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如何寫好決策諮詢報告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36W

如何寫好決策諮詢報告

如何寫好決策諮詢報告

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如何寫好決策諮詢報告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決策諮詢報告的特點與寫作

為決策者服務——決策諮詢報告的特點與寫作

學者希望參與政府政策制定,學以致用;政府決策者需要學者的知識才智,為其出謀劃策,兩者之間本來存在一種互助互惠關係。然而現實經常是,這種關係並不總能很好發揮作用,甚至常常不發揮作用。學者經常抱怨政府決策者官僚作風,不識金玉;而政府決策者則抱怨,學者們送來的政策研究報告多為紙上談兵,好看不好用。從交流角度看,是兩者之間出現了交流障礙。其中一個原因是,學者們不瞭解決策諮詢特點,故不能很好為客户服務。這也是很多此類報告先是被束之高閣,最後是扔進垃圾桶的基本原因。故此,瞭解一些決策諮詢、工作方式及諮詢報告寫作的特點和要求,會有助於學者更好發揮政府智囊的作用。

本文首先説明決策諮詢的特點,然後介紹一個決策諮詢的工作模式,最後説明決策諮詢報告寫作的要求。本文舉例證主要來自高等教育,但其原理和方法可用於其他教育領域。

一、決策諮詢的特點

和單純學術研究相比,決策諮詢研究很不相同。忽視這些不同,以學術研究方式做決策諮詢研究,會導致交流障礙,因此有必要對此做一些比較説明。表一總結了兩者之間的一些主要差別。

首先,在大多數情況下,學術研究是學者根據個人興趣和專長,為同行學術交流而進行的自選研究,而決策諮詢研究是政策決策者的委託研究,這個差別對研究者的態度有重要影響。和在學術研究中學者説了算不同,委託研究要有服務意識,滿足委託者要求。學術研究中學者可以自行決定研究目標和評價標準,但在政策研究中是由委託者決定研究目標和評價標準。如果沒有滿足決策者的要求,就等於沒有完成任務。因此在做決策諮詢研究時,學者必須有一個態度上的轉變——從自我決定到為決策者服務。沒有這個轉變,就不能做好政策研究。

然而這個轉變又不能過頭,變成一切以決策者好惡為準。若此,就失去了學者最為珍貴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也不能達到為決策者出謀劃策的目的。如何處理好服務與獨立的關係呢?這很類似於古代君王與軍師的關係。古人云,“王在上,師者居其側”。也就是

説,軍師不是居其下的臣,而是居其側的師。居哪一側呢?居西側,故謂“西席”。與西席對應的是“東牀”,即繼位太子或駙馬之位,由此可見軍師之重要。正是由於有了這個特殊地位,軍師才可以既為君王服務,又能保持其獨立性。擺正位臵才能做好工作,決策諮詢尤其如此。

既是為決策者服務,就要從決策者角度看問題。學術研究追求邏輯一致,通常假設理想條件,而在現實生活從不理想。決策者要在現實條件下解決問題,而學者通常對現實條件瞭解不多。如何讓決策諮詢者從理想走向現實,這是一個挑戰。其二,學者在研究中可以採取中立態度,但決策者必須有價值立場。如果諮詢者不瞭解決策者的價值取向或立場,就不能很好為其服務。這裏諮詢者應當注意,價值立場的選擇基本上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政策問題,選擇何種價值立場是決策者的事。諮詢者可以提建議,但不要試圖影響其價值選擇。有一句格言是:決策諮詢者只談政策,不談政治!第三是決策風格。大刀闊斧者和小心謹慎者所期待的政策方案會非常不同,激進立場者和保守態度者的政策方案也會很大相同。和價值立場選擇一樣,決策風格也是決策者的事,甚至比價值立場更具個人色彩,也更難改變。正如我們不能指望張飛變成趙雲,也別指望趙雲變成張飛。因此在決策風格問題上,要尊重決策者的選擇。只有一點可以明確,只有把握決策者的決策風格,才能更好為其服務。瞭解現實情況,明確決策者立場、把握決策者風格,是從決策者角度看問題的三個方面。若在這些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數,就可以從決策者角度進行政策方案設計。此外,決策者有責任讓諮詢者瞭解情況,就現實條件、政策立場、決策風格和諮詢者進行交流,是幫助諮詢者做好工作的前提。否則,即使諮詢者有良好意願,也很難為深藏不露者服務。

