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42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58W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一、《金色的草地》作者簡介

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普里什文是20世紀蘇聯文學史上極具特色的人物。世紀之初,他是作為懷有強烈宇宙感的詩人,具有傾聽鳥獸之語、草蟲之音異能的學者,步入俄羅斯文壇的。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中,雖歷經俄羅斯文學發展歷程中批判現實主義的衰落、現代主義的崛起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繁盛,卻始終保持了個性化的藝術追求。他的創作不僅拓寬了俄羅斯現代散文的主題範圍,而且為其奠定了一種原初意義上的風貌。

二、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42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精選42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遊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

課文語言平實,資料也比較簡單。本組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一組課文。本課的重點就是透過對資料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那麼在設計本課教學的時候,我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以朗讀為線,讀中想象為主要的教學策略,突出語文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資料的同時,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學生對草地、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並樂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我首先創設情景,揭示課題,讓學生想象陽光普照,草地上將會是怎樣的美景呢?同學們閉上眼睛盡情的想想吧!有的説:“綠綠的草地一片生機,好象大綠毯。”還有的説:“陽光一照,這綠毯還能發光,上面就象綠寶石一樣。”那我就之後引導學生想象:“那陽光照到草地上呢?”學生説:“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黃燦燦、亮晶晶的衣裳。這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的了。“

學生透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資料,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狀況。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能夠加進有關的對話,我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能夠不拘一格,能夠多樣化。透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給草地帶來的新裝,因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麗了,這是大自然美容師的功勞。怎樣讓學生走進草地盡情玩耍,找到發現的快樂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以及生活實際,盡情去領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學生的精彩語言遠遠超過平常之語。真可謂“給學生多大的舞台,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

透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

《金色的草地》首先寫了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小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那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文章接着寫了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草地就變成了金黃色,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早晚是合攏的,只有中午才張開黃色的花,草地因此而變成金色。從那時起,“我們”更加喜愛這種花,意識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課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邊讀邊進行表演,我鼓勵學生在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但略有遺憾的是,在這個環節裏,因為學生好動的孩子居多,導致表演過程中時間上有點拖長。

課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寫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一片金黃,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讀着這個內容,看着孩子空洞的表情,我明白,這草地到底有多美?由於距離孩子們的生活太遠,是他們想象不到的。教學伊始,我運用課件的演示,引入情景。於是,我藉助電腦課件演示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了這一情景,當孩子們親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時,不時發出驚訝聲、讚歎聲:“太美了!”“哇,好棒哦!”接着讓他們在美的情境的烘托下,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並説説自己最想在草地上做什麼?孩子們個個神情激動,躍躍欲試:“我想在草地上打滾兒,睡覺。”“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媽媽照相。”“我想和老師、同學們在草地上做遊戲。”恰當地使用課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而且幫助他們很好地感悟了課文內容。既激發了孩子們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又讓他們通過讀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到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這種直觀手段的運用,激起了孩子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學生的精彩語言遠遠超過平常之語。真可謂“給學生多大的舞台,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再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的某些想象有了具體實際的展現,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學來興趣盎然。“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當孩子們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時,我的心情燦爛無比,因為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我想這就是桂梅老師説過的“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的真諦所在吧!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倆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哥倆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文章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如何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歡樂並進而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呢?我本來是這樣設計的: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最後再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和絨毛玩耍?

我以為這裏需要花費更多的語言來引導呢,可是一説到草地上空的“白毛毛”,學生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春天我們去後花園找柳絮的故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絨毛一大團一大團的就像棉花糖,我真想吃一口。”“我抓住柳枝(蒲公英)輕輕搖,白絨毛就紛紛飛出來”。此時此刻,我輕輕一句問話“你能感受到兄弟倆的快樂,對嗎?”就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從本課教學的意外成功,我切實感受到學生的生活體驗在語文學習中佔至關重要的位置。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4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蒲公英又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植物,尤其為我們農村小朋友所熟悉,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樂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抓住學生的那份好奇與喜愛展開深入的探討。首先從草地出發,“金色的草地”你見過什麼樣的草地?展示課題——金色的草地,從而引出話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的腦袋就會隨之產生很多問題:為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這草地和我們現在見到的是一樣的嗎?一些疑問出現後引導走進課文,初讀課文後並檢查生字詞。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行課文品讀主要採取個人讀,小組讀,小老師領讀,學生大聲朗讀,一來可以檢查剛才字詞教學的效果,二來可以瞭解課文內容,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講述蒲公英的變化。本文的重要線索是圍繞着文章的最後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來寫的。你從哪裏感受到了草地的可愛,從哪裏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

語文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應多引導其多讀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學習品讀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飛翔着,它似乎在許找自由,尋找夢想……”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情感積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5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在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時首先以“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展開讀書讓學生知道: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在閲讀感悟第一件事中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整體感知課文,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你猜猜哥哥假裝一本正經地叫謝廖沙,他在想什麼?弟弟是怎麼做的,弟弟也假裝,弟弟想幹什麼、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表演,學生能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

在第二件事的閲讀指導中我抓以下幾點展開理解感悟:

1、提問:“我”先發現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兩次發現有哪些不同?

2、抓住關鍵的字詞和句子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裏為什麼要強調“起得很早”呢?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到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並”在這裏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並”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並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最後,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瞭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這堂課我比較遺憾的是:過於注重語言的品析,忽視了對孩子觀察力的啟發,忽略了文本背後的價值。如果課後能加個觀察某個小動物或某種植物的作業,能更好地落實課本知識於實踐。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6

教學金色的草地前,我認為課文簡單,充滿了童真童趣,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學生學習不有什麼困難和問題,誰知在改作業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們仍然搞不清楚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在填空的時候亂填。由此我想到,課堂教學不能想當然,教師認為簡單的,學生未必這樣想,你眼中容易的問題,在學生眼中未必簡單,我們應當多一點寬容,多為學生着想,最好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在課堂上我能讓多一點的孩子説一説蒲公英變色的原因,也許這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了!或者我將讀書這一環節恰當合理地運用,學生讀書能讀到位,這失誤也不會出現!另外,在本課學習第1--2自然段,瞭解蒲公英的特點,體會我和弟弟的歡樂心境並在朗讀中體現這一環節,讀的效果不好,分析原因有:

第一,我週三午時上課,學生狀態不佳。

第二,問題的設計過於籠統,應當從具體問題出發,搭設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平台,在對話中師生才能產生共鳴,學生才能有話説。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7

