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通用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通用6篇)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1

設計説明

遊戲教學將小學數學教學與遊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智力,而且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1、藉助遊戲,趣味教學。

這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教學時以翻牌遊戲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巧妙地把遊戲過程轉化為比較小數大小的探究過程。在遊戲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展,學習興趣高漲,既領悟了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又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新知。

以學生為主體,即學生是教學過程中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應是學生為主體的必有之義。基於以上認識,教學時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獲取新知,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形成知識上的共享,學習上的共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

3、精心設計練習,鞏固新知。

課堂練習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和達到教學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檢驗教學效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一環。同時,這節課涉及的每個練習都體現在“精”字上,針對性強。從根據跳遠成績單排名次,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確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鞏固練習更加突出了練習的有效性,不僅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正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設疑導入

(在黑板上貼出正方形卡片:)

1、每張卡片的後面都藏有一個數字,這兩組卡片分別代表兩個整數,引導學生比較哪個整數大,並説明原因。

(後面的整數大,因為兩個整數比較大小時,要先看位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2、分別在兩組卡片中點上小數點,並比較哪個小數比較大。

3、學生猜測大小。

4、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將整數的大小比較和小數的大小比較進行有機地銜接,有效地把握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起點,明確了探究的方向,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0頁例5的情境圖和跳遠成績表。

姓名

成績/m

小明

3.05

小紅

2.84

小莉

2.88

小軍

2.93

提問: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引導學生依次説一説每位同學的跳遠成績)

預設

生1:從情境圖中我瞭解到了他們正在進行跳遠比賽。

生2:從成績表中我瞭解到了他們的跳遠成績,小明的成績是3.05m,小紅的成績是2.84m,小莉的成績是2.88m,小軍的成績是2.93m。

2、合作探究。

(1)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小明排第一,小軍排第二,小莉排第三,小紅排第四)

(2)討論:你們是怎樣排出名次的?

(3)請同學們按照課堂活動卡的提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詳見課堂活動卡)

(4)彙報。

預設

組1:小明的跳遠成績的整數部分是3,比其他人的跳遠成績的整數部分大,所以小明排第一。

組2:其餘三人的跳遠成績的整數部分都是2,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字,小軍的跳遠成績的十分位上是9,比小紅和小莉的跳遠成績的十分位上的8大,所以小軍排第二。小紅和小莉的跳遠成績的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字都相同,就比較百分位上的數字,因為8>4,所以小莉排第三,小紅排第四。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認識小數中“小數的大小比較”(課本第36-37頁,例7)。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了小數的特徵,並掌握了小數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經歷購買學習用品這一簡單的生活實際情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數大小,一般不脱離現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來抽象地比較數大小的,且僅限於整數。而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位數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脱離具體內容採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的大小。本課中安排了一個“購買學習用品”的生活情境,結合生活經驗比較小數的大小,並得出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這樣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討論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獲取成功的喜悦。

四、説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們經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自主探索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五、教學重、難點:

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都需要買一些文具,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介紹這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現在我們就請文具店的售貨員分別給我們介紹商品的價錢,請同學們注意聽,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

(由一個同學扮演售貨員,分別介紹商品的價錢。)

師:聽完售貨員的介紹,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1:這家商店都有練習本、三角板等文具,但價錢不一樣。

師:由這些發現你們想到了什麼?

生1:哪樣文具的價格要貴一些?

生2:它們一共要多少錢啊?

師:是啊,這兩樣文具那種要貴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小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探索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師:大家都先來猜一猜,哪一種文具要便宜一些?還要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

生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0.6>0.48。

生2:0.6是60個0.01,0.48是48個0。01,0.6>0.48

生3:通過轉化為圖形可以看出0.6>0.48

師:真不錯,大家都是很聰明的,想到的方法還真多啊!

