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徵文

我的婆婆我的媽徵文

欄目: 徵文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十幾年前,從我第一眼見到我婆婆時,我就沒有把她當作我親媽——我把她當作我的親奶奶!因為那時我媽還比較年輕,而我婆婆則比我媽大了十多歲,感覺像我的奶奶。這種輩分的錯亂感,使我從不忍心頂撞婆婆,對她老人家一直比較尊敬和孝順。

我的婆婆我的媽徵文

但是,十幾年來,我們婆媳之間的朝夕相處和相互照顧,使我們早已情同母女。我婆婆所給予我的實實在在的支持與幫助遠勝於我遠在老家的親媽所能給予我的,而我對婆婆的牽掛與照顧也遠勝於對我親媽。這倒不是説我和我媽之間互不關心,而是距離使然。

——寫在前面的話

一、 我的婆婆

(一) 能幹又靈巧的婆婆

我的婆婆不是一般的能幹。婆婆早年喪母,中年喪夫。在我公公去世後,婆婆獨自將五個尚未成年的兒女撫養成人,先後為自己和夫家的五位老人養老送終(按北方農村的風俗,每個老人去世後,除了辦喪事,還要過週年和三年),還為三個兒女籌辦了像樣的婚事。這些事兒光是聽一聽都覺得不簡單,更不可思議的是,操辦了這麼多大事,婆婆竟然沒有欠下別人什麼債。每次談起這些,婆婆都很自豪,因為她為了化解心中的悲痛,整天默默地幹活,紡線、刺繡、養雞、養豬、做衣服賣、幫別人磨面等,雖説賺不了什麼大錢,但小錢從來不缺。婆婆總是早早就為孩子們準備好了學費,為的是不讓沒爹的孩子們受一點兒委屈。所以,直到現在,雖然生活好過了,但婆婆這種閒不住的習慣依然保留了下來。平時我上課忙,都是婆婆幫忙做飯、洗衣、打掃衞生;我只有在寒暑假週末、節假日等才接手,但往往沒做幾天,婆婆就又不知不覺得地接過去了。

婆婆還很靈巧。除了做家務,婆婆還到處撿拾周圍服裝廠丟棄的布料,將一塊塊廢布料做成各式各樣的衣褲和鞋子(如圖)等。婆婆在家穿的,十有八九都是她自己做的,只有節假日出門遊玩,才穿一些買來的衣服。婆婆心慈面善人緣好,周圍總有一羣老朋友。婆婆不單給自己做,還常給她們做,或教她們怎麼做。在婆婆的指點下,有幾個阿姨也學會了自己做一些簡單的衣服。在我家的小陽台上,經常可見阿姨們在談笑打趣中做衣服的情形。婆婆的手巧不光表現在布藝上,還表現在面藝上。每逢節假日,婆婆都變着花樣做麪食,尤其是春節做的各種生肖面藝,真正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可惜忘記拍照留念)。

(二) 沒有文化卻堪為我師的婆婆

婆婆沒有多少文化,識不了幾個大字,對洋人的東西總是説不清道不明的。每次想吃麥當勞卻總説不清楚“麥當勞”這三個字,發出來的音模模糊糊,讓人聽來聽去怎麼都像是在説“賣樟腦”或“賣蟑螂”。後來,我們一聽到類似發音就明白了,趕緊打斷她説:“知道了,快別説了,再説就沒胃口吃了。”

婆婆還弄不清楚“的士”、“打的”和“坐的士”的含義與用法區別。她很關心我,每次我出遠門,她總要叮嚀:“不行了就坐打的。”教師的職業習慣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幫她糾正:“不是‘坐打的’,是‘打的’或‘坐的士’。”但婆婆下次依然讓我“坐打的”。我後來便不再糾正了,反正婆婆早已不用考語文了,隨她去吧,何必那麼認真呢?我只要聽懂她的心意就行了。