《金色的草地》一文寫了一個趣味的故事。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草地就變成了金黃色,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我和弟弟常為了尋找開心而揪掉這些蒲公英。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早晚是合攏的,僅有中午才張開黃色的花,草地所以而變成金色。自然是有生命的,從那時起,我們喜愛上了這種花,意識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課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教學伊始,我運用課件的演示,引入情景。課文中描述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一片金黃,大家都誇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草地到底有多美?由於距離孩子們的生活太遠,是他們想象不到的。於是,我藉助電腦課件演示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了這一情景,當孩子們親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時,不時發出驚訝聲、讚歎聲:太美了!哇,好棒哦!之後讓他們在美的情境地烘托下,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並説説自我最想在草地上做什麼?孩子們個個神情激動,躍躍欲試:我想在草地上打滾兒,睡覺。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媽媽照相。我想和教師、同學們在草地上做遊戲恰當地使用課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並且幫忙他們很好地感悟了課文資料。既激發了孩子們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又讓他們經過讀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到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歡樂。這種直觀手段的運用,激起了孩子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當孩子們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活力時,我的心境燦爛無比,因為孩子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啊!我想這就是竇桂梅教師説過的:學生的感悟本事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本事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僅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並且能夠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歡樂。的真諦所在吧!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8

《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講述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讓學生經過讀、演來和生活實踐來理解難點詞語一本正經絨毛,讀作者和弟弟的動作、神態的語句來體會出作者和弟弟玩得趣味。

第二件事情經過讓學生找出我的兩次發現,並找出兩次發現的不一樣之處,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終一段是總結,作者有感而發,學生在讀完後能體會到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它和我們一齊睡覺,和我們一齊起牀。由於第三自然段的鋪墊講解,學生們能説出作者這樣説的的原因.

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經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到達有感情的朗讀。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閲讀教學中。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9

在專家推門聽課的活動中,我講的是17課《金色的草地》的第一課時。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要求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為第二課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相信孩子能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通過佈置的預習作業,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我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因為我們的周圍沒有蒲公英,孩子很少見到,在預習的時候要求孩子去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瞭解蒲公英。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的花開放的時候是黃色的,也因此為學習課文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我利用課件出示一幅草地圖,問學生:“同學們都喜歡在草地上玩,你眼中的草地是怎樣的呢?你們喜歡在草地上玩些什麼呢?”就這樣學生説了很多,在草地上玩了很多的遊戲。我再出示蒲公英,孩子的興趣更濃了,我就給孩子介紹蒲公英,讓學生了解蒲公英,從而理解草地為什麼從綠色變成了金色的。

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孩子的朗讀訓練,讓孩子在想象中朗讀。先開始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再一次體會草地明明是綠色的,怎麼變成金色的呢?通過朗讀課文,結合圖片觀察,説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從感受中體會文章中的感情,充分的朗讀課文。

通過王老師的評課指導,我覺得我在字詞的理解的方面還做的不足。王老師指出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通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達到有感情的朗讀。隨着新課改的實施,王老師還提出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閲讀教學中。聽了王老師的話,我覺得受益匪淺啊!原來生字的教學還可以這樣做啊,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0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所以可以少或者不在突破疑難句、知識點上花費太多時間。同時,如果能讓學生做到一邊讀好一邊理解課文內容,就能完成釋疑解惑,並同時傳遞課文中的人文情感。所以讀好課文中幾處關鍵的句段,是本課的突破方法之一。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地引導和評價很重要。教師應該力求做到把握細節、語言規範,做到描述準確、到位。

比如“他假裝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臉上吹”等長句子,充滿情趣,但又比較難讀。教師指導時,也要儘量使閲讀練習具體到細節。比如:不能只要求學生“三到”——眼到、心到、口到,我認為根據心理學的認知規律,這是有先後順序的。所以要教給學生讀書的細節,教學生眼睛先看到文字,然後用心思考怎麼讀,最後脱口而出。在實踐中這個過程很短暫,但是必須反覆訓練,尤其是針對總不能把課文讀通順的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生只有在真正學會方法後,經常使用這些方法,才能讀好書。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耐心和愛心就顯然是最珍貴的。

又如:“讀清楚”、“仔細讀”、“讀出感情”這一類的語言太概括,學生難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執行,對讀書的行為就沒有有效指導,所以應該避免使用。教師應該多教給學生:先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準確,再把詞和詞連接起來多讀幾遍,然後在適當的地方做停頓,最後要儘量表達出詞的意思,讀出音調的高低變化來。這其實就是把句子讀準確、通順、有感情的過程。也是教學語文工具性的最好體現。

如果工具性的步驟可以細細指導,那麼本課的人文性則更多需要在授課細節中引導和滲透。如:對“我”開始觀察到的和後來的新發現,進行前後態度的對比。通過讓學生體會“我”對蒲公英的情感變化,實現親近自然、和諧相處的審美教育。以“我”的榜樣力量感染學生,這是平常我們“説教”所達不到的。所以結尾的處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並且可以錦上添花。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讓學生談自己如何理解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也和我們一起起牀”這句話所包含的情感,讓學生的心靈在交流中感悟、提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1

《金色的草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是蘇聯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根據本節課的課堂效果以及學生教師的綜合表現,特做如下反思:

俗話説:教無定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所以在教學設計之初,我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情境渲染,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綠茵茵的草地,旨在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捕捉孩子興趣的着力點,讓學生快速地走進文本。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應人文性與工具性高度統一,所以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讓讀貫穿在課堂的全過程。例如:指名讀段落、教師引讀、分角色讀、多人次品讀、默讀重點段落等,讓學生在每次讀的過程中都有收穫,如:掃清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悟課文中所藴含的感情,並且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進草地,去感受在草地上玩耍時的那份快樂和歡愉,以及對草地由衷的喜愛之情。揭示草地變化原因這一環節是課堂的高潮部分,首先我讓學生帶着疑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邊找邊勾畫出草地變化的原因,最後請每組派代表到黑板上來,分別畫出早晨、中午、傍晚的草地及蒲公英的花開放和合攏時的情景,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習的權利迴歸給學生,同時我能積極創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學習氛圍,着力培養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學會認真細緻的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必備的能力。通過本文作者仔細觀察而使自己有了新發現,作者抓住時間的變化,描寫了草地和蒲公英一天的變化,特別是對蒲公英花瓣的描寫更是形象,文章寫得很美,使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同時,又使學生真正懂得細緻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這樣就非常自然地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的興趣,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盡力做到尊重學生,我始終用我的微笑來感染着學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鍊學生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這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這節課我至始至終與學生進行積極地互動,一起學習,一起探索,一起去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同時我能根據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標更容易實現,從而去體會那份成功的喜悦。

