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選】説課稿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3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説課稿5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第十單元第二十五章第一節“傳染病及其預防”。下面我將從課程標準、教材體系、教材教法三大方面分析本節課的教學。

一、課程標準

1、課程性質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衞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2、課程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標準》提出了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較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校的條件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所任學段的具體要求

生物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是:1、説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染途徑和預防措施;2、列舉常見的寄生蟲傳染病、細菌、病毒。

二、教材體系

教材由單元、章、節構成,每單元有前言、圖片;每章內容的安排也非常清晰有前言、圖片,回顧與總結,課外閲讀;每節內容有:引言、正文、思考與練習包括分析與討論、觀察與思考、探究活動,應用與實踐包括模擬活動、辯論活動、調查活動、設計活動以及相關鏈接和網站與書庫。

內容結構安排同前三冊教科書一樣,本冊的編寫同樣貫徹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構建框架體系的思路,安排了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和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

通過前三冊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生物圈中生物的類羣以及生物的多樣性有了一定的瞭解。從認識邏輯上來看,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長期進化的結果,而生物進化實質上是生物在繁衍過程中,通過遺傳和變異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因此,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安排生物的生殖和發展、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等內容。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又會深入地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包括課程標準中傳染病和免疫,威脅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三個二級主題的內容。課程標準中健康地度過青春期的內容,已經安排在七年級下冊。

三、教材教法

1、教材分析

傳染病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學習傳染病的知識,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對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該節被放在了本單元的第一章第一節。本節教材具有以下的特點:一,為學生提供具體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二,用豐富的圖片代替文字説明;三,活動設計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並讓學生參與其中。

2、重難點

由於傳染病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緊密相關,因此,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如何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例來分析理解傳染病。

3、教學法

那麼根據以上的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法

這堂課我會通過多種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構建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形式,例如運用討論法,問答法,以及模擬法等。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盡可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邊的事例來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

而對於初二的學生,由於他們正處於思維活躍時期,對新鮮的事物富有探索精神。因此,我會盡量地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活動,自主思考問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樣做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思考分析的能力,進而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4、教學程序

那麼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實現以上教學目標,使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我是這樣安排我的教學過程的。

第一個階段:新課導入

以 20xx 年冬天 H1N1 甲型流感的例子導入新課,運用問題的方式進行切入:流感時期我們都採取了那些措施保護自己呢?為什麼要這樣做?傳染病有哪些呢?引導學生思考並完成教材 68 頁的表格,從而導入本節課。

第二階段:新課講授

在黑板上列出教材上已有的傳染病和學生自己想到的傳染病,提出問題:引起這些傳染病的病因是什麼呢?接着展示結核桿菌、HIV 病毒、蛔蟲等幾種生物的圖片。讓學生們觀察圖片思考:這些生物能引起什麼疾病呢?進而總結出傳染病的概念及病原體的概念和傳染病的三種類型。

接着進入本節課的重難點突破環節:

會運用一個和學生日常生活聯繫得非常緊密的例子,小張的爸爸感冒了,由於小張和他住在同一屋檐下,小張也被傳染了。這一實際的例子實現從生活走進課堂,極大的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緊接着讓學生分析 69 頁的資料並思考 70 頁的三個討論題。在黑板畫圖示例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傳染病傳染的三個基本環節,利用黑板圖示這個直觀的方法,使學生跟着我的思路一邊走一邊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為形象地接受知識點。那麼為了鞏固該知識點,我會以艾滋病為例,讓學生説出其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羣。

接着,我繼續利用小張的例子,通過假設和問答的方法,假如小張的爸爸在感冒的時候,小張剛好去旅遊了,那小張還會被傳染嗎?進而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這時候呢,我會通過書本上有關預防傳染病的插圖和日常生活中例子,以及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讓學生逐個説出它們分別是運用了怎樣的預防措施,進而我會和學生一同總結得出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措施,最後,再以甲型流感流行時,人們戴口罩,患者被隔離等問題讓學生逐個分析並討論屬於哪項措施,這樣即突破了重難點。如此反覆練習,從而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來理解傳染病,讓他們知道怎麼在學習生活中保護自己及家人。

第三個階段:總結鞏固練習

學生互相討論後自己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後,佈置作業讓學生能及時複習和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5、教學反思

