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徵文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範文(精選6篇)

欄目: 徵文 / 發佈於: / 人氣:1.3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範文(精選6篇)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1

每一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而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家風家訓的薰陶中成長,家風家訓如同雨露般滋潤我們成長。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我健康茁壯地成長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的印跡:孝敬長輩、勤勞節儉、甘於奉獻。

首先來説説我的爸爸,聽別人説我的爺爺在年輕的時候,在戰場上犧牲了,當時我爸爸才十幾歲,往後的日子我爸爸就和我後來的爺爺共同生活,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在他們相處的近四十年的時間裏,我爸爸對他就像是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從來沒有跟他頂過嘴,甚至連一點小小的爭吵都沒有,在後期爺爺生病,卧牀不能自由行動的時候,是爸爸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照顧爺爺的飲食起居,他們兩個人的和睦相處也成為我們村裏的一段的佳話。由於受到爸爸的身體力行的影響,在我長大成人後,同樣懂得了孝敬長輩是多麼光榮和驕傲的一件事,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考慮父母的感受,多為他們分憂解難,不讓他們太為自己操心,在後期爸爸生病的時候,我也是盡心盡力的去照顧他,只是最終也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

再來説説我的奶奶及全家,奶奶是出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人,她經歷了我們這代人想都無法想象的生活,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打我記事起,她就經常給我講述當時生活的苦,能吃上一口吃的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因此她在生活中是最為勤勞節約的一個人,家裏面所有想要扔的東西她都要看看,是不是還能有什麼別的作用,經常説"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但我當時覺得是不是有點太嚴重了,當我開始上高中、大學的時候,隨着學費的增長,物價的上漲,我深深意識到節儉的重要性,雖然從小受家裏的影響,自己也知道節儉,但是在上大學的日子裏,爸爸為了讓我能夠在大學吃的好一點,放棄了原來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來到一線高温的環境,僅僅是為了一個月多掙200元錢,為了能夠讓我在大學的生活更加寬裕一些,爸爸不辭辛苦,每天下班後回家幫媽媽幹農活,而在這樣的高強度勞動下,全家人甚至一年到頭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會買上一兩斤肉,平時基本都是靠着自家地裏面的糧食和蔬菜過日子,到了冬天和春天沒有菜的時候,就靠着提前曬乾的豆角、白菜、蘿蔔等來應付,並且家裏的飯菜從來都是,這頓吃不完,下頓再吃,從來沒有一個人捨得把它們倒掉,受到全家人這種勤勞節儉的生活品質的影響,我在大學也是刻苦學習,每天在保證吃好的前提下,節約每一分錢,在我們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我們的大學生活過的非常的順利,最終也順利畢業,找到工作單位。

最後來説説我的姐姐,在我姐姐16歲初中畢業時,當時由於中考沒有考好,但也能上箇中專,那時候的中專畢業是包分配的,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但當時我11歲,馬上就要上初中,爺爺又重病在身,全家的收入只是爸爸每月的幾百元錢,還有種地賣糧食的錢,要是姐姐繼續上學的話,當姐姐上大專的時候我上高中,經濟壓力相當的大,就在此時,姐姐提出自己選擇不念了,説弟弟學習比較好,將來會有前途,希望出去打工,為爸爸分擔家裏的負擔,雖然當即遭到了爸爸的拒絕,但是姐姐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家裏人商量,最終家裏仍然不同意,但她還是選擇了放棄學業,在城裏的餐館裏打工,和爸爸一起供我上學,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很可惜,也覺得自己虧欠姐姐和家人的太多了,我現在只有好好工作,才對得起姐姐及家人對我的付出。

這就是我家裏的幾個故事,我從爸爸身上學到了孝敬長輩,百善孝為先;從奶奶和全家人的身上學到了勤勞節約,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創造財富,節約生活的一粒米、一滴水,匯聚出更大的力量;從姐姐身上學到了甘於奉獻的精神,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甘於奉獻自己的力量,奉獻自己的才華,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些良好的家風家訓伴隨着我健康成長。

目前我也是身為爸爸的人了,我一定以身作則,將家裏的優良的家風家訓展現在孩子面前,讓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白孝敬長輩、勤勞節儉、甘於奉獻是多麼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2

