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徵文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精選7篇)

欄目: 徵文 / 發佈於: / 人氣:3.3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很是熟悉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精選7篇)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1

所謂“校園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校園內外時有發生,讓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淨的心靈走向彎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嚴重時,還會威脅你身邊人的生命安全。這不僅違背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友善,而且不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極其容易傷害到同學們的身體心理以及家庭。在這裏我首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視了,要去配一副眼鏡。配完眼鏡回來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願地説:“眼睛近視了,應該戴眼鏡,但眼鏡為什麼要卡在我們身上呢?”於是,他們倆就決定戲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彎下腰撿東西時,鼻子和耳朵使勁一晃,眼鏡“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見東西的輪廓。他向前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鏡,也去了一趟醫院,花了好多錢呢! 這時,嘴巴説話了,“要是你們不搗亂,小主人能摔跤嗎?能花那麼多錢?”聽了嘴巴的話,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搗亂了,也乖乖地聽話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對待眼睛,他們齊心協力支撐起眼鏡,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誇它們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範,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友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

我們的生活都會充滿陽光。如果你想做一個愉快的孩子,讓自己的身邊都充滿歡樂,就用你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他人。那麼,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如何做到“與人為善”呢?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的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同學們生活在一起,產生一點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學會説:“對不起”。你可別小看這三個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處理同學關係時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發生後,應該學會忍、包容、體諒他人,不能斤斤計較,應該讓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圍充滿歡樂。但是寬容友善不是無原則的饒恕和縱容,當你發現別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時,應該及時尋求家長、老師甚至校園110的幫助。讓友善的微笑常掛你的臉上,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當你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時,當你置身於人山人海的廣場時,當你安安全全地穿過人行橫道時,當你自覺地撿起校園的一片紙屑,當你不慌不忙在窗口買到飯菜時,這都是每個人自覺遵守秩序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環境。我們不要打破這些秩序,我們要共同來維護它,共同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生活環境。

同學們,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寬容友善之人,共建我們友善和諧的校園!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2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撐起一片藍天,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職責。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全國各地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且有蔓延之勢,甚至致人死亡等惡性案例有增無減。 同學之間正常的磕磕碰碰,小衝突小摩擦,混同於以強凌弱成性、拉幫結派成癮的暴力摧殘,這種暴力傾向已經嚴重影響了學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威脅,更削弱了學校的教育成果,應當引起家長、老師、社會、學校高度的重視。也許你我身邊的校園還算穩定,誰也不敢保證這種惡劣的蔓延趨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身邊的學校和學生。因此,我們呼籲全社會積極行動參與到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的行動中。將我們身邊還沒有發生類似事件的情況下,重視防範於未然。

總結分析誘發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其主觀上跟現在學校走向商業化,重視收益成果,淡化了對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教育,其次同學生日聚會等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遊戲廳、網吧等場所影響和聚集成幫派,捷徑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誘等綜合影響。客觀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觸一些暴力影片,恐怖遊戲,社會黑勢力後缺乏定律和錯誤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幫結夥,形成幫派,導致演變為現實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脅、恐嚇和虐待時,擔心被接二連三的打擊報復,最終選擇忍氣吞聲,

不敢向學校老師和家長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這些施暴者更加為所欲為,膽大包天的越演越惡劣。無形中把美好和諧的平安校園的同學之間形成暴力強勢和弱勢羣體的的惡性差異,最終造成極大的社會惡劣影響,導致弱勢一面的學生望校生畏,由此導致受虐學生因身心健康的摧殘和心靈的陰影而精神失常的,或死亡的案例歷歷在目。

反對校園暴力,拒絕社會冷漠。我們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會有孩子,我們應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出發,有責任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傾注我們的愛,在當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轉折點這個關鍵性階段,隨時面臨校園暴力的威脅。我們更有義務維護校園平安,讓青少年能擁有健康快樂,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安心無憂的接受教育,豐富儲備文化知識。呼籲全民動員,提倡關心關愛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灌輸引導我們身邊的青少年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提高自身良好素質,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告誡我們的孩子認清這種暴力摧殘同學的行為是可恥的,更是一種犯罪。將來會被社會所淘汰形式。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細節投入,就是我們的家長,若有孩子住讀在校的,千萬要記得,經常電話問候孩子,積極與孩子溝通,時刻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判斷是否遭遇校園暴力的侵擾,必要時親自去學校觀察,叮囑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勇敢的大聲呼救,事後火速告訴家長和老師。同樣告誡孩子千萬遠離參與校園暴力行為。