2.大膽猜測:

師:在以前,大家學過整數的大小比較嗎?還記得整數是如何比較的嗎?(當整數的位數相同的時候,從高位比起;位數不同的時候,位數越多,數越大)

在這個環節上,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們回憶舊有的知識並將已經掌握的整數大小比較方法進一步擴展到小數的大小比較上,進行一次知識的延伸與擴展。從而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比較小數的大小,並能掌握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來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 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猜想、驗證、比較、概括的思維能力。

3. 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難點:

1.歸納總結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

2.使學生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捲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裏填上“>”“<”或“=”。

1502○1520 1020○938 86○78

説説整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1)位數相同,從最高位比起,相同位數上的數大的這個數就大。

(2)位數不同,位數多的大於位數少的。

2.談話:我們已經掌握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那小數大小又怎樣比較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小數大小的比較。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

師:你們看,咱們班的這幾個同學在幹嘛?

生:跳遠(事先利用體育課進行測試,再選取有價值的數據。通知測試過程讓學生初步比較誰跳得遠些,誰跳得近些,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師:這是老師為他們記錄下來的成績:(出示成績圖表)

1.現在請同學們都來當裁判員,想想怎樣來幫他們排排名次。(學生獨立思考片刻)

2.學生每5人或6人一小組,把你的想法與小組成員交流交流。(教師巡視)

3.學生彙報反饋:

預設學生回答:(方法可以多樣化:如化成釐米、化成複名數、在捲尺上找出成績所在的位置、直接比較小數的大小)

直接比較小數的大小:

(1)衞豐跳得最遠(第一名)

你是怎麼比較出來的?説説你的理由。

小結:從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比較出第一名。

(2)那麼第二名又是誰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從比較小數的十分位比較出第二名?

(3)剩下的兩位同學誰是第三名,誰是第四名呢?你又是怎麼比較出來的?

小結:從比較小數的百分位比較出第三名和第四名。

4.總結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兩個小數比大小,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部分。

5.運用方法:

師:現在請大家用我們剛才總結的方法來做下面的題:

出示題目:

在○裏填上“>” “<”或“=”

3.4○5.8 4.5○4.7 0.54○0.57

三、練習設計:

1.在○裏填上“>” “<”或“=”(開火車形式輪流回答)

2.3○3.3 4.51○5 6.9○6.8 0.93○0.94 0.057○0.053 0.99○1

2.A:我買了一本練習本花了0.58元。

B:我買了一套三角尺用了0.6元。

三角尺和練習本哪個貴一些?

四、總結(談談本節課你的收穫。)

兩個小數比大小,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順次比較小數部分。

五、佈置作業

1、P42練習十第7題。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4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八冊P60例4,做一做及練習十第4至7題。

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會正確比較小數大小,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⒉能力目標: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滲透合作學習的方法。

⒊情感態度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究並概括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比較小數時,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就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黑板上有兩組方框,如果每組方框代表一個整數,你覺得那個整數比較大?為什麼?

②如果減少一個方框,哪個數大?為什麼?

誰能説説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③現在在這兩組方框中間點上小數點,你覺得哪個小數比較大呢?

④誰的猜想正確呢?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這節課的知識,就能揭曉答案。板書課題,齊讀。

二、探究建模

⒈教學例4

①同學們喜歡運動嗎?運動不僅有益健康,而且運動中還藏着許多數學知識,瞧,(出示主題圖)這是同學們舉行跳遠比賽的成績單,仔細觀察,這些小數有什麼共同點?(都是兩位小數,即位數相同。)那從信息中你能知道誰是第一名嗎?為什麼?(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3比2大,小數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小明第一名)

師:也就是説比較小數的大小要先看整數部分,大家同意嗎?(板書)

②剩下的三個小數整數部分都是幾?能比較大小嗎?聯繫學過的整數大小比較的方法,4人小組討論討論,並把你的`比較方法説給小組同學聽。

③彙報比較方法。

哪個小組已經討論出結果?誰來彙報。

預設: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都是2,就比較它們的十分位,9比8大,所以第二名是小軍。又因為2.84和2.88的十分位都是8,就比較它們的百分位,8比4大,所以小莉第三名,小紅第四名。

誰能像他這樣再説説你們組是怎麼比較的?3、4生説

④小結:像這樣(指板書)位數相同的小數我們是怎樣比較大小的?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一直比較出大小為止。

⒉看書質疑。

剛才學習的就是課本60頁例題4,請大家快速閲讀並填寫例題。還有哪裏不懂?

