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靜女——《詩經·邶風》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37W

靜女——《詩經·邶風》1

先秦時,詩、樂、舞不分家。載歌載舞,先秦詩歌往往具有很強的表演性。千載之下,讓我們在時空隧道里乘風逆行,在溶溶月色中去領略《詩經 邶風 靜女》中那馨香的約會吧!

靜女——《詩經·邶風》

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第三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物:

“我”:男青年阿康 扮演者:馬康益

“她”:靜女麗麗 扮演者:奚麗

旁白:刑穎

道具:柳樹,李旭琛、嚴凱; 月亮,馮海峯 天使:翟佳文

改編:王立凡

第一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時間:月兒初生

地點:城之角樓

(幕啟。男主人緩緩走上台。)

旁白: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阿康和麗麗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轉眼到了情竇初開的年華……

男:(走上舞台,抬頭望月) 涼風有幸,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雖然我不是玉樹臨風,瀟灑倜儻,但我有廣闊的胸襟跟強健的臂腕。

(在台上久久徘徊,左顧右盼。)

女:(躲在角樓裏,在小夥子背過身去的時候,偷偷把頭探出來,小夥子回頭的時候,一伸舌頭又把頭縮了回去。)

男:(一聲長歎)不見赴約人,淚濕春衫袖……(在舞台上走的更急促了,焦急的抓耳撓腮。)

女:(在小夥子背對角樓的時候,從角樓後邊躡手躡腳地走出來,悄悄地走到小夥子的身後,偷偷地蒙上了小夥子的眼睛。)

第二幕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時間:月兒當空

地點:城之角樓

(兩人並排坐在角樓的下邊)

女:(從懷裏摸出一棵紅管草,在小夥子的面前閃了閃。)昨天我上山親自採的,送給你!

男:(從衣袖裏掏出一隻紅豔豔的蘋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紅管草和紅蘋果交相呼應。)

(旁白)紅色,那分明是心的顏色!紅色,那分明是火的顏色!紅色是愛情的見證,更象徵着愛情的真摯和熱烈!

男(深情地)在天願為比翼鳥!

女:(眼含熱淚)在地願為連理枝!

第三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時間:月兒西沉

地點:郊外

旁白:阿康和麗麗在郊外散步,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女:(彎腰採了一棵純白的荑草,雙手遞給了小夥子。)阿康,你看這草兒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顏色,是雲的顏色,象徵着愛情的高尚和淳樸。

男:(鄭重地接過了草,不看草,卻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轉睛地看。看得姑娘直低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草兒雖美,你比草兒美萬倍!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男:執子之手。

女:與子偕老!

旁白: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在下一幕中,豔麗如桃花的麗麗將在親友的祝福聲中成為阿康的最美的'新娘,在這裏我們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

(幕閉)

靜女——《詩經·邶風》2

一、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詩歌·衞風·氓》和《秦風·無衣》,知道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和賦比興、重章疊句、微言大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邶風·靜女》,看看它有什麼特色,這首詩的詩味、詩性與詩情、詩美在何處?

二、自習

師:下面請同學自由朗讀原詩,你發現這首詩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動與驚奇?請你在書上劃下來或寫下來,等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一下。

三、交流

生自習完畢,請學生交流發言。

生1:這首詩採用了重章疊句的寫作方法。

師:體現在何處?

生1:靜女其姝-靜女其孌

師:《秦風·無衣》的重章疊句可是一疊到底,這首詩第三章是否與前二章構成重疊?

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內在是一樣的。因為它仍然是寫靜女。

師:如此看來,這首詩在寫作方法上還有一定的創新,它是一種重章疊句的變式。

師: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詩仍然用了重章疊句,我們在前面講過,這種寫法有利於背誦和歌唱,同時,也具有極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樣,裏面個別地方稍作改變,以此推動整個思想線索或故事情節向前發展,從而抒發詩人濃郁的思想情感,我們認為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們對《秦風·無衣》的解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同澤-同裳。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矛戟-甲兵,與子同仇-偕作-偕行。”請同學們找出其內在的同型結構,並破譯其情節發展的線索。

生3:其姝-其孌-其美,俟我城隅-貽我彤管-歸我牧荑

師:能説出它們內在的發展線索嗎?

生4:這首詩其實跟《秦風·無衣》一樣,描寫了三個鏡頭,採用了蒙太奇手法(這是上堂課講的)。第一章主要約會,或者説是初戀,第二章是熱戀,第三章應該是結婚。

師:前兩章,我們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説是結婚?