而我們的人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也相對提高洞察力,時刻關注自己學生的變化,發現苗頭不對勁時,要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勇敢站出來對校園暴力説不,並積極揭發。

如何將這種暴力行為控制在萌芽狀態並徹底解決,這項工作除了更全面完善各項教育措施和獎罰條令條款,必須得到我們的家長、老師和社會團體、各界部門等積極響應,熱心配合,銘記防範於未然的重要性,做好表率對他們進行健康引導,提高我們的孩子和身邊青少年防範校園暴力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能力。把握正確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鍊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有用青年而共同努力。

反校園欺凌倡議書 校園欺凌已經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拒絕校園欺凌迫在眉睫。在此向每位同學發出倡議和呼籲:

1.校園小霸王們,請停止你們的欺凌行為!請停止威脅恐嚇等語音攻擊和拳打腳踢等欺凌行為,欺凌並不能贏得尊重!校園欺凌,害人害己!若想贏得同學們的敬佩,不如從小霸王變成小學霸!

2.漠視校園欺凌的同學們,請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護他人就是保護自己!冷漠圍觀、消極觀望並不能自保:忍氣吞聲、縮首躲避也不是長久之計。向校園欺凌説不,需要智慧和勇氣。請對身邊的校園欺凌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施以援助之手。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從小學會擔當。

3.還在欺凌其他學生的小霸王,請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謾罵!冷嘲熱諷、侮辱人格並不能彰顯自己的實力:強行索要他人財物、任意毆打他人,肆無忌憚的欺凌同學遲早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若想得到同學們的擁護和信任,就要獻出真情、幫助身邊的同學

4.每一位在校生同學,請從我做起,鑑定勇敢的向校園欺凌説不,用統一的決心,反對校園欺凌!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3

為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預防校園欺凌行為的發生,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根據《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關於依託中山市安全教育實驗區對全市中小學開展兩個專題教育活動的通知》的要求,6月22日下午,三角鎮中心小學利用班會課開展了主題為“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的班會活動。

此次主題班會是由學校德育處統一部署,各班主任按學校的要求,首先通過中山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宣傳視頻,向學生講解有關校園欺凌、暴力的常識。包括常見的校園的類型,小學生哪些行為屬於校園暴力欺凌,校園欺凌會造成哪些危害,當我們遭遇校園欺凌、暴力時該如何應對等,在觀看有關校園欺凌、暴力的視頻後,各班主任們還進一步強調了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都友善相處,堅決反對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班會課上,同學們紛紛表示遇事一定要冷靜、理智、剋制、忍耐、三思而後行,不魯莽衝動,不意氣用事,要考慮後果,要為自己的前程着想,不要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後班主任們還要求學生回去要按要求回家跟家長一起共同登錄“中山市學校安全教育平台”觀看有關預防校園欺凌教育視頻,共同學習,並完成相關練習。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學校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學校責無旁貸。此次主題班會活動,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校園欺凌、暴力危害性,增強了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堅決向校園欺凌説“不”,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提供了有利保障。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4

校園欺凌,在成人看來可能就是小孩子鬧着玩兒。可是,問題的後果顯然要嚴重得多。同樣是未成年人的欺凌者,發出一聲恐嚇,在成年人看來就是虛張聲勢,幼稚可笑。可是,對於被欺凌的孩子來説,他的世界可能會因此傾倒。不要以為醜惡只存在於成年人的世界裏,作為對成年世界的投影,未成年人的圈子裏除了花朵藍天,也同樣有灰暗與陰霾。