當然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教學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比如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語言有些拖沓,還不夠精練。教學環節之間過渡的還不夠自然,有拼湊的痕跡。而且我還應該針對三年級的學生適時進行默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和習慣,讓學生在默讀中思考、感悟……

當然這節課仍存在着缺點和不足,但是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會進行鍥而不捨的學習和實踐,期待着有一天,語文課能因為我而多姿多彩,我也能因為語文課而魅力無限。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2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僅為我們再現了俄羅斯鄉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瞭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由於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剛升入三年級,已經具備了一些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草地之美,體會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通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文章寫出了孩子的童趣,尤其吸引學生,學生在讀了課題後也能提出一些問題。“它為什麼是金色的?”“這金色的草地在哪裏?”在第一次通讀課文時,學生就能解決這兩個問題。孩子們找到了能回答問題的段落。通過讀,我讓學生自己來講一講草地為什麼是金色的。學生不容易説清楚。文中的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小學生來説,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説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第3段“發現草地變色,以及變色的原因。”體會蒲公英的“有趣”。我用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去發現蒲公英的有趣:“可愛的小男孩發現草地在變魔術,他多想快點找到答案。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來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細觀察起來,請大家自由讀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讀後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發現。學生可能會説“草地會變色”很有趣。那麼我就出示課文第3段,這一段“草地變色的原因”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首先引導學生讀一讀課文內容,劃一劃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麼顏色的。再出示思考題:“草地怎麼會變色”?並提供填空題,提示幫助學生理解。即——

“我知道草地的顏色會變,這是因為: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是();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首先是同桌間互相説一説,在指名彙報交流之後,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誰能不看提示,自己把草地變色這個奧祕説清楚?”在齊讀該段之後,體會“我”發現了這一有趣的現象後,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麼變化?以引入最後一段的學習。

在這一個月來,我一直在培養孩子們感悟朗讀體會的閲讀方式,但是很艱辛,很多孩子有這些感悟陋習:

1、光讀悟會較少,甚至讀完後,要説讀懂了什麼時,就直接戴大帽子。

2、光是會讀但不知道該怎麼説。10月份得繼續努力!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3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的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在學習課文第3、4、5自然段時,我鼓勵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小組中説説‘我’有什麼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後,‘我們’有什麼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複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顏色、形狀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4、5自然段,劃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閲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裏,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度上的變化為什麼這麼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比較讀一讀,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由於“我”和弟弟的仔細觀察,發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另外,我覺得比較慶幸的是,在學生質疑這塊上,我完成了原定的教學任務,學生抓住了課文的重點、難點來提問,都説到點子上去了。這是難能可貴的一點。但也存在着欠缺之處:學生對於抓關鍵詞學習,能力不是很強,而且我本人在這方面的意識也是比較薄弱的。

反思其中的原因,我想,一方面,學生從低段到中段,還沒有這方面的感覺,而且語文課的教學形式與低段的教學形式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我本人第一次接觸中段教學,因而有時也有點措手不及。

針對問題,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改進措施:

1、先從自身開始:自己在聽課時,有意識地去體會其他老師,她們是如何處理這種問題的。同時在備課中,也及時更正自己的備課思路,將反應文章中心的地方着重地、多形式的變化指導進行一些預設。

2、課堂教學中,根據自己的預設,有一定目的性的進行教學引導。再配以一定的激勵措施,慢慢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素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4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

這篇課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教學本課,我把情感目標定位為“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欣賞到這樣美麗的風景,學生一臉的驚喜與嚮往,紛紛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情感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

課堂上,我用一個問題引領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學生讀熟課文後,馬上找到了:第一件事是兄弟兩個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第二件事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新課程理念下,常常提及“興趣”,把激發孩子的“興趣”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在學習第一件事時,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把課文讀熟,然後引導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之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兩兄弟玩耍的情形表演出來,孩子們的表演不拘一格,但都相當精彩。在學習草地變化的原因時,我引導學生首先找到文中寫草地變化原因的句子“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然後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合攏、張開、包住”等,邊做動作邊進行朗讀,體會蒲公英的有趣;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蒲公英花朵的特點,我又利用課件出示“展開的花朵”、“包住的花朵”,讓學生通過圖片更形象地理解了課文;最後出示填空練習,指導學生把這幾句話背誦下來。這樣進行教學雖然感覺有點老套,但效果卻不錯。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藴涵的美。課堂上,只要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學起來就會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5

學期剛開始,學校就對新調入教師進行了解性聽課,我選擇了《金色的草地》這一篇課文的第二課時進行教學。課文描寫了俄羅斯鄉下的一對兄弟在一大片開滿蒲公英花的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快樂成長的情景,表現了我們對這片草地樸實的愛,以及這片草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了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樸實的樂趣。

在教學的時候,我非常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珍視學生在閲讀實踐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學會閲讀——讀自己的書。力求使閲讀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對話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要求學生精讀深思,切己體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分角色讀描寫哥哥(弟弟)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語句,邊讀邊想象情景,邊讀邊體會句子中哪些詞教會你如何騙過哥哥(弟弟)。接着,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本正經,使勁,假裝打哈欠等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將生動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現於頭腦中,並通過不同的表情,語氣,動作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將自己獨特的體驗表達出來。

對於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則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通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內生生交流,全班對話,師生合作,自己解決草地為什麼會變色這一問題,並在合作探究中讀懂課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我着力讓學生潛心品評,在多元解讀中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與文本對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在讀中體會我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親人,夥伴,姐妹……來愛。之後,再讓學生動筆修改,創意閲讀,把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句話改一改(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你會怎樣改從而真切體會到我對這片金色的草地樸實,真摯如同朋友般的愛,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關係。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是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麼玩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動筆修改時,也還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們,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從那時起,(什麼植物)成了我們,我也和(什麼植物)一起,一起。那將會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多角度,有創造性的閲讀能力。在課文最後總結昇華時,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覺。

三是對文本本身的鑽研不夠透徹,像為什麼課題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綠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點,我會以這些不足為起點,在教學中繼續成長……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6

《金色的草地》是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以兒童生活為背景。《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着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為:通過閲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學習作者善於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為: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所以,教學開始,我告訴孩子們,這篇課文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快去讀一讀。説説課文寫了什麼事?學生通過自讀,找到了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第一件事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那當時歡樂的場面。學生興趣濃厚,能通過朗讀把那高興勁讀出來。我還提醒孩子們,你也做過這樣的事吧,如果你能寫下來,可能你比作者寫得還好,鼓勵孩子們來寫作。學生對“草地為什麼會變色?”很快就也找到答案。在此過程中,我啟發學生來思考,文中的我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説明他愛提問題,為什麼他又很快找到了答案,説明他善於觀察。從而引導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有了蒲公英給我帶來的樂趣,所以,我才喜愛蒲公英。讓孩子們感受到,這樣的一篇小文章他們也可以寫,激發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整節課,孩子們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度過,真正地感受了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7

