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徵文

防控疫情的徵文600字(通用15篇)

欄目: 徵文 / 發佈於: / 人氣:2.9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徵文吧,寫徵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防控疫情的徵文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防控疫情的徵文600字(通用15篇)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

在這個本該闔家歡樂的春節裏,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羣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它們瘋狂地肆虐着華夏民族。在人心惶惶的時候,在每個人都避而遠之的時候,有一羣人,他們衝到了一線,與病毒戰鬥,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麼,他們是誰呢?

他們是醫院的醫護人員。他們執行一次任務就要三四個小時,期間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廁所。他們穿着沉重的防護服,帶着護目鏡,掛着口罩,一直工作三四個小時。諸如為照顧新冠病毒的病人而毅然給才四個月寶寶斷奶的沈佳麗;諸如為搶救新冠病毒的病人來不及換口罩而在臉上留下疤痕的陳秀;諸如高強度工作二十四小時的蔡超……大家對新冠病毒毫不知情時,他們已知病毒的危害;大家對新冠病毒不知所措時,他們已堅定信念去戰鬥;大家對新冠病毒避之不及時,他們已經奔赴一線。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他們是交警、民警和城管等部門人員。交警維護着交通,民警保護着大家,城管守護者市民。交警在高速口檢查進城人員的身體情況;民警關注着城市裏流動人口的疫情情況;城管運送已確診的新冠患者。還有水務公司、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給我們提供水電煤氣等生活基本保障。我們安逸地呆在家裏時,他們卻一直奔赴在疫情前線,他們就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是小區保安、環衞人員和快遞員。小區保安堅守崗位,檢查進入小區人員的情況,防止疫情擴散;環衞人員默默運走小區垃圾,消毒小區公共區域,給大家提供安全整潔的環境;快遞員馬不停蹄地為大家運送新鮮蔬果和生活必須品,為人們正常起居提供了方便。當我們窩在家裏看電視時,他們卻還在疫情一線工作,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對抗病毒,他們拯救病人,他們防止疫情擴散,他們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我要向他們致敬!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2

你,逆行的背影,牽動着多少顆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托起無數的生命。一紙請戰書,滿滿的紅手印,生死線上方顯你的深情……——題記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當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喜悦中時,它已經開始大張聲勢地恐嚇着每一個人!一夜之間,各大新聞媒體滿屏的都是疫情進展的情況,周圍的人們不斷地尋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種辦法。藥店人滿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價難求的精貴物;商場、馬路人可羅雀,人人戴着大口罩,用戒備的眼神互相掃視着對方,冠狀病毒給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陰影。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膽英雄。在生死時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擔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社會重任。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本該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再次“掛帥出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看着他疲憊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夜以繼日,不眠不休,他們拼盡全力,與病毒較量,為生命站崗。他們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風景!

寒風瑟瑟,路上人煙稀少,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小黃人”“小藍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個逆風騎行的背影。他們默默無聞,只為給不能出門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還有一羣背影,我看不到他們真實的面目,只知道他們是新聞報道的書寫者,他們是圖片影像的記錄者。他們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為城市建設悉心戮力,為國家發展鼓勁吶喊。重大疫情面前,總會有他們的背影,他們不是不懼危險,只為傳播最真實的聲音!

還有許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潔工、出租車司機……不同的職業,共同守護着這座城,屬於我們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温暖着城裏的人,有情有義有擔當的中國人!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3

今年春節,無論是在手機上、電視上,還是在小區裏,我聽得最多的話不是“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而是”勤洗手、勤通風、少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的宣傳,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就是從武漢擴散出來的主角”新型冠狀病毒“,須全民防控及自我隔離。

這種肺炎非常可怕,一人病了就會迅速傳染開來,甚至還會威脅到生命。據傳本次事件的源頭是一些無知的人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食用野生動物及國家保護動物,而動物身上攜帶的大量未知或已知病毒,從而導致了這次悲劇的發生。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也是生態鏈中關鍵的一環。我曾看過一部電影《寵愛》,它講述的是人和動物之間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小動物是那麼可愛,那麼弱小,無良的黑心人類,你是怎麼忍心肆意虐殺的呢?