儘管我們不主張對未成年欺凌者施以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嚴厲懲罰,但我們更不會主張對校園欺凌現象聽之任之。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干擾孩子成長的負面因素應當被及時消除。這些負面的因素可以來自成年人,也同樣可以來自未成年人。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孩子敲詐錢財,遠遠不是幾百塊錢那麼簡單。對被敲詐者而言,他會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並因此對這個世界產生極度的不信任。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光明磊落,這份磊落胸懷一部分來自天性,一部分來自環境。如果他所生活的世界呈現有愛的狀態,他更傾向於以愛來回報愛。相反,如果他所面對的常常是恐懼,他只能與世界保持距離,並且採取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他人的欺凌不會激發他內心的善,只會讓他產生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錯覺。對於那些施暴的孩子而言,要他們通過欺凌樹立正確的人格,那更是緣木求魚。

不但孩子是孤單的,那個可憐的爺爺也同樣顯得無依。這樣的事情,我們難道真的已經見怪不怪了?那麼,學校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它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嗎?如果學校仍是教書育人的所在,那麼無論對被欺凌者還是欺凌者,學校都應當盡到更多的義務。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5

前幾天,北京一家長,發現自己四年級的兒子在上廁所時,被他的同學欺負。他的同學用一個廁所裏的垃圾筐扔他,裏面擦過尿和屎的紙灑了一身,他被弄得全身都臭,由於事情太嚴重,他甚至變得焦慮。

隨後這位家長遇到了很多被欺負的孩子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老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説:這幫孩子只是開了個過分的玩笑。對方家長説:小孩子淘氣,不懂事。學校領導息事寧人,和稀泥,甚至指責她將事情鬧大。

雖然媒體大肆的報道,各方輿論也紛紛對此事進行批評。可是問題的核心並沒有解決,即學校和家庭到底應該怎樣教育孩子自我保護,避免被欺負。

我上小學時,總被同桌的男同學欺負。我坐在他左邊,抄筆記,寫作業時,右手會不知不覺地越過他劃的三八線,只要一越線他就用鋼筆把我的衣服弄髒。我告老師,老師總是不痛不癢地説幾句,他依舊欺負我。

我告他家長,他媽媽説:你乖,是個好孩子,他淘氣不乖,不是好孩子,我們批評他。可是,第二天他會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我。

我委屈的哭着回家向父母訴説,我父母總説一些高屋建瓴、雲裏霧裏的大道理,例如:讓他三尺又如何,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等等八竿子夠不着的理論,最後還説:你是好孩子,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為了這個好孩子的稱謂,我就必須委曲求全嗎?好孩子是用來被別人欺負的嗎?我無助,我痛苦,我不要做好孩子。那段時間我自暴自棄,不好好學習,不尊重老師,也不願意與人説話。總覺得很委屈,每天一邊洗衣服上的墨跡,一邊默默的流淚。

終於,有件事情改變了我。

一天,放學回家路上,我和小夥伴發現了一條拇指粗細,約60公分的小蛇。淘氣的男生們用小石頭砸它玩,神奇的一幕發生了,誰砸它,它就露出牙齒、吐着信子撲向誰。嚇得男生們四處逃竄,它從容的`鑽進草叢中,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裏。我站在當場看得目瞪口呆。

當天回家洗衣服上的墨跡時,我一滴眼淚也沒流。腦海裏一直縈繞着那條小蛇的樣子。如果,它不會自我保護,奮起抗爭,對欺凌説不,那結果只有死路一條,沒有誰能幫得了它,它只有自己保護自己,我要向它那樣保護自己。

第二天放學,我拿了一根木棒在同桌的回家路上躲着。他哼着小曲走過時,我衝出來,用木棒朝着他的後背打了一下,他轉身看見是我,掄起拳頭要打。我盯着他的眼睛説:你敢打我,敢欺負我,我就會時不時的從後面打你,這次是背,下次打腦袋!説完轉身就走。其實,我害怕極了,腿肚發軟,心跳加速,連牙齒都在顫抖,但心中卻吶喊,他只要敢衝過來打我,我就和他拼命,打不贏,也要咬他一口。

可是,他既沒有説話,也沒有追上來打我,只是呆呆的站在原處一動不動,直到我走遠。

當天晚上,我整宿未睡,滿腦子想着如何應對他的報復,對各種預案進行推演,興奮極了,體會着某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快感。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6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例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諸如,不堪入耳的謾罵侮辱、手段暴力的撕扯打鬥,發生在中小學生之間的暴力事件頻繁被曝出,並引發輿論聚焦。