最令我無語的是婆婆竟然不知道我的姓名。北方人習慣叫人只叫一個字。第一次見面時,她兒子向他們全家人介紹我説:“這就是桃”。幾年過去了,有一次,我的學生去我家找我,問我婆婆“王老師在不在家?”婆婆沒有叫我,告訴學生説:“你們找錯了,這是宋老師(她兒子)家,不是王老師家。”等我聞聲追出門叫住學生談事時,婆婆好不詫異:“你不是叫個‘桃’嗎,咱又是王老師呢?”學生莫名其妙,我則哭笑不得。敢情這麼多年,婆婆就愣是沒有想起問問她兒媳婦到底姓啥名誰!

但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婆婆,卻時常做我的老師。當我講到《竇娥冤》時,不知道什麼是“漿水飯”,到處找資料求證,沒想到婆婆早年正好做過,於是給我講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後來,當我需要了解一些北方的民風民俗時,我就請教婆婆,沒想到她還真知道不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這時的婆婆往往滔滔不絕,儼然是個民俗專家!

不過,讓我最驚訝又最受啟發的還是婆婆在不經意之間用她的方言俗語講出的那些滿含哲理的話,那些話使我對人情世故、家庭婚姻等都感悟良多。

有一次,孩子還小,我們全家老小一起散步時,路過的熟人都過來打招呼,誇孩子聰明、可愛。婆婆在一旁高興地感歎道:“唉!頭三十年照父敬子,後三十年照子敬父。”我聽不懂她的方言,婆婆給我解釋了半天我才明白。想一想也真是這樣啊,頭三十年是“這是誰誰他兒子”,後三十年又成了“這是誰誰他爹”了。精闢啊!

還有一次,我見婆婆有些想老家了,就問她想不想回去一趟,住一住再回來。婆婆想了想,歎了口氣,笑着説:“唉!還回啥呀?見了是六月,不見是臘月!”我不解其意。婆婆解釋説:“時間長了,總想回去看看。不過,每次回去,也就是幾分鐘的熱情。剛見面,有説有笑的,以後大家忙了,不見面了,就淡了,也沒啥可説的了。所以説,見面時熱情得就像是六月天,不見面了就冷淡得像是臘月天了。再説了,心都讓兒女佔完了,回不回也沒啥關係了。”我知道婆婆怕給我們添麻煩,是在自我安慰。但聽起來也的確挺有道理的。想想我每次回老家前又何嘗不是魂牽夢繞、激情澎湃?但回去之後,幾天的熱情過去,就難免惦記自己的小家。再看看周圍人人忙這忙那,還要忙着陪我,就覺得自己是否待得太長時間耽誤了大家了?唉!罷了!趕快收拾起心情,打點好行裝,打道回府吧!

