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袁隆平的作文(精選54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9.01K

袁隆平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作文(精選5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袁隆平的作文1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飽受飢餓的威脅。

就在這時,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用他的心血給人們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

袁隆平為我們中華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畢業於西安農校!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還得過“科學獎”,“傑出發明獎”,“金質獎章”,“世界糧食獎”等十項國際大獎。2006年,他當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61年,當我們中國人正因為飢餓失去生命的時候,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經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終於發明出了具有增產潛力的優質水稻。1980年,袁隆平將我國第一項農業專利技術轉讓給了美國!

袁隆平為了我們大家的糧食,世界的糧食,他不顧自己去為別人着想。袁隆平在攻關的十年裏,他有七個春節是在海南度過的。袁隆平還有一些名著,比如説《雜交水稻》等。

現在,家家户户都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袁隆平,你真是中國的驕傲!

袁隆平的作文2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國之功勛,民之福澤。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千古,國士無雙。

您永遠活在全國小朋友心中,您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2021年5月22日,一個令全中國人無比悲痛的日子,一個讓全世界都震驚的消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享年91歲。回顧袁隆平爺爺的一生,每個人的心底無不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宋朝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最讓人動人的就是,人們沉浸在風調雨順的豐年裏,聞着十里稻花的香氣,體會着田園的富足和美好。

因為糧食代表着富裕,代表着發展,代表着將來,代表着更好更安寧的生活。泱泱大國,億萬人的吃飯問題千百年來困擾着歷朝歷代的當政者,也困擾着每個家庭。國士無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千古名臣武將,至多有功一國一代,袁隆平爺爺則是有功於全人類。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可是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最好,做到了極致,甚至到離開我們的前一刻還在念叨着這一件事,極致者不凡,值得所有人致敬,值得所有人學習。

袁隆平的作文3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的英雄,我也不例外,我心目中有一個大英雄,那就是袁隆平爺爺!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讀到這句詩,我就會不由得想起我們的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袁爺爺憑一己之力解決了我們全中國十幾億人的温飽問題,被譽為當代“神農氏”,我心裏非常地敬佩他。我經常聽媽媽和老師説起許多的關於袁隆平爺爺的故事,聽着故事,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他穿着潔白的衣裳在稻田裏認真工作的場景……我想着心裏感到無比的自豪!袁爺爺曾經説過:“我有一個夢,叫做‘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看着好高興,坐到稻穗下乘涼。”為了這個夢想,袁爺爺奮鬥了一生。最終,“雜交水稻”讓十幾億中國人的糧食安全有了保障。

這天晚上,媽媽大叫了一聲,悲傷地説:“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聽到這句話,痛哭了一場,睡覺時我翻來覆去睡不着,我望一眼星空,彷彿看到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爺爺出現在了眼前,這時,我感到了莫名的親切感!我要像袁爺爺學習,遇到困難執着前行,多多學習知識,增長本領,持之以恆的朝着自己的目標奮鬥。

袁隆平的作文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是他研究出了高產雜交水稻,是他讓中國人不在忍受飢餓的威脅,是他擊敗了美國人的嘲諷,他就是袁隆平,袁爺爺。

袁爺爺在大學時的志向是一明飛行員,本來他已經離他的夢想很近了。但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一株大約有三百多粒稻穗的稻子。當時他就想,如果每一顆稻子都有這麼多稻穗的話,那中國人民就不會再受飢餓的威脅了。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航天夢,他要研究出來一種水稻,產量高,對生活環境要求少的水稻。

當時美國人還不相信我們,肆意嘲諷我們。但袁爺爺可不管他們怎麼想,怎麼説,他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美國人看!

他説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稻子有高粱那樣高,稻穗有掃把那樣長,他高興極了,坐在稻穗下乘涼。雖然袁爺爺努力了一生,也沒能完成這個夢,但他研究出了高產雜交水稻。這是我們在以後所遇到的突發災荒時,可以使出來的“王炸”。

他去世的時候,是笑着走的,他的家人、護士一遍遍唱着他生前最喜歡的曲子,他是在2021年5月22日13點09分去世的,享年91歲。

國士雖去魂永在,此生無愧中國人!袁爺爺,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袁隆平的作文5

微風拂過,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彎下了腰,它們在鞠躬,為它們的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所有的稻苗都隨風而起,恭送這位偉人的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爺爺説過:“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以前曾多次夢見在稻穗下乘涼的情景,是那麼的愜意,那麼美好。為實現這樣的夢想,從1968年開始,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紅農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製了雜交水稻。誰都知道這項工作是那麼的艱難,袁隆平爺爺就像西天取經的唐僧,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現在這一切都成真了。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國士,更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如今斯人已去,只留遍地稻香綿綿於我們記憶中迴盪,他窮其一生,只為追逐一夢,讓國人遠離飢餓。袁隆平爺爺是科學家中的首富,他雖然身價千億,卻異常簡樸,因為他經歷過饑荒,所以他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袁隆平爺爺曾説過:“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飢餓。”如今,您做到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當常憶袁公。

袁隆平的作文6

小時候,因為我很挑嘴,所以我不僅吃飯很慢,而且胃口很小。

又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我又剩了飯,奶奶也如往常般對我説:“吃不完,就倒給狗子吃。”

但這一次,好像有所不同。

奶奶坐在凳子上,眼神放空,好似在回憶往昔歲月,過了一會才回過神:“唉,現在日子真是好過嘍,不像以前我們過日子,哪有飯可倒呢,吃都不夠呢!有現在的日子多虧了袁隆平先生……”

那是我第一次聽説袁隆平這個名字。

後來,我就被接到了城裏。我還是如以往一樣,吃飯慢、胃口小,與以前不同的是,沒有狗子“接盤”我的殘羹剩飯了。

經歷了幾次倒飯,爸爸終是忍不住了,和奶奶講了同樣的話:“現在的日子真是優渥了,想當年……”爸爸突然止住了話頭,惹得我十分好奇。

爸爸見我興致高昂,便接着説:

“想當年我小時候,每天飯都吃不飽,晚上只能吃稀飯。那稀飯可真的叫稀飯啊,一鍋粥裏,一眼望去只有粥湯,沒有米。我們一大家就靠這個生活。你爺奶還要養活我們兄妹四個,飯不夠分,大人們都不敢多吃,省給我們吃。”

後來,在小學課本上學過寫您的一篇課文,裏頭有一張插圖,您一隻手拿着稻穗,目光含笑。那便是我第一次見到您——雜交水稻之父。

你用一雙粗糙但温暖的手,給無數家庭帶去滿足!