其實,就在教育部發布此次專項治理通知之際,重慶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學持刀捅死的事件就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據當地官方通報,4月28日13時許,桑柘中學學生沈某(男,14歲)與同校學生趙某(男,15歲)在校內因同學間糾紛發生爭執。爭執中,沈某持刀刺中趙某胸部,趙某經送桑柘衞生院搶救無效死亡。

重慶此起校園暴力事件並非孤例,4月22日晚,有網友在qq、微博、微信等網絡平台上發佈一段視頻,視頻內容為數名女生掌摑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視頻中,女生被掌摑32次,其間一直沒有反抗。事件一經媒體報道,便引發公眾熱議。

4月25日,湖南永州市道縣政府官網通報稱,掌摑女生事件系瑣事引發,目前已對涉事的多名學生進行處理,其中,3人被處以治安拘留,另4人管教。

諸如上述校園欺凌事件並非偶發性的出現,近年間,中國校園暴力呈現頻率增加、結果惡化、涉事人員低齡化等趨勢。有媒體統計,僅2015年,媒體報道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校園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發生在未成年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居多。

校園欺凌事出何因?

今年4月,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曾根據2015年被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案件,對中國校園欺凌現象進行了綜合分析。

按照報告給出的研究結果,近年來,校園欺凌現象在中國發生的地域範圍十分廣泛,覆蓋了絕大多數省份,且城市農村均在其內,頻次十分密集,絕對數量巨大。

具體來看,報告分析,現有案例大多數發生在學校外人煙較少的地方,在學校內的多在教室外,如操場或走廊。發生時間是課間或者放學後;絕大部分的欺凌案件均為多(欺凌者)對1或少(1至2人),受欺凌者在曝光視頻或文字描述中多選擇沉默和忍受,不告訴老師,也不求助於家長。

對於校園欺凌事件的起因,報告列出的原因包括欺凌者看對方不順眼,因為覺得對方長得醜,或者懷疑對方跟自己喜歡的異性走近一些,還有因為對方失誤踩到自己等等,原因眾多,且千奇百怪。

其實,隨着校園欺凌事件曝光頻度的增多,社會輿論也開始聚焦這一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在輿論針對校園欺凌案件的原因分析中,誘發未成年人實施校園暴力行為的原因多元。如家庭、社會成長環境中負面因素影響、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以及針對未成年人校園暴力行為管教執法力度不夠等等。

反對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徵文 篇7

眾所周知,“欺凌”,它不但會傷害一個人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淨的心靈走向彎曲,更會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在同學們的心目中,美麗的校園是充滿陽光的地方,這裏承載着學生的夢想,但是,如果這片純潔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欺凌而變得黑暗,將是何等的悲哀!

欺凌行為主要為身體欺凌,推搡、打等暴力行為;“言語欺凌”,包括惡意取笑、起侮辱性外號、辱罵等;“關係欺凌”,包括通過惡意造謠或者讓其他人不理他,使受害者受到傷害。有校園欺凌的學生,首先要意識到,欺凌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欺凌行為是無能的表現。其次不要故意攻擊其他同學,無論是比你弱小的,還是他做錯了事,還是對你有傷害,還是你看不順眼,這些都不能成為你攻擊他的理由,要學會通過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學會寬容。”被欺凌的同學也要站出來説不:當你被其他同學欺負時,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擊;如果對方太強勢,你無力反擊,就要學會先保護自己,然後要大膽向老師或家長反映,讓欺凌你的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處理。學校號召其他同學要擁有正義感,見到有欺凌的行為要勇敢站出來制止,控制事態的發展,尋找合理的幫助。

平順中學一直提倡同學們做文明友善的平中學子,號召大家團結友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此希望全體學生從現在開始,要堅決地對“校園欺凌”説不!同學們之間要友好地相處,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這個家庭裏,少一些摩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用我們的理智、我們的愛心去化解矛盾,預防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真正成為更加和諧和積極向上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