婆婆的俗語在如何維繫家庭婚姻方面也給了我頗多啟發。我和愛人有時為爭高下輸贏翻了臉,找婆婆評理。婆婆並不説誰是誰非,只是一副和事佬的樣子,笑着説:“狗皮褥子沒反正!兩口子吵架,有什麼對錯輸贏?”我只聽説過“夫妻吵架,牀頭吵,牀尾和”,還沒聽説過“狗皮褥子沒反正”這句話,覺得挺新鮮,也挺納悶。我沒見過狗皮褥子,也不知它到底是否真沒反正,為何沒反正。但既然婆婆大人説它沒反正,想必是真沒反正吧,弄那麼清楚幹嘛?所以,一般情況下,如果我愛人喋喋不休想跟我吵架,我就扔下他(讓你嘮叨!我偏不聽!憋死你)獨自出門散步,等涼風一吹,清醒了、冷靜了、氣消了,就回家了。但愛人好像發現了我這一優點,常常有恃無恐,得寸進尺,搞得我不勝其煩,有時也就不睬他(並非有多恨,只是求清靜)。有一年三八節,我和愛人正好在冷戰,一個朋友突然打電話説要來我家玩。愛人問我怎麼辦。我心本無氣,順勢笑着説:“你向我道個歉,我就留下來;你不道歉,我就出門。”我其實是想給大家一個台階下,就此結束冷戰。不想愛人認為我趁機拿捏他,放出狠話:“你走!走出這個家門就甭想再回來了!”別聽他聲高,其實是心虛。我一邊裝着開門要走,一邊回頭繼續調侃道:“我為什麼不能回啊?我們又沒離,這還是我家。我啥時想回就回。你要是真不想讓我走,就跟我説聲‘對不起’,我就不走了。”愛人仍不解我意,聽見一個“離”字就急了:“走就走!離就離!誰怕誰?”我可沒有離婚的想法,就説:“急什麼?就是要離也得等我回來再離呀?”婆婆見狀,信以為真,拉住我不放,勸説道:“離啥呀離!還是頭一碗飯好吃,第二碗飯再好也沒有頭一碗好吃的!”我掙脱了婆婆的手,出了家門。風一吹,清醒了,覺得很無聊。去哪兒?不知道。隨便跳上一輛公交車,回想着剛才婆婆説的頭一碗飯和第二碗飯的話,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過了。心想,朋友來了問起我,好面子的愛人該怎麼掩飾呢?又一想,活該!誰讓今天是三八節呢?!敢惹我!老虎不發威,你當我病貓!但是,車還沒開出幾站地,我就看到了觸目驚心的一幕:一輛摩托車倒在地上,一箇中年女子躺在血泊中,手裏還拿着手機,看旁人的表情就知道她早已沒救了。我被震顫了:我在三八節因受了點委屈就離家出走,而眼前的這個女人卻在三八節永遠地離開了她的丈夫和孩子,也永遠地回不了自己的家了!不管第二碗飯好不好吃,這個女人連吃完她第一碗飯的機會都沒有了!臉面,生命,孰重孰輕?於是,車到下一站,我立馬跳下了下去,買了幾斤水果就回家了。我一推開門就樂了,愛人早已被婆孫倆數落得像霜打了的茄子,見了我這一縷陽光,立刻就燦爛了:“原來你是去買水果了呀?不早説!”孩子不依不饒:“剛才讓你説的那三個字呢?!”愛人只得像雞啄米般賠罪:“好!好!對不起!”我從此不再將離婚的話掛在嘴邊。

(三) 深情的婆婆

每年除夕、清明的前幾天,婆婆總會説她夢到了故去的親人,擔心他們是不是沒有錢花了才來找她要,所以,她總是會早早的、偷偷地買好幾沓紙錢給我故去的公公燒用。為什麼要偷偷的?因為我曾經反對過他們母子在家中燒紙錢,一是覺得這是迷信,二是因為這樣做不安全。但是後來的一些事,使我逐漸改變了對婆婆的看法,雖然也還不主張燒錢,但也沒有強烈反對了,只是提醒他們要注意安全。

婆婆沒事的時候,總愛講起我公公生前身後的一些事情,每次講的時候,又總是那麼認真,那麼深情。還愛講我公公如何託夢給她,所託之夢又是如何靈驗等等。婆婆相信人是有靈魂的,亡靈是會繼續關心和牽掛活着的親人的,因此總是對我公公在她夢中的種種牽掛心存感激。二十多年過去了,婆婆心裏對我故去的公公仍然充滿深情,念念不忘。我這才明白,婆婆給公公燒紙,不只是迷信,確實是一往情深,難以忘懷啊。這真讓我感動。