“誠樸、向上,尊老愛幼;勤勞、調和,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鄉民張龍興的家,案角這塊特別的“家訓牌”很是有目共睹。這些年,楊王村鄉民鼓起的“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好”的做法,已在奉賢蔚成風氣。

跟着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家訓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儘管大家對家風並不生疏,可是終究啥是家風啥是家訓?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人説家風家訓即是誠信做人,也有人説家風家訓即是尊老愛幼;有人説家風家訓即是勤勞仁慈,也有人説家風家訓即是節省文明。儘管家風口愛心有着文字上的界説,可是在每自己的心裏,家風家訓其實有着不一樣的內在。

從前史淵源看,家風家訓起源於農耕社會的古代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範。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説法,“齊家”在這裏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須得有好家風,家風的重要性便顯而易見。

年代在開展,家風家訓的內在也在不斷改寫,變得愈加豐厚,多了些現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顏色,這也是前史的前進。可是咱們也大概看到,在產品經濟年代,大家的價值觀日趨多樣化,再加上因為遭到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人無視品德,不講誠信,或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為了自己意圖不擇手段。儘管這些僅僅法令或品德層面的表象,但就實質而言卻是家風損壞、家教缺失的成果。

從表面上看,家風家訓僅僅一個家庭的事,與社會無關,也與國家無關,其實不然。在人的生長過程中,家風對一自己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淨化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家庭具有好家風才幹為社會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風刻畫的官員更能變成公民的好公僕。

從廣義上説,家風家訓不只僅具有宗族特點,還具有社會特點。而家庭又是社會的根本組成單位,所以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力力氣,家風家訓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深沉沉澱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風好家訓不只凝聚着中華民族的精力風貌,一起也是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的詳細表現。因而只要家風家訓正,才幹民俗正,結尾才幹政風清、黨風端。

建立優秀的家風家訓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為原則,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好家訓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推進家庭的調和、推進社會的開展、推進中國夢的提前完成。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3

我生長於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簡簡單單,卻很好的詮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勤勞與寬厚。

出生於五十年代的爸媽,他們身上流淌着的全是勤勞的血液。經歷過年少時的飢餓,從結婚時的“一窮二白”起勤勞就深深刻在了他們的身上。記得媽媽曾多次跟我講起他們的事情,結婚當初除一間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當時的狀況,可以説毫不誇張,家裏做第一頓飯的米也是向鄰居家借來的。多年來,靠着他們勤勞的雙手,起早貪黑,培養了我和妹妹兩個大學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們家條件逐漸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見媽媽停下來的腳步,她總是忙完家裏忙外面。她經常説種地得有種地的樣,不能讓莊稼雜草叢生,所以每年地裏的收成在村裏也是數一數二的高產。媽媽沒讀過幾天書,認識的字不多,她的許多智慧點子,卻讓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靈,各種美食、各種廢物利用、各種巧妙搭配,總會讓我瞠目結舌,讓我這個自稱在家學歷最高的人也是自歎不如。我想這一切都和媽媽的勤勞分不開,人們常説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將一以貫之,秉承媽媽的家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我家農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觀念中卻不會把錢看的太重。與人交往做事中,從來不會讓別人吃虧。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藝,人們做事也願意用爸爸,因為做事紮紮實實要的價格又合情合理。村裏有什麼公益行動,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從來不會推辭,完全沒有一點不情願。説到家務事,也許這是個永遠也説不清的話題。家中姥姥也是有兒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幾年來只有爸媽在全心全意照顧老人的生活,所謂十幾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生活上更是離不開人,媽媽奔波於她的各個外甥之間,是爸爸一日三餐為姥姥做飯送飯,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從不會因此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計較什麼,用爸爸的話説,“各人盡各人的一份心吧,強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遠都沒錯,對父母問心無愧就好”。街坊鄰里也為爸爸的這份孝心豎起了大拇指。我真的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深感驕傲與自豪。我想寬厚的品德已深入父親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沒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當今社會,在諸如求職簡歷中、年終總結中、工作升遷中等等的許多情況下,勤勞與寬厚已成為概括一個人品行的代名詞了。有時我總在想,之所以把勤勞與寬厚放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層面上講,必定有它的可貴之處。此刻,我也深深意識到爸媽用一輩子去踐行勤勞與寬厚的內涵,這不正是其可貴之處嘛——這就是實踐與堅持。