與介紹情況有關的一個問題是保密,保密是決策諮詢行業的基本職業道德之一。任何專業諮詢都需要保密。不能或不善保密者,不宜從事諮詢業,在決策諮詢領域中更是如此。凡是處於研究和諮詢的政策,都屬尚在思索和探討的東西。在這個階段,決策者通常對有關情況和問題都還沒有清楚瞭解,包括關注點、相關材料、解決思路及政策方案等,既無定見,也無把握,因此不希望這些處於思考之中的情況暴露於眾。越是涉及面廣、影響程度高的問題越是如此。因此政策決策者務必小心挑選能夠保密的決策諮詢者,而決策諮詢者則要明確保密是從業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者保密會產生兩個實際問題。1一是發表問題。學術研究可以自由發表,變成學術成就,但決策諮詢報告通常不能公開發表。因此學者必須明白,決策諮詢研究有保密要求,不能擅自發表研究結果。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約束,最好不要接受委託。二是成果歸屬。如果政策建議被採納了,變成了政策,這個成果主要屬於誰,是諮詢者還是決策者?確切地説,決策者是政策研究的領導者、資助者和最終責任人,也是研究的選題者和最終方案確定者。學者主要是做調查研究和政策建議,這在原則上是輔助性的。也就是説,成果主要歸決策者,學者只起輔助作用。這也和君王與軍師的關係類似。若此,這裏有一個心態問題。只有那種願為他人服務,甘當無名英雄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好謀士。反之,正由於決策諮詢者常常得當“無名英雄”甚至“替罪羊”,政策決策者乃至整個學術獎勵系統才需要以其他方式給決策諮詢者適當彙報,否者,決策諮詢業就不可能健康發展。

美國大學在這個方面就有相應的獎勵機制。在教師評價中,參加政府決策諮詢工作被認為是擴大了學校影響,提高了學校聲譽,因此計入教師年度工作考核。尤其是對資深教1 這裏僅限指由政策決策者委託的政策研究,不包括學者自行選題進行的政策研究。前者屬於委託諮詢研究,後者屬於學者自選研究。

學校會鼓勵他們儘可能多做這方面的工作。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校聲譽,另一方面可以為本校本專業教師的發展提供條件。對參加社會組織的諮詢工作也會受到鼓勵,列入教師考核範圍。因此在美國大學,一切被認為有助於學校工作和聲譽的事情,都列入了教師考核範圍,結果形成所謂“360度考核”或全範圍考核。

此外,政府決策者也應在經費方面給予教師及其學校某種回報。例如在美國大學中,政府劃撥的課題經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用於課題研究的經費,叫直接經費;另一部分是補償教師使用學校資源如教師工作時間、設施設備、水電等而對學校進行的補貼,這部分叫間接經費。對於不同類型的委託課題,兩部分經費比例不同,大體在30-60%之間。總的比例大約是各50%。在這種條件下,教師和學校都比較容易支持參與政府政策研究。

也許正式由於我國在這些方面存在較大制度缺失,才會出現很多學者爭名,擅自發表政策研究成果的問題。

二、四步工作法:一種工作模式

決策諮詢可以有很多工作模式,這裏介紹一種我認為比較合理實用的工作模式。這個工作模式有四個基本環節:事實、立場、時機、措施。或者説是有前後邏輯的四個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基本事實清楚沒有?這是事實環節。如果事實清楚了,第二個問題是:對此應持何種立場,採取什麼態度?這是立場問題。如果立場清楚了,第三個問題是:何時採取行動?這是時機問題。如果時機確定了,下一個問題是:採取什麼行動?這是措施問題。只要對前一個問題沒有回答清楚,就不進入下一個環節。諮詢就是依次回答這四個問題,即弄清事實、明確立場、審視時機、設計措施。

首先是弄清事實。由於種種原因,決策者很難了解實際情況,因此常常藉助學者瞭解情況。學術研究的一個基本功能是弄清事實,因此這也是學者最可發揮其能力的環節。弄清事實包括現象與原因兩個方面。現象指問題的各種表現形式、涉及範圍、影響程度等等,一切可觀察的有關現象都屬於這個範圍。其次是提出原因假説。原因可以很多,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如自然的、歷史的、經濟的、政治的、教育的、中央的、地方的、制度的、人為的、民間的、政府的等等。原因調查就是對這些原因進行分類排序,構建因果關係網。然後對因果關係網進行必要的檢驗,排除虛假原因和次要原因,簡化因果關係。這個環節非常關鍵,因為一旦接受這些因果關係,整個政策方案几乎就呼之欲出了。這裏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把自己的主觀分析當成客觀事實,進而拒絕其他可能解釋。因此有必要指出,所有關於因果關係的看法都是假設。強調這點的目的是希望諮詢者有自我批判意識,能開放對待其他因果解釋。只有這樣,才能為後續的方案設計提供足夠的想象空間。

