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品】幼兒園説課稿彙總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説課稿彙總9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活動目標:

⑴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⑵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裏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為我們長大了。”

對比錄像和照片,説説自己的變化。

1) 身體上的變化

① 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瞭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 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餵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瞭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 牙齒、頭髮,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髮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髮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 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 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 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裏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 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説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幼師和兒童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本活動中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有:音樂視頻啟示法、遊戲情境體驗法、重點分解法、示範講解法。

音樂視頻啟示法:小班兒童思維的特點決定了認識事物必須依賴於具體形象的物體,為此在活動中我採取了視頻課件重點觀察了熊貓走路的姿勢(相對於人們的手腳着地屈膝爬)、生活習性以及它的本領,以期完成教學目標。

遊戲情境體驗法:這是活動的主要方法。興趣是兒童學習的內動力,最好的老師,它能調動兒童主動學習的願望,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遊戲是對兒童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角色扮演是小班兒童最感興趣的遊戲,在活動中運用具體形象的熊貓頭飾,通過讓兒童扮演熊貓來完成熊貓走、站立走、鑽等動作,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兒童活動積極性高。另外,形象的“竹林”、“山洞”、“小橋”、“草地“等也為活動創設了良好的環境,有助於引起兒童活動的興趣。

重點分解法:手腳着地屈膝爬是活動重點和難點,要讓孩子一次性掌握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們已經非常習慣於雙手雙膝着地爬。為讓孩子掌握這個動作,觀看錄像後,對這一動作進行了重點練習;在之後的‘熊貓操’、‘採竹葉’中又進一步進行了鞏固,這樣重難點被分解在各個環節來突破,使孩子比較熟練地掌握了這個動作。

示範講解法:在一個遊戲中連續完成幾個動作,對小班兒童來説難度比較大,‘小橋’怎麼走,‘山洞’怎麼鑽、‘草地’怎麼爬有必要進行示範講解,以幫助兒童按要求完成連續的動作。因此,在活動中,採用了幼師邊示範邊講解的辦法明確提出了遊戲的要求。

説學法指導:

體育活動重要的特點就是要‘動’,為了讓兒童樂動、善動,主要通過情境體驗法完成教學目標。啟發兒童聽,感受音樂節奏的“動”;引導兒童看,觀察熊貓走的‘動’;鼓勵兒童學,親身體驗走、爬的‘動’;指導兒童做,鞏固走、鑽、爬等的‘動’。在情境中學習,在遊戲中運動,是我指導兒童活動的主要學習方法

説教學程序

(一)聽一聽、説一説、學一學,熊貓走路的動作。(2分鐘)

1.通過聽音樂,啟示兒童想象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從音樂的節奏的感受上,體會熊貓慢吞吞走路的樣子。

引導語:小朋友仔細聽,誰來了?兒童自由説出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幼師啟發引導。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一、説活動背景及設計意圖

詩歌《夏天的歌》,教材選自寶寶園綜合活動課程主題六中第三週。詩歌內容形象生動,音韻和諧,問答式詩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易為寶寶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寶寶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我班教學。詩歌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寶寶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寶寶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展寶寶的想象力。詩中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已被寶寶所熟悉,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源與寶寶的生活經驗。同時,通過活動中詩歌仿編,可以發展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寶寶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寶寶社會性的發展,也培養寶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説活動目標

結合中班寶寶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幫助寶寶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2、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3、寶寶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大膽地仿編。

三、説重難點:

重點:幫助寶寶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難點:寶寶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學習仿編,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四、説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寶寶,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寶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本次活動採用了情 景 教 學 法、整 體 教 學 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 遊 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寶寶的學習興趣,感官認識。使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目標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寶寶對詩歌的感受力,想象力,記憶力。

五、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目標教具準備:事先錄製好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夏天的歌《課件》、圖片--(蟈蟈、知了、青蛙;戴太陽帽的小朋友、撐小花傘的小朋友;草叢、大樹、池塘、冰激淋。)學具準備:記號筆、操作材料。知識經驗準備:寶寶已對夏天的特徵有所瞭解。

七、説活動過程:

教師首先提問:“誰能告訴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組織寶寶談論夏天:夏天裏你有什麼感覺?草地上、大樹上、池塘裏有些什麼變化?能見到哪些蟲子?能聽到那些動物的叫聲?這是一個課前知識的經驗準備,需要寶寶去運用具體形象思維去理解,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平時我利用談話活動、圖片引導寶寶觀察,為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聽音樂,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麼變化?