當我看到以“我的家風家教故事”為主題的徵文活動時,也是與我多年來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總想寫一些東西講講我的父母,所以藉此機會,雖不能説一氣呵成,也是很順暢的就完成了初稿,因為其人其事確實是真情流露,沒有半點摻假。在這,我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同時也感謝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給我樹立的榜樣,祝福我可親可敬的父母,願我們的家風家教故事永駐心間、代代傳承。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4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父母是普通的農民,姐姐是一名人民教師。記憶中祖上沒有什麼名人,也沒有成文的家風家教世代流傳,但家中父母和姐姐為人處世的方式和一些樸素的言語,簡單平凡卻不乏大道理,在無形中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

記得有一次在家中收拾衣服,看到有些破舊的衣服就收拾到一邊,準備扔掉。母親看到放在一旁的舊衣物就問道:“這些是準備做什麼用的?”“已經都舊了,收起來準備一起扔掉”我答道。她二話不説,彎下腰來,一件一件拿在手中摩挲,隨後説道:“這衣服雖不能穿,還能做其他用途呢,先別扔,放我那裏。”之後,母親做起了手工活,將衣物裁剪成擦地的抹布,別説,用起來還挺順手。慢慢,我才明白,母親的勤儉節約,不僅僅是節省錢,更重要的意義是對於資源的珍惜、對自己與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巷子乾淨了,心情也跟着清爽了”

老家的房子是一個巷子口內帶院子的平房,父親每天早上都會打掃衞生,用掃帚清掃灰塵,不只是清掃自家屋內和院子,連整條巷子他都會一併掃一掃。在不理解父親做法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他,問他為什麼每天都要掃巷子,住在巷子裏的又不止我們一家,別家怎麼就不掃一掃呢。他的回答是,做任何事,都不要管別人怎麼想怎麼做,做好自己就行了。巷子雖然是公共區域,但也是通往家的必經之路,看到巷子乾淨了,心情也跟着清爽了。在他的話語中,我懂得了父親不只是愛自己的“小家”,也愛公共區域裏的“大家”。有的時候週末回家,我也會拿上掃帚掃一掃巷子,在掃除巷子灰塵的同時,也掃除心靈上的灰塵。

“多讀書,讀好書”

姐姐一畢業就在離家不遠的一所學校當教師,至今已有七個年頭了,在這七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對學生們的要求很簡單,只有兩句話:多讀書,做好人。她經常鼓勵學生們看各種各樣的書籍,教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在她心中,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要注重言傳身教。她不僅對學生嚴要求,對自己也是一樣,要求自己每月至少讀一本書,範圍廣泛,散文、詩集、自傳、小説等等,她會根據當月的心情挑選書籍去閲讀,一邊讀還一邊作記錄,慢慢地,讀書成了一種習慣,成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開始喜歡上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去憂解煩定心性,陶冶性情美心靈。

去年年底,我通過遴選考試考入縣紀委宣傳部工作,工作以來每次回家,母親都會對我提要求,要認真工作,不要怕苦怕累,寧願多幹活,不要多抱怨,要規規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母親的話簡單樸實,我也牢記在心,在學習上認真踏實;在生活中,對待身邊的人畢恭畢敬;在工作中,紮實穩重,勤懇能幹,願意幫助別人。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5

如果説家庭是田園,我是小苗兒,那麼家風便是陽光,而家訓便是雨水。要想茁壯成長,必定少不了二者的陶冶。

我家的家訓很簡單:“善小而為,久之成大德”。小時候對掛着牆上的“善小而為,久之成大德”這九個字並不能理解。但我卻依稀記得上幼兒園時的那次家庭故事會。大概情節已經忘卻,但是其中的道理卻記憶深刻:即使是弱小的動物,它們的善行也絕不會白費。做人也是一樣,“積小善可成大德”。從那時開始,我心裏埋下了“善”這顆種子。