老師有疑問:2.365和2.36誰大?三位小數一定比兩位小數大嗎?4人小組舉例討論,位數不同的小數怎樣比較?

小數的大小比較與整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有什麼異同?

小結:整數大小的比較,位數多的數就大,但是位數不同的小數比較大小時要注意不能根據位數的多少來判斷數的大小,而應按數位順序依次比較。

⒊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2組題目。指名彙報。重點問:4.723和4.79位數怎樣比較?

三、鞏固提高

⒈練習十P65第5題。

獨立完成,訂正時問:比較大小時,你想提醒同學們什麼?(強調:比較小數大小時要注意位數多的小數不一定大,要注意按數位順序逐位比較)

⒉練習十P65第6題。

⒊判斷題:

6.809>6.799 38.748<38.75

⒋提高題:

回顧引入,填上23.56>23.□ 6,方框裏填幾?為什麼?

如果填上<,該怎樣填寫數字?

⒌根據老師的題目,你能很快説出相應的小數嗎?

①比2.4大的小數有()個。

②比2.5小的小數有()個。

③你能説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小數嗎?有多少個?

④你能説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兩位小數嗎?有多少個?(9個,從2.41到2.49)

四、總結全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練習十第4、7題。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把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

教學重點

使學生把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步驟

一、設疑激趣.

1.演示動畫“小數大小的比較”.

教師提問:這兩個小朋友到底誰高誰重呢?你是怎麼想的?

小數如何比較大小呢?(板書課題)

2.大膽猜測:

舉例説明整數是如何比較大小的?(當整數的位數相同的時候,從高位比起;位數不同的時候,位數越多,數越大)

3.比較下面整數的大小:

教師提問: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你對小數的瞭解,能試着説一説小數怎樣比大小嗎?

二、嘗試探索.

1.教師提問:根據你的猜測,用你的方法比較下面兩組小數的大小,並説説你是怎樣想的?(1) 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

2.學生彙報:

(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 9元7角大於5元9角,所以9.7元 〉5.9元;

(2)6.79 米是6米7分米9釐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釐米,

因為6米7分米9釐米<6米8分米5釐米,所以6.79米<6.85米.

3.教師提問:這兩組小數是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的?

(比較時是從整數部分開始比較,整數部分大,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大,這個數就大.)

4.比較下面各小數的大小,你又有什麼發現? (即例5、例6)

2.35元和2.41元 0.07米和0.059米

學生彙報:

(1)2.35元是2元3角5分,2.41元是2元4角1分,從“元”比起,所以:2.35元<2.41元.

(2)0.07米表示7個0.01米,0.059米里有5個0.01米,所以0.07米>0.059米.(可以引導學生用直尺找出相應的長度驗證比較結果.)

(整數部分都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5.教師歸納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

6.教師:我們歸納出來的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與你最初的猜測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試一試.

1.重放動畫“小數大小的比較”,幫助這兩個同學比出身高和體重.

2.兩個同學一組,一人任意説出兩個小數,另一人比較小數的大小.要求小數的位數不超過四位.

四、鞏固練習.

1.比較下面小數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1.3

5.7○5.8 0.6○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重點指導學生説一説比較的方法.

3.判定:

(1)6.809>6.799( ) (2)5.1>5.1002( )

(3)38.748<38.75( 0.009="">0.010( )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把握了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六、佈置作業.

1.幾個同學立定跳遠的成績是:小軍1.56米;小強1.6米;為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名字寫在領獎台上.

2.下面的小數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

(1)□<1.8<□>23.47>□

(3)□<5.006<□>70.02>□

板書設計

小數大小的比較

整數部分大,這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

9.7元>5.9元; 6.79米<6.85米

2.35元<2.41元>0.059米

小學數學小數的大小比較説課稿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會正確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並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填數、猜數等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比較的相對性的辯證思想,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比較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師:4月30日我們學校要舉行運動會,最近同學們正在積極報名,鄒××和趙××參加了立定跳遠的初賽。電腦出示:

鄒××的最好成績是1.54米,趙××的最好成績是1.78米,你認為他們兩人中誰更有可能進入決賽?

生:趙×x。

師:為什麼呢?

生:因為趙××比鄒××跳得遠。

師:你怎麼知道趙××跳得遠一些?