談話活動: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遊戲

幼兒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脱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生活活動: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環境創設:

師生共同佈置教室。

家長工作: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活動反思:

1)幼兒敢於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並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1、活動與主題的結合:

近階段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我喜歡……”,由於時值年尾,幼兒的家中、商店裏到處都有掛曆、枱曆、年曆、日曆等等,幼兒在教室裏也在談論這些東西,於是出現了一個小主題“我喜歡的掛曆”,許多幼兒都把自己家裏的掛曆、枱曆帶到教室裏來,閲讀、欣賞掛曆、枱曆的活動就應運而生了。幼兒感受了許多不同風格的掛曆、枱曆作品,有動物的、有山水的、有名車的、有風景的各種各樣類型。在欣賞閲讀的同時,感受了多元文化。他們最喜歡的是今天桌上的“看圖説話”枱曆,因為這些作品和畫面是來自幼兒,是幼兒生活內容的寫照。所以今天活動,我們選擇了這些枱曆。

幼兒在欣賞、閲讀掛曆上漂亮圖案的同時,對掛曆、枱曆上的數字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他們不知道這些數字到底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而本次活動就是幫助幼兒看懂掛曆,瞭解這些數字的意思,並且嘗試用較清楚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那麼在這些數字中,最能夠引起幼兒注意的就是彩色數字。有紅、綠、藍,他們渴望瞭解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我就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幼兒紛紛採用了不同方式去了解,有的問父母,有的同伴間相互交流等。今天的活動就是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把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整合。過節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平時過節時,“六一”節是幼兒自己的節日,他們都相當關注,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節日的快樂。而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最重大的節日,幼兒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會有比較多的切身感受。但在近階段的日常交談和討論中,我卻發現幼兒對已經過去的節日慶祝活動反應相當淡薄,有的甚至已沒有記憶,因此,今天的活動中,我將根據幼兒的反應及時調整。

2、活動體現的整合性:

大家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看到,整個活動始終貫穿着幼兒尋找和指認數字的過程,其實這也是我對活動形式的一種嘗試,也就是説將尋找和指認數字作為一種手段、一種載體,讓孩子在對數字的尋找、指認過程中瞭解掛曆上的數字和我們生活的關係,獲得諸如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歸類能力、聽辨能力、感受、合作能力等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

3、活動的延續性:

今天的活動是這個小主題中的一個部分,通過今天的活動,將幼兒零碎的對掛曆的認知和相關經驗加以提升,懂得並瞭解掛曆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並在此基礎上引發幼兒自己設計、製作掛曆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在認識並看懂掛曆以後創作出一本屬於幼兒自己的掛曆。

大班活動“看掛曆”

活動目標:

瞭解掛曆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知道一些掛曆上數字所代表的意思,嘗試用較清楚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許多掛曆上的圖案,並在此過程中發現了掛曆上有許多數字,產生了解讀的興趣。

2、各種枱曆和掛曆

3、五角星粘紙

活動過程:

▲看看找找,瞭解數字

1)前幾天我們閲讀欣賞了許多的掛曆、枱曆,有山水的、有動物的、還有各種建築的。我們在看掛曆枱曆的時候,你們還發現上面有許多的數字,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今天,你們知道了嗎?

2)幼兒在討論和集體指認中瞭解表示月份、日期、星期數字特徵。

3)教師設疑,指認表示節假日的顏色不同的數字。

▲自主辨別,尋找節日

1)一年裏有哪些節日?(幼兒自主尋找節日看看講講)

2)師幼共同小結:掛曆有什麼用?

掛曆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可以在掛曆上找到許多的日期。

3)在台歷中尋找日期

*尋找當天的日期,在台歷上貼上粘紙。

*元旦是幾月幾號?請一名幼兒在掛曆上圈圈找找1月1日,感知是紅色的,數數還有幾天?

▲遷移經驗,愉快表現

1)你們這幾天在忙什麼?是怎樣迎接新年的?(用多元方式表現)

2)新年即將到來,你們想不想設計一本自己的掛曆?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幼兒園中班英語下冊內容:《My bag我的書包》。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目標、説重難點、説準備、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等七個方面作具體闡述。

一、説教材

教材來源:《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開拓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我所選的內容《My bag》是幼兒園中班英語教材中的一個單元主題。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My bag》活動中所涉及的英語單詞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經常看到、接觸得到的,因為孩子的學習離不開文具。而且這些內容在孩子們經驗範圍之內,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同時孩子們生活中也會有很多機會練習。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考慮到本班幼兒的英語發展水平,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二、説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及對教材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目標:

(一)學習與文具有關的單詞:bag (書包) 、book(書)、pencil(鉛筆)。

(二)通過看、聽、説、以及輕鬆、自然、愉快的英語遊戲設計等方式,讓幼兒初步掌握單詞的發音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朗讀單詞。

