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人文環境的教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77W

人文環境的教案

人文環境的教案

人文環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知道亞洲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

[能力目標]:能通過閲讀圖表、圖片從方方面面證實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過圖片、資料等了解亞洲多種多樣的地域文化特點,初步學會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產生的自然環境背景。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人口過多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等問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培養學生尊重各國家風俗習慣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亞洲的人口增長的特點、多樣的地域文化。

教學準備:可參照課本中的插圖,也可用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亞洲的自然環境如何?

(學生回答)略

(教師)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亞洲人民是怎樣生活的呢?亞洲的人口、文化、經濟狀況如何呢?今天讓我們共同探討亞洲的人文環境。

[講授新課]

(教師)亞洲地域遼闊,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積大之外,還表現在什麼方面?

(學生)亞洲不但面積最大,而且人口最多,所以是世界第一大洲。

(板書)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教師提問)亞洲人口最多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討論回答)亞洲人口總量最多,增長快,密度大等。

按人口數多少,給各大洲排隊。

(學生回答)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州。

(教師小結)亞洲是各大洲中人口總量最多的一個洲,36.8億,佔世界人口的61%,可見,亞洲是世界上人口總量最多的大洲。

(指導學生讀圖6.14,提問)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共有多少?有幾個在亞洲?

(學生回答)共10個,有6個在亞洲。這也説明了亞洲人口多。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有哪幾個?

(學生思考回答)有四個,分別是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

(教師)四個地區中有兩個在亞洲,可見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整個歐洲也是世界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那麼,人口的稠密程度用什麼數據來表示?

(學生回答)人口密度。

(教師講述)亞洲和歐洲相比哪個洲更稠密呢?我們來比較一下。

(引導學生計算亞洲和歐洲的人口密度)

亞洲:36.8億÷4400萬平方千米=83.6人/平方千米

歐洲:7.29億÷1000萬平方千米=72.9人/平方千米

(學生小結)亞洲的人口密度比歐洲的人口密度還大,可見,亞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教師)你還能想出其他方法來説明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嗎?

(學生思考回答)可以從人口自然增長率看出。

(學生活動1)讀圖6.15,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給各大洲排隊: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亞洲居第三位。

(學生活動2)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世界平均為1.3%),計算2001年亞洲的淨增人口數和世界的淨增人口數,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

(引導學生計算)亞洲的淨增人口數:36.8億×1.4%=0.52億

世界的淨增人口數:60.55億×1.3%=0.79億

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亞洲:0.52億÷0.79億×100=66人

(學生小結)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雖然不是最高,但是每年增長的人口數是世界最多的。由此可見亞洲是世界每年人口增長最多的一個洲。

(教師提問)為什麼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是最高,但每年增長的人口數是世界最多的呢?(學生思考回答)因為亞洲人口基數太大,所以即使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了,每年增長的人口數還是最多,這種狀況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

(教師)可見,控制人口不是短期的任務,而是長期的工作。以上我們從哪些方面説明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學生總結)亞洲人口總量最多、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亞洲最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增長迅速、每年增長的人口數最多。

(教師承轉)從以上這些方面都體現出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眾多,會對資源和環境帶來什麼問題呢?

(學生思考討論,各抒己見)略

(學生活動)組織學生閲讀材料“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討論完成因果關係框圖:

(教師提問)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怎樣才能把惡性循環轉化為良性循環呢?

(學生討論,完成良性循環結構圖,教師可給予適當的提示)

(教師總結)人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同時又是資源的消費者,人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有計劃的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並且要努力控制人口的增長,充分依靠科學技術,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教師承轉)亞洲不但人口眾多,民族也有1000個左右。不同的民族,創造了各自燦爛的文化。

(板書)二、多樣的地域文化

(學生)閲讀材料“亞洲的三個文明發祥地”,讀右圖:

(教師提問)亞洲的三個文明發祥地是哪裏?從地形、氣温、降水來看它們的分佈有什麼共同特點?

(學生思考回答)有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從地形來看,都位於大江大河的衝擊平原上,土壤肥沃。從氣温來看,都位於温帶和亞熱帶地區,温度適宜。

從降水來看,各地降水充沛,且水源豐富。

(教師講述)可見,人類的文明同自然環境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自然環境孕育着不同的民族習俗和地域文化。

(學生活動)讀圖6.17,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係?(可每組討論一到兩個問題,不全的教師加以補充)

①沙特:地處熱帶沙漠,終年炎熱,所以穿寬大的袍子,以便散熱;乾旱的草場適於發展畜牧業,牧民採取遊牧的形式,所以居住帳篷。

②亞庫特人:居住在西伯利亞,終年寒冷,為了禦寒他們穿毛皮服裝,大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終年積雪是雪橇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也門:位於丘陵地帶,所以住房大都依山而建,農田也大都是梯田。

④孟加拉人:居住在恆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終年濕熱,河網密佈,所以這裏的居民出門乘船,以捕魚為生。

⑤達雅克人:生活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温多雨。為了防潮,他們的房屋是高腳屋。

⑥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火山和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築多有防震設計。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文化現象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教師提問)這節課我們主要介紹了亞洲的哪些問題?

(師生總結)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各地文化差異很大,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