生:因為1.54米小於1.78米。

師:剛才,同學們比較出兩個具體數量的大小,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在學習小數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點評:課堂引入,教師創設了為參加校運動會選派立定跳遠運動員出謀劃策的活動,藉此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問題解決中自然引出新的學習內容──比較小數的大小。學生從依靠“米、分米、釐米”這些具體的數量比較小數的大小,到主動參與到從位置值的角度比較數的大小的高一層次的學習中去。熟中孕新,定位準確,富於實效。]

二、開展活動,探究方法

1、比較整數部分相同的小數的大小。

(1)比較位數相同的小數的大小。

師: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我們先來做一個遊戲。

【遊戲一】

師:全班同學分成兩個組:一組和二組。每組選一個代表來抽籤,把抽到的數字貼在數位順序表中,這次遊戲規定,哪組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小數大,哪組就贏。那麼,怎麼擺放抽出來的數字呢?

電腦出示:

我們設定,這個數整數部分是“0”。那麼,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千分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字放在百分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十分位上。

①抽千分位上的數。

一組抽到數字6,二組抽到數字4。(一組學生很高興)

師:一組同學為什麼高興?

生:我們組抽的數比他們組的大。

師:是不是説明一組就贏了,二組就輸了?

二組學生:那不一定。如果我們十分位上的數比他們組的大,我們還贏了呢!

師:你們是説這兩個數字還不能決定輸贏,那怎麼辦?

生:要繼續抽。

②抽百分位上的數。

一組抽到數字8,二組抽到數字1。

生:還得抽。

③抽十分位上的數。

此時,有的學生攥起拳頭,有的學生瞪大眼睛,有的學生喊“一定要抽9!”……

師:我發現剛開始抽的時候,你們都不着急,這會兒,有的同學攥起拳頭、瞪大眼睛,你們為什麼這麼激動啊?

生:十分位上的數太關鍵了,勝負就看這一張了。

師:既然這一張對於你們兩個組這麼重要,請他們兩人先後抽好不好?

生:好!

一組先抽到數字2。

師:二組同學,你們希望抽到幾?

生:比2大就行。

二組抽到數字5。(二組學生歡呼)

師:祝賀二組同學獲勝!我們把這組數據記錄下來好不好?(板書:0.286<0.514)

【遊戲二】

師:剛才,我們抽了三次分出勝負。如果只抽一次,能不能分出勝負呢?

生1:能,把抽出的數字放在十分位上就行。

生2:不一定,如果十分位上的數一樣,就不能分出勝負,還得繼續抽。

師:是不是像同學們分析的那樣呢?我們就來抽一抽、試一試,好嗎?

生:好!

①抽十分位上的數。

一組、二組均抽到數字5。

師:這下怎麼辦?

生:還得繼續抽。

②抽百分位上的數。

一組抽到數字1,二組抽到數字2。(二組學生歡呼)

二組學生:不用再抽了,我們贏了!

師:一組同學,你們認輸嗎?

一組學生:認輸了。

師:如果再給你們組一次機會,允許你們再抽一張,有沒有可能贏他們?

一組生1:能,再抽一個9就行。

一組生2:不行,他們組百分位上的數已經比咱們的大了,再抽也沒用。

二組生1:我們組抽的數有2個百分之一,你們組抽的數只有1個百分之一,10個千分之一才是1個百分之一,你們千分位上有9個千分之一,怎麼也到不了2個百分之一。

師:這説明什麼?

生:十分位上的數相同,就得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不用再往下比了。

師:咱們把這組數也記錄下來。(板書:0.51<0.52)

③師:剛才,還有的同學説抽一次就能分出勝負,能給大家説一説嗎?

生:十分位上的數不同,十分位大的那個數就大。

【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大家對“怎樣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有沒有新的認識?