作為一個新任教師,對教學和學生的情況都瞭解的不夠深刻,尤其是對於教材的把握,於我而言也是最困難的。在上一次的教學過程中由於不能充分的把握好三年級學生的學情,造成我給孩子們講課內容有些偏難,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課的內容涉及較深。這是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

上節課我講的是語文金色的草地,我分配了兩課時,第一課時,領着孩子認識生字詞,主要以讀為主,主要是開火車讀,指名讀,在讀的過程中,糾正一些孩子的錯音,以及易出錯的字音字形,讓他們加以區分!我認為第一節課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我滿心歡喜的以為我和孩子的適應期結束了,他們終於慢慢適應了我的教學方式了。

正當我歡喜的準備第二課時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卻怎麼也調動不起來,我設置的問題,孩子們回答的更加是爐頭不對馬嘴,我開始有些慌亂了,放慢課堂進程,我試着開始引導他們説出我想要的答案。平日裏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們的手也放下了,不愛回答問題的手,更加是罕見。整個課堂回答問題的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個同學,我試着給舉過手的同學一些暗示,給其他麼沒有回答過問題的學生一個機會。但是這樣的方式也似乎並不奏效。就這樣,這節課變成了我帶領着少部分同學的學習。我很困惑,為什麼平日裏愛回答,愛舉手的孩子們都啞口不言了呢?

課下我請教了老教師,後來才發現,我太想給孩子講明白,所以在自己的語文書上標註的滿滿的,希望自己每一個句子都能夠分析到,讓孩子們體會大自然的美,以及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就是因為自己希望孩子能夠明白,能夠聽懂所以講的太多了,設計的題目也忽視了三年級孩子的情況,雖然他們掛着三年級的牌子,但是實質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學情分析。包括老教師帶領我認真閲讀了語文課程標準,發現三年級的孩子還是以讀為主,能簡單做到不指讀,學會默讀就可以,但是我卻直接讓他們開始默讀課文,這樣無無疑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太難了!

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我自己要做的首先要緊扣教學目標,其次降低講課的難度,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不能以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們!然後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填空式的教學方式,讓孩子自己試着在文中找一找,最後填一填。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可以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最後在表揚方面一定要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事情,例如聲音洪亮,讀得認真,流暢,聽得很認真,等一些啟發性較強並且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你是在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

最後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起來!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8

中午的前兩節是三年級的語文課。使我又沉浸在快樂的語文課堂中。

對於一個已經習慣教高年級語文的老師來説,初次感受中低年級教學,看到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孩子們,臉上洋溢着童真的稚氣,好生喜歡,甚至覺得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特別天真可愛!

這兩節課我講的是《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第一節課,我並沒有急着講生字、而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從朗讀入手,讓孩子帶着童真童趣的表情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剛開始還不適應,慢慢的孩子們讀得越來越棒,大部分學生讀的時候都能形象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比如:“金色的草地太美了!”這句話,許多孩子讀得生動傳神!使人感受到草地的美,感受到作者對草地的喜愛!

課文的第四段,寫了蒲公英早中晚變化的時候,我編了一個童話:老師扮演去草地賞花的人,學生們扮演們一棵棵小蒲公英。早上,當我來到這片草地時,讓學生用兩個攥着拳頭的小手,支起來,手腕合在一起,做出合攏的樣子,中午我路過草地時竟然驚奇地發現蒲公英開了,這是學生合攏的兩隻小手輕輕伸開,然後揮動着身體與頭部,就像一朵隨風飄動的金色蒲公英!傍晚時,孩子們舉着的小手慢慢合攏。

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的把學生帶入這種童話般的情景中,孩子們就這樣不厭其煩地做着這樣的伸開與合攏的動作!

這種感覺真的是太好了!孩子們學的也很投入,開心地小臉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還有個別個別調皮的孩子故意不和攏或者不伸開,不過沒關係,我告訴學生們:這是一棵枯萎的花!那位調皮的孩子,開心地笑了!

為了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對回答好的學生及時鼓掌,回答正確的學生本人也要做一個快樂的表情動作“耶”!發現這樣做特別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孩子都樂於被鼓舞、被認可!

我覺得這堂課上得實在是太開心了!我和孩子們都沉浸其中,享受着這幸福的時光!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9

《金色的草地》的重點就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那麼在設計本課教學的時候,我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以朗讀為線,讀中想象為主要的教學策略,突出語文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內容的同時,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學生對草地、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並樂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課堂上老師的指導還是很有用處的。

學生的提前預習還是很有效果的,在老師講的時候能很好的找出課文的重點,有些同學對於課文了如指掌,而有些同學的預習沒有效果。學完還有複習,這是我們的常規作業。大部分都能完成的很好,跟着老師的步伐走,大多都在成績上體現出來了。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0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充滿童趣,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寫細緻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語句優美。加上課件動畫,很快調動了孩子們積極性。

課前,我讓學生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農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瞭解。

課文的第四段,寫了蒲公英早中晚的變化。在教學設計時,我編了一個童話:老師扮演去草地賞花的人,學生們扮演們一棵棵小蒲公英。早上,當我來到這片草地時,讓學生用兩個攥着拳頭的小手,支起來,手腕合在一起,做出合攏的樣子,中午我路過草地時竟然驚奇地發現蒲公英開了,這是學生合攏的兩隻小手輕輕伸開,然後揮動着身體與頭部,就像一朵隨風飄動的金色蒲公英!傍晚時,孩子們舉着的小手慢慢合攏。然後各小組挑選賞花人與扮演花朵的人,反覆演練。但在教學時,由於時間安排不妥當,最精彩的這部分沒有展演到位。感覺有點遺憾。好在孩子們聰明,總體效果還不錯。

最後,我問學生有什麼收穫?學生説“作者認真思考,仔細觀察的習慣值得我們學習”。還有的説“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美很美”。

是呀,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從此都做個有心人,用心生活,感受美好!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1

《金色的草地》的教學,除了讓學生寫好字詞以外。在學習課文時,我抓住兩點展開學習:一是可愛的草地,二是有趣的蒲公英。這兩個問題並不難,學生容易理解,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體會。遺憾的是,結束時我沒能點出不管寫蒲公英還是寫草地,都是為了表現作者愉快的生活,引導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快樂。這樣正好能回到本單元的教學主題上,也為後面的作文教學打下基礎。

