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材料作文英雄之辯導寫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欄目: 教學資料 / 釋出於: / 人氣:1.58W

  [作文題目] 

材料作文英雄之辯導寫 (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郁達夫 

一個國家需要英雄才不幸。 

--伽利略 

[寫作指導

首先要正確理解這兩則材料的內涵。郁達夫的話語強調英雄對於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意義: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英雄是可悲的,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而有了英雄後必須加以擁護、愛戴與崇仰,踐行英雄的理想與精神。 

伽利略的話語則強調當一個國家需要英雄時,這個國家常常是處在危難之中的,從根源上說這顯然是不幸的。的確,和平、理性的國家是不需要英雄的;只有失去常態的國家,才將一國之命運與希望完全寄託在英雄的身上。 

寫作時可以就其中一則重點闡述。比如談論英雄的意義:英雄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魂,是支撐民族自信心的橋樑,是民族力量之源泉,榮光之所在;是一個民族浩瀚歷史星空的明星,其閃耀的光芒溫暖著民族的身骨,影響著民族的一代又一代。而沒有英雄的國家的確讓人鄙夷,任何一個國家,哪怕一座城市都需要英雄,需要榜樣。同時,適當兼及另一則:誠然一個需要英雄的國家是不幸的,但正因為不幸,更需要英雄在黑暗的夜空點燃星火,需要英雄將那光明擴大,擴大至一簇一團一世界,才能夠使不幸的國家走出不幸。也可以兩者結合,使立意富有思辨色彩。比如可以確立觀點:存在英雄的國家是幸運的,需要英雄的國家又是不幸的。 

另外,自擬標題時要準確簡潔,角度小巧,能夠如實地概括材料內容,讓人可以“按圖索驥”,能夠給人以啟迪與教益;避免以偏概全、大而無當和詩意蹈虛。 

參考標題:①英雄當立危牆之下 ②英雄,國家的希望 ③英雄如星,照亮後路 ④強大者不需要英雄 ⑤英雄和時代 ⑥以文亂法,以武犯禁 

[佳作示例] 

英雄如星,照亮後路 

馬 潔 

沒有一個國家生來就是文明開化的,當一個初生的國家如同嬰兒般在時間的長流中蹣跚而行時,需要一個堅強的臂膀給予它力量,一雙智慧的眼睛,指引它方向。 

在印度,聖雄甘地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讓受盡壓迫的殖民地居民擁有了獨立與自主的權利,使他們擺脫受人奴役的日子,真正的主宰了自己的生命。在印度獨立後,新生的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各地流血衝突事件不斷。當時已78歲高齡的甘地,以絕食為代價,換取這個國家的安寧與冷靜,正是這樣無私而偉大的行為,使印度的生命得以延續。他用他瘦弱的脊樑背負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量,緩慢而堅定地前行。 

在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有一抹紫色的火焰點燃了人們因血色而渾濁的雙眼。那是被侵略者殘酷綁上火刑柱的聖女貞德,她燃燒的衣裙連同她堅毅不屈的臉龐,深深地映在每一位法國士兵的眼裡。於是他們吶喊,他們戰鬥,他們要讓貞德長眠於祖國的土地,而不是恥辱的、被侵吞的,屬於敵國的土地上。於是那火焰成為旗幟,成為支撐國家重新站起的脊柱。而最初,她只是個農村的少女,在四起的戰火下,無家可歸,對故土的熱愛,喚起了她心中的勇氣與信念,於是她換上男裝,拿起武器,即使面對死亡,也只輕蔑一笑,她是個普通人,也是一個英雄,國難當頭,每一個抗爭的人,都是英雄,正是因為這無數平凡又普通的英雄,使得法國在戰火的侵襲下,堅強地挺了過去,當人們走在靜謐的塞納河邊,仍舊會感嘆地說起曾經那個勇敢的奧爾良少女。 

亂世中的英雄是希望,是戰火中永遠高舉的火炬。但並不是只有亂世才需要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樣彌足珍貴。 