那是一個令人愉悦的週末,手機屏幕上“袁隆平逝世”的推送卻觸目驚心,讓我原本歡喜雀躍的心沉了下去。

袁隆平爺爺,我想,能讓您安心的就是我們好好吃飯,不浪費吧!

袁隆平的作文7

5月22日,對於全中國人來説是一個無比悲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消息傳來,舉國悲痛,全網盡是對袁隆平院士的哀悼與送別!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在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社會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温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的進步樹立了豐碑!

當我深入瞭解袁隆平的事蹟後,再一次瞻仰他的儀容,袁隆平爺爺,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滿臉皺紋,慈祥可親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農民形象,然而在這樸素的外表下卻有着無窮的智慧與力量,因為他的科技研究讓中國老百姓實現了吃飽飯的夢想,在查閲袁隆平的視頻資料時,袁隆平爺爺説過他曾做過一個夢,他夢見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要高。稻穗有掃帚那般大,穀粒兒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風兒輕輕吹過,他戴着草帽和他的助手高興地在水稻下乘涼!雖然這是他在夢境裏出現的場景,但中國的每個人都該記得他的這個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新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將會實現這個夢想。

一粒一飯,當思之不易,當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白米飯時,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袁隆平的作文8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們學校的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工作和生活的安江農校採訪。

安江農校坐落在雪峯山下,氣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進校園,就被“勤奮務實、文明進取”的校訓振憾了。學校裏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果樹成林。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袁爺爺在上世紀50年代初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就來到這所學校任教。當時,全國人民嚴重缺少糧食,過着苦日子。他心裏就有了一個願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餓肚子。從此,他廢寢忘食,潛心研究,揭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終於研究成功了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雜交水稻從地處物種變異天堂的安江農校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學校的老師還介紹説,現在為了讓人記住袁爺爺的偉大發明和貢獻,準備建設“安江農校雜交水稻園”,建成後,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師講解完後,帶領我們在學校裏參觀。陣陣涼風從身邊拂過,我想:袁爺爺為什麼能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雜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問身邊的老師。老師沉思片刻,告訴我:這或許是因為他勤奮務實,潛心進取,心想人民吧,因為袁院士有個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哦,我終於明白了,袁爺爺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用自己的知識,付出那麼多的心血研製雜交水稻,真是偉大呀!

袁隆平的作文9

2021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

依稀記得袁老曾經説過“在一束稻下乘涼。”當時有不少人他痴人説夢,現在看來只是未來的美好憧憬。

袁老爺爺生在亂蕩時代,他經歷過九一八事變,見證過敵人的鐵蹄踐踏在我國的河山,又目睹過人民連温飽都無法保障,餓死在街頭。

年幼的袁老當時便立下“養活中國”的願望。在外國“權威”人士發表的文章中,明確指出“水稻雜交實驗多次不成功,不少科學家或學者都認為水稻不具有雜交的特性。”

元老率領團隊迎難而上,多次進行實驗。這期間一直忍受着社會輿論,外國報紙也對元老團隊的實驗沒有信心相信中國團隊能做到發達國家都無法做到的壯舉。

然而,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天才。他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水稻——雜交水稻,產量何止增了一倍。

自那以後,他永遠被人民銘記,同時獲得了共和國勛章,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院士之一。相信不久以後的將來,雜交水稻會越來越先進,長得像樹一樣高大,禾下乘涼夢不再是設想。

只可惜他已離我們而去,再也看不到有那一天了……

作為共和國的新一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血液,我們一定要銘記袁老的教誨,為人民,為國家而砥礪前行。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10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種着中國的農田,心裏卻裝着全世界的温飽。他奮力逐夢的精神,不僅改變了雜交水稻,也永遠激勵着我在追夢路上奮勇前行。他就是我們的國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長相土裏土氣,梳着小平頭,臉上佈滿皺紋,看起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雖其貌不揚,但他對全世界人民的影響卻很大。

袁隆平院士生活的年代,人民忍飢挨餓,他曾親眼看見骨瘦如柴的人們餓死在街邊路旁,他暗暗立誓:一定讓中國人民過上能吃飽飯的生活。從1961年開始,袁隆平院士每天都到三亞農場去做實驗,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終於在1970年雜交水稻實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實驗田曾多次被人大片毀壞,好不容易才保留了一些種子,得以繼續研究。

袁隆平院士也是中國人中獎項獲得最多的科學家。他身價千億,但卻從不張揚。一件衣服只有三十多,一塊卡西歐手錶戴了幾十年。

袁隆平院士一生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實現這兩個夢想,袁隆平院士用盡畢生心血一心研究雜交水稻,最後造福全中國。

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他的雙手從未停止對稻穀的撫摸,他的生命永遠浸潤在甘甘稻花香中。

袁隆平的作文11

所謂“人以食為天”,如果想要生存就離不開糧食,保證糧食的供給是每個國家的基本國策。但問題是,中國是一個耕地面積小,但人口又眾多的國家,如何能夠保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糧食呢?有個人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協和醫院。他於1953年8月畢業於西南農學系,開始了自己研究農業的生涯。他在農業學校任教期間,發現了一株特殊形狀的水稻,他利用水稻測試,發現這株水稻相比於一般水稻來説有不同的性質,是所謂的“天然雜交水稻”。這也是他人生中一個重大發現,在發現“天然雜交水稻”後,袁隆平便全身心投入到雜交水稻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全中國水稻增產20%,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的農業大國。

可能大家對農業方面並沒有什麼概念,可我要告訴你的是,農業是每個國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自古以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意味着國富民強,天下太平。而每次的皇朝更迭,一般都是天災人禍導致糧食緊缺,人民吃不飽飯才開始造反。農業與國家的國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可見它的重要性。袁隆平就是通過雜交水稻的研究,使得中國以世界5%的耕地養活了20%的人口,創造了一個全球的神話,加速了中國現代化的腳步。

袁隆平院士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今天他雖然走了,但他科技興國,不斷奮鬥的精神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袁隆平的作文12

《我有一個夢》這首歌詞是一位老人抒發內心呈現,他有着偉大夢想,並通過自己不懈努力給全世界交出了漂亮成績!

這位老人他有一種不服輸勁頭,越挫越勇;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成功而自負,不斷制定目標,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己!

這位老人他很樸實無華,他就是一顆定海神針,能帶給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一位非常慈愛老人,我曾經看過老人1篇採訪,其中他説“在上個世紀60年代啊,饑荒時候餓死人啊,我親眼見過”主持人接着問“您是不是害怕這樣場景再次出現”老人連説“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可知糧食重要性!”回想老人在採訪中神情,大有憂天下之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胸懷!為了讓人民不再像他看到那樣食不果腹,他帶領着團隊開始了漫長攻堅之路!