但最讓我觸動和愧疚的是,有一次,我上完課回家後,看到婆婆的眼中似有淚痕,就問她哪裏不舒服。沒想到,婆婆竟然失聲哭了起來——這在過去是沒有見過的,説是陰天冷風吹落葉的感覺讓她想起了我公公走了以後,她一個人在空空的地裏幹活,天陰陰的,風冷冷的,她叫天不應,叫地不語,十分無助,回到家中,又看到空空的院子裏滿地的落葉翻飛,更添無限淒涼與悲傷。所以,從那以後,每到這種天氣,她就特別難受,無法排遣。我以前也聽我愛人提起過,婆婆有這種心病,偶爾也會看到她心情不太好,但都因為有人在家勸解,很快就轉移開了她的注意力。沒有想到這一次因為無人在家陪她,她的感覺會這麼強烈。我默默地坐在她旁邊,握住她的手,輕輕地撫摸,又給她按摩了頭部和肩背,又説了些寬慰的話,她的情緒才慢慢好起來了。從此我就想,我哪怕少上一點課,少掙一點錢,也要儘量多一些時間在家裏陪她老人家。所以,今年的除夕和清明,我不但沒有再反對他們在家燒紙錢,反而幫忙保證安全。婆婆在一旁開心地有説有笑,時而囑咐公公別忘了給其他親人(尤其是她孃家的人)也分一點;時而又突然想起,她買的`全部都是百萬大鈔,忘了買些零錢,怕公公在陰間倒不開,花銷起來不方便;時而又叫公公別怕,倒不開就不用找零了,不用太節省,反正有的是錢,花不完的,現在不比過去窮的時候了等等。看着婆婆那麼虔誠,我真不忍心再説什麼世上沒有鬼魂等不合時宜的話讓她掃興了。婆婆認真地看着紙錢一張張燒完時的輕鬆感和滿足感讓我記憶猶新,我想那時的婆婆一定是感覺最欣慰、最幸福的。

(四) 毅力非凡的婆婆

這樣形容婆婆絕不誇張,婆婆的毅力確實讓我欽佩。十年前,婆婆第二次來我家時,被診斷出患了糖尿病,從此就沒有斷過藥,一天三次。十年啊!得有多少次啊?想想我們這些年輕人生了病,有幾個人是堅持吃完醫生開的藥的?差不多都是感覺好些了就不吃了。為什麼?沒毅力,堅持不下來。還有,在血糖不穩定的時候,也是需要一天三次,甚至一天六次(每餐前後)的測血糖,但婆婆都咬牙堅持下來了,幾個手指尖被針頭扎得滿是針眼。但這些都還不算什麼,最讓我欽佩的是,為了減肥治病,婆婆堅持散步,每天早、中、午、晚三到四次,風雨無阻(有時下大雨,我們怕她摔跤,讓她在家裏走走算了。可她還堅持説:“沒事的,我在下面架空層走走”),這也是我們做不到的。但是,婆婆做到了,也見效了。婆婆剛來我家時,身材高大,體重150多斤。要在女人堆裏找她很容易,只要找個頭最高、塊頭最大的,十有八九不會錯。但十年後的今天,婆婆硬是走掉了30多斤肉,體重保持在120斤左右。堅持吃藥、堅持測糖、堅持鍛鍊等良好習慣,有效地預防了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還使我婆婆的身體素質非常好(除了糖尿病,她幾乎沒其他疾病,連感冒都很少有過)。而這大概就是她老人家70多歲了還依然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原因吧?

二、我的媽

(一)勤勞靈巧的媽

我媽也和我婆婆一樣很勤勞。從我記事起,我就記得我媽每天都起得特別早——從我外婆那裏帶來的習慣。而我好像上輩子是做苦力的,欠睡,這輩子總有睡不完的覺,從小就貪睡。每天早上,我媽起牀後,就挨個大聲地叫着我爸和我們四個孩子的名字,叫我們起牀,但是沒有一個人響應她。通常是等她從地裏忙了半天回家做早飯時,我們還都在夢鄉。於是,我媽就一邊大聲抱怨,一邊一個一個掀開我們的被子。我小時候最緊張也最怕的就是被我媽掀被子。所以通常在我媽第一遍叫過我之後,我就開始夢見自己已經在翻身了,在起牀了,在穿衣了,下地了,磨刀了,背上揹簍了,出門了,上山了,在割豬草了,割滿揹簍了,又回家了,終於又可以躺在牀上繼續睡覺了……。結果可想而知,被子又被我媽掀開了,屁股上早捱了我媽一巴掌。這下徹底清醒了!痛苦啊!原來我還一直在牀上沒醒!我多想我媽被我們這些懶蟲同化掉啊,可幾十年過去了,我媽依然天天早起!