列夫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王冠上一顆閃耀的寶石。他的偉大不僅來自於他近乎完美的煌煌鉅著,更是因為他對社會的批判與思考。身為莊園主,他並沒有坐擁財富,享受生活,反而因為那幾百公頃的土地,而心懷不安,甚至想把土地分給農奴,這在當時的俄國是非常叛逆的行為,也加大了他與他深愛的家人之間的矛盾。社會的腐朽與家人的不理解,使他的心處於煎熬之中,卻也使他的思想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峰,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於迷茫與困惑中點亮指引前路的明燈,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抱節的蘇武、耳聾的貝多芬、殘疾的霍金,他們都以頑強不息的精神屹立於精神的高峰之上,以堅毅的姿態和閃耀的人格成為我們所仰望的英雄。 

由此可見,國家需要英雄。誠然,有些人的理想是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但正因為如此,被鼓掌的人也必不可缺,如果人人都甘作路人,那麼這個國家也將趨於平庸,最終被埋沒在時間的流沙下。所以說,沒有英雄的國家是可悲的,但燒死布魯諾,迫害伽利略的國家更悲哀,他們親手毀掉了燦爛的智慧之花卻不自知,於是國家的喪鐘被敲響,亡國的跫音在耳邊。 

時代需要英雄,他們如同夜空上的點點繁星,就算只有星火之芒,也足以燒起燎原之火,照亮後人前進的路。 

[簡評]文章一氣呵成,頗有氣勢。題目即賞心悅目,韻味十足。開篇精警而形象,運用比喻修辭,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英雄對於國家的意義,同時暗釦標題“英雄如星,照亮後路”。主體從兩個方面闡述:亂世需要英雄,和平年代同樣也需要英雄。過渡自然,舉例點面結合,語言準確生動,論述有力。結尾呼應開篇,使文章渾然一體。 

不幸之幸 

汪亭君 

王開嶺先生在《“坐著”的雕像》中說道:“一個人,做著和人群同樣的事或動作並不難,難的是當眾人背叛了‘共同體’的神聖契約,只剩下‘個’的時候。”正是羅薩帕克斯的英雄之舉,引發了美國社會種族歧視政策改變。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偉人之所以稱為偉人,正在於他們面對國家危急、民族紛爭、社會動盪、人民遭殃的不幸時,能夠充當中流砥柱,力挽狂瀾,屹立崔嵬,在每一處黑暗處投下光明。這是苦難者的不幸之幸,是世界的不幸之幸。

當不公、自私、冷漠等負面情緒充斥在社會每一個角落時,當和平、安定、溫馨遠離塵世時,當百萬民眾水深火熱、渴求希望的曙光時,總有一些人,他們不顧反動勢力的威脅,不畏前方道路的艱辛,不懼旁觀者淡漠的態度,挺身而出。在羅薩帕克斯被勒令起立為白人讓座的那一刻,她看著身邊三位黑人同伴眼中的慌亂,拒絕了這明顯帶有歧視色彩的要求,而她雕像般堅定而安靜的坐姿,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黑人民權運動,迫使美國政府出臺法案禁止在公共場所實行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薩蒂亞爾希和馬拉拉尤薩夫扎伊在女性及兒童權利方面堅定的立場與大聲的呼籲,將許許多多的不幸變成有幸,帶來了愛與寧靜。這些英雄,如亂世中冉冉升起的太陽,散發出熾熱的光芒,指引那些無助的人們,帶領他們走出深淵,走向光明。 

伽利略在面對社會對他的質疑時說:“需要英雄的國家是不幸的國家。”誠然,需要英雄的國家是不幸的;它折射著這個國家正處在痛楚之中--它在呻吟、在吶喊、在憤怒,這種呻吟、吶喊與憤怒感染了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們,激起了他們滿腔的熱血--國家需要我,民族需要我,拯救國家、民族於亂世。當中華民族遭受外來侵略,人民利益和國家尊嚴遭到踐踏時,無數仁人志士便挺身而出,勇赴國難。佟麟閣將軍抗日時發出“國家多難,軍人當馬革裹屍,以死報國”的怒吼;更有無數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拯救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捍衛了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也許如伏契克所說:“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郁達夫有言:“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的確,一個國家雖遭不幸,但若有英雄挺立脊樑,也是不幸之大幸啊。 

