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2021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精選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精選5篇)

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1

一、説教材。

《太陽》是西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首兒童詩,它短小、活潑、優美。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神奇美麗的太陽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讚美太陽給世界帶來了美麗,讓孩子初步認識太陽的重大作用,以激發孩子對太陽的熱愛、讚美之情。本課優美歡快的詩文,形象生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太陽還會從哪裏出來呢?這對學生的觀察力訓練有很大的幫助。這首詩歌的語言優美歡快,有利於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二、説學情。

通過生活的積累和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會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並有一些認字基礎。他們接受力強,求知慾旺,渴望豐富的信息刺激,也喜歡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但年齡較小,入學才兩個月,注意力易分散,學習的意識不是很濃。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上,處處站在孩子的角度,儘量從激發孩子的興趣入手。比如,故事的引入,識字遊戲,太陽卡片,太陽頭飾等。

三、説教學目標。

針對《語文課程標準》中低年級識字和閲讀教學的要求,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ɑ.認知目標:滲透性識字8個,會寫的字4個,並能正確地組詞造句。

b.能力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c.情感目標:使學生產生熱愛太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嚮往美好的情景和事物,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四、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激發對太陽的熱愛、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產生熱愛太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驗是本課難點,同時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想象,説出太陽還會從哪些地方出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生活閲歷少,觀察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也有限,想象力也不夠豐富,所以“説出太陽還會從哪些地方出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確實有一定難度。

五、説教法、學法。

1、教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特點,我準備採用“創設情境法”和“分層指導法”來教學本課,為什麼要選用着兩種方法呢?因為本課描寫了不同的四副畫面,孩子們由於抽象思維的侷限不能很好的體會課文內容的優美。因此,我創設一定的音樂氛圍並配以相應的圖畫,讓學生表演,感受太陽升起的動態過程,體會出課文語言美。將這種情感融入對課文的朗讀中,配合自己的形體語言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在輕鬆的、愉快的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朗讀技巧與方法,真正實現了有效學習。

2、學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掌握情況。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擁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我積極倡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合作探究法”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文的朗讀,生字的記憶。鼓勵學生組內合作,組外競爭,學生一定能在互幫互學的基礎上促進自身表達能力的發展。

六、説教學過程。

依據教材和一年級兒童學習的心理特點,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我設計的教學思路如下:

故事激趣,揭示課題→創設情境,以境生情→引導探究,主動識字→設計遊戲,快樂參與→再現情景,讀中感悟→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故事激趣,揭示課題。

針對本課中描寫:大海上,太陽是從水裏跳出來的。草原上,太陽是從草裏冒出來的。山村裏,太陽是雄雞叫出來的。森林裏,太陽是鳥兒唱出來的。兒童的意識理念中會產生天上有好幾個太陽的想法。課前,我使用多媒體制作后羿射日的畫面,在背景的襯托下繪聲繪色地講述《后羿射日》的故事,進而自然引入今天要學的兒歌題目就叫:太陽。學生在故事中知道了現在天上為什麼只有一個太陽。精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老師乘興提出問題:“你們喜歡太陽嗎?為什麼?”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説:“我喜歡太陽,因為太陽給人們帶來光明。”有的説:“我不喜歡太陽,因為太陽太熱,夏天常常會流汗。”《后羿射日》的故事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高漲,也為下面識字鞏固“幫后羿摘太陽”遊戲做鋪墊。

2、創設情境,以境生情。

《太陽》這首兒歌描繪了人們從不同觀察點看到的日出美,表達人們對太陽的喜愛、讚美之情。如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兒歌的美麗情景,吸引兒童喜歡學習這首兒歌呢?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一起和他們熟悉的丁丁、鼕鼕看日出的課件,解決這一疑難。課中,(課件)聆聽着美妙的鋼琴聲,學生來到大海邊看到太陽慢慢兒升起、跳出海面;來到草原看到太陽悄悄地從草叢裏冒出,光芒四射;來到山村裏看到雄雞一叫天就明;來到森林裏鳥兒的歡歌聲唱醒了太陽;最後看到太陽照出了美麗的世界。伴隨着一幅幅奇妙的畫面、悦耳的音樂背景,老師的範讀入於學生耳,印於學生腦。一系列的日出情境從視聽等角度將文字與現實生活接軌,把學生放回到一幅幅動人的生活畫面,抽象的文字變得鮮活可愛。學生在體驗日出的美麗意境,整體感知兒歌內容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習的情感、興趣,自覺地參與到愉快的學習中去。

3、引導探究,主動識字。

學生受方言、地域的影響,平翹舌音往往被忽視。針對這一難點,我在學讀兒歌中設計了:

1)學生仔細聽老師讀兒歌,注意哪些字要翹舌。引導學生真正把思維、感覺器官運動起來,主動尋找兒歌中的翹舌字。

2)學生把翹舌的字找出來,老師相機點擊成紅色,視覺上引起學生的注意。

3)學生齊讀翹舌的字並讀準。

4)把字放回到兒歌中,再讀兒歌。學習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疑難,自得自悟。

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能借助拼音進行生字學習,並在文中找出本課的生字、畫上圈。課中生字教學我設計如下:

1)師問:兒歌中哪些生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學生找出兒歌中的生字,師相機點擊課件,相應的生字變為紅色,引起注意。字娃娃調皮地從兒歌中的字跳下排成兩列。

2)同桌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扮演小老師的角色,互相糾音、互助學習。

3)老師請一名小老師指着字娃娃帶領全班再讀生字,小老師教得很投入,底下的學生也學得認真。

4)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又好又快,檢查字音並糾正。

4、設計遊戲,快樂參與。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教學中,我設計“幫后羿摘太陽”遊戲:看,這裏就是傳説中的十個太陽,照得大地多熱呀。草不生,樹不長。小朋友們誰來幫后羿把太陽射下來呢?不過,有個要求:每個太陽後面都藏着一個字,如果你能讀出後面的字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小問題,你就幫后羿摘掉太陽。9個太陽後面各藏有今天要學的生字:太、陽、從、跳、出、草、叫、林、鳥。學生在摘太陽,讀出太陽後面的字的同時,還要回答老師的問題,例如:“叫”字,小貓怎麼叫,小狗怎麼叫?早上,雄雞怎麼叫?“跳”字,你能用動作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太”字,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從”字,老師比個動作(老師從桌子上拿了一根粉筆),請你説個句子,句子裏要有個“從”字。“鳥”字,動物園裏有什麼鳥?“出”字,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

學生做遊戲的同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枯燥的生字變為學生遊戲的夥伴。學生在積極、快樂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遊戲中的各個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5、再現情景,讀中感悟。

語文教學以朗讀訓練為經,語言訓練為緯。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隨文學詞學句,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體味語言美。課中,我把朗讀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注重讀出層次。學生通過自讀、同桌互讀、全班讀、四人小組比動作讀等多形式讀準字音,讀懂課文。在朗讀指導上,我還通過再現課件,讓學生創設情境讀,讀出感情來。學生身臨其境,領略日出的奇妙,讀中感悟,讀得津津有味,讀出對太陽美的讚歌。

6、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拓展訓練:把你心中美麗的太陽畫出來,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是一種情感的抒發和昇華,讓孩子把對太陽的熱愛和讚美之情,通過畫筆流露出來,畫畫也是孩子喜歡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這個環節的設計也是結合兒童本身的特點出發的。

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單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單元第四課,屬於“關注自然”單元,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的都是一些文情並茂的優美詩文,易於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詩不長,僅三節。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緻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有感情的反覆朗讀並背誦全詩;進行語言積累;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解讀、鑑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幾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閒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説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所以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健康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課中,我儘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3、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興趣法(引秋)、問題導引法(品秋)、討論質疑法(品秋)、誦讀法(誦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4、説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要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按“引秋——讀秋——品秋——寫秋”進行教學。其中我把教學的重點突出在“品秋”環節;在“寫秋”環節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秋

教師給學生們展示秋天的風景圖片,請學生説説看了圖片,想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輕鬆的心情利於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讀秋

本環節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

1、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2、教師範讀,學生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

3、學生自讀與賽讀,並在學生中互評,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中注意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鍊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品秋

在此環節中,學生組成小組,主要圍繞教師給出的三個問題討論、質疑,探究全詩。

①找出每節詩的點睛之句。

②詩中刻畫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板書。)

③這首詩創造出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

(歸結出詩文的特點並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

本環節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閲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並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請學生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並把它描繪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描繪的圖景,瞭解到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若學生理解有不足之處,教師可以自己頭腦中的圖景加以引導。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學生感悟到詩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寫秋

這個環節着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小詩或畫一幅畫。並給大家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一種關注自然、體驗自然和發現美的習慣。體現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2、試着背誦

設計意圖:

使學生的記憶力得到鍛鍊,同時也可掌握一種理解記憶的方法。在朗讀以及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達到了教學目標中的認知目標。

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中的內容。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認識前後、左右與上下,這些內容都是空間圖形的啟蒙知識,也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礎知識。為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係,教材藉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學習用“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對實際情境的觀察中,認識物體“前後”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能力目標】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間的“前後”關係。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探索精神,樹立學數學、用數學、愛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物體的前後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語言描述。

【教學難點】體驗前後的相對性。

三、説教法,説學法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運用多媒體介入,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森林運動會”這一場景,彷彿身臨其境,便於學生充分地感知物體的前後位置關係。