他瘦瘦小小一個人,風吹日曬皮膚黑黝黝,像個地地道道農民;他為人低調,他獎項非常多,但是他從不在意這些,攻堅克難,一絲不苟!

還記得老人給自己母親寫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餓肚子,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遺憾,自己母親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積攢了多少想對母親説話,多少悔,多少盼,這已成為老人永遠惦念了!

這位老人永遠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時候有那麼多人主動去送老人,為老人留下想念淚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成績,他實現了自己夢,他終於放心離開了。

袁隆平爺爺對您我們有太多不捨,您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13

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納涼夢,一個是雜交稻遮蓋全世界夢……

——題記

一片土地資源,一把稻米。一片一無所獲的土地資源,哭泣聲直過千雲宵。一把稻米,那會是幾十人,甚至數百人的生命。“不太可能了,不太可能了。”

一片土地資源,1100KG。夏日的風吹過水稻田,小小稻苗隨風飄蕩晃動,好像是一片夏日的悠閒自在。可小小稻苗始終也不會了解,一位老人不會再會開了小車在田裏,小心地培養他們。

幼苗們會勤奮長的很高,長的非常大,要像高粱米一樣高,穗子要像掃帚那麼長,長出的稻米要像花生仁一樣大……不容易再有些人為捱餓迫不得已,由於“我的一生追求完美便是讓任何人避開捱餓。”

我們害怕名人的離開,我們害怕之後的大家不記得她們,擔心她們確實變為書本上的一行文本。最恐怖的事兒,是忘卻。我們害怕她們只瞭解只説不做的定義和實際意義,不清楚她們真真正正的投入了是多少,真真正正的為何非常值得大家記牢。大家確實不容易忘掉。

功在千秋,利在千秋,一粥一飯思得來不易!

一位老大爺,笑的那麼和藹可親,那麼高興,開了他的小車,行車在田坎上。地裏的稻苗,比高粱米還高,穗子比掃把還長,稻米像花生仁一樣大。祖父笑着,大家跑去對他説,超級稻長遍了全世界全國各地,他或是笑着,笑的那麼和藹可親,那麼高興……

袁隆平的作文14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親愛的袁隆平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得知這個消息,我的心裏很難過。

在我的印象中,袁爺爺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遠,是因為我們沒有很深地瞭解他,只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畢生研究雜交水稻;近,是因為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都和他有着密切的關係,是他讓我們不再捱餓,是他以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中國人。

他有着聰明的科學家的頭腦,但是卻有雙像農民伯伯一般粗糙的雙手;他可以是理髮師眼中“最帥的九零後”,也可以是記者口中“最青春的小夥子”;他一生為民,不知疲倦,只要中國人不捱餓,就是他最大的夢想!

現在,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們每天吃着香噴噴的米飯,好好吃飯不剩飯,就是對袁爺爺最好的回報。

我想對袁隆平爺爺説:“袁爺爺,您就放心地走吧,您的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就交給我們吧,交給您曾經寄予希望的青少年們吧!”

袁隆平的作文15

袁隆平爺爺——雜交水稻之父,於2021年15月22日13時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爺爺,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心裏一陣哽咽,哭也哭不出來,有種莫名的難受。雖然我對您不太能夠了解,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讓中國人填飽了肚子,讓全世界減了少了飢餓。我就心生敬畏。您太偉大了,我向您致敬!

看了新聞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還帶着團隊在海南三亞發展科研,您和團隊一直在刷新水稻產量記錄。第一次覺得名人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像一顆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長長的蹤跡。但是袁爺爺,我堅信,以您命名的星星一直掛在天上,一直閃爍着亮眼的光芒。

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看到全國上下都在為您送行,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於泰山,值得我們永遠悼念,銘記在心。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顆粒無收的土地,哭聲直上千雲霄。一把稻米,還怕農民沒有飯吃?“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一片水稻。夏日的風吹過稻田,小小的稻苗隨風擺動,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閒。可稻苗永遠也不會知道,一位老人不會再開着小車在田間,小心地培育它們……

袁隆平的作文16

2021年5月22日,湖南長沙下了整整一天的雨,天陰沉沉的……忽然,傳來了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於下午1點07分離開了人世。

他曾經歷了長達三年的大饑荒,他見過許多人吃不飽變得骨瘦如柴,最後導致死亡。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要讓全國人民吃飽飯,一個夢想在他心中紮下了根:稻子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把還長,穀子比花生還大。為了尋找雄性不孕水稻,他花了20年時間,只找到了4株,後來還被人拔了,他依舊不放棄,堅持不懈。

如今,因為袁隆平爺爺的`科技成果,中國人終於吃飽了飯,而且把飯牢牢地端在了手上,為了解決世界其它人口吃飯問題,他還有一個夢想: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沙漠、礁石上等惡劣環境下長出水稻,讓世界人民不再捱餓。他的博大胸懷,讓人欽佩。

他曾説:“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他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像他一樣致力於助人為樂的幸福事業。

我的眼前浮現了這樣一幅畫面:金黃的田野中,稻穗低下頭,彎着腰,突然,一陣風微微拂過,一股稻香撲面而來……

袁隆平的作文17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偶像,有的同學崇拜電影明星,有的同學崇拜飛行員,有的同學崇拜歌星……而我的偶像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漢族,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在居住在湖南省。自然災害造成的大饑荒,使袁隆平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清楚地意識到:國以人為本,民以食為天,是人類的生存法則。

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產的雜交水稻,讓天下受苦的百姓都能吃飽飯,讓人類遠離飢餓!依據對生物遺傳學的深入研究,同時仔細觀察和反覆推敲,他論證了天然雜交稻。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他終於成功了。他不僅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福音。現在袁隆平爺爺已經九十多歲的高齡了,他還努力地為中國的水稻事業默默無聞地貢獻着自己的年華。

我也要好好學習,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為自己的祖國做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18

説起為中國作出貢獻的人,大家一定先想到的人是毛主席、鄧小平、周恩來,但今天他們都不是主角,我要説的是“水稻雜交大王”—袁隆平爺爺。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他一生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今的中國,有60%的水稻產量,源於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品種。

在一次車展上,袁老只是摸了一下豪車,就被網友吐槽,一個科學家買豪車?袁老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讓有些人吃的太飽了。當有些人追星刷劇吐槽科學家的時候,袁老正在改良着水稻,讓人吃的更健康。

袁老去超市看了看米價,微笑着走了,袁老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中國14億人民吃飽飯。

