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学常识 简历 公文文书 文学名著 实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热点话题作文
当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学鉴赏 > 诗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栏目: 诗歌 / 发布于: / 人气:1.86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观刈麦》白居易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2、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描绘的劳动场景,并体会这一劳动场景的作用。

农民在田间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体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月夜》刘方平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春回大地时诗人的喜悦之情。

2、赏析“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一:这两句运用的主要意象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运用通感的手法,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更给人清新的感觉,于是便美不胜收了。

赏析二:句中“新”包含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有清新之感,又有欣悦之意。

赏析三:这两句写的月夜一角,诗人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商山早行》温庭筠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渲染了凄清、寂寞的气氛,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3、赏析“槲叶满山路,枳花照驿墙”

诗中“落”“照”二字生动传神。“落”字有落叶归根之意,撩人思乡之情;“照”,“照亮”的意思,点染事物赋情于景。指数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了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的早”的特点。

4.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是对此加以赏析。

.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5.尾联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卜算子·咏梅》陆游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志节高尚(孤高正直)、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展现失意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2、请分析上片写梅花遭遇的作用。

梅花在荒凉的驿站外,断桥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的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写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破阵子》晏殊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热烈赞美。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上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景色。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浣溪沙》苏轼

1、本词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分析三个画面间的联系,并分析作者的感情。

簌簌飘落的枣花,轻轻地打落在衣巾上,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嗡嗡的缲车声萦绕在村子上空,还有那在古柳下穿着牛衣叫卖黄瓜的农人,真是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图画。这一组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不仅色彩美,而且音乐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出了农人劳动的繁忙以及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农村恢复生产后的喜悦之情。

2、请简要概括下片内容,并分析作者的心情及表达作用。

下片内容:主要写谢雨神途中行路的艰辛。

“试问”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融洽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醉花阴》李清照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词通过悲秋伤别抒发了词人的寂寞相思情怀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2、试分析“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句中“透”字的妙处。

一个“透”字不仅写出了秋夜寒气透人肌肤,也写出了词人心灵所感的无比凄凉,突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孤寂凄苦之情。

3、“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与词中哪个字呼应?试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与“愁”字呼应。“瘦”生动写出了作者因刻骨的离愁,而腰肢瘦损的形象,有力地表达出了思念之情。

4、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历来为人所称颂,请分析为什么以“黄花”来写哀愁呢?

这句话比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即景设喻,极其自然。重阳节黄昏菊花清瘦的形象,能生动的写出作者憔悴的形象和淡淡哀愁,加上菊花以优雅高洁为品质,与作者的精神有相同之处。本句写离愁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从表现手法角度: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曳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愁云满布憔悴面容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2、词中称赞孙权,从全词的主旨看其用意是什么?

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表达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恢复中原的情怀。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1、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古今变化的感慨——世事无常,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的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2、与《潼关怀古》比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吊古抒怀的。

从人民的命运着眼,感叹历史上人民的深重灾难,概括列国诸侯的兴亡最终结果都成为一抔黄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请找出这首散曲的中心句,并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句:“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2、散曲末尾连用三个“吹”字的作用是什么?

不仅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来往乱如麻”的官船的喇叭声声,更以诙谐的语调揭露出宦官鱼肉百姓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