[簡評]開篇從援引王開嶺先生的話語入手,詮釋“不幸之幸”,既富有書卷氣息,又入題簡捷;主體部分進一步在民族不幸的背景下闡述民族之幸,舉例兼及中外,視野開闊,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收束時引郁達夫之言,回扣標題,又照應開頭,結構嚴謹。文章層次明晰,論據充分,語言遒勁。 

以文亂法,以武犯禁 

鄒 晟 

英雄,永遠是時代的弄潮兒,宛如一朵朵驚世駭俗的浪花,不斷湧現在歷史長河中,聽百萬雄師凱歌高奏,看王朝盛世冷暖人生。人們自古以來就熱衷於追捧這些風雲人物,對歷史上一個個傳奇津津樂道。隨著一個個人物被捧上神壇,我們不禁要問:“英雄存在的意義究竟何在?” 

有人把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刺客--荊軻視作英雄,而把他的“獵物”秦始皇貶斥為暴君。可是,哪有這樣一位暴君在位期間從未誤殺過一位將軍?若說他是英雄,又哪有這樣一位英雄只因一句無中生有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就下令屠盡一郡平民?無論嬴政是個什麼樣的人,竊以為,蒼生不需要這樣的人物,盛世不全是由英雄之手創造的。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所謂的俠義之士,可能正是國家禍亂的根源。從凱撒到拿破崙,從姜尚到劉基,驕傲的將軍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狡詐的軍師層出不窮,詭計百出……總之古今中外,受世人膜拜的英雄不勝列舉。然而,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傳說表面的光輝,卻不曾看到這背後英雄沾滿鮮血的雙手。可曾想過,開國帝王多半曾為叛軍賊首,孤膽英雄也多手有鮮血,倘若看不破這一點,又怎能體會“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心酸? 

真想回到過去,回到三國去,回到戰國去,問問那時身處戰亂之中的百姓:“你,幸福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身處太平盛世,可以盡情抱怨世道之無常,人生之辛酸,但永遠也體會不到“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換大王旗”的顛沛流離,因為我們的前輩用他們的汗水替我們驅逐了寒冷與飢餓。回憶往昔,神州大地上不乏這樣的場景:當英雄手持敵人的頭顱炫耀著自己的豐功偉績時,百姓卻在田間地頭啃樹皮……這就是英雄存在的意義嗎?這就是人人心嚮往之的目標嗎?這就是所謂盛世的“寵兒”嗎?絕對不是! 

中國人自古推崇“上善若水”,而非孫武所言“侵略如火”的英雄。水,是大自然中最神祕的存在,大有“綿裡藏針”的意味,同時又隨和、坦蕩,祖先以水比喻人心顯然用意深遠,水沒有英雄的犀利與鋒芒,卻無聲無息滋養萬物。當今世界也正需要水一樣的人,無論他能否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至少他可以讓百姓感到安全和放心,而這才是沒有英雄的國度中人民的幸福。 

英雄就讓他永遠地站在神壇之上吧!相較之存在“以文亂法,以武犯禁”的英雄的年代,我輩當深感幸運,因為我們身邊沒有這樣的英雄。 

風平浪靜,看不見浪花,我們路過盛世。 

[簡評]標題引用韓非子在《五蠹》中所言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反彈琵琶,獨樹一幟。開篇即以“英雄存在的意義究竟何在?”來開啟下文的反思,主體文段由古及今,對比闡述,取捨分明。文章語言搖曳多姿,比喻精彩,引用妥帖而不乏機趣,比如對“你,幸福嗎?”的援引。 

馮振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