疫情當前,上下一心,同疫情戰鬥到底,我們一直在一起!為了戰勝病毒,眾多的白衣天使逆行而上,為了節省防護用品,他們不喝水、不上洗手間,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好些小姐姐因長時間戴口罩,臉都磨破了,露出紅紅的血絲,甚至部分醫護人員因夜以繼日的救治工作而感染病毒,他們是最可敬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目前,全國上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國外的華人華僑也到處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郵寄到國內,支援國家。我也將今年的壓歲錢委託爸爸捐給武漢了,疫情當前,人人有責!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很快戰勝疫情的!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4

武漢,別稱“江城”,是中國內陸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可是,春節前後,無情的病魔纏身於武漢,這座城市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是2003年非典的“朋友”,相隔17年再一次來勢洶洶地向我們發起挑戰。

但是,我們不會認輸!鍾南山院士和無數名白衣天使一路逆行,直抵武漢。鍾南山院士説:“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國家!”白衣天使們默默無聞地付出,在危難來臨時,他們總是挺身而出。正所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們是最美逆行者!逆行——用生命護佑生命!逆行者——舍小家為大家,負重前行!

武漢市蔡甸區,一座嶄新的“小湯山”——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在拔地而起,無數建築工人和前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戰,爭分奪秒築起一道道抗擊病魔的城牆。

抗疫期間,有這樣一批人,迎着風雪,滿載着物資,前往疫區支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輛輛大卡車逆流而上,向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前進,無怨無悔。

在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中,有為武漢捐出畢生積蓄的清潔工,有為武漢捐出瓜果蔬菜的山東農民,有為武漢捐出口罩等醫用物資的企業家……他們或許渺小,但卻散發出耀眼光芒。

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翻不過的山、過不去的坎。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相約去武漢!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5

今年的春節,和以前的春節大不一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猝不及防,所有人談論的都是疫情和防控的事,所有人只能乖乖的呆在家裏,親戚不走了,門也不串了。

春節那幾天,大人也對我們放鬆了點要求,終於有機會睡到自然醒了。可是好日子沒幾天,隨着疫情的發展,形勢好像越來越來嚴峻,特別是看到媽媽為疫情防控的事忙的不可開交,意識到自己這麼放縱,好像有點不大對頭。

疫情開始後,媽媽所在村裏的所有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們懸掛標語,給大家發放明白紙,上街提醒大家出門戴口罩,室內多通風,村裏每個路口都設了值班點,勸返外來人員,主要路口封路,不讓外來車輛和人員進村,少出門或不出門也變成了大家的自覺行動。在他們的帶動下,村民都自覺當志願者,加入到防控隊伍中,大家開展愛國衞生行動,義務把全村的大街小巷噴灑84消毒液,踴躍報名到防控值班點值班,參加各種義務勞動,勸返外來人員,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媽媽説她很受感動。

看到這些,作為學生,我能做的,就是乖乖的呆在家裏,好好讀書,好好複習和預習功課,規劃好自己的寒假生活,雖然寒假延遲,但學習不延遲。不給媽媽添亂,不給國家添亂,做好自我防護,就是對城市、給國家最大的.貢獻。

我們堅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一定會早日過去的。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6

新型冠狀病毒終於影響到了武漢,疫情來勢洶洶,空蕩蕩的街頭一個人也沒有,以前的熱情一點點的消失了,我們都在家裏不出門。

今天是年三十,媽媽還在兒童醫院正常上班,因為她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已經習慣了爸爸媽媽經常沒時間陪我,因為有病人需要他們。在家裏好無聊,食物也沒有以前好吃了。我們要和病毒展開一場對戰!

爸爸媽媽告訴我,要勤洗手,多吃飯,出門戴口罩,打敗病毒責任在自身。以前吃年飯,都是一大家人團聚,今年呢?是我們一家三口團聚,因為要減少病毒傳播。還沒放寒假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今年很好玩,爺爺奶奶要帶我去麻城回老家過年,吃吊鍋,放鞭炮,看煙花,家家户户拜大年。現在呢?我還是在武漢,媽媽就會吹牛。

看電視我知道了,不畏艱難與病毒抗戰的,保衞我們生命和城市的是像爸爸媽媽職業一樣的白衣天使。她們穿着白色防護服,戴着口罩,手套,堅毅的眼神望着我微笑,好像在説:“請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戰勝惡魔病毒的。”她們是英雄!儘管我的爸爸媽媽不在抗肺炎的一線科室,但他們也有被感染的風險,他們也在平凡的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爸爸媽媽告訴我,他們也主動請纓,主動自願報名參加醫院的職工先鋒隊。隨時等待召喚。希望她們能保護好自己。