趙麗穎説:“我的一瓶化粧品才2萬多。”黃曉明説:“我的一盞吊燈也才45萬。”袁老卻説:“我的一件襯衫20塊錢穿到爛,一雙布鞋穿到破頭。”袁老去世時,靈車從長沙路口過,所有汽車都停下來,打起鳴笛,為袁老哀悼。

“禾下乘涼夢,丹心映青田。”他播撒下一粒粒種子,種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也種在了人民的心田,生根發芽。

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19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尖鋭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用驚人的科學成就響亮地回答了這人問題。

袁隆平、平頭小臉,土裏土氣。而正是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穫和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是怎樣的力量使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13億人的`命運呢?又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執著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呢?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着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祕決時,他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

面對未來,袁隆平仍滿懷夢想,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佔世界水稻面積10%提高到20%,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20

袁隆平爺爺,1930年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遺憾,袁隆平爺爺於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這位讓人敬佩的院土從此離開了人世,離開了我們。袁隆平爺爺曾在中學時代就立志成為一名農業專家,所以在高中畢業後,他選擇了農學專業,從此走上研究農業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他曾經説,他做過一個這樣的夢:田裏的水稻產量很高,有高梁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他就坐在這樣的稻穗下乘涼。這場夢還沒有實現,您為什麼就遠行了呢?目睹靈車駛過長沙街頭的場景,我的眼淚在眼睛裏不停地打轉,這個為了國人能吃飽飯,而奮鬥了一生的袁爺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現在,袁隆平爺爺的的禾下乘涼夢,還沒有實現,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依靠科技,把爺爺的夢想去實現。

袁隆平的作文21

這幾天,我和爸爸媽媽看到了袁隆平爺爺離開的消息,心裏感到很難過。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水稻的發明,它為解決我國温飽問題乃至世界糧食短缺危機發揮了巨大作用。

袁爺爺曾説:“自己做過一個夢,夢中超級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帚那麼長,粒粒有花生米那麼大……為了實現這個“禾下乘涼夢”,袁隆平爺爺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水稻,獻給了人民。他雖然離開了,但是我們會永遠記住他,永遠愛戴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更要勤儉節約。我原來比較挑食,常常剩飯,知道了袁爺爺的感人事蹟,我非常慚愧。從現在起,我堅決不浪費糧食。在學習上,要以袁爺爺為榜樣,好好學習,不怕吃苦。

袁爺爺雖然離開我們了,但他的精神我們一定會傳承。我們要接過袁爺爺的接力棒,用真才實學為國家做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22

2021年5月22日下午,剛拿起手機的我看到了網上的新聞標題都寫着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噩耗,鼻子一酸不知不覺就濕了眼眶。此時我卻腦海浮現出一句話:“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是的,袁隆平爺爺的一生都在為中國人民所付出,雖然已經逝世,但卻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會在新時代青年中繼續發揚。

認識袁隆平爺爺還是在小學課本中認識他的,當時老師説他是“雜交水稻之父”,我便知道如今我們能夠温飽都是袁隆平爺爺的功勞。但是聽老師講了袁隆平爺爺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我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以前嚴峻的條件下,袁隆平爺爺既要面對輿論的壓力又要似大海撈針一般的尋找“雄性不育植株”,既要有耐心又要承受得住實驗過程中的失敗與挫折,經過不懈的努力才有這樣的成就。袁隆平爺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只要相信自己,充滿決心朝着目標奮鬥,總會有所收穫。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正如袁隆平爺爺一樣,還有許許多多已經逝世的偉大人物依然都留在我們的心中。

袁隆平的作文23

昨天,爸爸説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電視裏好多人都在向袁隆平爺爺致敬,有很多人冒着雨、排着長長的隊伍,只是為了向他獻上一束花,表達自己的哀思。還有很多人在馬路上追趕着袁隆平爺爺的靈車,一邊追着一邊喊着:”袁爺爺,一路走好!”。還有的人在朗讀自己為袁爺爺寫的詩,念着念着就失聲哭了起來。

我知道袁爺爺是研究雜交水稻的大科學家,但是我沒想到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掉念着袁爺爺。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説,他小時候買糧食和在外面吃飯都需要糧票。那會兒一畝水稻的產量大概只有八百斤,後來種上了袁爺爺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3000斤。使得我們國家在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解決了我們十四億人口吃飽飯的問題,從而讓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可以自給自足。爸爸和媽媽在看電視轉播時也流下了眼淚,雖然他們是偷偷地流淚,但是他們用紙巾擦眼睛的動作讓我知道他們流淚了。

我覺得當一名科學家真的很受人尊重,我上課要認真聽講,長大了當一名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學家,做一名對社會有用和有貢獻的人。

袁隆平的作文24

“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袁隆平

您是神農,在人間留下滿倉稻米後,便返回了天國。我們都會想念您,日後您看見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

您很可愛又温柔,看見小鴨子會學嘎嘎叫,您喜歡小動物,養了一隻小貓咪叫“袁花花”;喜歡吃甜甜香的油炸食品,還愛吃零食。您還在稻田裏拉小提琴,叫上家人一起唱歌;熟悉您的人都很喜歡您和你在一起……

您來時,時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您出生在戰火連天的年代,捱過餓,死裏逃生。而我們從小衣食無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您,為了人民遠離飢餓,在無數日月裏研究雜交水稻。本應安心坐在辦公室的您,頂着烈日在田間用放大鏡研究水稻,幾十年如一日。

您走了,低頭看着盤中餐,淚水與米飯溶為一體,是我對您的思念。從今以後,我會好好吃飯,珍惜糧食。超級水稻會長大,袁花花會長大,我也會長大。未來,我定會向您一樣,為祖國、為世界,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出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25

2021年5月22日下午1時。我國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偉人——袁隆平。他的一生奉獻於研究雜交水稻,為全世界的糧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離去很突然,更讓我們悲痛欲絕,但他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袁老是一個有目標的人——他在年輕時便許下了“禾下乘涼夢”,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養活全球更多的人口,我很受觸動。袁老許下願望後併為之努力,一直向着目標奔去,我明白——袁老的目標實現了。

袁老是一個敬業的人——在實現目標的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困難,袁老曾一次又一次的面臨困難,可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努力,如此終於取得了成果。儘管到了退休年齡,卻還不忘工作,每日都與水稻打交道,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袁老是一個“自由,散漫”的人——用袁老的話自己説。與其他科學家不同的是,袁老是幽默而又追求自由的人,在我的理解,其實就是袁老有一顆樂觀、積極向上的心,讓我們更能感受到他的親切。

袁老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

袁隆平的作文26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尖鋭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中國人。”袁隆平用驚人的科學成就響亮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袁隆平,平頭小臉,土裏土氣。而正是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驚人的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穫稻穀60%源自於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是怎樣的力量使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幾億人的命運呢?又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執着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呢?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着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祕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

面對未來,袁隆平任滿懷夢想,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世界水稻面積10%提升到20%,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我由衷的敬佩他——一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的作文27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

還記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裏去。可是,暴雨是無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裏呀!過了一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一污濁中找到一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蹟啊!此時的袁隆平心裏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並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經驗。

袁隆平真偉大,是他讓人們的天敵--飢餓消失;袁隆平真偉大,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要用盡一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偉大因為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奇蹟,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袁隆平的作文28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想到這句詩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在上一週要去死的袁隆平爺爺。他都90歲了,但是心態還是很好,身體還很健康,你們覺得他不是很偉大嗎?