我媽也和我婆婆一樣很靈巧。在我家還沒有買縫紉機之前,我們家所有人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都是我媽一手做出來的。我媽做的布鞋,樣式特別好看,穿着也特別合腳,不像別人家的媽媽做的,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是樣式不好看,就是穿着太肥或太瘦。通常在過年時,小孩子們就穿出新鞋子來比誰的最好看,我們家的鞋子總能得到讚揚。但我印象最深,也最感動的還是我媽給我做的一件紅色上衣,那是她看了商場裏的一件衣服後,照着那件衣服的布料和款式買料裁剪,模仿縫紉機的針腳,一針一針,平整、均勻、細密地縫製出來的,做完後再將衣服燙得平平整整,這就真是和買來的一模一樣了。我親眼看到我媽為我這件衣服花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稍不滿意,她就拆了重來。有時我看媽實在太辛苦了,就勸她算了,不必太認真了,我不在乎是不是買的。可我媽説:“咱們買不起機器做的,但可以做得像機器做的一樣啊!我就是要讓你穿一件像買的衣服。”衣服終於穿在我身上了,如果不是我和我媽都忍不住主動説出真相,我同學和鄰居們還真沒有一個人看出來這是我媽用手工縫製的。人人都誇我媽手巧,我媽為此着實驕傲了好一陣子。

(二)永遠年輕的媽

我媽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我都不敢用“年輕”和“年老”這兩個敏感的詞,因為今年才要滿六十歲的媽媽確實不算“年老”)始終思想新潮、心態年輕。

我父母是自由戀愛的。這在四十年前的農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媽硬是不顧雙方家長的反對,義無反顧地愛着並最終嫁給了我父親。在我印象中,小時候,雖然因為家窮,父母也常吵吵鬧鬧,甚至還大打出手,但大多數時候,我們總能聽到父母邊幹活邊開心地對歌,每當秋收後剝玉米殼和玉米粒的時候,一家大小就圍坐在一起,一邊幹活,一邊聽父親講《西遊記》、聽母親唱《洪湖水,浪打浪》,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這是我最懷念的童年時光。

我媽很善於接受新事物,自從她去了一次外縣我姨家見識了自行車和縫紉機,回家後就陸續買了這兩樣,成為我村最先學會騎自行車和使用縫紉機的女性。我們家還是我村最先砌煙囱的人家,這也是我媽後來再次從外面“考察”回來後逼着我爸改造的,這徹底結束了我們家一做飯時就滿屋子煙熏火燎、全家人淚流滿面的歷史。

最難得的是我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們家四個孩子中就有三個是女孩,但我媽從不偏見保守。無論多麼困難,都支持、鼓勵我們讀書。有人勸我父母説,集中精力供我弟弟讀書,女孩就算了,差不多就行了。但我記得我媽説:“不管男孩女孩,哪個願意讀,哪個讀得好,就讓哪個讀。要是都能讀,哪怕賣房子!”記得我小時候身體瘦弱,怕幹體力活,我媽就激勵我説:“幹不了體力活,就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脱農皮,不用幹農活。”又因有一次,我説我喜歡吃饅頭,媽又趁機鼓勵我説:“喜歡吃饅頭就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在城裏工作,才有饅頭吃。”我媽説不出什麼大道理,但這些樸實的話,確實使我立志要好好讀書。以後,只要不是很忙,我媽就叫我帶上書本一起去,她幹活,我則在陰涼處看書、複習。中考的時候,我報考了高中,有個同學的媽媽建議我媽讓我改報師範,一者可以減輕上學時的費用,二者可以早些出來幫扶家裏。可我媽還是選擇尊重我,鼓勵我考高中,上大學。後來我報考大學與研究生時,父母都比較尊重我,從來沒有干涉過我。我真的很感謝有這樣的父母,特別是有這樣開明的媽實在難得。

