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植物作文 > 花作文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3篇

欄目: 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8W

篇一: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3篇

皎潔的月光下,手捧《桃花源記》,微閉雙眼,讓思緒放飛。於是,我乘着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放飛的思緒帶我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桃林,再而進入了桃花源……

“李白香舍”,喔,原來是太白先生所居其中,輕輕推開虛掩的小木門,只見太白肩扛鋤頭,身着布衣。我上前便問:“先生,你這時不正該在大唐那個歌舞昇平的時代裏享取高官厚祿嗎?為何過得如此平淡?你揮袖大笑,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情壯志,痛斥唐玄宗只拿你作樂,不讓你達報效國家之願。於是,你便帶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揮揮衣袖,離開官場。於是,你便順流而下,來到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傾刻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承載着夢想的地方。告別太白,我繼續前行……

“淵明之園”喔,原來是陶淵明先生種菊之田園。輕推籬門,只見淵明俯身摘菊。聞聲響,便回頭,帶我在其田裏細品菊花茶,淡淡的清香,夾着陣陣的清涼。不禁讓我精神大振,好似飄飄欲仙。品茶之餘,我便問: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為何要棄官歸隱於此?你坦然一笑,道:官場黑暗,勾心鬥角,為何不離開那整日烏煙罩氣的官場,來此過着種花種豆的悠然生活。頓悟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陶冶人生的地方。告別淵明,我繼續着行程……

“禹錫之齋”喔,原來是劉禹錫先生的書房,只見其正拿起筆,揮手寫下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那字個個似蒼松翠柏。見我,你微笑着:你肯定想問我為何隱居吧!告訴你,這兒青山綠水環繞,安閒自在,無憂無慮,沒有外面吵雜,爭鬧。剎那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寧靜美好的地方。

前方還有屋宇眾多,可我卻認為沒有必要再前去探訪,因為我已經明白了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那是個承載着夢想,陶冶人生,寧靜而美好的地方。

篇二: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如果你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大漠,我願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你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我願遨遊於猛浪湍旋中;如果你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叢林,我願跋涉在荊棘小路上。你是我心中美麗的桃花源——語文。

桃源的細雨,夾雜着秋風的嘯鳴,撞擊着我的心靈……細細地傾聽雨聲:在東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湖光山色中沉醉;在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的濛濛煙雨中遐思;在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憂傷中感懷,呵!愛上了桃源的雨,愛上“春水碧雲天,畫船聽雨眼”的旖旎與閒情;愛上“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落寞與悽清,愛上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在與灑脱,桃源的雨喲!滋潤了我的心,在這語文的雨簾中,走入霏霏,想入非非……

桃源的四季,總如歌般的行吟,她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腳步總給我許多裊娜的浮動的回憶……靜靜地享受桃源四季的腳步聲,桃源的春是情人的雙眸,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顧盼流轉;桃源的夏是勃勃的生機,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的熱情豪邁;桃源的秋,是淚化的寶石,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難依難捨;桃源的冬是聖潔的天使,有“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冰清玉潔,桃源的四季呀!我美的啟迪和愛的思緒都源於你的春夏秋冬的一草一木,在這語文的四季裏細細傾聽,深深品味……

桃源的夜,讓我陶醉,總會默默佇立在林中,仰望深邃的蒼穹,迷離的星空,一輪金舟在雲海裏悄然遊蕩,鋪陳一地的温柔,融融的薄霧靜靜地流淌,如華的銀色裹住一絲清涼,這日夜竟如此可愛,讓我體悟出“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韻致;尋覓到“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空靈;感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情景。桃源的夜啊!你使我驚詫,驚詫於你的魅力,因為有你,我的情感才得以寄託,思緒才得以承載。

語文,是我心中的桃花源,她好比一縷輕風,馳蕩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她好比一陣細雨,滋潤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她好比一輪驕陽,照耀着我的心靈,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

篇三: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春雨綿綿,文字飄香,我手捧書籍,隔着窗簾,傾心聽淋漓的小雨敲打着窗外的一切,感受着細雨在風中繚繞織成的一片曠靜的夜和古人纏綿悽美的愛情故事:“……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面對亡妻的墳冢,蘇軾肝腸寸端,即便在夢中相逢,到頭來卻又終將離別。他的沉痛、他的哀愁,化為筆下最真摯的文字,感染着後人。

知識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不知何時,我早已淚流滿襟,被那一段段愛情所感動着。我明白了,執着追求的腳步是永遠不會停息的,只有充滿信念地向前邁進,才能領略最沒的風景

跋涉過滄滄大海,雲翔過茫茫足跡,才明白壯志的名字是豪氣干雲;飽覽山川秀景,踏遍祖國河山,為報效祖國獻出滿腔熱忱,可縱使你才情萬丈,也終敵不過身跳汨羅江的'結局。是啊,現實的生活令他徹底絕望了,楚懷王的昏庸,國力的衰微,自己又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這一切的一切都已使屈原心灰意冷。懷石赴江,亦是他惟一的抉擇。江邊的悲歌為誰譜寫?為誰詠情?

知識的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因為有你,我才得以和偉人們的知交,讓我體會到他們的一切辛酸與不幸。

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四周卻無繁星做伴。此情此景,又曾多少次勾起離鄉遊子心中那無限的鄉愁?我徜徉在知識的殿堂中,與無數古人“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李白麪對明月發出的深深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東坡在千里之外對親人深切思念的傳遞。他們都向我傾訴着自己內心的惆悵。

知識的殿堂,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你,讓我感受到,原來名人們也有柔情的一面,可是對於自己的家鄉,又有誰能不想念呢?

知識的殿堂,你是我心中的桃花源。我遨遊在其中,有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學會做人的道理。從中,我學會了愛國、學會了思鄉、學會了…

知識的殿堂,你不愧是我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