袁隆平爺爺,您的去世讓我瞬間感到不好。雖然我只聽説過你,但從沒與你好好的見過一次面或拉過手,但是我總是知道你,你為我們中國做出了許多貢獻,以前中國只是要維和國家的食物,但是當您到了一個農民以後。中國徹徹底底的出來了,您真偉大。為了不讓人餓肚子,你放棄自己的辛苦啊!

袁隆平爺爺在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農業,他創造了13年。讓中國一大半的人都吃上了糧食。人生中有多少個13年的,可是袁隆平爺爺就在這一個13年的時間內,讓餓着肚子的中國人一大部分全都吃上了糧食。他現在90歲了,還一直辛勤勞動做啊,種糧食讓我們中國,吃上了食物。

袁隆平爺爺,他是一個為祖國做貢獻的人,他為了我們放棄掉了自己的身體。他整整創造了13年。他就是想讓我們中國吃上糧食,因為有了它,我們才有了現在的今天。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浪費,光盤行動,我最棒。這是對袁隆平爺爺的一種尊重。

袁隆平的作文29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要麼是娛樂明星,什麼少年團啦,跑男啦;要麼是為國奉獻的英雄人物,像鍾南山、李蘭娟,而我的偶像,正是剛去世不久的袁隆平爺爺。

事情要説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時的中國人民都吃不飽,袁隆平見此情況便下定決心要救救中國,讓中國人吃飽飯,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在那個時候,想讓全中國吃飽飯可不簡單啊!於是他茶飯不思,廢寢忘食地研究水稻種植。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袁隆平發現了一株“野敗”,最終成功研究出了雜交水稻,並移植在田中。雜交水稻產量遠遠高於普通水稻,糧食產量也因此大大提高。

雖然產量提高了,但袁爺爺並不滿足於此。他帶着團隊苦心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水稻的畝產量。有一次記者採訪他時,他説:“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袁爺爺為了實現這兩個夢想,孜孜不倦,下田考察,並且一次次地突破。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也堅持親自下地,正是他這樣一生不懈的奮鬥,使全中國的飯碗牢牢地抓在手裏,而且還研究出了海水種植稻。

如今,袁爺爺已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永遠緬懷他,他將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偶像!

袁隆平的作文30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點零七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歲。

當我和媽媽聽到了這個消息後,甚至還以為是個謠言,後來,才知道這居然是真的。在一瞬間,我的心中彷彿是灌滿了鉛,變得無比沉重,因為他可是我們的袁隆平爺爺啊!是他帶領着他的科研團隊,解決了整個中國所急的糧食困境,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他是當之無愧的明星,永垂不朽的偉人!

我平時最愛吃的主食就是大米飯,而這大米的絕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爺爺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嗎?他曾説過:“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則用自己畢生精力,去實現了這一句話。現如今,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的水稻,已經中上了他的雜交水稻,這些水稻,餵飽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他畢生只做好了這一件事——雜交水稻,而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被世界銘記!

願您一路走好,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時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飯的。

袁隆平的作文31

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尖鋭命題。“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就能養活人。”袁隆平用驚人科學成就響亮地回答了這人問題。

袁隆平平頭小臉,土裏土氣。而正是這個其貌不揚老頭,以自己不懈努力驚人才華,在古老土地上創造了非凡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雜交水稻,每年收穫稻穀60%,源自他培育雜交水稻種子。是怎樣力量使一個人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13億人命運呢?又是怎樣力量促使他執著於雜交水稻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呢?

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袁隆平有着講不完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祕決時,他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回答。

面對未來,袁隆平仍滿懷夢想,他希望雜交水稻由目前佔世界水稻面積10%提高到20%,實現總增產3000萬噸,真正造福全人類。袁隆平用科學知識在古老土地上,圓了華夏民族幾千年夢想,實現了一個震驚世界神話。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個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32

作為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着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並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夢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必須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裏創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着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着真切的情感的,對於一個素昧平生而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並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袁隆平的作文33

我有許許多多敬佩的人,可我最敬佩的人還是“袁爺爺”。袁隆平爺爺曾多次公開表示“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

一九六零年,罕見的天災,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爺爺看到不知有多少人餓死在路邊。

上世紀七十年代,袁隆平爺爺成功研製出第一代可大規模推廣的雜交水稻,產量比普通水稻增產幾百斤。讓幾百萬人遠離了飢餓。

袁隆平爺爺一生鑽研水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多天都泡在田中,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一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世人遠離飢餓。“禾下乘涼夢”是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梁還高,種子有掃帚那麼長,穀粒有花生米那樣大,他和同事,助手們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

袁爺爺一生甘做一粒種子,熱愛祖國,一心為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質,徝得我們學習。如今,他已經遠離了人世,但他的精神與世長存。我做為一名學生,首要任務是好好學習,長大後要為袁隆平爺爺未完成的兩個夢想做出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34

袁隆平,相信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1930年9月7日出生於北京,在他小時候,那個時候經常鬧饑荒,整個中國都陷入飢餓當中。

這時,剛剛考上大學的袁隆平,本來可以選擇別的科目,可是他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中,他選擇了農學。

等他畢業後,他跑到一所農業學校,到那裏教人們農業知識。

因為那時的袁隆平心中有個夢想——填飽中國人的肚子,於是他決定培育雜交水稻。

經過袁隆平好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培育出800多株雜交水稻的苗,結果晚上睡了一覺,第二天,這些苗就都被人連根拔起了。袁隆平很生氣,但又找不着是誰。

幾天後,他在一個下水道旁邊發現了幾株沒有被破壞的苗,他又努力陪着這些苗,最終,他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最後,經過他幾十年的努力,他把水稻的畝產從300多公斤提升到1500公斤。

因為袁隆平的堅持不懈,他才取得這樣的成就,我從中獲取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把事情做成。

袁隆平的作文35

誰是我心中的英雄呢?我心中的英雄不是有名的歌手,也不是有名公司的創始人,他是一個偉大又無私奉獻的人。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1960年,人們很缺食物,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人因飢餓而死去。於是,他在農校的試驗田裏種上了水稻。有一次,他偶然發現了雜交水稻,在春天播下了雜交水稻的種子。袁隆平的腿上、腳上都是泥,他卻毫不在意。即使累得連話都説不出來了,他也不肯休息,他説:“為了全國人民能吃飽飯,再累也值!”