我媽性格比較隨和、開朗、外向,好與人交往。我媽在我家幫我帶小孩的那兩年,一開始是我向她介紹老師和同事認識,後來就慢慢變成是她向我介紹她認識的各類人了。所以很有意思,很多先前我不認識的人都是先認識了我小孩和我媽,然後才認識我的。她們婆孫倆在我校的知名度甚至比我還高。大概是受我媽的影響,我小孩自小就愛與人打招呼,開朗、外向,不怯生,不怕事,爭強好勝,完全不像與世無爭、默默無聞的我。我小孩從幼兒園起便比較招老師的喜歡與器重,在幼兒園當過節日主持人,在小學又樂於參加各種文體表演,一上初中,更忙着各種應聘及作文比賽,還往往一報就是好幾項。我雖然有些迷惑於她的狂熱,但還是很佩服她的闖勁——至少比我有出息,所以我深為她的成功感到驕傲。這些都有我媽的功勞。

我媽年輕時就熱愛文體活動,愛唱愛跳,是村裏文娛表演的積極分子。我還清楚得記得小時候看我媽表演的情形。在我這兒的兩年,我校組織排球賽,我是隊員,我媽十分支持我打球。每天早早就做好飯等我,飯後她又麻利地收拾好就帶着孩子去球場為我加油,場場不落,是我們球隊最忠實的支持者。那兩年,我的身體素質特好,上樓梯都恨不得兩級並做一級上,根本忘記了感冒是咋回事。這些也都是我媽的功勞。

我媽從不服老,不服輸。以前有一些同事,比我還大一些,但因為她是我媽,就尊稱她為阿姨。我媽就説,“不敢當,其實我比你大不了幾歲的”。別人以為她謙虛,就乾脆順着孩子改口叫她“外婆”得了。其實,我知道我媽是不習慣別人把她叫老了。幾年不見,再見面時,發現我媽還像過去那樣。去年暑假,我和朋友小聚,我朋友也尊稱她為“老人家”。我注意到我媽對此稱呼似乎有些意外,不太情願地“嗯”了一聲。後來,我朋友幾次招呼我媽,我媽都似應非應。再後來,我媽乾脆不和我們一起走了。我媽表面保守,不願染黑頭髮以示年輕,但骨子裏是真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是一個不願老、不服老的人。打羽毛球時也是這樣,如果偶爾她打輸了,那麼,她一定還要再拼盡全力打贏你才結束,否則,她會很失落,很不開心的。不過,説真話,我還真佩服我媽,我還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打贏她的,有時還真是打不過她。但是,我雖然輸了,心裏卻很高興:看來我媽還年輕着呢!

(三)大方細心的媽

我從不買臘肉、香腸吃,一是不放心,二是沒必要。因為,每年春節前,我媽都會早早地給我們寄來她自己親自做的臘肉和香腸。這些年,隨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好轉,我們給媽寄的錢一年比一年多,而我媽給我們寄來的臘味也隨之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媽為了讓我們早些嚐到臘味,不等自家殺豬,就早早的買了好幾十斤肉醃好後就給我們寄來了,等自家的臘肉和香腸醃好後,我媽又寄來了幾十斤。春節後,我回家看我奶奶,我媽又要讓我再帶一些。我説我家裏還有很多,吃不完。可我媽總覺得回孃家了沒讓我帶點什麼實在不好,於是又偷偷在我箱子裏裝了一些——前前後後差不多把小半頭豬的肉都寄給我了。我常對我媽説,我們就是嚐嚐鮮,解解饞,不比老家是吃臘肉為主的,再説我給她寄錢也不是用來買臘肉的,叫她千萬不要給我寄那麼多了;可我媽説她也不是賣臘肉的,再説了,那些肉也不值我寄給她的那麼多錢。真是沒辦法!我媽的大方讓我婆婆也很感動,每次看到我媽寄來那麼多臘肉,婆婆就感歎:“天底下再沒有當媽的為兒為女的心了!”