一直苦於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一部分學生注意力總是遊離於課堂之外,怎樣才能把語文課上得更吸引人,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還需要不斷探索,學習。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2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有趣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蒲公英又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植物,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樂趣。

在老師好聲音結束後,開始了今天的課堂。出示圖片,讓同學們説一説平常草地的顏色,再引入本課課題——金色的草地。從本文講的兩件事依次入手。一是兩兄弟玩耍,而是發現草地變色及原因。

首先是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裏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裝着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短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拘一格地朗讀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容。讀出歡樂活潑好動的感覺。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學習變得有樂趣。

教學本課,小男孩發現草地變色,是最為神奇的部分,也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好教材。教學時,由於三年級學生缺乏細緻觀察,對於蒲公英的花瓣缺乏瞭解,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草地變色的原因,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演示蒲公英開放的情景,並讓學生美讀“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這一句再用課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綠色草地的對比圖,同時,讓學生做課後填空練習。這樣在欣賞對比讀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奧妙,從而感受發現的樂趣。

同行老師們對於我而言是亦師亦友,他們認真地聽課、記筆記,能夠給予我許多中肯的意見,非常感謝!

講課完成以後,三級部語文老師們在一起進行評課,各抒己見。好的教學靈感總是會在激烈的討論爭辯中迸發。

通過本次評課,我收穫了很多。評課結束以後,各位老師也給我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比如:要重點把握好課文的重點,有層次的進行引導;要重視課文的朗讀指導,這些意見都讓我非常受用。我深知自己在教學經驗方面的不足。通過本次開課,我也進行了反思:課堂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的設計很少有趣味性、挑戰性,不能激發大部分學生學習、探究的慾望。以後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改進。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3

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課時,我主要抓住一條線,小作者講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讓學生通過讀、演、體會出玩得有趣,在這裏與作文相結合,讓學生體會作者又是怎麼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把這麼一件事描寫得有趣生動,這個環節學生能夠投入其中,在表演時學生的創造力沒有激發出來,除了課文反映的情境,學生自行增加的不多。

第二件事小作者的發現,學生通過讀兩次不同的發現,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還提出大自然很奇妙,有很多趣事,最後一段是總結,有的學生説最後一段“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説明作者也和蒲公英之間發生了很多事,他們產生了感情,所以特別喜愛。

有的學生説:“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説出了蒲公英的有趣,看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是進步了不少。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4

記得一位特級教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並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説:“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説:“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説:“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説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激情、才華,我的心情燦爛無比,原來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5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着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教學前,我讓學生查找有關蒲公英的資料,這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學中,我用下面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第一件事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先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並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學生興趣濃厚。表演得很好。“草地為什麼會變色?”同學們拿出查找的資料瞭解到蒲公英花的樣子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明白了草地為什麼成金色的原因。同學們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6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

我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兄弟倆在盡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體會童真童趣。我特意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的對話。並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

“現在我想給大家創設一次當演員的機會,高興嗎?”同學們頓時雀躍起來。“首先應該明確,我們表演課本劇是不是為了痛快地玩一會兒?”同學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我們表演為的是走進文中,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情感。要想當好演員,首先要記住台詞……”於是我就讓學生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反覆感知,使其對整個故事情節達到能複述的程度。然後讓學生討論兩個孩子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認真地研讀“劇本”,探究“角色”,讓四個人小組合作,自主地選擇角色、進行排練,要求學生能投入劇本,進入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

學生的興趣濃厚,表演得很好,在課堂上實現了預期的效果。學生對後來講“草地為什麼會變色?”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7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充滿童趣,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寫細緻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讀起來很優美。因此在教學中,用“讀”為教學手段。通過本人的教學設想,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對文章的理解還是同步習作練習,都落到了實處。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農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現在正是蒲公英快開花的時節,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請教家長,並找了些。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可以餵豬,牛、羊等動物都喜歡。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瞭解。於是板書課題,揭示新課。

引導學生閲讀感悟寫法。本文恰當地運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的張,合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使人一目瞭然,形象生動。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8

《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講述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讓學生通過讀、演來和生活實踐來理解難點詞語“一本正經”“絨毛”,讀作者和弟弟的動作、神態的語句來體會出作者和弟弟玩得有趣。

第二件事情通過讓學生找出“我”的兩次發現,並找出兩次發現的不同之處,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後一段是總結,作者有感而發,學生在讀完後能體會到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由於第三自然段的鋪墊講解,學生們能説出作者這樣説的的原因。

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通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達到有感情的朗讀。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閲讀教學中。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29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一個趣味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趣味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

蒲公英又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植物,尤其為我們農村小朋友所熟悉,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樂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抓住學生的那份好奇與喜愛展開深入的探討。首先從草地出發,你見過什麼樣的草地?展示課題——金色的草地,從而引出話題,你想明白些什麼,學生的腦袋就會隨之產生很多問題:為什麼草地是金色的?這草地和我們此刻見到的是一樣的嗎?一些疑問出現後引導走進課文,初讀課文後並檢查生字詞。在生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研究每個學生的基礎,我們班級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故在此環節上所耗的時間較長。主要採取個人讀,小組讀,小教師領讀,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編故事記住較難寫的字在必須程度上收效較好。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行課文品讀,學生採用大聲朗讀,一來能夠檢查剛才字詞教學的效果,二來能夠了解課文資料,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講述蒲公英的變化。本文的重要線索是圍繞着文章的最終一段“多麼可愛的草地!多麼趣味的蒲公英!”來寫的。你從哪裏感受到了草地的可愛,從哪裏感受到蒲公英的趣味?經過抓重點詞語來理解,並明白朗讀,促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感情。在理解草地的可愛方面能夠經過製作簡單表格讓學生來完成,增強學生的自主

學習的本事,並在其他學生補充的過程中提高合作效能。在趣味的蒲公英的品讀中,結合學生自身玩蒲公英的經驗,提高其積極性,經過自身吹蒲公英的樂趣來感受小作者當時的心境,加深理解“多麼趣味的蒲公英!”在講述草地變化顏色的過程中,用手演示蒲公英張開、合攏,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學生也一齊用手演示着,原本平白的文字配上動作開始像舞蹈一樣動人。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引導孩子用聲音來傳達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樂趣,指導個性化朗讀。