袁隆平和同事們種下了這些寶貴的種子,讓雜交水稻大量生產,併成功解決了人民的饑荒的問題。

袁隆平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即使有了偉大的成就,也不四處宣傳。而是謙虛地説:“這沒什麼,是我應該做的。”

不幸的是,我們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在今年的5月22日13點7分去世了。人雖然走了,但這種精神卻永遠留存。

袁隆平爺爺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我要學習的人!他永遠是我的榜樣。每當我遇到難題時,他就像燈塔的光照着我,讓我敢於面對難題。

袁隆平的作文36

在5月22日下午13點07分,袁隆平爺爺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爺爺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得之袁隆平爺爺逝世這個消息後,我心中非常難過,因為是袁爺爺的成就才讓現在沒有了饑荒,很少有人餓死的情況了。袁爺爺用他畢生的精力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現在,是一個多麼偉大的人啊!

手機裏,新聞中也紛紛有人發文緬懷袁爺爺,在袁爺爺靈車的途經之地,大多人都鳴笛致敬,還有許多人在路旁目送,也有人隨着靈車一路狂奔,這也看出了現代的人對袁爺爺的尊敬。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袁爺爺造福了人類,造福了世界,在晚年期間依然努力為人民做貢獻,是真正的國之脊樑。

古時辛棄疾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就用豐收來表達了喜悦之情。的確,豐收就代表富裕和安康,袁爺爺您給我們帶來了富裕安康,為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會永遠記住您,您的名字將永留青史!

袁隆平的作文37

當你吃着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脱飢餓,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就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我們國家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吃飽肚子,擺脱飢餓就成了人類歷史的不朽主題之一,雖處不同國度,不同疆域,都擁有着一個永恆不變的夢想:解決糧食問題。而中國自古以來人口眾多,吃飯成了國人最大的問題,儘管古代歷朝歷代想盡辦法,也未能解決問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個局勢才發生了改變,改變這個局勢的人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一個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名字,他發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給整個人類帶來了福音。

現在,人人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米飯,這些福利可都是袁隆平爺爺帶給我們的,我們要懂得感恩。請讓我尊稱您一聲:袁爺爺吧!

作為小學生,我們除了要像袁隆平爺爺那樣胸懷大志,艱苦奮鬥,同時,還要從小事做起;一絲不苟,必須學會愛惜糧食,節約糧食,這可都是眾多人努力的結晶啊!

袁隆平的作文38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他的童年時光,幾乎都是戰爭的威脅中度過的。那時的他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處逃難。

年幼的他不懂,為什麼我們中國要受欺辱?為什麼我要東奔西走?為什麼中國要忍受飢餓和貧窮?等到袁隆平高中畢業,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穩定了,但在他的學業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難。上了大學是好事,可是學啥?父親的思想比較傳統,希望兒子能通過上學走入仕途,升大官,賺大錢。可袁隆平不樂意呀,他不喜歡錢,偏偏喜歡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裏,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歸宿,在別的孩子把賺錢當成理想時,他卻對鮮花,綠草,果樹有着異常的嚮往。而他也確實這麼做了。1949年,他義無反顧地報考了西南農學院的農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湖南農校任教。在那幾年,他邊教課邊學習,不光給學生提問題,更喜歡給自己提問題。課堂外的他,經常埋頭在田野間,去從實踐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災害來了,很多地方都鬧起了饑荒,人們有的餓死,有的病死,就連袁隆平的身體也有些撐不住。

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他愁得連覺都睡不好。在當時,雜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難題,就連發達國家的專業人員也沒有攻克,很多人都覺得袁隆平在痴人説夢,可他偏偏不服輸——“外國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們中國人不行!”人民捱餓的景象就是他的動力,他邁開雙腿奔走進田野,去尋找那從未有人見過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頭頂着大太陽,腳踩在爛泥裏,彎着腰一點點地觀察、尋找,後來他終於找到了,可這僅僅是第一步。實驗,觀察,整理數據,撰寫論文……潛心研究了好幾個春秋,他才使雜交水稻成為了可能。

袁隆平的作文39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颳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裏,一心只想着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讚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麼大頭銜、那麼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週摺,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麼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儘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錶……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裏,還想着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麼,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着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隻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鬥不息呢?

袁隆平的作文40

袁隆平,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世界公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國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為名的績優股。然而,我們第一眼看見我們的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這個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點兒像從某個山村裏走出來的一個農民!你看他膚色是那麼的黝黑,身材是那麼的精瘦,皺紋是那麼的深刻。

記得有一次,一家畫報刊登他的照片,編輯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給誤配了“農民獲得豐收後的喜悦”的文字。這雖然是出版界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説明:袁隆平,他太像一個農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確是屬於很快會被淹沒在人海中的那種人。

“談雜交水稻”,這是袁隆平來母校為我們所作報告的題目。這個題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沒有什麼修辭的運用,更沒有任何學術的賣弄。但我們深深地知道,在這個看似普通的題目的背後,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擠在兩間用木板從澡堂隔出的潮濕發黴的小屋裏,還要不時承受“不安心教學,專想歪門邪道”的冷嘲熱諷。但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他的雜交水稻研究終於取得決定性成果。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嗎?