我媽還很細心。別的不説,單説我小孩的生日。從我孩子出生前兩個月到孩子滿一歲兩個月,都是我媽在照顧我們母女,連我孩子的名字還是我媽給起的。後來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媽又來照顧了我們一年多,所以,我媽對我孩子特別有感情,每年孩子生日,她都記得清清楚楚,早早就打來電話祝賀。不僅如此,我媽還總在孩子生日前幾天就鄭重提醒孩子的舅舅、姨媽們別忘了。這真令我感動!

(四)善良的媽

我媽心地善良,但是屬於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那一種,但事後也並不記仇。記得小時候,我奶奶和我們一起過。由於我奶奶曾經反對過我父母自由戀愛,她們婆媳之間難免有些隔閡。加上那時經濟緊張,她們常為一些柴米油鹽的小事爭吵,氣頭上大家都難免説一些難聽話,有時甚至分開鍋灶各做各的飯。但我清楚地記得每次我媽做好飯後,她雖礙於情面,沒有親自去叫我奶奶吃飯,卻總不忘讓我去叫,還特別叮嚀我説,不管她們怎麼吵,奶奶都是我的親奶奶,教我要有禮貌,不能不叫奶奶吃飯,不能對奶奶不好。這些話,過了三十年了,我還記憶猶新。這麼多年來,我之所以能夠善待我的奶奶、外婆和婆婆,是和我媽當年對我的教育分不開的。

我媽和我奶奶的關係後來卻越來越好了,那是在我奶奶離開我們家去我叔叔、嬸嬸家過以後。因為少了摩擦,我奶奶對我媽的態度就好了許多。我媽也不計前嫌,不翻舊帳。因為兩家離得很近,就幾步路,所以,每當我媽做了好吃的,或者奶奶喜歡吃的,我媽都會去叫我奶奶過來一起吃,或者給奶奶端過去。再後來,因我嬸嬸不幸在車禍中去世,我媽對我奶奶的照顧就更是責無旁貸了。

今年春節,我九十多歲的奶奶又不幸摔成骨折,整天躺在牀上,事事要人服侍。我姑媽離得遠,來一次不容易,待一段時間後還得回自己的家,不能每天在我奶奶身邊陪着。因此,為奶奶擦洗身子、換洗衣服的事也就靠我媽了。我沒有想到,奶奶一輩子硬朗,愛乾淨,到了晚年,卻遭遇如此痛苦和不堪。我既同情我奶奶的遭遇,又擔心年已不輕的父母因此積勞成疾。我時常為此焦慮,卻又鞭長莫及。

三、我的婆婆和我的媽

我的婆婆和我媽雖然是輪流到我家來照顧我們的,但也有三次共兩個多月共同相處的日子。我曾擔心她們合不來,但事實上這些擔心都成了多餘的。因為,我婆婆和我媽出奇的投緣:都來自農村;都樸實、善良、寬容、不攀比,不互相刁難;都胖,愛吃甜食,愛交朋友、愛打麻將,有共同語言(前年春節前後,我父母曾來我家住了一個月。在我媽走前的一個晚上,她們幾個好朋友還為我媽開了一個歡送會,每人都唱了一首歌)。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婆婆和我媽都不干涉兒女,不挑撥離間。我為有這樣的婆婆和媽而慶幸、驕傲!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婆婆和媽,我才擁有了一個如此幸福、祥和的家。

感謝你們:我的婆婆、我的媽!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婆婆和我的媽,衷心祝願我的兩個親愛的母親健康、快樂、開心!祝願我的奶奶早日康復!祝願我的外婆身體健康!更感謝和祝願耐心閲讀完此文的母親們、閲讀此文的所有人的母親以及天下所有的母親們都健康、平安、幸福!

Tags:婆婆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