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哲理作文 > 變化作文

作文:祖國的發展變化

欄目: 變化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3W

祖國的發展變化真是快啊,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建設祖國,讓祖國發展的更加美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文:祖國的發展變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作文:祖國的發展變化

【篇一:祖國的發展變化作文】

30年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從我家三代人的聊天中,知道了祖國發展的巨大變化。

爺爺説:“70年代油田搞開發大會戰,人們住的都是土坯房或簡易帳篷,卻自豪地説那叫天當房、地當牀。我這咳嗽的老毛病,就是那時煤煙給薰得。”

奶奶説:“那時候,小孩子沒有牛奶、奶粉等營養品,吃的是炒麪糊糊;也沒什麼副食品零食,水果就只有國光蘋果,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奶糖。”

爸爸説,他小時候沒有玩具,玩的是沙土泥巴和樹棍;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給老二穿,然後老三再接着穿,只有過年才做新衣服。

媽媽説,她上小學是80年代初,學校沒有像樣的操場,只有幾棟屈指可數的陳舊的平房做教室。學校依山而建,後牆就是長滿草的山崖,春天開滿了黃色野花。但冬天沒有暖氣,學生要自己帶柴火生爐子,有時手指頭凍僵了,都不會寫字了。

爸爸説,90年代,辦公室的電話還是磁式手搖的,打個電話還要總機台人工轉接。

舅舅説:96年給家裏裝一部電話,要將近三千元錢呢!

……

真難以想象以前的生活,看看我們現在:

住的都是高樓大廈,住宅小區像花園一樣美麗;農村都住上了別墅式漂亮舒適的房屋。

各種用品一應俱全,非常豐富,不管是農村、城市,都有很多超市,出售各種副食品零食、水果、玩具、書籍和服裝、生活用品,非常方便。平時就有各種好吃的,和過年沒什麼區別。

我們學校是瀝青鋪的操場,很平整。還有微機室、多功能廳;有高層的教學樓,綠化也很好。而且冬天有暖氣……其他很多學校都有塑膠的操場,

通訊也很發達了,家家有電話,人人有手機;還有功能強大的電腦,不但可以辦公,還可以上網、查閲資料、聊天、看電影、玩遊戲……

現在交通也很便利,再也沒有古老的馬車了,雖然我還不到十歲,已經和爸爸媽媽旅遊過很多地方,坐過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地鐵等各種交通工具。

祖國的發展變化真是快啊,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建設祖國,讓祖國發展的更加美好!

【篇二:祖國的發展變化作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發展我成長,家鄉變化我快樂”。

説起長江、黃河、天安門……我們總會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祖國——偉大的中華民族!説起滾滾的原油,説起抽油機我們就會想起我們的家鄉。當您展開大慶市地圖的時候,您就會發現一條五彩斑瀾的鯉魚躍入你的眼簾,這就是鑲嵌在鬆嫩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如慈愛的母親,用它甘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剛強不屈的石油人。當年一位英雄的石油工人向世界發出一聲吼“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50年來,石油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在創業道路上,在這片熱土上流血流汗,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喚來原油滾滾;她,讓中國甩掉了貧油的帽子;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家鄉。

聽爸爸説,他小的時候大慶各方面的條件很差、很落後。住的是低矮昏暗的“乾打壘”地方很小。下雨天,院子裏、村道上全是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鞋子就陷在裏面拔不出來。學習條件也非常差,冬天靠的是燒原油來取暖,因此教室裏被弄得烏煙瘴氣。

回首過去,大慶只是一片大荒原,大慶石油工人頭頂藍天,腳踏荒原經過50年的發展與建設,一個文明的百湖之城,一座現代化的.油化之都在鬆嫩平原上崛起。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這一代不曾經歷過父輩們苦難,不曾看見過祖國母親昨日的滄桑,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瞭解民族的興衰,親眼看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愛大慶,不僅僅因為我是一個大慶人,即使我不是,我也會愛上這片熱土,因為這裏是一個與自然相結合美麗城市。風含情,水含笑,孕育了美麗的城市,美麗的家鄉。為了今天這活力的大慶,為了這座魅力的城市,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大慶美好的明天!

【篇三:祖國的發展變化作文】

今年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六十華誕,這是一個值得舉國慶祝的大日子,六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目共睹,身為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感到自豪。

值六十年國慶,搜房博客這次話題徵集主題是:家國六十年抒寫家園的光榮與夢想。我就説説我家的光榮與夢想,我想把此文獻給我們的祖國,也獻給我的家人。

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當年我爺爺帶着全家五口人遷居過來的,當年我的爸爸還只是未入學的幼兒。爺爺、奶奶已經去世多年,我並沒有從他們口中瞭解我們家在老家的情況,只記得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跟着爸爸回過一次老家,那個地方很窮很窮,雖已經是八十年代了,但改革開放的春風並沒有吹到那裏。

記得有一年,爸爸收拾舊物,翻到一副十字交叉的木架子,爸爸説,這是我們家的古董,六十年代初爺爺就是用扁擔擔着這架子來到這裏安家的。爸爸説,剛來時,村裏劃出一塊地,全靠鄰居們幫忙,才砌起兩間泥巴房。泥巴房,我想很多80之後的人應該很難見到,我也是朦朦朧朧記得星點,記得夏天的時候,屋裏特別涼快,冬天時,屋裏卻又暖暖的。

七十年代後,爸爸媽媽結婚才住上了磚房,當時的爸爸雖然在油廠當工人,但是工資並不高,沒有閒錢請人爸爸媽媽房子,就拉了一幫親朋好友,一磚一磚砌起三間瓦房。這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小村子也屬先列了。八十年代後,我們三個孩子相繼出生,縣城的商業也有所發展,我家也受到了很大的益處,家裏的條件又好了很多。媽媽開了一家小賣部,生意還是很不錯的,爸爸請了幾個師傅,在主屋的前面爸爸媽媽了一間平房式的廚房,這在當時也算是少有的。本來也想把瓦房也改成平房,但是爸爸卻又放棄了,想再多攢些錢,直接爸爸媽媽樓房,因為當時我們這片還沒有一棟樓房。這個樓房夢成了爸爸那個時期最大的夢想。

然而這個夢想,在我們小孩子的眼中卻抵不住住上平房的誘惑,看到鄰居有蓋了平房,心裏羨慕的很,特別喜歡在平房上看夕陽,覺得特美。然而,爸爸總是説,不急,現在家裏也住的下,再等等,我們要住樓房的。這一等就等到了97年,爸爸説,今年是好年,香港迴歸了,我們也要住上樓房了。很快,兩層的樓房起來了。爸爸的想法就是不一樣,説沒有必要蓋三層,兩層就夠住了,層高要高。結果我家的兩層樓快趕上別家的三層高度,而當時我們村子也就只有三家蓋了樓房。我們要搬進新房時,爸爸臉上那自豪的神情,我終生難忘。

直到20xx年,我家的房子卻再也沒有什麼變化,後來鄰居們相繼蓋起樓房時,用了很多後來才有的爸爸媽媽和裝飾,房子看起來都比我家的好,畢竟是新房嘛。我心裏雖羨慕卻也不是很強烈,因為常年在外求學、工作,很少在家,家也就成了偶爾休憩的一個地方。爸媽也老了,對房子也沒有什麼夢想了,只要子女回家有地方住就行。

對房子的夢想也就延續到我們這一代了,在城市裏有個自己的窩成了我們辛勤工作的追求和夢想。我想這個夢想會一直延續下去。

Tags: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