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植物作文 > 桂花作文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5篇

欄目: 桂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65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5篇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 篇1

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名優特產美食品種很多,資源豐富,有樊家黿汁狗肉、小兒酥、麻片、花生糖、蜂糕、山楂條……數不勝數,但我最喜愛的要數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徐州的著名特產糕點,有上千年的製作工藝了。家鄉徐州的桂花酥糖包裝相當講究,為傳統紙質包裝,分內外兩層,外層為白底紅字的普通紙,內層為防潮的蠟紙包裝。一包包酥糖包裝成稜角分明、大小一致的長方體形狀。

桂花酥糖不僅外表包裝講究,內裏更是製作精益求精,主要以芝麻,精麪粉,蜂蜜,麥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經熬糖、打糖、烘烤等十幾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衝飲,因其香氣馥郁,營養滋潤,有潤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人們十分喜愛的甜食。

我喜歡桂花酥糖不僅僅因為它香甜美味,更因為它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説。

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任徐州知州,黃河決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眼看就要漫過城牆,民間紛紛傳言,只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跳進黃河,大水才會退去。蘇東坡十三歲的女兒蘇姑聞訊後,焚香禱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願捨身抗洪”禱畢便從城牆上縱身跳入水中,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全了。

為了紀念蘇姑,人們爭相購買桂花酥糖來祭祀蘇姑。“酥”者,“蘇”也,這難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嗎?不信你看看酥糖的形狀,每塊酥糖的長寬高的形狀和古代城牆磚是多麼相似啊!

美味的酥糖伴着這美麗的傳説一代代相傳,家鄉的人們都知道:包包酥糖中包進去的是我們徐州人甜美幸福的生活。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 篇2

如果,你問我愛家鄉的什麼,我會回答,所以都愛,卻最愛那家鄉的桂花樹。

我家門口的桂花樹在我的住這所小區之前就有,也不知道桂花樹有多少歲,每天早晨我一出門,就會看見那棵桂花樹。它直着腰站立在那裏,但不知為何,它明明是直着腰的,而猛一看去,卻總會給人一種彎曲的感覺。它的表面皮膚在樹裏應當屬於比較光滑的那種,綠褐色的表皮,有不多的小痕印和小小的點,它那葉子綠綠的,小小的,看上去十分舒服。在我放學回家的時候,就會看到它有時輕搖樹葉,好似在歡迎我回家,那時我滿身的疲憊和不愉快就會消失一乾二淨,煩心事也會被我拋在腦後。我從家出發時,和它打招呼,它就會抖落一些葉子來回應我,好像真聽懂我的話似的。

記得那一次,因為我做錯了事,捱了老師的批評,心情不好,一回家就把書包往那一仍,跑出家坐在桂花樹下面解悶,我剛出門就聞見了一股濃郁的桂花香,更別説樹下面了,我煩悶地揪着地上的草,一陣柔風經過,樹輕輕地抖動了起來,落葉和桂花散落了滿地,還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撿起一朵嫩黃色的小花,輕嗅了一下它的芳香,那芳香雖濃且淡,別具一番味道,而那樹葉還帶來點自然的香氣,在加上本身的淡淡的葉香,混合成了桂花獨有的香氣。我抬頭看着那樹在我心底輕輕問,你是在安慰我嗎?那樹又抖下幾片落葉,我開心起來也不在難受了,和它打了個招呼,便往家跑去。

這棵桂花樹也陪了我十年之久,在以後的日子中,它將陪伴我更久。我愛家鄉的桂花樹,哪怕所以事物鉅變,唯有你獨存依舊。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 篇3

我的家鄉是有着四千多年曆史的古城徐州,各種特產美食品種繁多,小孩酥、麻片、花生糖、山楂糕……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愛的要算桂花酥糖了。

我們這裏的桂花酥糖,可是遠近聞名的。它的色香味都很上乘:白白的酥糖上,透着絲絲縷縷的金黃色,像是白白的玉石上鑲嵌着條條金絲,好看卻不凌亂,顏色還非常的誘人。一口咬下去,外脆裏酥,再加上濃濃的桂花香味,讓人怎麼能停得住口。

桂花酥糖精美的外形和香味,取決於它選料的仔細和上乘。芝麻、精麪粉、蜂蜜、麥芽糖、南桂花、白砂糖等等,經過細心的`熬製、打糖、烘烤等十幾道傳統的工藝,最終才能成為我們口中的美食。此外,它還有潤肺、健胃、止咳等功效,是徐州人喜愛的甜食。

桂花酥糖不僅味道甜美,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相傳北宋年間,蘇軾在徐州任知府時,農曆七八月間,黃河決堤,洪水直達徐州城下。蘇東坡帶領軍民,日夜抗洪,“廬於城上,過家門而不入”,但水勢越來越大,徐州城越來越危險。這時民間紛紛傳言,必須要有一位年輕女子跳入黃河,大水才會退去。蘇東坡的女兒蘇姑知道後,二話沒説,就從城牆上縱身跳入黃河……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住了。

人們聽説蘇姑的事蹟以後,爭相帶着桂花酥糖去祭祀蘇姑。“酥”者,“蘇”也,這難道只是名字的巧合嗎?!不信你看,那酥糖的形狀,像不像古代城牆的牆磚?