生5:不是結婚。

師:為什麼?

沉默……(看來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

師:也許這個問題帶有難度,但只要我們看一看註釋12就明白了。不是有個成語叫結草銜枚麼?大概就是與此相關的。但同學們要注意,第三章是寫結婚麼?

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師:你看書很仔細。你覺得是寫結婚好,還是寫求婚好?

大家熱火朝天,莫衷一是。

師:為何不是結婚?我這裏給同學介紹一個概念,叫“最富孕藴性的瞬間”,是德國美學家拉辛在《拉奧孔》中提出來的。他曾經舉米隆的《擲鐵餅者》為例來説,這個雕塑表達的是運動員快要擲出鐵餅的一霎那,這時他的肌肉是結實,一旦擲出去,肌肉就會鬆馳下來,就無法表現力度美了。雖然詩歌藝術與雕塑藝術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處如果寫結婚,感情上就會有一定的鬆馳,從而把我們完全拉回到現實中。

師:如此看來,這三組鏡頭,三幅畫面,如烘雲托月般推出了一個形象——靜女。請同學們概括一下靜女的性格特點,我請幾個同學到黑板來寫。

請四名同學上台板書,他們依次寫下了:俏皮,害羞,細膩,熱情,主動,忠貞……

師:請上台的同學説説你為什麼寫這些詞?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四、欣賞

師:同學們覺得這首詩還有哪些絕妙之處嗎?

生7:我覺得這個靜女主動約人家來,又藏起來,很好玩。

生8:我覺得靜女很會送東西。“彤管”從顏色上看,是鮮豔的,熱烈的,令人心旌搖曳的,給人視覺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時沒有手機與電話,約會自然很不方便,於是靜女想起一個主意,給他支樂管,要約會則吹起他們熟知的樂曲,對方不就知道了嗎?

生9:他們約會選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靜,很浪漫,沒人打擾的。

師:我覺得同學們講得非常棒,我在讀這首詩時,常常不自覺地將其與《衞風·氓》對比起來。同學們能對比一下嗎?

生10:《氓》是悲,《靜女》是喜。《氓》是對愛情的怨歌,《靜女》是對愛情的戀歌。

師:同學們,人生沒有美好的愛情來支撐,這是最遺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開錯了季節,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護,即使開對了季節,也是要凋謝的。我想,靜女,作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為蠶娘,他們都是社會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們這麼大的在校生!祝願同學們擁有生活的詩意!

五、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嘗試背誦一下這首詩,看看有什麼訣竅?(我一貫要求學生找背誦訣竅)

生11:抓重章疊句的線索。

生12:抓押韻。

生13:抓修辭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頂針。

生14:還有第二章與第三章內在的“迴環”——“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師:所以,我們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時,倒過來,從後面往前背,這樣便於記憶!

師生齊背。

六、作業

1、課後用現代詩的形式改寫或擴寫《靜女》。

2、綜合《氓》《無衣》《靜女》,歸納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靜女——《詩經·邶風》3

靜女

《詩經.邶風》

靜女其姝①,俟我於城隅②。愛③而不見,搔首踟躕④。靜女其孌,貽我彤管⑤。彤管有煒⑥,説懌⑦女美。自牧歸荑⑧,洵美且異⑨。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註釋]①靜:貞靜嫻雅。姝:美麗。②城隅:城角。③愛:同“菱”,隱藏。④踟躕:猶豫徘徊。⑤彤管:紅色的管子,或謂紅色筆管,或謂紅色簫笛一類管樂器。⑥煒:紅色的光彩。⑦説懌(yuè yì):喜悦。⑧牧:郊外田野。歸:贈送。荑:初生的細嫩茅草。⑨洵:誠然,確實。異:特殊。

(1)解釋加粗詞語的意思。

俟我於城隅

貽我彤管

(2)“搔“搔首踟躕”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

(3)“説懌女美”,這裏是單純表達男主人公對彤管的喜愛嗎?

(4)這首詩與課文中的兩首詩在主題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參考答案:

(1)等待;贈給

(2)“搔首踟躕”四字,把“我”的焦灼、緊張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現了出來,表達了“我”對“靜女”的愛慕和思念之深。

(3)“彤管有煒,説懌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男青年託物抒情,表面上是喜愛“彤管”,其實是藉此來表達他對姑娘的喜愛之情。

(4)都表現了真摯、純潔的愛情。

Tags:詩經 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