敵不過身跳汨羅江的結局。是啊,現實的生活令他徹底絕望了,楚懷王的昏庸,國力的衰微,自己又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這一切的一切都已使屈原心灰意冷。懷石赴江,亦是他惟一的抉擇。江邊的悲歌為誰譜寫?為誰詠情?

知識的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因為有你,我才得以和偉人們的知交,讓我體會到他們的一切辛酸與不幸。

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四周卻無繁星做伴。此情此景,又曾多少次勾起離鄉遊子心中那無限的鄉愁?我徜徉在知識的殿堂中,與無數古人“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李白麪對明月發出的深深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東坡在千里之外對親人深切思念的傳遞。他們都向我傾訴着自己內心的惆悵。

知識的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你,讓我感受到,原來名人們也有柔情的一面,可是對於自己的家鄉,又有誰能不想念呢?

知識的殿堂,你是我心中的桃花源。我遨遊在其中,有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學會做人的道理。從中,我學會了愛國、學會了思鄉、學會了…

知識的殿堂,你不愧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2

我今天聽老師講了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這個人很小時的時候,它不受人們的關注,因此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於是,他覺得是不是努力學習考上好學校就幸福了呢?他便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尋找幸福。他的願望實現了,並且還有了一個稱心的好工作。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幸福,他覺得如果當老闆,可以掌握自己公司的每個人是不是就幸福了呢?經過努力,它再次的實現了一個願望,並且有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幸福。有一天,他坐車去辦事,突然地震了,他覺得自己肯定生存不了了……但是,他醒來後發現什麼都沒事,此時此刻,他明白了一切,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已經很幸福了。當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便覺得,我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有共同的感覺,我也覺的,只要生活在這個快樂的世界上,並且有自己喜愛的班級,愛好就很幸福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那個“桃花源”,有的人認為,每天什麼都不幹,無所事事,快快樂樂的生活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是他們心中的“桃花源”;還有的人認為,沒有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幸福。當然,我也不例外。每天,上課的時候,有時會坐在班級,學着功課,做的習題,聽着講解。下課的時候,和同學聊聊天,或者爬窗台上看着操場的同學無憂無慮的玩耍着,或者温習下節課的內容……每天有着這麼多快樂的事情,就很幸福了。不要總以為,過着貴族般的生活是每個人所追求的幸福,平凡人有平凡人自己的幸福,只要心存感激,世間萬物對你也會有感情,你便會感到幸福。每個“桃花源”並不都是虛幻的,為自己的生活找一個支點,去努力去奮鬥,就不會覺得無所事事了,也就是説,這樣,便會很幸福的……我心中的“桃花源”,就是這樣的。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3

特殊的寒假已過,轉眼就迎來了開學,每天與大量的題海為伴,一條雜亂的線在我腦中縱橫交錯,像一道道閃着銀光的鐵鏈一樣,鎖住我的心。

父親説內心平靜才能事倍功半,於是我便騎着車去往公園,因為內心很狂躁,去公園僅用了10分鐘。

到了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成大片五顏六色的花朵,紅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挺直的花莖,碧綠的花葉,託着柔軟的花瓣,接受陽光的洗禮。

轉身一片湖泊,便打算去乘船。

在我前面划船的是一位老爺爺,佈滿皺紋的臉上,映着慈祥的笑容,儘管他已年過花甲,滿是白髮,但身體還是很硬朗,一點也不像一位老人,反倒像一位青年。

老人慢慢的划着船,任微風輕撫他的臉龐,手不時伸入水中,任清涼的水環繞他佈滿老繭的手,他的笑聲是明朗的,好像時刻都非常快樂,一點也沒有煩惱。

突然嗎,一艘快艇從我身邊掠過,濺起的水花濕了我的衣服,我不禁想跑上去揍他一頓,而老人卻一臉享受,還喃喃的説:“春天就是這樣啊。”

我直接的説:“老爺爺劃快一點了,太慢了!”爺爺哈哈大笑:“為什麼一定要快的?慢下來,享受微風拂過臉龐,享受陽光沐浴身體,享受清水濕潤手心,享受春天帶來的歡樂……”我恍然大悟:是啊,當我被幾何圖煩的抓耳撓腮時。是否想過平靜下來?諸葛亮説“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的,當我們被快節奏的生活而擾亂心境時,是否有要想慢一些,留意心中的風景。

我覺得那邊湖泊像桃花源,老人很像陶淵明,在我心中。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4

每次看到《桃花源記》的時候,總會想到,是否這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一片桃花林呢?桃花林的盡頭,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羣衣冠簡樸的人們?