語文的課堂應當是學生的課堂,應多引導其多讀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學習品讀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飛翔着,它似乎在許找自由,尋找夢想。”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情感積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0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充滿童趣,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述細緻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讀起來很優美。所以在教學中,用一“讀”字為教學手段。經過本人的教學設想,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對文章的理解還是同步習作練習,都落到了實處。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資料。所以本人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山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並不陌生,此刻正是蒲公英快開花的時節,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請教家長,並找了些。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趣味,所以也樂於完成。孩子們都明白蒲公英能夠做藥,能夠餵豬,牛、羊等動物都喜歡。味苦能夠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瞭解。於是板書課題,揭示新課。

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敍事為主,但藴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所以在引導學生讀課文時要用不一樣的語調變化,把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把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歡樂體現出來,把草地上玩耍遊戲的童真童趣體現出來,語氣要簡便活潑,節奏速度較快。(在這一過程中,是本人在本課的閲讀指導上的重點,給足時間利用不一樣形式的朗讀,品讀、跳讀、引讀、分主角讀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量讓孩子們在平特和、簡便的氛圍中學習。)別是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述生動,這部分的描述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

引導學生閲讀感悟寫法。本文恰當地運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能夠張開,合上。”用手掌的張,合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使人一目瞭然,形象生動。那麼怎樣打比方呢?(這是本人在這一知識點上的重點訓練)經過出示一些較為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述看報時,能夠這樣打比方:

1、看報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麼味兒;如果慢慢地喝,細細地品嚐,就會感覺果汁原先是酸酸的,甜甜的。

2、時間像公平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覺他對每個人都不薄。

引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捕捉素材?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點講解與訓練。(複述文中描述兄弟倆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玩耍的情景,喚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慾放的一幕。)在這環節中,我口頭出示:孩子們,我們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採集植物標本,火紅的楓葉讓人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鳥一齊唱歌,和蝴蝶一齊翩翩起舞……讓孩子們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教師。在歡樂的同時要用心去體會,寫作文時才能把這種感受寫得出來。比如:文中“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又發現了變化的原因。這雖然是偶然的,但卻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果換作別人可能不把它當回事,或者是輕易地放過去了。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自然現象。如:要下雨時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冬天有許多動物為了生存要冬眠。(讓學生説)鼓勵學生,凡事都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觀察,才會有更多的發現。(在這一環節中用一節課的時間安排了習作,訓練素材較多,寫自我家鄉的某處景物,也能夠寫一種植物,還能夠寫“生活中的小發現”寫“觀察日記”)等。

為了突破難點,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的:(觀察現象—提出疑問——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種了幾棵向日葵,我每一天都去看望它們,有一天我發現某某。這是為什麼呢?最終我最終明白了某某。)生字的認讀與書寫學生掌握比較好。

總之,學語文,無論用什麼方法教學,只要學生有興趣去讀,有興趣去寫,那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方能體現語文的實質意義,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1

《金色的草地》中“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當孩子們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活力、才華時……我的心境燦爛無比,因為孩子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啊!我想這就是竇桂梅教師説過的:“學生的感悟本事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本事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僅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並且能夠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歡樂。”的真諦所在吧。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豔,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起學生對課文資料瞭解的慾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聆聽着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觸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引導學生經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紮紮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調的發展。學生在感受到了發現後的驚喜後,和文中的“我”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聯繫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變化,從“摘着玩”到“最喜愛”。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目觀其形、耳聞其音、心通其義。

經過閲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資料並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學生實踐精神的範例,所以設計了實踐作業,讓學生經過查閲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説説他們的新發現,享受發現的樂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2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資料。學生帶着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敍事為主,但藴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特別是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述生動,這部分的描述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遊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

成功之處

1、環節連貫清晰,水到渠成。

2、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並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於樂,賦於生命的課堂,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1、朗讀不夠到位,事先設計的幾個環節在講課中漏掉了,2、3自然段還應當有一個講解完的鞏固朗讀環節,體會作者對蒲公英草地的喜愛讚美之情。

2、還有學生表演玩蒲公英環節,只關注了學生打哈欠的方向不對,沒有對重點詞語“假裝一本正經、假裝打哈欠”進行再次強調。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3

本次教學圍繞《金色的草地》第二課時展開,教學目標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場景。明白草地會變色以及草地變色的原因,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歡樂。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在本次教學中,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教學資料豐富充實,在第一段的教學中滲透了抓詞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經過抓住“一大片”“長滿”“盛開”這幾個詞語,讓學生感受到草地十分的大,草地上的蒲公英很多,激發學生對課文畫面的想象,並且結合語文園地一中如何經過朗讀更好地表達句子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第一次場景。

在理解“一本正經”這個詞語時,經過讓學生表演來理解,學生也都體會到了“一本正經”是形容嚴肅認真的樣貌。在理解“引人注目”時,由於這個詞語我們在《鄧小平爺爺》這篇課文裏接觸過,所以我先引導學生自我表達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後藉助上公開課這個情景,問學生:“你覺得此時在那裏誰最引人注目?”請學生答,學生會説:“教師最引人注目。”我之後追問:“此時你起來回答問題,你也顯得格外……”生齊答:“引人注目。”將詞語的理解融入到當時當下的情境中,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第三段草地怎樣變色和草地變色的原因時,沒有采用先講後做練習的方法,而是採用了讓學生先做練習,後再講評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成就感。當學生完成練習之後,我再追根溯源學生的答案是從文中哪裏找出來的,再去分析原文句子。在讓學生體會作者的細緻觀察時,我牢牢抓住看見草地變色是第一次發現,找到草地變色的原因是作者仔細觀察後的第二次發現。並讓學生經過比較“看見”和“仔細觀察”這兩個詞語的不一樣來比較兩次發現的不一樣。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仔細觀察是用心、細心、耐心、長時間地去看。在兩次發現之間作者用了一個句子來連接,“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句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既是作者在寫法上採用了過渡句,同時也代表作者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在進行思考。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作者因為一次無意的“看見”,沒有看過就走過,而是進行了“思考”,進行“思考”後,也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

最終在拓展練習中,讓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在大自然中變化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並將自我的觀察過程和觀察所得仿照課文第三段的樣貌寫成一段話。既讓學生體會學習了作者的仔細觀察,也讓學生模仿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手法。

在本次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

在課文第二段的教學中,我經過讓學生抓住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的表情和動作來進行表演,在四人小組的合作表演中,有一部分同學並沒有參與進來,也許是因為在平時課堂中這樣的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和表演訓練都比較少,導致部分學生無所適從。

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感覺學生沒有太進入狀態,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請了好幾個孩子才回答出來,孩子們的膽量和表現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提問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比較難,我直接請了幾個語文基礎較好的孩子回答,沒有做進一步的引導,怕課堂時間不夠。如果在開場的前半部分孩子們的狀態比較好的話,我想後半部分的提問和回答可能會更精彩。