小時候,我經常被忙碌上班的父母鎖在家裏,通過見方的窗户只能看到窄小的藍天和細小的風景,這樣,家風家訓對我們的成長就更是至關重要。有人説過:一個人的優良氣質很大部分取決於家庭的教育。我的父母也是深切認識到這點的,所以他們總是盡力以身作則。不苟言笑的父親更是以此為準則,細微地影響着我們。

小的時候,爸爸經常抽空接送我上下學。有一次,他嘴上説着得趕緊回家加班趕一份材料,可車的速度絲毫未有半點逾越。就在我們要過的時候,黃燈卻剛好亮了起來,爸爸穩穩地剎了車……還有30秒,我看四周沒警察,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周圍都沒人,過去吧?”“那紅燈還是亮着的啊!”預料之中的的回答。““善小而為,久之成大德”他認真地答道,眉宇間滿是莊重與神聖。當然,類似的例子在我家人中是常事。爺爺是村裏有名的義務廚師,村裏家家户户辦喜事大事找他當廚,他總是積極幫忙;叔伯姑嬸也個個是勤勞樸實、自力更生的模範……

一路上,我仔細回味着爸爸的話語,我的心恍如被洗滌一遍了。的確,大與小是相對。古人云:“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如果不屑做平凡細小的事,最終只能成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社會公德心、自身的道德底線……良好家風的保持,長輩做好表率,後輩定能更好地傳承。“入幽蘭之室,久而不問其香……”自呀呀學語開始,爺爺奶奶照顧我的朝夕中,教會我明辨美醜是非善惡。儘管有些事對於別人來説無關緊要,可對於我來説卻會自覺慎重地做出選擇。因此我越來越自律,能自覺將美德融成了自己的習慣。

正是由於良好的家風家訓的牽引、源於家庭的薰陶,我已從一株初見藍天的小苗兒逐漸長成了一棵婀娜多姿的小樹。我相信我一定會記住家訓,好好傳承良好家風,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的。

家風家教家訓家規主題優秀徵文6

家是我們的第一個學校,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才能出類拔萃。在我的家風家規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誠信”兩個字。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沒有讓他們失望,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幾名。記得我在讀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因為身體不舒服我考試考砸了,心裏特備忐忑,想到爸爸他的嚴厲與期盼,我即害怕又不忍心讓他們失望,幼稚的我回家面對媽媽詢問成績的時候,我支支吾吾説:“還…還沒知道成績……”,媽媽二話不説,給了我一巴掌,我一個釀蹌,捂着嘴巴,眼眶紅紅的。“幹嘛打我!”,媽媽用食指指着我鼻子,很氣憤的説:“你撒謊!我為什麼不能打你?”我犟嘴道:“我説不知道就不知道!”媽媽又給了我一巴掌:“你數學老師已經打過電話給我了,説你考的很不好,試卷已經發下去了,叫你好好訂正!你怎麼解釋!”我見過媽媽發火,但沒見過她發怒,就算我考的再不好,她也不會這樣發怒。我不説話,我害怕。只是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畢竟錯在我,沒敢大聲嚎哭。媽媽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歎了口氣,又把我拉到她身邊:“媽媽不怪你考的差,只怪你撒謊,難道不記得媽媽和你説過,永遠要誠實,不要撒謊,明白了麼?”我點了點頭。“走吧,我給你看看試卷錯哪兒了,臉疼不疼了?媽媽下手重了,對不起啊。”媽媽又給我看了看臉。我這時才大聲的哭出來,“媽媽…我錯了。”媽媽摸了摸我頭然後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曾子的妻子帶兒子到集市上去買豬,可孩子哭鬧不停,妻子只好答應兒子説:“等我們回來,殺豬給你吃,別哭了。”回家後,曾子拿起刀準備殺豬,妻子叫住他説:“你還真殺啊,我逗孩子的…”曾子打斷妻子説:“做人貴在講誠信,你這麼做不是在教孩子騙人嗎?我們身為父母,應為孩子做好榜樣啊,凡事説到做到。”妻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聽完這則故事我知道了媽媽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她這是要讓我從骨子裏記住做人要講誠信。

這是媽媽第一次,我相信也是最後一次打我。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覺得當時媽媽打得太好啦!它讓我永遠記住了以誠待人之道!

“誠信”是我的一筆巨大財富!有了它,生命才會開出燦爛的鮮花。我愛我家,我愛我的“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