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參考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17W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參考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參考

一、教學目的

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方法一:(將書打開到插圖——達爾文頭像)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和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提並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瞭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進化論之門。

方法二:如果有人罵你是“狗”生的,我想你會很難過。但如果他這樣罵你,説你是“猴子”變的,估計就對你沒有什麼殺生力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映,是因為我們都接受了達爾文的觀點,並且對他深信不疑。而以前是神創論。

在人們當時對《神創論》深信不疑的時候,就像我們現在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深信不疑,如果現在有人能夠提出一個全新的科學觀點,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事實上,現在有了敢跟達爾文叫板的人。“進化論是20世紀最大的偽科學!”説這話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數學教授裴雪重。

二.解題:

1.介紹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請一位學生讀註釋1,教師補充。查理羅伯特達爾文(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後,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觀察並蒐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於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後 《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説的內容。——摘自《辭海》(1999年版)

教師讀《甜蜜的婚姻苦澀的果》(見“中學語文”網,那裏還有很多有關達爾文的資料,本資料見Article_),節選如下:

達爾文早年喪母,從小常隨父親去舅舅家度假。舅舅是一個富有的莊園主。他的莊園四周環繞着茂密的樹林,密佈着河漢水塘。這對愛好蒐集植物和昆蟲標本的達爾文來説,簡直如同牛進了菜園,經常流連忘返。達爾文有三個表姐,她們都非常喜歡這個聰明漂亮的小表弟。達爾文對錶姐們的殷勤款待也感到格外滿意和高興。然而,最讓他傾心的還是小表姐艾瑪。艾瑪比達爾文大10個月,她對達爾文有着更深一層的感情。1831年,達爾文經植物學教授享斯洛的推薦,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去南美進行科學考察。臨行前,他對艾瑪説:“估計我要離開兩年,你能等着我嗎?”艾瑪漲紅着臉點了點頭。

兩年過去了,不見達爾文的身影。整整等了五年,達爾文終於在環繞地球一週之後歸來了。艾瑪原以為達爾文一到家就立刻提出結婚,然而她失望了。達爾文想,自己在事業上還無建樹,而且尚未找到有固定收入的職業,如果匆忙結婚,必定會給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帶來不少難題。兩年後,達爾文出版了《“貝格爾”號航行中的動物學發現》一書,同時得到了地質學會祕書的職位。1839年1月29日,差兩個星期就滿30歲的達爾文終於與青梅竹馬的艾瑪結了婚。

婚姻是十分甜蜜的,但是結的果卻是苦澀的。婚後,艾瑪生了6男4女,計10個孩子。然而,沒有一個孩子是健壯的。兩個大女兒未長大就夭折了,三女兒和兩個兒子都終身不育,其餘的孩子也都被病魔纏身,智力低下,這使達爾文非常難過。雖然他和艾瑪感情很好,事業上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這仍彌補不了他心頭的創傷。一天、二天……一年、三年……面對一羣智力不佳、病病快快的孩子,瞧瞧艾瑪,達爾文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近親繁殖可以培養出最好的馬和狗,難道這個原理就不適用於人類嗎?”後來,經過對植物的多年研究,特別是從蘭花傳粉與植物界中異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現象中,達爾文恍然大悟:他和艾瑪所生的孩子之所以不健康,是兩人血緣太近,是近親結婚造成的。雖然達爾文解開了疑團,但為時已晚,苦酒已經喝下肚子了。

進化論。亦稱演化論,舊譯天演論。生物進化論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展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進化論一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19世紀自然得科學三大發現(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説和進化論)之一。——摘自《辭海》(1999年版)

2.關於導言。導言即緒論、序言、序、引言、前言。書的前面有一篇導言,目的是讓讀者瞭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的內容。一般包括寫作經過、內容和評價。(也可暫時不講,留待概括課文內容説用)

三.研習課文

1.閲讀課文

2.就物種起源問題,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1)作者認為“物種”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A物種中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B自然選擇是物種產生的最重要的條件。

本題把課後練習一換了一個説法,訓練學生對作者觀點的把握能力。(請學生參看P14補白)

(2)辨析選擇題,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鳥、職寄生為例是想證明以下哪一種看法?(以下三種看法由幻燈片打出。)

①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

②一般博物學家,常以外部環境……作為唯一可能引起變異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單憑一方面的條件。

明確:是要證明第③種看法。因為作者對這兩個例子的分析有明顯區別。對於啄木鳥的例子。作者説“僅僅歸因於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而對於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説“僅僅以外部環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是不合理的”。而“植物習性的影響”、“植物本身的傾向”不屬於“外界的條件”(即外部環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項;對於第①項,學生只要抓住作者舉這兩個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確的作法即可排。(本題要求辨析觀點和材料的關係)

引導學生了解神創論,可以用例子:(1)亞當、夏娃。上帝起先只是創造了一個男人,便用他身上一個肋骨又創造了一個女人。(2)貓創造出來,是為了逮老鼠的,老鼠創造出來是為了給貓吃的。

3.請結合導言特點,説説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

教師板書並明確。

整理成書的過程(1)

成書經過 提前發表的原因(2)

(1—3) 內容過簡的説明(3)

物種起源的觀點(4)

書的內容 變異研究的方法(5)

(4—7) 變異研究的結論(6)

主要觀點的總結(7)

五、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