(三)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體驗活動快樂。

三、説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教材,目標定位,考慮到孩子的英語學習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通過實物、圖片識別所學單詞。通過多媒體課件、遊戲體驗,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掌握單詞的準確發音方法。

四、説準備

為了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空間準備:讓幼兒圍成半圓形入座;

物質準備:課件、 圖片、書包一個、鉛筆和書。

五、説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我除了用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要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一)直觀教學法:利用各種形象圖片、實物,讓孩子直觀形象的去認識單詞。

(二)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幼兒又有好動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適當的遊戲,使幼兒能在快樂的遊戲中輕鬆學習。

(三)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給孩子創設故事教學情境,讓孩子投入的學習英語。

(四)賞識教育法:在活動中我注意鼓勵與表揚幼兒的每一次進步,培養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六、説學法

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設計了以下學法:

(一)視聽法: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展示的方式提供讓幼兒看、聽、説的練習機會,加強直觀印象。

(二)體驗法:為了讓幼兒加深對所學單詞的印象,我採用了遊戲“什麼文具不見了”讓幼兒親自體驗遊戲的快樂,同時讓他們始終包保持濃厚的興趣去認知。

七、説教學過程

其活動流程為: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師幼問好——熱身運動——新內容呈現——遊戲活動——複習鞏固。

(一)師幼問好環節:創始英語環境,用簡單的英語進行對話,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Are you ready?等

(二)熱身運動環節:次環節能使幼兒迅速興奮起來,自然的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因此在熱身運動時我讓幼兒做律動(Finger play)

(三)新課呈現:

1、聽故事,學單詞。

(1)教師出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接着教師講小熊收禮物的故事。激發小朋友的學習慾望。

(2)教師邊講故事邊播放課件,逐一展示圖片和單詞並讓幼兒跟讀。要求幼兒注意發音方法。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朗讀單詞。

2、玩遊戲,記單詞

(1)遊戲一:《什麼文具不見了》

遊戲玩法:老師把書包(bag) 書(book)、鉛筆(pencil)等依次放在桌上,讓小朋友用英語説出文具的英文名稱。

老師快速將其中一個文具藏到身後,問:“什麼東西不見了?”然後小朋友根據不見的文具説出英語單詞,説對的有獎品。(讓更多的幼兒參與遊戲。教師及時表揚和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2)遊戲二:《光榮榜》

玩法:將全班分成兩組(男孩、女孩分別為一組),教師利用圖片讓下面組員説出圖片的英語單詞。單詞説對多的組員獲勝。

3、單詞鞏固:

教師根據《我愛我的幼兒園》這首歌曲的旋律創編英語歌曲:Bag bag 是書包,book book 是書本。Pencil pencil 是鉛筆,小朋友們要愛惜!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什麼,並讓幼兒在學習生活中靈活運用。

2、組織幼兒和所有老師説再見:Goodbye —teacher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説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為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為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説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説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説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温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衞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衞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才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正值秋天,一個美麗的收穫季節,各種色澤鮮豔、好吃的水果和農作物的成熟令孩子們欣喜不已。有時孩子會問老師或小夥伴,“你知道桃是哪兒來的嗎?你見過葡萄樹嗎?漸漸的,我發現孩子們對結果子的樹感到好奇,於是我請利用休息時間,帶孩子到縣城周圍的果園去看一看,還可以參加摘果子的活動,去體驗豐收的喜悦。我也有意識的多帶孩子們到户外觀察,去發現季節的變化,這樣,我們便進入了主題四《秋天來了》。我們知道,的幼兒對形象的、具體的事物感興趣,於是,我事先安排幼兒去果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這樣提高了幼兒認識興趣,豐富了感性認識。

同時,的幼兒在繪畫方面比較差,我引導幼兒用手撕紙、粘貼的方法,這樣加強了幼兒動手及同伴合作協調的能力。在這個活動中,我們遵循幼兒的探究過程,設置開放性問題,充分引導幼兒的自主學習,讓幼兒在觀察、遊戲、操作中加深對秋天的果實及果樹的認識。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的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因此,根據新綱要精神和活動內容,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本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三個目標。

〔目標〕

1、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悦。

2、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3、學習撕紙和粘貼的方法。

理論依據: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感,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園藝術教學的任務。