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愛我的城市武漢,愛我的祖國,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7

也許你的不經意間,犯下了彌天大禍,但沒關係,至少你還有我們。

——題記

冬日的嚴寒,將世界冰封,櫻花也將綻放,可人們早已沒了觀賞之心。這一刻,人們的生活好像按下了暫停鍵,商場關閉、小區封鎖,這一切都像是開始了冬眠。

2019年末的春節將至,媽媽朋友的女兒珊珊姐姐從武漢大學回來了。她們一起吃了飯,相談甚歡。可是幾天後,武漢疫情大爆發,珊珊姐姐被隔離起來了,媽媽得知消息後心頭一緊,下意識地佩戴起了口罩,並將自己鎖在了房間裏,開始了居家隔離。14天過去了,並沒有發生異樣,她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下來了。

可沒過幾天,噩耗再次傳來——隔壁樓的一户人家全部確診新冠。不一會兒,小區裏傳的沸沸揚揚,一時間樓下的綠化道里空無一人,平時在玉蘭花下拍照採花的小姑娘也找不見了蹤影,只見那棟樓被死死地封鎖了起來。樓下突然冒出了一個由集裝箱搭成的簡陋的屋子,屋子裏僅僅擺着一張牀、一把椅子和一方不大的摺疊桌——那裏住的是值夜的保安!每天下午,我都可以在樓下看到幾位身穿深藍色制服,手裏拿着一個黃色大喇叭,在小區裏來回走着的中年男人。喇叭裏放着的都是關於疫情的貼心提示,有時走到樓層高的地方,他們還會自己上陣,對着樓上的人大喊。

在乍暖還寒的季節,他們只穿了一件單薄的短袖襯衫,卻仍能清楚地看見背上如雨般的汗水。

84歲的鐘南山深夜掛帥出征,悄悄地坐上了通往武漢的列車。為了不耽誤患者的治療,他買的是無座票,夜深人靜之時,他就這樣坐在餐車上睡着了。73歲的李蘭娟院士披上戰袍,毫不猶豫地走向戰場,為了有效打擊新冠病毒,每天只睡三個小時,臉上滿是憔悴。還有更多的逆行者,白衣天使、外賣員、農民工人……

等春天回來,等櫻花綻開,希望大家平安歸來。

如今我家樓下的兩棵櫻花樹已經開了,清風拂過,飄來陣陣花香,不知是這兒的,還是武漢傳來的。但我們堅信,這一切都會好的。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8

背影,多麼平凡的字眼,不值得人們細細探究,也不值得人們去記住。但近日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的“戰場”上,無數的背影令我無法忘懷。那些背影雖瘦小,但高大;雖單薄,但偉岸。

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奪走了新年的喜慶與快樂,一眨眼,人們談“新型冠狀病毒”即色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關係着人民的健康。這種病毒引發的肺炎確診人數還在增加。

然而這種可怕的病毒並沒有讓“白衣天使”們望而生畏。許多醫務人員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挺身而出,在第一線與病魔戰鬥着。他們自從進入治療病房以後,就沒有回過家。要知道疫情的時間正值農曆新年,他們難道不想念他們的親人嗎?

昨天媽媽給我看了一個視頻,是寧波一線醫院抽調的一些醫務人員集結完畢,即將出發武漢,奔赴“戰場”,與自己家人告別的場景。他們匆匆地與淚流滿面的家人擁抱,那些醫護人員,他們或身為人妻,或身為丈夫,或身為兒女或身為兄妹,他們中有的更是為人父母……當然他們還有更光榮的身份——醫生、護士!他們難道不想在家與親人歡度春節?他們難道沒有被傳染的危險?但為了抗擊肺炎疫情,搶救患者,他們放棄了休息和安逸,肩頭扛起責任,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支援武漢,支援疫區,責無旁貸!互相擁抱告別之後,醫護人員們堅定的目光望着前方,滿懷信心地登上了前行的“戰車”……背影似乎越來越小,不!這些背影是如此高大,是多麼的無私與偉大!