在事實調查環節常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對現象的調查不夠全面徹底,通常僅限於特別明顯的典型現象,對不太明顯的現象和伴生現象注意不夠。二是原因假設過於簡單,因果説明也不夠充分。這可能是由於學者的學術功力不夠,也可能是由於學者侷限於自己的專業視野,不能根據問題範圍進行全面、綜合、深入的跨學科分析。無論是何種原因,這些缺陷都可能是致命的。恰如沃恩和巴斯所説,“輸入的是垃圾,輸出的也是垃圾。”2因此,在這個事實環節,研究者應盡力做好調查研究。花在這部分工作的時間和精力,應占總工作量的70%以上。 2 羅傑 沃恩、特里 巴斯,《科學決策方法:從社會科學研究到政策分析》。2006年,第109頁。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一旦事實調查清楚,下面的問題是立場、時機、措施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都屬於政策方案設計問題,工作模式也基本相同。首先是價值立場問題,即對已經揭示的事實和問題採取何種立場和態度,因此是價值取向問題。價值立場問題通常是一個政治問題,其中涉及大量政治和利益的考量。學術合理性並不是政策決策的唯一依據,甚至不是主要依據,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術上合理的建議並不一定能夠成為政府政策,例如高考制度改革問題。在立場問題上,決策諮詢者所能做的是提出各種可能的價值選擇,分析其利弊,擴大決策者的選擇空間,讓決策者自行選擇。在這個問題上學者可能犯的一個錯誤是,試圖説服決策者選擇自己鍾愛的某種價值立場。其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學者通常並不瞭解決策者所處的政治環境和政治考量,因此當他們試圖説服決策者時,他們實際上是在談政治,因此違反了決策諮詢者應談政策而不要談政治的法則。事實上,除非有意徵求意見,決策者們通常不願意和學者談政治,更不喜歡學者把某種立場強加給自己。

一旦立場確定了,下一個問題就是時機問題,即何時採取行動?時機選擇也常常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政策問題,因此和價值立場問題一樣,諮詢者僅限於提出備選方案,分析利弊,供決策者選擇。措施階段也是如此。也就是説,在立場、時機、措施三個環節中,諮詢者的任務基本相同,都是制定備選方案,分析利弊,供決策者選擇。

在方案設計上可以和田忌賽馬一樣,考慮A、B、C三種備選方案。如在立場選擇上,可以考慮改革、改良、改進三種方案;在時機選擇上,可以考慮當下(當年)、近期(1-3年)、中長期(5-10年)三種方案;在措施選擇上可以考慮的方案就更多。

在實際方案制定時會發現,立場、時機、措施三者是相互影響的。如果決定採取温和的改進立場,也許當下就可以開始一些新舉措,然後不斷持續下去。“小步走、不停步”就是這種策略。如果決定採取影響較大的改革措施,就可能需要一些準備,然後再行動。這就意味着立場決定了措施,措施決定了時機。

最好的政策方案設計一定是諮詢者和決策者完美合作的結果。雙方在方案設計中不斷的交流和合作,不僅可以可以使設計工作少走很多彎路,還可以集中決策者和學者雙方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同時也是雙方彼此學習的最佳途徑。

在設計行動方案時有一個評價標準問題:政策措施的評價標準首先是有用、可行、效益,其次才是學術的合理性和先進性,而不是相反。提出這一點是因為很多學者提出的政策建議首先考慮的是學術合理性和先進性,而對政策的效用和可行性考慮不足,這通常導致這些建議在政府決策中流產。如果一個政策既有學術合理性和先進性,又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效益還很好,那固然很好。可惜這類例子極少,不可為範。在政府決策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為了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部分犧牲學術的合理性和先進性,高考制度改革就是典型案例之一。然而,這樣做的一個效果是,儘管如此,高考制度改革還是在緩慢進行着。如果只考慮學術的合理性和先進性,這項改革可能就根本進行不下去。有人説,政治是鬥爭和妥協的藝術。銘記這句格言對決策諮詢者來説尤為重要,因為一朝踏進決策諮詢領域,成為政府決策者的智囊,就理應學會鬥爭和妥協,而不再是不諳世事的書生。

總之,花大力氣做好事實的調查研究,理清現象、分析原因;在立場、機會、措施三方面為決策者提供多種備選方案,擴大決策空間;專心做好諮詢,不要試圖影響政治;堅持效用/可行優先,在合理性和先進性方面適當妥協。若此,就可以做好決策諮詢工作。

三、決策諮詢報告寫作

這本質上是一個交流問題。學者生活在學術世界中,對政府官員和社會公眾的特點和閲讀習慣常常不甚瞭解,因此,如何與政府官員和社會大眾交流,尤其是如何與政府官員交流,是一個需要學者型的決策諮詢者考慮的問題。之所以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很多學者用寫學術論文的方式寫決策諮詢報告,忽視讀者的特點和閲讀習慣,造成了交流問題。