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完成了我的教學目標,突破了本堂課重點難點。而其中我又運用了多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實現生活走進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同學、老師:

大家好。我是30號陳佳佳。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各種各樣的植物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説這堂課的設計:

説教材:

《多種多樣的植物》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課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過,認識植物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為接下來學習給動物分類奠定基礎。教材設計安排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給植物分類”讓學生根據植物的特點,確定分類的標準。第二個活動是“觀察不開花的植物”讓學生認識不開花的植物。

説學情:

六年的孩子已經學習了很多的植物,並且他們也已經種植過植物。對於植物,他們有一定的認識,平時生活中接觸得很多的是花、樹、水果、蔬菜等這樣一些植物,這節課讓學生給學生分類,充分符合了學生的認知需求。但是對於不開花的植物,他們可能比較陌生。

鑑於以上的分析,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多種植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對植物的特點進行描述。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於: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植物可以分為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不開花植物包括蕨類、苔蘚和藻類植物等。

2、過程與方法:

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確定的標準給植物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植物是多種多樣的。能夠欣賞並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樣而美麗。 養成認真細緻,合作進行探究的品質。

説教法學法:

教學目標能夠順利的大成,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我採用“探究-研討”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具體方法如下:

一、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學生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自主對某個事物進行觀察,得出自己的看法。本課是讓學生自主觀察校園內外的植物,並且能夠對植物的特點進行描述。

二、合作-研討法。

科學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動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説教學過程:

科學的學習要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統一,才能使科學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要立足學生的認知結構來佈局活動和結構,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產生學習的慾望並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師:同學們,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學習過了植物,而且在校園內觀察過植物,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的植物,你能説説你都在哪些地方見過植物呢?(學生自由發言:公園,花卉市場,農貿市場等)

通過這個環節,主要是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本課學習的內容。

緊接着出示一組精美的植物風景圖片(包括其中幾張校園內植物的照片)讓學生欣賞。使他們感受到植物帶給大自然的美和植物的種類很多。

3、老師再出示一些圖,裏面有許多種植物並註名。分給每個小組,以一小組為單位看看有哪些植物?

通過小組成員閲讀、交流卡片上的植物名稱和特徵。以及請小小講解員用精煉的語言到展示台前來講解卡片上的植物名稱與特徵。再次讓學生感受植物種類的繁多。揭題並板書課題(多種多樣的植物並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主探究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的科學教育要以探究為核心。為此我實施開放教學,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誘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激發探究慾望,訓練探究思維,從而充分開發學生的探究潛能。為達到這一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一)如何認識這麼多的植物

在圖上的僅僅是植物王國中的一小點,這世界上的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我們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他們呢?讓學生感覺到植物有不同的類別。引出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辨別和研究植物。

通過提問:我們如何給這些植物分類呢?學生思考分類方法,並指名回答。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適時板書學生的分類方法加以總結並激勵學生學習新知。

(二)給植物分類

師:同學們認識的植物還蠻多的,老師這裏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植物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展示)

1、我們就把剛才的分類方法給書本75頁上的這些植物分分類吧。 温馨提示:一種植物在同一種分類標準下只能列入其中一類,但在不同標準下可以列入不同的類別。比如荷花玉蘭既是陸生植物,又是木本植物。但不能既是木本植物又是草本植物。

2、學生小組合作,把書本75頁上的植物進行分類,並填好分類表。 3、彙報分類結果。指名上台展示。發現問題,及時修正。

4、出示一組常見植物(包括校園內植物)的圖片,並且讓學生認一認,這些植物當中,哪些學校裏有,叫什麼?

5、小組合作給校園內植物分類。 6、彙報分類結果。

7、小結:通過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通過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觀察,描述植物的特徵,並且能根據特徵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按照自己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通過小組探究活動解決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體現新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願意合作與交流。

(三)觀察不開花的植物

1、師:在大家剛才的分類中有開花類的植物和不開花的植物,還記得我們三年級學過的鳳仙花,它是開花還是不開花的植物呢?

生:是開花植物

師:像鳳仙花這類開花的植物的身體都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生: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師:在我們地球上被人類發現的植物有30多萬種,開花的約佔了一半以上,剩餘的就是不開花的了,不開花的植物中除了剛才大家在分類的時候説到的,還有哪些類呢?