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還有許多的背影,醫生們忙碌的背影,記者們奉獻的背影,為醫生送飯的各行各業人羣感激的背影……這是這些背影,讓這場戰爭也充滿了温情。我們堅定,用不了多久,病毒一定會被消滅,疫情一定可以控制!祖國大地一定能夠重新變得生機勃勃!

難忘啊,這重重背影;難忘啊,這些抗擊新冠病毒前線的英雄們!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9

春天踩着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她揮了揮衣袖,把窗外變得生機勃勃:小草正偷偷地從土裏探出頭來;柳樹正悄悄地抽出新芽;各種花兒也正在蓄力準備着開放……這要擱在以往,外面應該到處是欣賞春光的人們,然而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洶洶來襲,窗外的美景也無人去賞。

那熱鬧非凡的旬陽霎時間變得寂靜無比。街上小販的叫賣聲停了;來來往往的汽車減少了;人們談笑的聲音也消失不見。只有一遍一遍播放防控疫情知識的喇叭聲在大街小巷裏傳蕩。不能出家門的日子讓我漸漸明白,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是件多麼美好的事啊!因為病毒,我們不能自由出門在路上散步;因為病毒,我們不能按時上學,教室裏的朗朗書聲不再響起;因為病毒,人與人之間的相見,也變得格外困難……因為病毒,窗外的世界不再向我們敞開大門!

病毒在中國肆意妄為,它把活蹦亂跳的人們變得痛苦不堪,它歡呼着,以為自己已經獲得了勝利。但是在這時,一羣勇敢的人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醫護人員。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全力以赴與病毒賽跑,從死神手上搶人。他們也有家庭,但是他們為了更多的家庭而“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每天都要“全副武裝”,為救治病人,他們顧不上吃飯,顧不上上廁所,也顧不上睡覺。我們應該為他們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點贊。

疫情期間,愛心處處有。數萬名醫護人員寫下“請戰書”,趕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各界人士紛紛捐款,捐物資;各地的愛心志願者層出不窮;許多百姓也無私獻愛心……雖然在當下,我們做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保護好自身安全,不給國家添亂。

我相信,在人間大愛的驅動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病毒一定會被早日消滅,我們一定可以走到窗外去,我們的“春天”也一定會來到!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0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醫護人員衝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也在家裏進入了新學期的學習。

“媽,幫我倒杯奶。”

“媽,幫我拿包薯片。”

“媽……”

不用去學校,也沒有老師看着,我不知不覺也就放鬆了起來。

在家的學習要比上學輕鬆不少,於是,一會兒偷偷打遊戲,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看電視,日子過得十分悠閒。

有一天,媽媽把我叫過去,讓我看她手機上的幾張照片和一段小視頻。只見茫茫的雪地和荒漠中,一個穿着米色大袍,戴着紅帽子,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哥哥,正坐在一堆石頭邊的小馬紮上,他的面前是一台陳舊的電腦,他正專心致志地盯着屏幕。另外兩張照片裏,是這位哥哥坐在家裏的泥地上學習的場景。

媽媽告訴我,照片裏的這位哥哥叫尼瑪平措,是一位西藏籍大學生,他是媽媽這學期新上課班裏的學生。媽媽是高校裏的一名老師,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在開展網絡教學。但是,小尼哥哥家裏因為網絡信號不好,不能順暢地學習,所以,他開課前就在家附近的空曠地區到處找信號,終於在放牧的山頭,找到了他的“教室”。只是,第一天上課的時候,那裏颳起了大風,第二天甚至下起了大雪,那天上午他就在雪地裏聽了一上午的課,大袍子和紅帽子都無法抵擋住周圍的寒冷,他的手腳,早已經凍僵了。他在這樣的環境下都要學習,可我呢?

媽媽還説,為了給我們最合適的學習內容,我的老師們從寒假開始就已經在奮戰了,他們提前備課、錄視頻、整理習題,再給我們上課、批改作業、答疑,常常都要工作到半夜。

看着小尼哥哥的視頻,聽着老師們的事情,我手裏的薯片突然就變得黏糊糊的,無地自容,我的手也羞愧得抬不起來。停課不停“學”,我想,這一次,我們學習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精神上的成長。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1

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中國人民一直緊緊抱在一起,從未鬆開過。

2003年,一場可怕的疫情——非典,席捲中國。大街小巷,瀰漫着的是濃濃的消毒水味兒。無數的隔離間,斷了貨的消毒液……那真是個黑暗的時代。但,在這場困難面前,中國人民沒有退縮。我們團結一心,無數志願者挺身而出,四處奔波。宣傳,隔離,消毒……“白衣天使”們為我們建造了一面強有力的“防護罩”!終於,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打贏了這場疫情攻堅戰!