〔準備〕

1、活動前兩週,請利用休息日的時間,到附近的果園去看看,有機會還可以參加摘果子的活動。

2、《摘果子》的音樂磁帶,《美麗的水果屋》。

3、畫有大樹的大幅圖畫,各種顏色的紙、棉棒、膠水。

4、區佈置好結滿水果的水果藤(塑料製品)。

〔活動重點〕

幼兒能瞭解秋天的特徵,感受和表現秋天果園的美麗,體驗豐收的喜悦。

〔活動難點〕

幼兒年齡小,手的肌肉羣不是很協調,撕紙和粘貼有一定難度。

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主題的活動價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樂於探索的科學習慣,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你見過哪些果樹”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秋天果園的美麗。

放《摘果子》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名稱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後採用遊戲的形式對本活動進行鞏固。

説學法

1、情感體驗法

幼兒通過視、聽、講,對秋天的果園有了充分的瞭解,能在活動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展現秋天的美麗。

2、操作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幼兒在用彩紙撕果子的過程中,瞭解了果實的形狀、顏色,練習了手的靈活性,用自己的小手裝扮了碩果累累的大果樹,很有成就感。

説活動程序

1、放《摘果子》的音樂,幼兒做簡單的摘果子動作進入活動室。這樣既穩定了幼兒的情緒,又能讓幼兒再次體驗摘果子的樂趣。“小朋友,你們在哪裏摘過果子,摘過什麼果子”,我見過蘋果樹、梨樹、葡萄樹大楂樹,我見的蘋果樹結的蘋果可多了,我看見葡萄樹上結滿了紅的葡萄還有綠的葡萄……通過提問,引起幼兒的回憶,們踴躍發言。

2、小朋友,你知道水果能建成房子嗎?(們都瞪大了眼睛),下面我們來看《美麗的水果屋》,熊媽媽和熊搭建了漂亮的水果屋,他們高興嗎?(高興)出示大樹圖畫,那你們看,大樹媽媽高興嗎?(不高興),為什麼?(孩子們想),因為樹上的水果沒有了。對,小朋友真聰明,因為水果都離開了媽媽,那我們想個辦法幫助她好嗎?

3、拿出彩色的紙,引導孩子們想辦法,我們可以用彩紙做成水果,粘到上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你們會用剪刀嗎?孩子們搖搖頭,用什麼辦法做呢?(孩子們很為難),今天,我們用撕紙的方法來幫助樹媽媽。教師示範撕水果,然後粘到大樹上。

4、引導孩子們用彩紙撕出漂亮的果子,粘到大樹上,兩棵大樹被孩子們貼的滿滿的。老師讓孩子説一説,自己做的是什麼水果寶寶。(老師悄悄給樹媽媽換上笑臉)小朋友,樹媽媽有話説,我聽一聽她想説什麼,(老師把耳朵靠在大樹上,然後點點頭),樹媽媽説小朋友做的水果寶寶都很好,她很高興,還讓我謝謝小朋友呢。

幼兒園説課稿 篇9

活動目標: 托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車連接起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設計思路: 《方案》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與遊戲中的情景,讓孩子操作和擺弄玩具,提高手指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小火車這個材料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在玩汽車城的遊戲時產生的。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我提供了小火車,但發現幼兒玩火車的方法和汽車沒有區別,,正好幼兒園組織親子一日遊,利用這個機會,我對家長提出帶孩子去坐坐小火車,感受火車和汽車的不同。之後我充分挖掘了小火車的功能,對小火車進行了改造,把《方案》中的一些目標和觀察要點隱含在火車這個材料中,讓孩子在操作擺弄中發展各種能力。 此次活動中的小火車我選擇了孩子喜歡的水果形狀:西瓜和香蕉,使火車更有童趣,更激起了孩子的遊戲興趣。同時在活動中注重孩子的活動過程,留給孩子更多的操作機會,我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觀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情、語言,在需要的時候適當的介入孩子的活動,以提升他的原有經驗。

材料提供: 數字火車(3套),綠色西瓜火車、黃色香蕉火車、紅色火車、泡沫火車各一套(各有十幾節);牛奶盒做的山洞,軌道,滑坡;各種材料的繩子(色彩、質地、粗細都不同)。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孩子參與活動。

2、孩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火車。

3、教師以觀察為主,適時指導。

過程中托兒可能出現的行為:

● 孩子按照一種材料連接火車。

● 兩種材料的火車連接(現成和自制的火車)。

● 沒有規律的連接。

● 火車顏色和繩子顏色的配對。

●兩種顏色有規律的連接。

● 拉着火車鑽山洞,過軌道。

好學教育 - 專業,權威,高效,分享 - 打造國內領先的終身教育平台!

● 孩子模仿生活,用語言表達火車開到哪裏。

● 孩子比一比火車的長短。

教師適時介入,引導提升經驗,但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