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辛亥革命感想100字(精選14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8.42K

辛亥革命感想100字

一、辛亥革命簡介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有的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有的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脱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脱離清政府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佈退位詔書。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二、辛亥革命感想100字(精選14篇)

辛亥革命是1911年中國爆發的民主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辛亥革命感想100字(精選1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辛亥革命感想1

辛亥革命,見證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我在那鮮活的畫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經無數個戰士,為了今天的中國而英勇奮鬥的情形。我深刻地體會到生於今天的中國是如此幸運,要懂得珍惜,並激勵自己,傳承先輩們的遺志,投身於祖國的建設中,為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辛亥革命感想2

辛亥革命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台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並將把它的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學史明理,以史為鑑,善於在歷史中汲取營養。

辛亥革命感想3

我們生活在最美好的時代,享受着優越的物質條件,可是很多人還不珍惜,嫌漂亮的衣裳不夠名牌,美味佳餚嫌不夠檔次,處處都不盡人意。看完電影后,你會發現在舊中國時期,抗日時期,日子有多苦,餓着肚子啃皮帶,一件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今天的中國人更應該居安思危,開拓創新,堅定我們的道路,行穩致遠。

辛亥革命感想4

辛亥革命是我國曆史長河中輝煌燦爛的篇章。辛亥革命引起了席捲全國的革命浪潮,各省紛紛宣佈脱離清政府的統治而獨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十分重大,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對中國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辛亥革命感想5

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這次革命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制度,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也沒有趕走外國侵略者,廢除不平等條約,革命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並未改變。而且,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清朝皇室繼續保留。這些都説明辛亥革命失敗了。

辛亥革命感想6

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個漫長過程,各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孫中山所領導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共和國。辛亥革命的結果是,清王朝的統治被推翻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了,兩千多年的專制統治結束了。與此同時,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舊俗惡習,社會風氣發生巨大變化,有助於社會生活近代化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因此,辛亥革命不僅完成了提出的任務,而且有深遠的積極影響。

辛亥革命感想7

辛亥革命從推翻清王朝,結束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等方面看取得一定的勝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但從革命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終失敗了。

辛亥革命感想8

辛亥革命作為一場近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引人關注的事件,一方面,辛亥革命是一場相對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來,是成功的革命事件,這為以後的新文化運動、對國民性進行改造的思想觀念的提出,包括三民主義、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都創造了較寬鬆的社會環境,是對舊有的社會體制的改觀,是對鴉片戰爭以來,陷入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壓迫的深重痛苦中的中國人帶來了一點希望的曙光。另一方面,辛亥革命是場不徹底的革命,對舊有的社會提出病症,對舊有的社會批判改造不徹底,新社會的思路不清晰、觀念不明確,沒呈現出良好的一貫性、完整性、規範性,這從孫中山被憲政議會選為大總統不久,就在袁世凱恫嚇加利誘的威脅中竊取了革命果實可以作證。

辛亥革命感想9

雖然領導辛亥革命的國民黨也有綱領目標,但它政治適應性差和社會基礎不牢固,導致了它的失敗,以至於隨後提出的新三民主義,也無法挽回其政治命運的毀滅走勢。歷史註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的新中國建立這段時期是新舊交替的時期,不是決定歷史局面的時期。在這段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表現尤其與眾不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在吸取了歷史教訓,當然也有辛亥革命以來的教訓,對舊有的社會進行徹底的改造,並實施了新的措施,並取得了根本性的效果。

辛亥革命感想10

時光荏苒,到了這天,革命歷程的血雨腥風都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但這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從革命,到發展,到振興,這之中經歷了太多慘烈的戰爭,太多的生離死別,是那些偉大的革命者們用他們的努力,鮮血,乃至是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和諧生活,這是多麼大的代價。因此,我們更就應珍惜現有的美滿生活。

辛亥革命感想11

清政府為什麼腐敗無能?此刻,我已經有了答案:萬眾一心,才會有強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規,官員們要麼阿諛奉承,要麼只認己見,沒有齊心協力,都只為自我而活,何來團結?何來力量?最終,才會導致革命,導致國家衰敗,從而走向滅亡。由此可見,要想讓國家富強,我們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團結的力量。

讓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國更富強,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也是革命的起始點和終結點。

辛亥革命感想12

回首,時間沿着辛亥的印記已滾過一個世紀,可越過一個世紀的追求與目標卻從未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手段達到了“國富”使得我國日益從經濟、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強大起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再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如果沒有辛亥革命,中國將會怎麼樣?歷史無法如果,但未來可以在歷史的如果中吸取經驗,做出不一樣的假設。

辛亥革命感想13

就像宋慶齡所説的那樣,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可它已經沉睡太久了,現在是該醒過來了,是該重頭收拾舊山河了!那種不齒於列邦,被輕於異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終於要結束了!於是,辛亥革命便拉開了序幕。

戰爭的硝煙已然四處蔓延開來,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他們倒下了,但在他們身後,又站起來了無數人,又有無數人前仆後繼。他們有的家境殷實,有的新婚燕爾,有的即為人父,但面對肩上的責任,他們毅然拋家棄子,勇於挑起!

但讓他們如此舍小家,顧大家,除了責任,還有信仰!

信仰讓他們捨生忘死,信仰讓他們不顧一切,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信仰讓他們勇往直前!

這,便是信仰!

辛亥革命感想14

當我想到辛亥革命時,我想到的是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和閉關鎖國的政策。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它引發了一場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民主革命。它使中國的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失去了地位。它從思想上解放了中國人民。這也刺激了中國經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然而,利大於弊。

辛亥革命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勇於抓住機遇、頑強拼搏的勇敢精神。這些精神體現在不同時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領導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