2008年,四川汶川,天搖地動。轉眼間,一棵棵大樹倒下,一棟棟高樓塌陷。塵埃揚起,哀鴻遍野。到處是無辜百姓的屍體,處處是失去親人的人的哭嚎。屍橫遍野,無數生靈塗炭,滿目蕭然。這場大地震震驚了整個中國。但,在這場災難面前,中國人民沒有退卻。轉眼之間,無數出租車趕到災區支援;短短几小時後,救援人員們就已到達災區,尋找生命的跡象;一夜之間,無數的解放軍戰士已字趕到災區,展開救援……千里之外,無數温暖的手充實了一個個捐款箱,給遠在武漢的需要幫助的人們獻上愛心,大家共同度過了這個艱難的時期。

2020年,正值春節,本應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原來,一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從武漢發展起來。轉眼間,遭受感染的人數已經上千了。這場浩劫令人們心中不安起來。超市裏的口罩已售完,快餐面也已告罄了。望着確診人數的瘋狂增長,我的心中像被火燒了一樣疼。但,無數良心企業向武漢發起了捐款;無數的醫護人員紛紛請戰,奔向一線;無數生產線提前開工,為醫務後勤供應做足了保障……“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的開工、新型疫苗的開發……好消息紛至沓來!在困難面前,中國人民從未倒下。這次,同樣會站起來!

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即使遇見再大的風浪,中國也依然會傲立在世界的東方!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2

在黎明前的黑暗,有一羣人在前行,而他們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叫逆行者。

——題記

歷史再一次給中國下達了一次深重的考驗。

2020的新春初始,一場悄無人息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大地上蔓延,無情的在中國土地上肆虐。每日翻倍增加的病例數,地圖上越漸越紅的標示,各大城市的封閉,小區的管制出行,鐵路公路的取消,讓人心頭一沉。一種沉重的氣氛,在大地上蔓延開來。

風又起,月華凝。四散的白雪如同飄碎的流年,輕釦我的心扉,何曾悵惘,確歎疫情。

但在黑暗中卻有一道道光芒有力的穿透,温暖的傾瀉在我們共同面對的現在和未來。

2020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上演了一場從沒有過排練的節目——《愛是橋樑》,在危難時刻,我們看到了祖國14億人口的眾志成城,團結一致,醫生的自發志願申請書,展現了醫德的高尚和崇潔,84歲高齡的鐘南山在耄耋之年帶着人們的期望和期盼,義無反顧地走到疫情的最前線,各個地區救援武漢的物資帶着對疫情衰退的期望送到前線,口罩生產商在春節義無反顧的以三倍工資召回員工加班加點……

其實在災難面前,人人都是畏懼的,都是渺小的。他們都會恐懼,害怕,迷茫。實則不然,那些白衣天使,他們是孩子的父母親,父母親的兒女們,他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撫養兒女的義務,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他們義無反顧的奔赴前線,救死扶傷,冒着被感染的風險。

在這場疫情中力往狂瀾的,何曾不是平凡的人,何曾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又何曾不是過着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當下的這份寧靜,是他們冒着生命的危險換來。

風雨過後,必見長虹。

黑暗過後,必見黎明。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3

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伴隨春節到來。國難來臨,我們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這次疫情傳播途徑多樣化:①飛沫傳播;②接觸傳播;③氣溶膠傳播。如果免疫力低的話,就很容易被感染,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提高免疫力。

勤鍛鍊多活動,提高免疫力。宅在家裏網上上課,長時間盯着手機,除了影響視力還會影響免疫力。有時我和媽媽一起打羽毛球、跳繩,活動一會兒就會覺得熱火朝天;有時和爸爸一起唱歌,放鬆一下緊張的情緒;有時我也會和妹妹一起下五子棋,只不過他不是我的對手,老愛輸,還不想認輸。睡前我經常都會做十個俯卧撐,堅持鍛鍊提高免疫力。