決策諮詢報告寫作要充分考慮讀者特點。讀者不同,決策諮詢報告寫作也應有所不同。關鍵是要照顧不同讀者羣的特點和閲讀習慣。例如,政策官員通常較忙,因此主題明確,立意清晰、簡明扼要、短小精悍的東西尤其受他們歡迎。尤其是對研究委託者,他們通常對所研究的問題已經有了相當的知識和經驗。給這樣的讀者寫報告,就注意利用讀者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照顧讀者的閲讀習慣,因此可以把所有決策者已知的信息和知識都省略掉,簡化形式和文字,集中講決策者不瞭解、該知道、想知道的內容。這類報告應該是短小精悍、簡明扼要的。據説朝鮮戰爭初期,蘭德公司就中國是否會出兵給美國國防部的諮詢報告,結論只有一句:中國將出兵朝鮮。這是典型的僅供決策者閲讀的報告。

當政策方案獲得決策者認同,進入公開徵求意見,説服公眾階段時,就必須假設會有很多讀者羣,而且他們的知識背景、工作經驗、政治態度、閲讀習慣等各不相同。這時最安全的做法是假定讀者一無所知,因此報告要從教育(educating)、知會(informing)、啟發(enlightening)、説服(convincing)四個角度來寫,而且要寫得明白、徹底、充分。這樣的報告就是一個包括簡要總結、主報告、分報告以及所有相關支撐材料的完整諮詢報告,如教育部課題組2003年發表的《從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強國》政策報告3。顯然,這種完整報告和僅供決策者閲讀的簡要報告成明顯不同。由於這兩種報告的文體和風格幾乎完全不同,因此在接受委託之初,決策諮詢者一定要問清楚,委託者希望自己提交的是何種報告,何時提交。如果雙方事先能就此達成共識,會大大減少以後的交流困難。

另一個問題是語言。諮詢報告用語的基本原則是,力求使用簡單明白的語言,儘可能避免專業和學術術語。如果非要使用術語,必須給予簡單明白的説明。報告正文要儘可能簡明,流暢易讀,而把要解釋、有爭議、需要補充説明的文字,一律放到輔助材料和註釋中去。尤其要避免在決策諮詢報告中炫耀專業學識,把其變成了艱深苦澀的學術論文。就此而論,從事有志從事決策諮詢的學者應當重新審視甚至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學習政策諮詢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式。在這方面,蘭德公司的諮詢報告尤其值得學習。據説這些報告絕大部分用詞都在5000常用詞範圍內,以陳述句為主,要求具有高中水平的讀者都可以讀懂,因為高中是基礎教育的最高階段,也是美國國民的平均教育水平。用簡單的語言把複雜的事説清楚是一個挑戰,所有想做決策諮詢的人都應當接受這個挑戰!

第三是利用圖表歸納總結信息,減少讀者整理信息的壓力。閲讀是一個輸入信息的過程,因此讀者有整理信息的壓力。和文字相比,圖表有使人一目瞭然的優點,因此可以用圖形來呈現思路,用表格來歸納信息,用文本框來補充信息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減少讀者整理信息的壓力,使他們可以集中精力思考政策方案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決策諮詢報告寫作的主要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還有很多其它問題。這裏要説明的是,決策諮詢報告寫作確有其特點和要求,但最為關鍵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要有為決策者服務的意願,能從讀者需要和閲讀習慣出發,儘可能減少讀者的閲讀困難。

篇二:中州大學決策諮詢報告參考模板

中州大學決策諮詢報告排版打印格式(僅供參考)

現就中州大學課題決策諮詢報告排版打印格式提出如下要求: 1、頁面設置要求:使用WORD默認設置,每頁30~35行,每行35~38字。

2、正文字體要求:統一使用四號宋體字。

3、正文頁腳用阿拉伯數字插入頁碼,連續編頁,字號字體與正文相同,頁底外側對齊,數字兩側用橫線修飾,如-3-。

4.字數在5000字左右。

具體格式模板如下:

中州大學決策諮詢報告書

題 目

報告主持人 報告參與人 完成人單位

內容:

1.內容摘要,此部分單獨一頁。

2.正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簡要陳述調研課題研究內容的現狀(字數所佔比例不超過全文的1/10);第二部分簡要陳述存在的主要問題(字數所佔比例不超過全文的1/3);第三部分列舉並詳細闡述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要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思路、對策、措施、建議)(字數所佔比例不低於全文的1/2); 3.參考文獻

4.相關單位採納證明,蓋行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