美味的桂花酥糖和美麗傳説在世世代代的相傳着。家鄉的人們都知道:每一塊酥糖裏包含的都是我們徐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 篇4

具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名優特產美食品種很多,資源非常豐富,有樊家黿汁狗肉、小兒糕、麻片、花生糖、蜂糕、山楂條……數不勝數,但我最青睞的要數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徐州的知名特產糕點,有上千年的製作工藝了。家鄉徐州的桂花酥糖紙盒相當講究,為傳統紙質紙盒,分內外兩層,外層為白底紅字的普通紙,內層為防潮的蠟紙紙盒。一包包在酥糖紙盒成稜角分明、大小一致的長方體形狀。

桂花酥糖不僅外表紙盒講究,內裏更是製作精益求精,主要以芝麻,精麪粉,蜂蜜,麥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經熬糖、打糖、烤制等十幾道傳統工藝精製而出,味道香甜可口,可必要食用,也可沸水衝醉,因其香氣馥郁,營養滋潤,有潤肺、健胃、化痰的功效,是人們十分青睞的甜食。

我討厭桂花酥糖不僅僅因為它香甜美味,更因為它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説。

據傳北宋年間,蘇東坡任徐州知州,黃河決口,洪水跨過徐州城下,眼見就要漫過城牆,民間紛紛傳言,只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跳入黃河,大水才不會退卻。蘇東坡十三歲的女兒蘇姑聞訊後,燒香祈禱:“只要能解救徐州老百姓,她情願蒼生抗洪”禱畢便從城牆上跳入跳進水中,洪水慢慢退卻,徐州城挽救了。

為了紀念蘇姑,人們爭相出售桂花酥糖來祭拜蘇姑。“糕”者,“蘇”也,這難道只是名字上的湊巧嗎?責備你想到酥糖的形狀,每塊酥糖的長方形低的形狀和古代城牆磚是多麼相近啊!

美味的酥糖伴着這美麗的傳説一代代相傳,家鄉的人們都告訴:手提包酥糖中包在進來的是我們徐州人可愛快樂的生活。

家鄉的桂花作文600字 篇5

風乍起,月搖桂落滿地香,向晚秋風涼,徒留一抹香。

——題記

初識它,是在巷口,一個阿婆的家門口。記憶裏,那該是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吧!我剛會發“啊”這個音,家裏人便極有耐心地教我“爸爸”、“媽媽”還有“花”的發音。再後來,我會走路了,便扯着媽媽的衣角,一搖一擺跑到巷口,指着那片葱蘢,歡喜地喊着“花——”,媽媽開心地笑了,抱我起來,放慢語速,慢慢兒念“桂——花——”。不記得,我那時有沒有清楚地念出來,但記得的是那一片葱蘢。

再見它,是在寺廟前了,阿婆搬了家,因為路途遙遠,樹帶不走,於是敬佛的阿婆便把桂樹捐給了寺廟,桂花樹便順理成章地在寺廟安了家,換個地方盎然。

我們雖然愛玩鬧,可也絕不掐花玩的。對於美的事物,我們是敬重的,深知不可褻玩的。説到花、美。你一定下意識想到牡丹、玫瑰、芍藥這種大花吧。可我覺得桂花才是美的,米粒大小的花瓣,依舊開得直直地,不需賣弄風騷,不需淺碧深紅,自是花中第一流。金秋九月,瓜果竟相上市,它不為所動,靜靜守在那兒,散出陣陣幽香。

再後來,我們搬了家。曾經無比熟稔的桂花,於我,於它,都塵封了記憶。

再回來,已是“創文”風潮熱極一時的時候,舊房屋翻新,廣場一旁儼然一條美食街,一度讓我懷疑,這真是我的家鄉嗎?這還是那個古樸小鎮嗎?一時間,我竟不知該不該高興……對了,桂花樹還在。這棵見證了我童年成長經歷的樹依舊葱蘢,真好!歲月把那段舊時光拾掇拾掇,交給它收藏。

青燈古寺,僅植桂一株。秋風乍起,蕩起滿池漣漪。卷着,卷着,桂花的香甜裹挾着些涼意。木魚心善,陣陣佛樂,倒也覆了這滿地哀傷。不知這一去經年,何時一念生花?平湖秋月裏,終會靜水流淌,終會塵埃落定,終會月白風清,只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