3、自學76頁不開花植物有哪些? 學生彙報。

通過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不開花的植物還有蕨類、苔蘚類、藻類。 4、簡介蕨菜。有着頑強生命力的蕨類植物是一種一生都不會開花的植物。它的繁殖是靠它的葉子,在蕨類植物有的葉子後面有很多的孢子囊羣,這些孢子囊羣裏面就有很多的孢子,蕨類植物就是靠這些來繁殖的。

5、出示一張苔蘚植物圖片,介紹苔蘚植物。

苔蘚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高等植物,植物體都很矮小,一般不超過10釐米。有莖、葉的分化,但還沒有真正的根,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有細胞羣。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簡單,但具有似莖、葉的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活有重要的意義。

6、取出一段海帶,介紹藻類植物。

藻類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主要水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藻類主要為水生,但無處不在,分佈範圍很廣。某些可生活於土壤中,另一些生活於雪中,少數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長。

此環節既是本課的重點和又是難點,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重點的同時解決了難點。

三、課堂練習:

(1)填空。

(課件出示)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2)判斷。

(課件出示)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四、質疑並總結:

師:還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嗎?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呢?(學生彙報)

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上的植物可以分為有花植物和無花植物,也知道了這些植物是怎樣進行分類的。自然界的多種多樣的植物不僅給我們美的享受,而且他們在不斷的製造氧氣供給人們呼吸,我們應該愛護這些植物。解決疑難並對本節課加以總結。

五、拓展活動比一比哪一組認識的植物多,樣式奇特。

教師以組為單位組織競賽活動:各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知道的植物名稱,比一比,看哪一組寫的多?(意在滲透植物的多樣性教育)

六、課外延伸

1、你能給校園裏的植物做一張名片嗎?説説可以寫上些什麼?

2、提出製作名片的要求:

(1)、圖片要做得精美,可以在上面畫上一些畫或用彩色紙。(2)、名片上的文字要規範,書寫要清楚。(3)、要儘可能的充實資料,給植物作介紹。(4)、名片最好要硬化。

3、填制説明:植物名稱、分類及同類植物、該植物的作用。

4、老師將根據大家制作的名片,每一種植物選擇3張,下節課的時候請大家把它掛到相應的植物上去。

給學生提供一個將我所學為我所用的遼闊空間,以此形成知識的拓展。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基礎,在於學生製作“校園生物分佈圖”時對校園植物的瞭解,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運用“分類”的方法來研究植物。分類,首先要確定分類標準,而按不同的標準分類,又會有不同的結果。

進行分類研究的植物,教材中出示了11種,但有部分是校園中沒有的。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離子鍵是高一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的第一課時。

初中化學中已經介紹了離子的概念,學生也已經知道Na+和Cl-由於靜電作用結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和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但並沒有涉及離子鍵的相關概念。

本節的離子鍵內容,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後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對分子結構知識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對物質結構理論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也為今後更深層次的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並結合《新課標》的內容標準,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離子鍵的概念。

2.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並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 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會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2.學生能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化學反應的本質的好奇心;

2、通過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的分析,學生可以獲得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

3、 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 ①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二、説教法

本節教材涉及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根據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還是易於接受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內容我將運用實驗演繹法,歸納總結法,提問引導法來實施教學。 我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使用討論總結,板書演繹,習題鞏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説過程

(根據本節的教學目標,我對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引入問題,請同學思考:

①為什麼物質的種類遠遠多於元素的種類?

②分子、原子、離子是怎麼構成物質的?這些微粒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相互作用?