這次教學一共經歷了四次試講,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收穫和成長了不少,感覺自我慢慢地開始有了掌握課堂的節奏感和把握教材的細緻感。對於我來説,這也要算作是一次小小的蜕變了。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4

由於剛開學,教師用書一向還沒有來到,所以上課只能夠按照字、詞、句、課文等幾方面資料進行學習。字、詞全部放手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長能夠教,能夠組織小組聽寫。最終教師聽寫過關。從中看出學生自學水平還是有的,只可是學生對於自學沒有興趣,總是在別人的激勵和逼迫下才能夠認真仔細的學習。經過聽寫,僅有極個別學生出現了極個別錯字。這樣做也與我們才學習的洋思教學掛了一個小鈎。對於課文的學習,由於沒有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師用書,所以找不到頭緒,只是先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讓組長檢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夠把高興的語氣讀出來。並且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作者對草地的喜愛和蒲公英的趣味。並且學生也能夠在讀中體會到學習和課文中的樂趣。對在過早地上玩耍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對過早地變色的第三段,學生既能夠有感情的朗讀,也能夠熟練的背誦。這樣就能夠積累不少的語言。

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着課文描述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教學前,我準備有關蒲公英的掛圖或照片。還讓學生查找有關蒲公英的資料,這篇課文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學生經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資料。教學中,我用下面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景:“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新課程理念下,常常提及“興趣”,把激發孩子的“興趣”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簡便的氛圍中學習。第一件事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能夠加進有關的對話。並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能夠不拘一格,能夠多樣化。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5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教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本事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本事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僅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並且能夠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歡樂。

《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經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説説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並想在草地上玩耍的衝動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歡樂。隨之我又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説説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有的説:“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有的説:“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説:“絨毛像個調皮的孩子,東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我的家了!”“如果是你,在這片草地上還會玩什麼遊戲呢?”孩子們個個神采飛揚,高高舉起了手“教師,我!我!”唯恐我不讓他回答。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於是我讓孩子們畫一畫此時的草地和最想對草地説的貼心話。“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孩子們拿着筆揮灑着他們的想象、活力、才華。我的心境燦爛無比,原先孩子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啊!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6

在備課的時候一向很糾結,這篇課文究竟要怎樣上。要教什麼才是孩子所需要的?這個習作單元,真是讓我很頭疼。

《金色的草地》看起來文章簡單,可是裏面藴含的資料卻十分豐富,真是不明白要落點在哪裏。這一課呢,以前在教學的過程中曾強調觀察的細緻,這一次備課我發現,和細緻比起來,觀察的樂趣可能更為孩子所需吧

觀察是為了什麼?

不是為了寫一篇好文章,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為的,應當是發現生活的“美”和“趣”。

因為是學過的課文,所以,我從聽寫入課,用不一樣詞語組合的方式來回顧課文資料,梳理文章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一是“我和弟弟”吹蒲公英玩,這時的觀察是很粗淺的,能看到的就是會飛的絨毛,或者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二是我釣魚時,發現草地的顏色會變化,開始仔細地觀察。這時才發現,原先蒲公英的葉子會張開和合攏。張開的時候,金色的花瓣露在外面,草地就變成金的了;合攏的時候,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又變成了綠色。

原先蒲公英的趣在那裏啊!

觀察的趣味在哪裏呢?經過課堂的交流我逐漸發現,觀察的趣味在思考和想象。

思考從蒲公英顏色的變化中能夠略見一斑,想象又能從哪裏體會到呢?在蒲公英的“飛”。我抓了兩個詞“裝着”和“假裝”來體會。這兩個詞語能夠看出我和弟弟的調皮。課堂上我們玩了一個理解詞語和感受生活的遊戲。理解“一本正經”,用肢體語言表現,之後想一想哥哥可能還會裝着怎樣?弟弟也可能怎樣應對?課堂上我們就這樣你來我往。

我問,好玩兒嗎?大家都覺得很好玩兒。

怪不得,這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能夠給我們帶來不少的歡樂。這是聯繫生活實際來進行想象的歡樂。在課前的時候,我一向在想,怎樣能夠讓孩子體會到觀察的樂趣。從這個環節事實的過程來看,效果還是不錯。

教學下來,感受還是蠻多的。要想用一篇文章來教習作,還真是不容易。每次總是想得太多,要落實下來,不太容易。好在,這次雖然是孩子們學過的課文,可是試教的結果比我預想的要好。

好吧,還好!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7

《語文課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活動時,注意做到以學生為根本,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並通過談話交流,教給他們寫作的方法,並通過寫作練習,讓學生學習分自然段寫作,並初步掌握通過抓一件具體的事例突出人物特點的習作方法。

本課的設計,力爭讓學生產生寫作的靈感和慾望,同時,在師生談話中,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所以,我先通過玩遊戲的教學手段,讓那些我們天天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現實生活進入學生的視野,進入作文教學的課堂。學生根據我提示的能概括人物特點的內容去尋找對應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這堂課有了良好的開端。

為了幫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寫作的目標,我特意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你最熟悉的同學是誰?他(她)有什麼特點?讓大面積的學生都回答了這個問題。然後,通過品讀範文,學生知道介紹同學可以按三個步驟來做:

1、簡單介紹同學的外貌;

2、先概括説出同學的特點,再圍繞同學的特點選擇一件具體、詳細的事例來敍述説明;

3、概括談談自己對同學的感受或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他們知道介紹人物的方法後,就應該讓他們付諸實踐活動了。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口頭練習,小組內的合作交流,學生代表的發言就應運而生了。這個環節也使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學會了表達,既有利於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也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

俗話説:“不動筆墨不讀書”,我認為作文教學更應該做到以聽説為先導,以品讀為基礎,以寫作為落腳點,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不斷提高。如何讓學生想説、敢説轉化成樂寫呢?創設情境,採用表揚、評獎、提供展覽等多種激勵措施可就是一個良好的舉措了。而本教學中的這幾個由説到寫的教學環節:交流、積累、構思、修改、評賞,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一再認識”的認識論原理,也符合學生習作的認識規律“感悟生活—理解表達—修改完善—評賞提高”。就這樣,寫作在師生的交流談話中層層深入,水到渠成。