生1:先比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相同,再比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相同,再比千分位上的數。(板書: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生2:我認為他説的不完整,應該是先比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再比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依此類推。

師:剛才這個同學能夠把比較的方法按順序、清晰地表述出來,看來他思考問題有一定的順序。

生3:我對他們説的有一點補充,應該是整數部分相同的時候,先比十分位上的數。

師:這個同學考慮問題更全面了,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示。

[點評:此環節教師設計獨具匠心,閃爍着較強的創造性。教師藉助抽數遊戲比賽,巧妙地將遊戲過程轉換為比較整數部分相同的小數的大小的研究過程。在遊戲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展示,自始至終興趣盎然,發言踴躍。在動態的過程中,既感悟到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體驗了思維的有序性,還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比較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

①提出問題。

師:看來,同學們對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下面老師寫一個小數(出示0.634),你能寫出幾個比它大的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嗎?

學生板書:0.634 5

0.635

0.7

②全班交流、討論。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寫的這些小數,誰來説一説你寫這個數的想法?

生1:我寫的是0.634 5,我想讓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的數和0.634一樣,在它的後面隨便添上一個非零的數字就行了。

生2:我寫的是0.635,我想讓千分位上的數比0.634大。

[1][2][3]下一頁

生3:我寫的是0.7,我想十分位上的數比6大就行了,後面就不用再寫了。

師:你們認為這個同學的想法怎麼樣?

生4:這個方法既符合要求,又簡單。

師:這個同學能夠抓住數位的特點,很簡捷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説明他看問題有一定的深度。

③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總結。

師:同學們寫的這些小數都比0.634大,觀察這些小數,它們有什麼不同?

生:這些小數的位數不同。

師:雖然這些數的位數不同,卻都能比0.634大,這説明什麼呢?

生1:小數的大小與位數的多少沒有關係。

生2:只要高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師生共同小結:位數不同的小數也要從高位比起。

[點評:此環節教師充分放手,將研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展示,教師善於捕捉典型的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及時引導學生體會只要高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小數的大小與位數的多少沒有關係,進一步溝通整數與小數比較大小的聯繫與區別,促進數學知識的系統化。]

2、比較整數部分不相同的小數的大小。

師:就像0.7,別看是一位小數,照樣能比三位小數0.634大。除了0.7還可以是多少?

生:0.8,0.9……

師:0.6行嗎?

生:不行,雖然它的十分位上的數也是6,但百分位上的數比3小。

師:有沒有辦法在不增加任何數字的情況下,使0.6變化後比0.634大?

生:把0和6交換位置,變成6.0。

師:這個數為什麼比0.634大?

生:6.0的整數部分是6,0.634的整數部分是0,6比0大,所以6.0比0.634大。

(板書:整數部分)

師:剛才同樣是用6和0這兩個數字,為什麼數能變大呢?

生:原來6在十分位上,現在6在個位上了。

師:看來,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它的大小也就不同。咱們把這組數據也記錄下來。

(板書:6.0>0.634)

3. 總結比較方法。

師:我們一起來觀察剛才記錄的這些數據,分別是從哪一位比較出大小的?

生1:0.286<0.514是從小數部分十分位比出大小的;

生2:0.51<0.52是從小數部分百分位比出大小的;

生3:6.0>0.634是從整數部分比出大小的。

師:現在,你能説一説怎樣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説一説!

師生共同總結兩個小數的比較方法:先比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這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小數部分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依此類推。

[點評:在掌握小數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全部結論,而是讓學生在充分參與中思考、討論、交流、質疑,達到真正的理解。學生記住的是“一個前提──整數部分相同或不同”“一個過程──從最高位比起”和“一個結論──哪一位上的數字大,這個數就大”。結論的內在邏輯性和簡潔性都非常突出,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三、聯繫生活,鞏固應用

1、比一比。

比較下面每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3元○2.6元 6.35米○6.53米

0.458○0.54 4.723○4.79

2. 想一想。

電腦出示三個學生(圖略)。

老師要從合唱隊的三名同學中選出兩名參加演出,根據當時的情況,可能選其中比較高的兩個人,也可能選其中比較矮的兩個人。現在知道,小明身高1.53米,小剛身高1.56米。

想一想,小強的身高如果是多少,就肯定能入選參加演出?

