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話説千古風流人物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話説千古風流人物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話説千古風流人物説課稿

話説千古風流人物説課稿1

[活動背景]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分析性學習課題。它是在本單元四篇反映古代名人生活的文言文的基礎上的遷移與延伸。我們知道:當今的學生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往往只有一些歌星、球星、影星,而對我國古今建功立業的人物瞭解甚少。這個活動,正是為學生創設情境和氛圍,讓他們走進我國民族文化,從古代、近代、當代文明中,感受風流人物的精神和功績,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偶像觀、人生價值觀、理想主義世界觀以及用唯物史觀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蒐集、提煉、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頭表達與寫作能力,他們喜歡品頭論足。不過他們的認識與見解有時存在偏頗;同時由於農村生活環境的侷限,我校學生知識層次較淺,學習自主性較差,部分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我試圖利用這一活動促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蒐集、提煉信息及自主學習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分析能力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深刻認識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關心當代文化生活,使他們達到品德與情感的遷移與內化。使之具有蒐集、整合信息能力,朗誦、欣賞、評價、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合作發展、勇於創新的精神。

(4)利用現有語文資源歸納整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教學,為學生自主發展,積極參與,學會傾聽,勇於表現創設情境,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平台。

[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悟什麼是真正的“風流”,樹立正確的偶像觀、英雄觀;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堅持唯物史觀;

(2)激起對風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義信念和遠大抱負。

2、一般知識與能力:

(1)通過講述和評論風流人物,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2)通過對各種豐功偉業進列分類,鍛鍊思維能力;

(3)通過蒐集相關材料,練習信息的蒐集、篩選和整理能力;

(4)嘗試運用“調查法”,培養初步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3、語文能力:

(1)通過“風流人物詩文朗誦”,不斷提高朗誦水平;

(2)通過講述、評價、辯論風流人物及其業績,練習口語表達能力;

(3)練習寫作。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生對偉人求學經歷、創業經歷、精神品格等的瞭解,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性格和樹立目標後拼搏進取的精神,同時,處理信息的能力。

難點: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深化和發展。

[教法、學法分析]

根據《新課標》中《分析性學習》的要求,同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設計思路,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分析練習法,並注重了學生自我評價方式的運用。

1、課前按照強弱搭配原則給學生分組,要求學生利用圖書、網絡和社會實踐訪談等多種途徑整理信息,開發語文資源。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到的材料進列壓縮、分類、整理,製成活頁紙或自列設計讀書卡,以此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提煉信息能力,並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員參與。

2、課堂上學生聽、説、讀、寫、思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以小組合作與交流形式進列;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和競爭;教師適時點撥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

3、活動過程中專設“評價組”,每個學生演講或發言結束後,由評價組適時打分和點評,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評價觀;目的是以此體現活動的自主性和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民主參與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音畫結合情境導入

看三國演義圖片劇照,傾聽《三國演義》主題曲,用壯闊的畫面和雄厚的音樂把學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師強調指出: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傑都付笑談中。我們後人稱之為“千古風流人物”。接下來由學生集體朗誦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和毛澤東的詩詞(多媒體投影顯示)。緊接着讓學生研討:什麼叫“風流”?(可查閲《辭典》等工具書)什麼樣的人物堪稱“風流人物”?他們具有哪些特徵?結果,教師用投影出示:“風流人物”特點:(1)、建功立業的人物(2)、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學而又不拘禮法的人物。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採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能夠直接引發學生知識的嫁接與聯繫,使學生的情感處於愉悦的形態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對風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為以下環節打下基礎。]

二、出示題目,明確四大環節。

題目:《話説千古風流人物》

板塊:

1、數風流人物

2、説風流人物

3、評風流人物

4、寫風流人物

三、第一環節:展示英雄排列榜——數風流人物

讓各小組把課前活動預備的十位英雄人物列舉出來,並提示:

(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幾類?

(2)排在第一名的是誰,你為什麼這樣排列?(不用舉手,自由發言)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根據上一環節對風流人物的理解,從不同列業流派、不同歷史時期中列舉人物,讓學生整體感知風流人物的形象與精神。並在分類整理中鍛鍊思維能力。]

四、第二環節:領略人物真風采——説風流人物

引導各組同學依照本組選定的角度範圍的風流人物進列“展示”(每組任選一個角度,組內同學互相補充)。可從領袖風采、忠臣良將、藝術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鉅子、家鄉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選,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等分類選擇,並且按照古代、近代、當代來分類。展示方式由各組自定,如講故事、説成就、讀名言、頌名篇、做訪談彙報、英雄事蹟解説或演講等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傾聽,點撥其它小組學生聽後發表個人見解。