新課標要求“要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鼓勵學生願意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講評學生的習作更是此教學活動的一個亮點。我着重抓住這兩個環節來進行:一是充分展示學生的作品。既有全篇的展示,又有精彩片斷的展示;既有當着全班同學展示的,又有小組的展示,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向別人展示習作的機會。二是注意用各種方式來講評。既充分肯定學生習作的優點與長處,也提出個性張揚但又中肯的建議,使老師與學生的講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有必要在此提一下的是本教學設計,是經過反覆實踐,反覆修改,不斷研磨而生成的。第一次試教,寫作主題確定為《我的同桌》,結果發現寫作範圍太窄了,學生看着這個題目就犯難。經過琢磨,最後把寫作的主題更改為《我的同學》,讓學生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選擇自己熟悉的同學來寫。當我把這一教學設計帶至本鎮的兄弟學校馬安小學試教時,發現學生雖然都有很大的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但由於一開始沒有更好的突出人物的特點,結果繞了一個彎,才使“特點”這個詞在學生的腦袋生根。所以,經過再一次的修改,我加入了“猜一猜”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在異口同聲的回答中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抓住人物的特點,才能找到對應的人。由此學生對詞眼“特點”有了比較深的印象。此外,我在指導寫作時避免在文體、譴詞造句上面面俱到,而是緊緊圍繞教學難點“通過寫一件具體的事情,突出人物的一個特點”,並通過多種途徑來落實。從幾次試教學生所完成的習作來看,所有的學生均能按要求寫出同學的特點,大部分學生能舉出具體的事例去突出人物的特點,習作內容具體且有真情實感。第二課時評講習作,師生互動交流也都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從而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無論怎樣,我都覺得作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激發學生説寫的熱情,放飛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説自己身邊人與事、寫自己心裏的話。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8

《金色的草地》一文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種子時的情形,情節真實生動,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調皮惟妙惟肖,使人禁不住會心微笑,美麗的草地和蒲公英給兄弟倆帶來了很大的快樂,而且課文也講明白了草地變顏色的原因。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遊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繫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要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進入情景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一現象,效果會更好。

這一課雖然是語文課,但是也包含着科學知識,那就是晝夜交替對植物的影響,晝夜不斷的交替出現,光照和温度也相應的發生變化,植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也會調整自身的情況。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39

一位特級教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思想的火花,而且可以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金色的草地》一文,雖以敍事為主,但藴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印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進行表演。表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對話。我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要不脱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件事情的時候,我通過課件演示蒲公英與手掌對比,蒲公英的花開及合攏的情景。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做花兒,根據老師出示的時間來變化。這些表演動作雖然很簡單,但卻能激發學生很大的興趣,並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

反思教學過程,覺得有下面幾點成功之處:

第一,把握住了學段目標,教學內容設置合理。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三年級的目標,把詞語教學落在實處,一方面是讀準字音,一方面是理解詞語的意思。由於把詞語與句子結合在一起,結合語境理解的同時還及時指導學生把相關的語句讀通順,所以時間用得少,效率比較高。這樣做也使朗讀指導更加有層次,保證了讀的次數和質量。

第二,關注了學生特點,教學難度把握恰當。因為是三年級上學期,而且是剛開學不久,孩子還只相當於二年級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理解的深度是教學順利實施的保障。不人為拔高學生的理解,不強求學生能夠一次回答到位,注重緩評價、積極評價。這樣,可以比較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三,抓住了閲讀教學的一般規律,教學過程設計科學。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基礎知識積累有限、學習方法掌握有限,因此,教學設計把掃清詞語障礙和讀懂課文內容作為重點,而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把體會課文表達情感這一部分內容安排在第二課時;把生字中的二、三個,在第一課時指導書寫,其餘放在第二課時,分散書寫減輕負擔。這樣的設計既有前後照應,又有梯度層次,學生自然可以學得輕鬆。

第四,聯繫生活談感受。這一步的教學給了學生一個充足的空間,通過全文朗讀談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學生既可以談學前、學後對蒲公英的認識,也可以談自己喜愛的花草。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善於觀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認識、新的想法、新的收穫、新的提高。然後請學生課後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寫一寫自己的新發現。這樣,把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從而感悟學習語文的興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40

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課時,我主要抓住一條線,小作者講的兩件事,第一件事讓學生通過讀、演、體會出玩得有趣,在這裏與作文相結合,讓學生體會作者又是怎麼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把這麼一件事描寫得有趣生動,這個環節學生能夠投入其中,在表演時學生的創造力沒有激發出來,除了課文反映的情境,學生自行增加的不多。第二件事小作者的發現,學生通過讀兩次不同的發現,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還提出大自然很奇妙,有很多趣事,最後一段是總結,有的學生説最後一段“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説明作者也和蒲公英之間發生了很多事,他們產生了感情,所以特別喜愛。有的學生説:“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説出了蒲公英的有趣,看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是進步了不少。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41

新學期開始,我一直在思索,應該如何給孩子搭建一個平台就是讓孩子“潛心會文本”養成良好的品讀文章的讀書品質。如何讀懂一篇文章,要一句一句的品,讀出文字後面的思想感情來,要讀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在講前兩課時,我把重點放在了和孩子們回顧上學期讀書的方法。初讀文章時要完成哪些的任務,細讀要完成哪些任務。在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有目的有梯度的讀。三年級應該在上學期的閲讀基礎上對文字的概括能力和組織語言能力方面應該有所提高。所以除了和學生構建閲讀話題之外我把怎樣準確精練的概括文章內容這個任務也作為了培養重點。再講《金色的草地》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時,有的孩子認為講的是草地早晨、中午、晚上的顏色。我引導孩子認真讀這一段,作者還告訴我們什麼了,有的孩子説我知道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我引導學生這一段裏有一句話很關鍵把這兩方面連起來了。

再認真讀文章,找到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句話在這裏起到了一個什麼作用呢?然後啟發學生這樣的內容要把兩方面和起來説就準確了。“講草地的顏色從早到晚的變化和為什麼這樣變化。”“講草地顏色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講草地為什麼會發生顏色的變化”就這樣學生的表達越來越準確精練了。並且讓孩子知道有的文章有中心句,文章就是圍繞這句話寫的,這句話就可以概括文章的內容,而有的文章需要我們自己來概括,可以找重點句子也可以自己把其中的意思連接起來概括。總之要讓學生在閲讀中慢慢鍛鍊自己的概括能力。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42

本篇課文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學生透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資料。我在檢查學生的讀書狀況時首先以“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展開讀書讓學生明白: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在閲讀感悟第一件事中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然後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並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透過表演,學生能體會了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

在第二件事作的閲讀指導中我抓以下幾點展開理解感悟:

1、提問,“我”先發現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兩次發現有哪些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示?

2、抓住關鍵的字詞和句子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那裏為什麼要強調“起得很早”呢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到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向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並”在那裏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並”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向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此刻才這樣認為,並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能夠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説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最後,引導學生透過感情朗讀加深對資料的理解,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瞭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