我們手捧着鮮花簇擁着袁隆平,並一齊湧向他主講的報告廳,我們如此熱情,一點也不比我們追逐心目中最紅的明星差。我們知道,我們也許並不能完全聽懂他所要講的“雜交水稻”,但我們會用我們的心去感悟大師所説的每一句話。

他開場的第一句話是:“我只是個普通人……”

夠了,我們哪怕聽懂的只有這一句話,就已經夠了!我們從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與偉大的關係。

這也是校友袁隆平給我們的最主要感受,的確這就夠了。

袁隆平的作文41

2021年5月22日1: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這位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的偉大科學家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今天就讓我來説説袁隆平爺爺生前的事情吧。

説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為大公之位,可他卻謙虛的説道:“人民科學家我談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説是什麼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他希望“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一樣大,然後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愛提問,好自由的城市學生自立農家耕農業,5月10日在隴南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袁隆平爺爺説:“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因此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只有這樣才配當一個科研工作者,也才能當好一個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轉學到博學中學期間吃的是雜糧飯,點的是桐油燈,一兩個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學習還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6:00起,養成了他乾淨利落遵守時間的作風。

1947年湖北省舉行遊泳比賽,袁隆平爺爺因為個頭小沒被選上,他很不服氣,就跟上了別人的自行車進了賽場,體育老師發現後勉強讓他上去,沒想到竟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選了。還有很多很多他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蹟,百折不撓,勇於博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着你,記着您的豐功偉績,記着您對祖國的貢獻,向您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袁隆平的作文42

狂風呼嘯,雨點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地毯。為湛藍的天際織了一張灰色的大網。遮天蔽日的烏雲遮住了光彩奪目的太陽,灰暗的天際,無邊的烏雲,空曠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靜靜的!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一切看上去那麼遙遠,卻又那麼近,一代偉人就這麼與世長辭了。

16時許,靈車駛出醫院,路邊聚集了聞訊而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車鳴笛,人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於言表,悲慟高呼:“袁爺爺,一路走好!”

袁爺爺病重時,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畢生追求的夢,一個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為了讓中國人都能吃飽一頓飯,袁爺爺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是可敬的,是樸實無華的。

袁爺爺的一生與雜交水稻從未分離,那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稻穗彷彿是他的孩子。一輩子為了他們任勞任怨,卻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讓世界吃飽飯的功臣,平凡的瑰寶。袁隆平爺爺曾説過,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夢想尚未實現,不會停歇的老人卻先走了。袁爺爺,夢想尚未實現,您怎能以這樣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爺爺,您常説自己有着七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更有二十多歲的肌肉彈性。這麼樂觀的您,怎能不辭而別?

邁入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您卻一直奮鬥在科研第一線,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從心了,因而每年都給自己定下目標,時間雖緊,但歲月無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壯志就是老驥伏櫪得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犧牲了自己,滿足了世界,任歲月變遷,任世事無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終有您,歷史的長河中,您的身影不會消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我是多麼不相信這句話,多麼希望您與與世長辭的消息是個謠言。如風般來的快,去的也快,晶瑩的淚花從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現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43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他創造的社會財富,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

——題記

有一位老人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決了中國14億人口的温飽問題;他曾多次赴國際水稻所開展合作研究和技術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國開展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膚是被太陽親吻過的色彩,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道皺紋,鬚髮已被匆匆流去的時光染成花白,他大步邁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那麼靜謐,他那雙粗糙的手,輕輕的撫摸着水稻,眼裏充滿了喜悦。

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實驗中,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稻穀減少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説:“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發展了。”面對無數的譏諷,袁隆平爺爺依然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直堅持研究水稻,終於將雜交水稻研究成功,還將它推廣到了全世界。每當有記者採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後,我90歲時就是90後。”袁爺爺總是懷揣着一顆年輕的心,面對事物總抱以樂觀的心態,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那麼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們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袁隆平的作文44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在各個媒體平台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着一株株如同一隻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着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為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為之震驚。

像這麼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勛的傑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麼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台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着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為中國人的温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馬遷也曾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於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説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説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為是他讓我們不再飢餓,不再擔憂温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為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着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為國家爭光!

袁隆平的作文45

2021年5月22日,這是一個黑暗的日子。“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溘然長逝。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袁老大半輩子都在研究雜交水稻,以提高水稻的產量,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吃上飽飯。他有一個夢,在夢裏,稻苗長得像高梁那樣高,稻穂比掃帚還長,稻米像花生米一樣大,他就在稻穗下乘涼。50年來,他用一粒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卻只留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願望——禾下乘涼。

都説“民以食為天”,袁老他不斷突破糧食產量,一次次打破自己創造的紀錄,八百公斤到九百公斤,再到一千公斤……袁老的目標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實現了這個,又想更大的目標。

當大多數老人都安享晚年時,九十多歲的袁老依然親自下田察看水稻,水稻讓他精神,即使累了,在看到自己研製的水稻技術取得成功,疲憊也早已消失,只剩下滿心歡喜。

“四海無閒田,農夫尤餓死”。這是唐代人民的寫照。而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會遇到饑荒了,袁老和他研製的雜交水稻,造福了中國,也造福了全世界。

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一項獎項都無法概括袁老應獲得榮譽,“袁隆平”將會深深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毫無疑問,袁老定是重於泰山的,他的貢獻,完全稱得上是空前決後的。

袁老,您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袁隆平的作文46

“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光榮的名字,週四時我還曾用紅筆在這幾個字上做標註,誰又曾想三天後這抹豔麗的紅卻將成為灰色呢?出生於1930年,後也將加上一個卒於2021年,在這個温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長沙,稻子就將成熟,但他卻再也無法駐足在百里飄香的稻田中觀看。他就是我們的恩人,他賜予我們生命,他就是袁隆平院士。

許多人為他哀傷,為他送行,他是名勇士,他讓無數國家吃上了稻米,他讓無數人民不再捱餓,90多歲卻仍日復一日的工作着。每粒米都是他用血汗換來的,從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沒有糧食就沒有技術,沒有袁隆平老爺子,就沒有現在的大中華。他就是稻子,看似不起眼,確是重工業、高科技的地基,他頂着烈日卻從不低頭,能為別人吃飽飯而窮極一生。

但他的死卻並不代表袁隆平老人將離我們遠去,如果在西方心臟的停止與腦死亡代表了離去,那麼在東方,他將會永遠活下去。“活下去”三個字,指的並非他的肉體,而是指袁隆平老人這為國捐軀的精神。所謂英雄,所謂傳奇,所需要的都不是超能力,只是要為祖國奉獻的精神、為他人奉獻的覺悟,人人都能成為英雄,人人都能成為下一個“袁隆平”,歷史將會過去,傳奇將會受到傳承,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新的輝煌,雖然這過程很慢,但絕不會有錯誤,因為我們中國人,我們熱愛祖國,袁隆平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他的精神也將永遠依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聞稻香千里,願院士安息!希望那躺在羣花中的偉人能夠安息,也希望他的精神能一直受到傳承,讓傳奇永不磨滅,讓英雄永不稀缺!

袁隆平的作文47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和時間,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時,我的眼前,我的腦海裏就會立刻浮現出袁爺爺的身影。他那古銅色的臉上,總掛着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皺紋記錄着他那不平凡的歲月;他總是穿着那幾十塊錢的襯衫,頂着嚴寒,忍着酷暑,在農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這是袁老至死堅持的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現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佈這件事時,是那麼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的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餵飽了全中國人民,也餵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們向裏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的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出這一發現時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的説:“我們做不到的事,區區一箇中國鄉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現的那一粒種子餵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為雜交水稻,為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盤行動。不讓遠在天界的袁爺爺心寒。

袁老,走好!