在風流人物的篩選、講述中,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一、人物的涵蓋面要廣,不僅有偉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現實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稱“風流”的平凡人物;對於學生們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師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勢利導。在上述過程中,豐富學生對於“風流”和“豐功偉績”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他們對各種“風流”和“豐功偉績”進列分類和概括的能力。二、選擇和介紹人物時,牢牢扣住“風流”二字,不斷強化學生對“風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談論“偶像”、“英雄”。每小組展示3—4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有兩個:

1、使學生既感受到了風流人物的精神,又提高了語文素養。交流過程使全體同學的知識、技能、視野得以拓展與提升

2、培養、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討論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五、第三環節:評古論今話英雄——評風流人物

引導各小組選出一位典型的風流人物進列評價,並指導學生評價人物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層面去評價,做到理解與批判的辯證統一。其它小組如有不同意見,還可以補充或論爭。時間每小組3—4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有三個:

1、進一步訓練合作探究與口頭表達能力;

2、強化辯證思維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提高語文分析素養,提升情感境界。]

六、第四環節:落筆千言寫英雄——寫風流人物

指導學生針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影響、精神形象和及個體心靈對話、評價作進一步整理,用精美語言編織寫成短文,在班上發言。擬寫短文的要求如下:

1、可以從某個偉人的名言中提煉出觀點,寫成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有力。

2、可以評價某個偉人,結合其主要經歷和作品來談。要求:言之有據,觀點鮮明。

3、可以根據蒐集到的材料,通過本人想象,編寫偉人某個時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膽,情節合理。

4、如果要你選擇一位偉人和他對話,你會選擇誰,説什麼。要求:內容充實,寫出本人的真情實感。

另外,鼓勵學生尋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寫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襲,文章要有創新精神。寫作時間:10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強化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限時作文能力,語言分析運用能力。併為下一步以“話説風流人物”為話題的大作文打下基礎。]

七、評價總結

由評價組宣讀分析評價的結果,做這次活動的綜述報告。教師可以在學生髮言結束後發表個人看法以作引導。

八、結束語

我們知道:不管是領袖,還是平民,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藝術家,還是商海鉅子,只要他們是為了當時國家的進步事業做出了貢獻,都是風流人物。我們要學習他們,以此激勵本人前進,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也做出應有的貢獻。結果,我在大屏幕上顯示出藝術字體:“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攀巨人鐵肩,育完美人格”兩句話來激勵學生。

九、課後作業

多媒體投影顯示:

1、根據蒐集整理的信息,擴寫成600字以上的作文,題目自擬。

2、把本組整理的名人信息,分類編寫成名人檔案集。小組評比。

話説千古風流人物説課稿2

活動背景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課題。它是在本單元四篇反映古代名人生活的文言文的基礎上的遷移與延伸。我們知道:當今的學生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往往只有一些歌星、球星、影星,而對我國古今建功立業的人物瞭解甚少。這個活動,正是為學生創設情境和氛圍,讓他們走進我國民族文化,從古代、近代、當代文明中,感受風流人物的精神和功績,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偶像觀、人生價值觀、理想主義世界觀以及用唯物史觀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蒐集、提煉、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頭表達與寫作能力,他們喜歡品頭論足。不過他們的認識與見解有時存在偏頗;同時由於農村生活環境的侷限,我校學生知識層次較淺,學習自主性較差,部分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我試圖利用這一活動促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蒐集、提煉信息及自主學習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深刻認識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關心當代文化生活,使他們達到品德與情感的遷移與內化。使之具有蒐集、整合信息能力,朗誦、欣賞、評價、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合作發展、勇於創新的精神。

(4)利用現有語文資源歸納整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教學,為學生自主發展,積極參與,學會傾聽,勇於表現創設情境,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平台。

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悟什麼是真正的“風流”,樹立正確的偶像觀、英雄觀;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堅持唯物史觀;

(2)激起對風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義信念和遠大抱負。

2.一般知識與能力:

(1)通過講述和評論風流人物,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2)通過對各種豐功偉業進行分類,鍛鍊思維能力;

(3)通過蒐集相關資料,練習信息的蒐集、篩選和整理能力;

(4)嘗試運用“調查法”,培養初步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3.語文能力:

(1)通過“風流人物詩文朗誦”,不斷提高朗誦水平;

(2)通過講述、評價、辯論風流人物及其業績,練習口語表達能力;

(3)練習寫作。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生對偉人求學經歷、創業經歷、精神品格等的瞭解,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性格和樹立目標後拼搏進取的精神,同時,處理信息的能力。

難點: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深化和發展。

[教法、學法分析]

根據《新課標》中《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同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設計思路,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綜合練習法,並注重了學生自我評價方式的運用。

1、課前按照強弱搭配原則給學生分組,要求學生利用圖書、網絡和社會實踐訪談等多種途徑整理信息,開發語文資源。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壓縮、分類、整理,製成活頁紙或自行設計讀書卡,以此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提煉信息能力,並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員參與。

