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 《易經雜說》讀後感
    發表於:04-02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易經雜說》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
  • 鑿鍾《艾子雜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發表於:03-28
    【原文】鑿鍾《艾子雜說》齊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國之重事乃關預焉。一日,齊王下令遷都,有一寶鍾,重五千斤,計人力須五百人可扛。時齊無人,有司計無所出,乃白亞相,久亦無...
  • 《雜說》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發表於:12-02
    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
  • 發表於:08-13
    原文:雜說四·馬說[唐代]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辱一作:只辱)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
  • 發表於:10-04
    所謂雜說,是一種文藝性較強的議論文,近似於現代的雜感、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雜說原文及翻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雜說原文及翻譯【作品介紹】《雜說一(龍說)》表面上是論述龍與雲的...
  • 《雜說》閱讀文章及答案
    發表於:01-09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第22-26題。(13分)雜說羅隱珪璧①之與瓦礫,其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壁者,雖絲粟玷纇②,人必見之,以其為有用之累也;為瓦礫者,雖阜積甃盈③,人不疵其質者,知其不能傷無...
  • 易經雜說
    發表於:01-15
    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講到《易經》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劇拿鵝毛扇穿八卦道袍的連了起來。好像學了《易經》以後,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即景與雜說詩歌
    發表於:01-27
    (一)突然間,一切都活著,並且發出自己的聲音。一隻灰趾鳥飛掠於積雨的雲層之上。而八月的弄簫者呆在屋裡被陰天圍困。他生鏽的自行車像樹下的怪獸。(二)正當中午。我走進六十年前建成的火...
  • 《艾子雜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發表於:10-01
    【原文】鑿鍾《艾子雜說》齊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國之重事乃關預焉。一日,齊王下令遷都,有一寶鍾,重五千斤,計人力須五百人可扛。時齊無人,有司計無所出,乃白亞相,久亦無...
  • 喪雜說的雜文隨筆
    發表於:09-29
    一個人看上去正能量滿滿,其實也有可能這個人是喪到無可救藥了自己的喪不想和人說,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喪,時時刻刻影響著你。生活,工作,學習,和你糾纏不清很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開始做出改變,各...
  • 發表於:08-15
    雜說四·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 易經雜說:掌握兩句話,知一人前途
    發表於:02-08
    《易經》為群經之始,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歷朝歷代無數學者無不推崇備至,學習《易經》,你會發現實在是太玄奧了,以至於它根本不像是一本書,而更像是一座會移動的博物館。《...
  • 艾子雜說閱讀練習及答案
    發表於:11-14
    閱讀下文,完成第1-4題。(2分)齊王一日臨朝,顧謂侍臣曰:“吾國介於數強國間,歲苦支備①,今欲調丁壯,築大城,自東海起,連即墨,經大行,接軒轅,下武關,逶迤四千裡,與諸國隔絕。使秦不得窺吾西楚不得竊吾南...
  • 發表於:10-04
    【作品介紹】《雜說一(龍說)》表面上是論述龍與雲的關係,其實是在暗喻君與臣的關係。妙在雖然反覆強調雲由龍而生,雲從龍而靈,卻更讓讀者感到龍不可無雲。尤其妙在雖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賢...
  • 雜說碎語散文
    發表於:02-29
    雜說碎語前幾天不太舒服,到省大醫院看看,掛了個主任號,排了3個小時的隊,好不容易輪到了,進去看病了,沒想到30秒就打發我去檢查了,一個小病要做二個大檢查才同意開處方。我就去藥店去買點藥,吃...
  • 文言文《雜說四·馬說》譯文及註釋
    發表於:03-23
    《雜說四·馬說》是一篇國中語文教材裡的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文言文《雜說四·馬說》譯文及註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譯文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
  • 發表於:05-18
    雜說一·龍說韓愈原文、翻譯、註釋1雜說一·龍說作者:韓愈原文: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
  • 數字雜說習題及答案
    發表於:11-09
    模糊數學孫章1965年,世界上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模糊數學。數學的特點是精確,如今卻與“模糊”攀上了親,似乎不可思議。確實,模糊數學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世界各國的研究者與日俱增。正如...
  • 發表於:08-21
    原文:雜說一·龍說[唐代]韓愈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
  • 雜說(教師中心稿)
    發表於:07-15
    萬澤波嘈雜,複雜,烏七雜八,雜亂無章,雜在這裡,實在是不受人歡迎。絢麗,紛繁,五彩繽紛,海納百川,雜在這裡,又變成了人們的寵兒了。雜則雜矣,如何對待?我認為,有的時候,要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而有的時候,卻...
  • 六年級下冊《數字雜說》教案設計
    發表於:09-29
    指導預習:1、學習"自讀提示",瞭解學習該課的基本要求。2、快速閱讀課文一遍,瞭解課文寫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3、畫出課文的生字詞,藉助工具書讀熟記牢。檢查預習給下列紅色的字注音,並解釋...
  • 發表於:03-13
    《原毀》讀後感時下我們經常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做什麼樣的人,如何做人。柳宗元的這篇《原毀》從“責己“和”待人“兩個方面進行了古今對比,指出當時的社會風氣澆薄,毀謗滋多,並剖析原因...
  • 文言文《雜說四·馬說》譯文及賞析
    發表於:05-05
    雜說四·馬說唐代: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一作:只辱)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
  • 《艾子雜說》原文翻譯
    發表於:11-14
    【原文】營丘士折難《艾子雜說》營丘士營,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難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問曰:“凡大車之下與橐駝之項,多綴鈴鐸,其故何也?”艾子曰:“車駝之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狹路相逢,則難於回...
  • 我的異鄉雜說記散文
    發表於:06-19
    心煩意亂的時候會失眠,所以只好拿起筆隨便嘮叨嘮叨近來心中複雜的感受。因為複雜所以寫得很亂,但卻感悟頗多。只當作是一杯苦茶,自己回味!曾經壓抑的時候會想到“撒手人間”。終究平心靜思...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