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2、新課教學: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所以我會給學生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思考以下兩個問題:①這個反應的微觀過程是怎麼樣的?②產物NaCl是怎麼形成的?通過實驗演示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接着由我來引導學生運用核外電子排布知識解釋NaCl的形成,並引出離子鍵的概念,分析其成鍵本質,相互作用等。

由於離子鍵的概念比較抽象,用電腦演示離子鍵形成的過程並設計成動畫,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離子鍵的形成及概念。

3、組織討論

從產物NaCl和其他常見的離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構成離子鍵的物質。之後,由小組派代表發表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後由我來評價總結。通過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互相溝通、增進友誼、交流觀點、合作性學習,而且其歸納總結能力也將得以鍛鍊。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4、過渡並設問引出電子式:

在瞭解完離子鍵的概念之後,我將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

②如何用較為形象直觀的方法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來引出電子式並激發學生繼續深入探究問題的好奇心。

講解電子式的概念並帶領學生了解原子,陰、陽離子的表示方法。儘量用較為形象的記憶方法進行講解。化學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過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難點的重要手段,是老師點拔的重要途徑,所以我會設置思考題判斷電子式的正確性,採取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訂正,鞏固新學的知識點。 從錯誤中歸納總結出書寫原子和陰陽離子的要點,同時,因為電子似的.書寫,尤其是陰離子的書寫學生較容易犯錯,故以習題鞏固歸納其要點加深學生印象。

5、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書寫及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這是本節的課重難點,在學習中,學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為了加深學生對錯誤的認識,課堂上我會先用電子式表示出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説出書寫重點,然後讓學生根據出寫出一些常見的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並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書。之後再指出錯誤所在,得出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這樣,學生聽起課來十分專心,印象也深。

6、課堂小結:

我會帶着學生一起回顧這節課所講的內容,列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並留給學生的思考問題: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麼非金屬單質及化合物之間存在什麼作用?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説課稿 篇4

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叫xx,來自xx。我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二、三年級,內容為:乒乓球正手發平擊球,第2次課。

乒乓球被譽為我國的“國球”,具有廣泛的普及性,而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容國團,就是我們珠海人。所以乒乓球在珠海,深受學生的喜歡。在活動中不僅可以發展速度、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提高精細化動作和時空感知能力,還能培養競爭意識和冷靜果斷的心理素質。

乒乓球是我校發展“一校一品”的特色項目,我校的場地器材充足,學生熱愛乒乓球的程度甚至連課間10分鐘都不放過,日常校本教學時,學生非常喜歡通過比賽來展示個人的球技,而發好球是比賽中重要的技術環節。所以我將本單元設置為精品課程進行教學。

基於以上教材學情分析,我將設定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學生基本掌握正手發平擊球的動作技術,能做到發5球有3球以上為有效球;進一步的提高發球技術。

2、發展學生的反應、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合作競爭、冷靜果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

而重點是:拍面控制,揮擊協調;難點為:拋球與揮拍擊球的時機。

我將通過以下流程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來達成目標:

準備部分:通過“乒乓球專項自編操”、“顛球慢跑”的練習。目的激發興趣,鋪墊學習內容以及熱身預防運動損傷。

基本部分:

(1)通過呼喝出手指,進行“顛球報數移動換位”遊戲,目的是熟悉球性,集中注意力;同時通過滲透“123規定動作快速反應小遊戲”進行結合練習。目的是調控課堂,滲透規則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2)通過“發球比賽;比準、比穩”,要求學生一人發球,一人用礦泉水紙箱移動步伐接球,以有效發球進行自評。目的是複習正手發平擊球,減少撿球次數;檢驗在班級微信平台佈置的親子視頻作業;更好的把信息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

(3)通過示範講解,請學生用IPAD為老師錄像,啟發學生觀察“拍面方向、夾肘揮拍、擊球時機”,再組織集體自評和互評練習。目的是通過評價與對比,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

(4)通過關注差異、學練反饋,有針對性的進行分組分層教學。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問題找到老師提供的相應練習小組,並結合練習手段背面的評價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如有必要,學生互拍視頻進行對比。目的是因材施教,幫助共同提高;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組別、手段如下:

1)、基礎組:

手段一:擊球部位不準,進行揮擊懸掛球練習。

手段二:拍面控制不好,揮臂肘關節外展及伸小臂,進行腋下夾物揮擊小地球儀練習。

手段三:擊球時機不好,進行自砸反彈球揮擊球合作練習。

2)、提高組:發球技術較好,進行連發有效球比賽。

以上過程中,通過巡視指導,視頻錄像對比,加油鼓勵,互動比賽等干預;使得教學效率更加的顯著。

(5)拓展運用——通過“實戰比賽”,要求學生用正手發球進行比賽,老師為用IPAD錄像。目的是學以致用,培養合作競爭,冷靜果斷的意志品質;同時教育學生要有勝不驕、敗不餒;尊重對手、尊重裁判、遵守規則的體育精神。課後上載視頻到班級微信平台,讓家長見證學生在課堂的成長。