2、課堂上學生聽、説、讀、寫、思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以小組合作與交流形式進行;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和競爭;教師適時點撥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

3、活動過程中專設“評價組”,每個學生演講或發言結束後,由評價組適時打分和點評,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評價觀;目的是以此體現活動的自主性和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民主參與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音畫結合情境導入

看三國演義圖片劇照,傾聽《三國演義》主題曲,用壯闊的畫面和雄厚的音樂把學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師強調指出: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傑都付笑談中。我們後人稱之為“千古風流人物”。接下來由學生集體朗誦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和毛澤東的詩詞(多媒體投影顯示)。緊接着讓學生研討:什麼叫“風流”?(可查閲《辭典》等工具書)什麼樣的人物堪稱“風流人物”?他們具有哪些特徵?最後,教師用投影出示:“風流人物”特點:(1)、建功立業的人物(2)、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學而又不拘禮法的人物。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採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能夠直接引發學生知識的嫁接與聯繫,使學生的情感處於愉悦的狀態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對風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為以下環節打下基礎。]

二、出示題目,明確四大環節。

題目:《話説千古風流人物》

板塊:1、數風流人物2、説風流人物3、評風流人物4、寫風流人物

三、第一環節:展示英雄排行榜——數風流人物

讓各小組把課前活動準備的十位英雄人物列舉出來,並提示:(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幾類?(2)排在第一名的是誰,你為什麼這樣排列?(不用舉手,自由發言)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根據上一環節對風流人物的理解,從不同行業流派、不同歷史時期中列舉人物,讓學生整體感知風流人物的形象與精神。並在分類整理中鍛鍊思維能力。]

四、第二環節:領略人物真風采——説風流人物

引導各組同學依照本組選定的角度範圍的風流人物進行“展示”(每組任選一個角度,組內同學互相補充)。可從領袖風采、忠臣良將、藝術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鉅子、家鄉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選,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等分類選擇,並且按照古代、近代、當代來分類。展示方式由各組自定,如講故事、説成就、讀名言、頌名篇、做訪談彙報、英雄事蹟解説或演講等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傾聽,點撥其它小組學生聽後發表個人見解。

在風流人物的篩選、講述中,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一、人物的涵蓋面要廣,不僅有偉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現實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稱“風流”的平凡人物;對於學生們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師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勢利導。在上述過程中,豐富學生對於“風流”和“豐功偉績”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他們對各種“風流”和“豐功偉績”進行分類和概括的能力。二、選擇和介紹人物時,牢牢扣住“風流”二字,不斷強化學生對“風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談論“偶像”、“英雄”。每小組展示3—4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有兩個:1、使學生既感受到了風流人物的精神,又提高了語文素養。交流過程使全體同學的知識、技能、視野得以拓展與提升2、培養、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討論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五、第三環節:評古論今話英雄——評風流人物

引導各小組選出一位典型的風流人物進行評價,並指導學生評價人物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層面去評價,做到理解與批判的辯證統一。其它小組如有不同意見,還可以補充或論爭。時間每小組3—4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有三個:1、進一步訓練合作探究與口頭表達能力;2、強化辯證思維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3、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提升情感境界。]

六、第四環節:落筆千言寫英雄——寫風流人物

指導學生針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影響、精神形象和及個體心靈對話、評價作進一步整理,用精美語言編織寫成短文,在班上發言。擬寫短文的要求如下:

1、可以從某個偉人的名言中提煉出觀點,寫成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有力。

2、可以評價某個偉人,結合其主要經歷和作品來談。要求:言之有據,觀點鮮明。

3、可以根據蒐集到的材料,通過自己想象,編寫偉人某個時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膽,情節合理。

4、如果要你選擇一位偉人和他對話,你會選擇誰,説什麼。要求:內容充實,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另外,鼓勵學生尋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寫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襲,文章要有創新精神。寫作時間:10分鐘。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強化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限時作文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併為下一步以“話説風流人物”為話題的大作文打下基礎。]

七、評價總結

由評價組宣讀綜合評價的結果,做這次活動的綜述報告。教師可以在學生髮言結束後發表個人看法以作引導。

八、結束語

我們知道:不管是領袖,還是平民,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藝術家,還是商海鉅子,只要他們是為了當時國家的進步事業做出了貢獻,都是風流人物。我們要學習他們,以此激勵自己前進,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也做出應有的貢獻。最後,我在大屏幕上顯示出藝術字體:“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攀巨人鐵肩,育完美人格”兩句話來激勵學生。

九、課後作業

多媒體投影顯示:

1、根據蒐集整理的信息,擴寫成600字以上的作文,題目自擬。

2、把本組整理的名人信息,分類編寫成名人檔案集。小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