設想你獨自一人划着一隻小舟,劃入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水道。兩旁全是一人高的蘆葦。蘆葦叢中不時傳來一種動聽的鳥鳴聲。

過了很久很久,終於劃出了蘆葦蕩。眼前便出現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林。遠遠望去,好似一片粉紅色的晚霞。長達三四里地桃花林中沒有一棵別的樹。盛開的櫻花樹,像個清純的小女孩,露着燦爛頑皮的笑臉,卻又含羞帶俏,嬌柔嫵媚,美好的讓人不由自主去和她親近。岸上有蝴蝶比翼雙飛,河裏有鴛鴦雙宿雙棲。一陣風吹過,吹來桃花的馨香。捲起漫天花瓣。風停了,下起了粉紅色的桃花雨。

淋着這桃花雨,繼續前劃,過了桃花林眼前便出現了一座小山。小山腳下有一個小口,站在船上望着小口想,裏面也許住着一羣穿着漢服的質樸善良,與世隔絕的人們。男人們也許正在種地,女人們也許正在織布,小孩子們大概正在追逐嬉戲,老人們正坐在一起聊天吧。而我這個現代人貿然闖入,會不會打攪他們的生活?亦或改變他們的生活?

想到這兒,調轉船頭回到了桃花林。從船上走下來,坐在桃花樹下,閉着眼想。如果這裏被其他人發現,他們會不會告訴開發者,將這裏變成旅遊勝地。這裏將變得人山人海,也會驚擾了那些原本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打破他們原來寧靜的生活。那麼這片桃花源也將不復存在了吧。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這一片這樣的桃花源的話,那我希望這片桃花源,永遠不會被發現。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心中那片桃花源,不讓它受到破壞。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15

我出生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縉雲縣五雲小鎮,一切寧靜、和諧卻又獨享,每天陪伴着我,我心底裏總是充滿着喜悦。

夏夜的到來,帶走了我的孤獨,伴隨着蛙叫蟬鳴,帶來了的是有味的美景。黑夜給了我一雙眼睛,我用它尋找我心中的桃花源。

夕陽西下,當天邊最後一抹光明退去,黑夜已經來臨。人們總將黑夜與邪惡類比,真是委屈了黑夜。難道暗色的夜晚帶給我們的只有黑暗嗎?

不難想象城市裏,燈火照耀了整個夜空,是如此的富麗堂皇。城市的夜總是喧鬧的,街道上延續着白天的繁華,是一座座“不夜城”。我不喜歡這樣的夜晚,因為這不屬於我。

夏天的夜晚,伴隨着蟬鳴,沏點茗茶,一閉上雙眼,似是“落英繽紛”,也有一番意境。

小道,它小,卻古老。那一塊塊青石板,延伸到家門口。還有那口井,承載着歲月的風霜。即使屋子已經更換重修,但是,地上的石板和井的邊欄上,都刻着過去的記憶。

小鎮繁而不華的夜空中,充滿着大人們的談笑聲,小孩的嬉笑聲,昆蟲的嘰嘰喳喳聲。夜晚涼風吹來,樹葉便窸窣地低吟,樹枝在空中東搖西擺。

小鎮的天空總是那麼明亮的,月光趁着夜色流在地上、水中、山間和我的臉上。即使沒有燈光也能看得清路。而城裏的天空總像是籠罩着什麼,月亮也像是穿着紗衣,朦朦朧朧,似乎不願露出臉來,全靠燈光照着,才有那虛弱的光亮。

夜深了,小鎮的空氣中瀰漫着香味兒,是從山上飄來的吧,醉醺醺地。這山,沉靜了,蟲兒都歇息了,花兒也搖身陶醉了。驚起的犬吠聲,悠長悠長,驚着了納涼的人們。

小鎮夜晚,總是那麼和諧,是那麼美,這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Tags:桃花源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