(6)體能加油站——通過“1分鐘移動來回搬運球比賽”,目的是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步伐的同時,增強體能。

結束部分:配樂做放鬆操,放鬆身心;小結、下課、佈置親子視頻作業。

本課練習密度約45%,強度為中上。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説課稿 篇5

大家好,我是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汪嬋,今天我要説課的課程是《客房服務與管理》,下面我從課程設置分析、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教學實施—單元設計和學習效果評價設計等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客房服務與管理》這門課程。懇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批評指教,謝謝。

一、課程設置分析

1、課程定位

《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是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屬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並重的課程。它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其授課對象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課程開設時間是第二學期,學期總學時為72學時。

2、前後課程聯繫

在此之前學生先修課程是《飯店管理概論》、《酒店禮儀》、《前廳服務與管理》等課程為本課程學習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同修課程是《餐飲服務與管理》、《飯店情景英語》等。後續課程有《飯店服務心理學》、《飯店綜合實習》、《飯店插花藝術》等。而本課程的學習又為學生畢業實習從事客房崗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能基石,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與前續、後續課程銜接得當。

3、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1)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是建立在對酒店客房行業人才需求和學生

主要就業崗位羣的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酒店專業培養的三個核心崗位方向是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餐飲服務員。

本課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體現 “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本課程採用“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上結合學生職業考證要求,採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法。設計體驗情境,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習。採用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着重對中、基層的服務人才的培養,側重客房服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本課程無論是在學習過程,還是在具體的項目任務學習中,每一個實訓的環節都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設計相應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感悟、昇華,牢牢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和素養。

(2)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一方面注重知識性,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理論;另一方面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設定《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的三大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客房服務的基本知識、服務技能和相應管理知識等,使學生具有酒店服務部門基層崗位服務能力與督導管理能力。

技能目標——通過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客房清掃程序、牀、地毯和大理石地面的清潔技能、接待服務技能等適應現代酒店業客房服務等領域一線服務和管理需要的能力。

素質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酒店業一線應用型或管理型人才。

二、教學內容設計

1、 教學內容選取

本課程圍繞酒店客房將教學分六個模塊進行,即客房基礎知識、清潔劑和清潔器具、客房的清潔保養、公共區域的清潔保養、客房對客服務和客房管理六個模塊。

2、教學內容組織

經過近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主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並以“參觀見習”來加速學生對行業的認知,以“職業技能鑑定”來鞏固訓練效果,以“崗位體驗實踐”來檢驗教學成果,形成了“參觀見習+課堂學習+崗位體驗實踐”的教學模式。在理論與技能學習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我們參考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客房服務與管理》教程。同時配有老師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及根據對酒店的實地調查,認真分析客房工作過程,制定出本課程的課程標準和實操考查項目及標準。

具體教學內容的環節設計通過創設情境安排任務,圍繞接受任務、進入學習、獨立實踐和能力提升等四大基本工作環節,實現課程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六步教學法”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一個諮詢者或者指導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全部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造。

其他常用的輔助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教學法、實境訓教法、案例分

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媒體、網絡資源的運用以及實地參觀、頂崗實習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讓教學過程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教學實施—單元設計

我選取了客房對客服務這一模塊內容作為具體教學單元設計的實施對象。首先第一環節是任務引入,將具體的情境描述呈現給學生,讓其深入情境,領會教學任務。第二環節是講授學習,將新知識傳授給學生,抓住重點讓學生將其掌握。第三環節是實踐訓練,通過模擬訓練讓學生掌握客房樓層對客服務的基本技巧。以教室為實境,進行樓層對客接待情景模擬,實現學做合一。最後一個環節是目標深化,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客人接待方案,自主練習並寫出總結。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考核模式

學生考核採用作業、職業道德、測驗、實際操作、技能比賽相結合,小組與個人表現相結合,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全面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

2、考核標準

具體的考核百分比是:學習紀律、學習態度20%,操作規範15%,職業素養40%,作品25%。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Tags:精選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