袁隆平的作文48

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夏季糧食的豐收時節。糧食的大豐收讓祖國的糧倉爆滿,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讓讓人明更加安康。但是為我國甚至全球糧食曾收層產的袁隆平院士卻離開了我們。

糧食的豐收意味着國民能吃飽飯,意味着國家的國泰民安。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糧食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人類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説的好“民以食為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説過:“中國人要把飯碗拿到自己的手裏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週末回家看到路邊的田地裏綠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壓彎了腰,偶爾的一陣風,稻穗隨着風擺動,我彷彿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邊看着稻田豐收的笑容。再過幾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時候,到時候田地裏一片一片的金燦燦,每當這時就想起了偉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為糧食的曾加產量而努力,與種子打交道,簡直就是稻田裏的守望者,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遠銘記於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吃飽飯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後的每次吃飯我都會想起他。

斯人已逝,憂思長存。他在稻穗下乘涼的未完成的夢,後人將踏着他的腳印繼續前行。

袁隆平的作文49

袁隆平爺爺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爺爺説過這樣一句話:“7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20歲的肌肉彈性!”他80多歲每天還堅持打排球游泳,現在年輕已經90歲了,已經遊不動了,打不動了。但他還是在學習,他在辦公室裏全都是書,書桌上堆滿了書,書櫃裏塞着滿滿的書。老師説有句俗話叫:學到老,活到老!90多歲了還在學習,我們現在在是小學生,更應該學習!

有一天,一位記者來採訪袁隆平爺爺,記者問他:為什麼要研發這個雜交水稻呢?袁隆平爺爺説,因為幾十年前人們吃了上頓就沒有了下頓,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現象,希望長大了以後想不要再出現這種狀況,就想要研發這個雜交水稻。經過長期研究,他最終完成了這個願望。袁隆平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在水稻下乘涼,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兩個願望都實現了!袁隆平一個人解決了半數中國人的糧食問題,他非常的偉大!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費糧食,他曾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説,“我們辛辛苦苦鑽研提高水稻產量,每畝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難,提高之後,又浪費了。浪費不但可恥更是犯罪……”多年過去,浪費糧食現象依然存在!希望人們不要浪費水稻,現在我們有飯吃了,卻變得不懂珍惜。

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袁隆平爺爺這種淡泊名利、艱苦奮鬥、堅持不懈、一心為人民的精神!老師説我們以後要光盤行動用這種方式來紀念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的作文50

一條新聞在各大平台上載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句話感動到內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飢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又反轉,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飢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一條假新聞,多希望再闢謠一次。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大,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勛章時曾説:“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麼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勛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説要繼續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在自己的學業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一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袁隆平的作文51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夢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個世界。

對於他的最初記憶,是在一次看電視節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熱淚地跟我們講,作為中國人,天地君親師,你們可以忘記和背叛,但誰都不能忘記袁隆平爺爺,誰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爺爺。

聽老人説,中國上世紀60年代,在大饑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還聽到身邊很多人表達着對袁隆平爺爺的感謝,是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命運”,讓許多中國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種植糧食發生了改變。當聽到袁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為袁爺爺祈禱。

因為袁爺爺,中國人,不僅僅是不再餓肚子了,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袁爺爺,他是國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讓不少國家免除飢餓的`人。

國士無雙,當是袁隆平爺爺,我輩幸福,當憶袁隆平爺爺。袁爺爺只是帶着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我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我會永遠銘記袁爺爺,沿着他前進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爺爺的引領,我們會奮勇向前!

袁隆平的作文52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

還記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裏去。可是,暴雨是無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裏呀!過了一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一污濁中找到一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蹟啊!此時的袁隆平心裏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並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經驗。

袁隆平真偉大,是他讓人們的天敵——飢餓消失;袁隆平真偉大,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要用盡一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偉大因為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奇蹟,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袁隆平的作文53

“袁隆平”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不僅獲得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獲得過聯合國“科學獎”哩!今天,我要説的是我家的“袁隆平”。

我的外公七十多歲了,身體特別硬朗。退休前,他是縣裏分管農業的領導。聽媽媽説,外公是華中農學院的高材生,不過看上去就像個莊稼漢!因為外公每天早出晚歸,騎一輛破自行車,整天和泥巴、莊稼打交道。為了試驗新品種,他常常從早到晚地泡在田間地頭,觀察種子的生長過程,記錄種苗的生長時間和收穫率。雖然戴個大草帽,皮膚還是被曬得黝黑,活像個非洲人。

終於退休了,外公總該享享清福了吧,可他還不肯閒下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研究他的老本行。今年,退休已經十多年的外公又研究起“巴西旱稻”來。他説,這種旱稻的耐旱本領特別大,如果試驗成功,能很好地解決莊稼缺水這個大問題。為了試驗,一大把年紀的外公自己動手開了一塊試驗地;為了保證早稻的健康成長,他自己動手拔田裏的野草,捉稻秧上的害蟲,比照顧我還要細心;為了得到“巴西旱稻”詳細的生長資料,他天天下田觀察、記錄,常常忘了按時回家吃飯。家裏人常笑他,説他的幹勁比年輕時還大。

年輕時的外公曾經有過怎樣的輝煌,我無法見證,但是現在的外公在我心中和袁隆平一樣了不起!

袁隆平的作文54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敬愛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哭聲與悼念傳遍四方。他享年91歲。他不僅僅代表了中國的雜交水稻,其實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品質。

他本是一個少爺,本應安安分分的讀書,卻甘心下地種田,在努力了26年,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無數的壓力之下,他終於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成為了雜交水稻之父。可他並不想就此止步,他沒有就此滿足,他帶着助手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每一次獲得新的進展,都可以讓更多的人吃上米飯。

雜交水稻是袁爺爺辛苦發明的成果,而他的技術卻不像一些歐美國家藏着,而是無私的給了更多的發展中國家,讓全世界的人都吃得上飯。他這種無私的精神,獲得了許多國的尊敬。

在電視採訪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精神特別的好,雖然耳朵有些吃力,但他的樂觀和積極,是肉眼可見的。一般的老人到了他這個年紀心態早就迷離了,可他卻還在想着如何讓更多人吃上飯。

袁爺爺的去世,讓我感到可惜。但他給我們的雜交水稻技術和樂觀的精神,卻是不朽的。

Tags:精選 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