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学常识 简历 公文文书 文学名著 实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热点话题作文
  • 登泰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01-13
    教案设计者:张含光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
  • 《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11-13
    教案设计者:张含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3.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词类活用等现象。4.背诵全文。...
  • 登泰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表于:11-13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
  • 发表于:04-06
    一、教学目的:1.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
  • 发表于:04-02
    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登高》,了...
  • 《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04-03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鲁发福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
  • 人教版高一《登泰山记》教案
    发表于:11-13
    一、教材内容剖析。《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
  • 发表于:04-02
    《登高》教案一导入1200多年前,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
  • 发表于:04-02
    萧城一中路雪梅课例分析:《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把握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
  • 发表于:04-02
    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加强...
  • 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11-13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备课人王艳红一.教学要点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
  • 发表于:04-02
    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杜甫诗三首-登高》年级高一学期下期学段第1学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2、...
  • 《登泰山记》读法(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发表于:08-08
    沙市一中邓金平姚鼐的这篇写景游记,不少人觉得考据气味太浓,语言平淡,甚至有些乏味,所以对它提不起多少兴趣,就算是着意对文中的夕照和日出景象大作艺术的想象,也总有别扭之感,仍嫌其意味不足...
  • 发表于:04-02
    余旺波(一)作者介绍: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
  • 发表于:04-02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猿啸渚霜鬓潦倒作客做客2分析诗作内容和主旨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200年前,也就是公元767年,正在大西南漂泊的55岁的杜甫在9月9日重阳节这天登上夔州...
  • 发表于:04-02
    登高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所绘之景,体味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2、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教学重点: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
  • 发表于:04-02
    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二、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
  • 《登泰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
    发表于:11-13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
  •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11-09
    教案提供者:张含光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文知识及词类活用现象。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关联的写作方法。3、理解“尽志而为”、“深思慎取”的道理。4、熟练背诵全文。教学...
  • 雨中登泰山(教参)(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表于:01-13
    雨中登泰山(教参)一:作者简介李健吾,生于1906年8月17日,山西省运城人。父亲是辛亥革命烈士。他是著名剧作家,还擅长写小说、新诗、散文,作品有《青春》、《美帝暴行图》、《大妈不姓江》等。...
  • 《登泰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表于:11-13
    一、教材内容剖析《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
  • 《登泰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11-13
    教学目标1、认识姚鼐,了解桐城派;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3、了解课文结构,明确作者思路;4、艺术借鉴:○1、详略得当;○2、烘托手法;○3、简洁、生动的语言;5、人文熏陶:了解泰山,培养热爱祖国...
  • 登泰山记 教案教学设计
    发表于:11-13
    二十三、登泰山记姚鼐2006年11月24日星期五一.教学目的: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二.教...
  • 发表于:04-02
    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落实字词2掌握文章即事明理的写法,学习在作文中巧妙地谋篇布局3明确“志”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启发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坚毅的品质教学重点:文章即事明理的写...
  • 《石钟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发表于:11-13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2、理解线索与结构;3、学习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4、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5、背诵第二段中的“舟泊绝壁”部分。教学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