生1:小強應該最高,是1.57米。

生2:他説的不對,如果小強身高1.57米,那選較矮的兩個人時就選不上他了。

生3:我認為小強的身高應是1.54米。

生4:1.55米也可以。

生5:只要小強的身高在1.53米和1.56米之間就行。

師:看來,小強的身高和小明比要高一些,和小剛比要矮一些,這樣他就一定能入選參加演出。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生1:我學會了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

生2:我知道了小數比較大小、整數比較大小都要從高位比起。

生3:我還知道小數比較大小與整數不太一樣,小數的位數不能決定大小。

五、拓展延伸

1、播放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得110米欄世界冠軍的錄像。

2、提出問題。

師:劉翔從2004年到2006年期間,幾次國際重大比賽的成績是12.91秒、13.12秒、13.05秒,你認為哪個成績最好?

生1:13.12秒。

生2:不對,應該花的時間越少成績越好。

生3:12.91秒最好。

師:這個成績就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得世界冠軍的成績,當時這個成績平了世界紀錄。你能不能預測一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劉翔跑出什麼成績就可以破世界記錄?

生1:12.90秒。

生2:只要小於12.91秒,就能打破世界紀錄。

生3:那不一定,2006年到2008年世界紀錄有可能還會更新,還會更快的。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大家的看法呢?

生4:如果以目前的最好成績為標準,12.90秒就能打破紀錄;如果這兩年中世界紀錄更新了,12.90秒就不能打破紀錄了。

六、思考題

猜一猜:下面是兩個用符號表示的數,哪個大,哪個小?

□.□□□與□.□(每張卡片上的數字都是非零數字)

[點評:練習設計富有開放性、實踐性,注重發展性。教師不僅注意讓學生在現實、具體的情境中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更值得稱道的是,教師沒有把練習的目的僅僅放在會不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上,而是滲透了比較要講究標準、順序,比較的結果是相對的,比較具有傳遞性等辯證思想。充分反映出教師堅實的專業功底。]

[總評析]

當前,大家正在致力於研究“小學數學有效學習”的問題。我認為有效的學習,既要看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還要看數學思考、方法性目標的達成情況;既要看顯性目標的達成情況,還要看隱性目標的達成情況。

“比較小數的大小”這節課,注意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同時在教師的主觀意識和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對於顯性目標,教師能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使用教材、開發教材,教師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都有精心的安排;而對於“隱性目標”,教師十分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習慣的養成、唯物辯證思維的啟迪。因此,這節課從一個側面為我們提供了“有效學習”的範例。

一、着眼長遠,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這節課,教師沒有把它上成單純的技能訓練課,也沒有把它定位在“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所謂‘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這個層面上。而是要學生體會到“比較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體會在使用比較的方法解決問題時,要掌握比較的有序性、相對性和傳遞性,從而培養辯證思維。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上這節課,一般教師都會關注學生最終會不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但是,對於作為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即比較的方法),學生是不是有所領悟,卻不是所有教師都會注意的。

比較講究標準、講究順序,比較的結果是相對的,比較具有傳遞性……所有這些,如果教師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和主觀意識,教學中就根本不可能體現。例如,“從合唱隊裏選兩名隊員參加演出”的問題,從問題提出到問題解決,反映出教師對“比較”這一方法性知識有較為全面的瞭解,並且在教學中注意適時適度地滲透。

二、充分發掘、利用教學資源

蘇霍姆林斯基説:“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教師能預見到課堂上發生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巧妙地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反應。”換句話説,教師的功力,不僅要表現在預設的精到和生成的精彩上,還表現在教師敏鋭的洞察力,能從學生細微的情感變化、無聲的肢體語言中,發現與課題密切相關的教學資源,及時地捕捉到並充分地利用它。

在做填數遊戲時,學生的小拳頭攥緊了,情緒從略有反應,到緊張起來,直至激動得坐不住了。數的大小就要比出結果了!勝負的關鍵時刻到了!學生這時不會想到其中的教學因素,但是一經教師點出來,立即使全體學生的思維活動朝着問題的核心──位置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如果教師緊緊盯在眼前的目標上,盯在顯性目標(課堂氣氛活躍)上,就不可能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把握這稍縱即逝的教學“節點”。

因此,如何發現和應對預設外的生成,生成後的教學資源教師如何充分利用,是這節課帶給我們的又一個啟示。

要近期目標,也要長遠目標,既要關注顯性的教學效果,更要關注隱性的教學效果。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