講究衞生,提高免疫力。洗手時兩隻手浸在水中,噴上洗手液並打出泡沫,兩隻手,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兩隻手交叉揉搓,一隻手的手指彎曲扭搓另一隻手的掌心,重複一遍,把泡沫沖掉,用乾淨的毛巾擦乾雙手,就可以了。每天晚上,我也會積極地洗碗,把鍋碗瓢盆都用沸水煮一遍,用最簡單的方法消毒。

生活有規律,提高免疫力。我每天晚上都是21:30準時睡覺,早上7:00起牀。吃飯時間到,我也從不挑食,每天早上,奶奶都會給我煮好雞蛋,三下五除二,就被我吃完了。每天一包奶,輕鬆補鈣。

我的免疫力增強了,不受病毒侵害,就是給疫情防控做貢獻,提高免疫力從最簡單的生活做起,身體棒棒噠!我希望,大家也都有個好身體,不受病毒侵害。我祝願,抗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旗開得勝,平安歸來。我相信,醫護人員很快就能戰勝這場疫情,偉大的祖國,加油!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4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與它做鬥爭。我能做的只有老老實實待在家裏,我已經二十多天沒出門了。在這看似相同的二十多天裏,有一天令我印象最深刻。

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媽媽下夜班正在睡覺,我在屋裏躡手躡腳,大氣都不敢出。突然,門外傳來“咣咣咣”三聲巨響,我一拍腦門,“糟了糟了,吵醒了媽媽睡覺,她的頭又要連續疼上好幾天了。”

正想着,媽媽拖着疲憊的身子睡眼惺忪地走出卧室。打開門一看,門口站着一個“雪人”,原來是社區管理員要登記家庭信息,排查出入疫區的情況。出乎我的意料,媽媽認真地回答着每一個問題,絲毫沒有不耐煩。最令我不解的是,有一個問題是“家人近期是否離開過本地”,我想,“NO”是最省事的答案!可是,媽媽卻把我們去雲南旅遊的詳細行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對方,甚至連我們乘坐的飛機航班號都查出來做了登記。我滿心疑惑:“我們又沒生病,媽媽還説這麼詳細,不是白白耽誤睡覺的時間嗎?”

“雪人”又去敲鄰居家的門了,我終於耐不住了,把心中的疑問一股腦倒了出來。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這麼冷的天,他們冒着雪挨家挨户做登記,為的就是做好疫情防控,他們是在為保護大家的健康做貢獻啊。積極主動地配合,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我們不僅要有耐心如實登記,還應該向他們致敬,尊重他們,感謝他們!”是啊,媽媽説得對!像社區管理員這樣的人,雖然不是衝在前線的戰士,但也是後方陣地重要的援軍,是最可愛的人!有千千萬萬像他們一樣的平凡英雄,新冠疫情一定會得到有效控制,眾志成城的中國人一定會取得這場“戰疫”的決勝!中國加油!

防控疫情的徵文 篇15

2020年的春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不能按時開學,為了減少疫情對學習的影響,我們要在家裏的電視或電腦、手機上上網課。現在已經上網課一個星期了,這個星期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其中有兩節科學課最令人難忘,下面就讓我給你們講講吧。

第一節科學課是週二上午第三節,課題是《比較液體的輕重》。老師先講了天平的用法,然後用天平稱水和油哪個重哪個輕,第一次結果是水重油輕,第二次第三次的結果還是水重油輕,根據這三次的實驗結果得出水重油輕的結論。接着老師先把水倒進燒杯裏,又用玻璃棒把它的一頭放進燒杯,把油倒在玻璃棒上引流到杯子裏,水和油中間就像夾着一層東西一樣,非常神奇。後來,老師還做了分層飲料呢!下課後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分層飲料實驗。我用了牛奶和果汁,用有刻度的水杯量出牛奶和果汁各100毫升,因為提前我已經知道了果汁重牛奶輕,所以先倒果汁,用筷子引流牛奶……實驗成功了,看着封層明顯的實驗結果,我開心極了!

第二節科學課是週四下午第一節,課題是《房子的變遷》。老師講了房子在原始時代、古代、現代的不同特徵。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原始時代的房子是用乾草、木頭建成的,古代的房子是用青磚、琉璃瓦、木頭做材料的,現在的房子是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的。在房子的變遷裏充滿了我們人類的智慧。

通過這兩節科學課的學習,我對科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後我要多看一些科學方面的書籍,多做一些小實驗,去探究科學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