同時,《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而,我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採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觀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體驗前後的含義,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

學習一個活動,最好的辦法就是體驗,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因而我在本節課中力求讓學生在情境中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動,在互動中發展。具體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1.老師自我介紹。

師:今天很高興能與一()班的同學一起學習,我先來做個自我介紹吧!我是一年級7班和8班的數學王老師,我的前面是()名可愛的同學們,我的後面是一塊黑板。

2.請同學介紹自己。

今天還有很多老師來聽課,我們作為主人,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

要求:介紹自己的時候説説與自己座位相鄰的同學。

3.剛才大家都用到了兩個字“前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前後”的知識。板書“前後”。

4.寫完“前後”這兩個字,我發現剛才我向大家介紹錯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後面才是同學們。這是怎麼回事?

5.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

6.根據學生的意見,與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小結:面對的是前面,背對的是後面。當面朝的方向改變了,前後也就變了。

7.這節課,我們來進行一次小組比賽,老師將從紀律、發言、討論展示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表現好的小組每次向前跳一格,看看哪個組是今天的冠軍組,你們有信心嗎?

活動一:排隊買票

1.課前笑笑給王老師打了一個電話,説今天動物園舉行一場動物運動會,她要去現場做採訪報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着她觀看現場直播吧!

2.笑笑到了動物園門口,她要排隊買票,買票的一共有幾個人?笑笑排第幾?她前面有幾個人?她後面有幾個人?

3.一會兒淘氣跑來了,他想排在笑笑這裏買一張票,你們認為可以嗎?(生:不可以)

4.可是淘氣説他是百米賽跑的裁判,比賽馬上開始了,他要趕緊進去,要不然來不及了,如果你是笑笑你會怎樣做呢?

5.根據學生的意見,淘氣排在笑笑的前面。笑笑的位置有變化嗎?只有笑笑一個人的位置有變化嗎?

6.笑笑到底是怎麼做的呢,笑笑想了想她是這樣做的。笑笑的位置又有變化嗎?你們猜一猜笑笑這樣做是怎麼想的。

師小結:如果讓淘氣站在自己的前面,不僅影響了自己的順序,還影響了後面所有人的順序。所以她選擇讓出自己的位置,自己站在最後,這樣不僅不影響大家,還幫助了自己的朋友。掌聲送給聰明、可愛的笑笑吧!

活動二:百米賽跑

1.同學們,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有哪些運動員參加比賽。預測一下誰得冠軍。

2.比賽進行到一半,你看到了什麼?(誰在誰的前面/後面)

3.比賽繼續進行,為你喜歡的小動物加油吧!

4.比賽結束了,它們分別得了第幾?

5.王老師説:小兔子在前面,這句話對嗎?(不對,看和誰比。)

師小結:比的對象不同,前後位置就不同。

6.請用王老師給出的語言準確描述並板書。

在的前面。在的後面。

在的前面,在的後面。

活動三:卡丁車賽

1.緊張的百米賽跑結束了,更加刺激的卡丁車大賽就要開始了。笑笑趕快來到卡丁車賽場。先來認識參賽的車輛吧。①號車、②號車、③號車、④號車。選手準備好了,比賽開始,進行到一半。

2.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賽場上車輛的位置關係,同桌二人合作,完成題卡“填一填”。

3.彙報。重點仿照第(3)題説一説?

③號車在的前面,在號車的後面。

4.忽然信號不好,接收不到比賽畫面了。彆着急,細心的笑笑給王老師發來了短信,告訴我們比賽結果。短信內容:2號車排在最前面,1號車在4號車和3號車的後面。(齊讀短信內容)

5.同桌二人合作,用手中卡丁車圖片擺出比賽的結果。

6.集體反饋。説一説你是怎麼擺的。重點説一説方法。板演。

讓學生多説自己的想法,突破難點。

活動四:公交站牌

師:做完現場報道,笑笑就要立刻趕回學校了。

1.我們一起來觀察公交站牌,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生1:紅色的字表示本站是動物園。

生2:箭頭表示汽車是從火車站開往高新一小的。

2.師:看,車來了,你知道下一站是哪兒嗎?(太平路)

笑笑想知道到高新一小共有幾站路?説説你是怎麼想的。(3站路,有3個間隔)

師生交流談收穫: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都瞭解到了什麼?(關於前後的知識)

2、能否用剛才學過的“前後”知識,説一説我們四個小組的排名關係?

例:第1組的前面是,後面是。

2在1的前面,1在2的後面。

第3組在的前面,在的後面。冠軍組是第()組

恭喜第()組的同學們,掌聲送給他們。其他小組下節課要加油哦!

作業佈置:

師:看來今天同學們已經掌握“前後”的知識,請大家開動你的小腦筋,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完成學力單B“智慧加油站”的題目。

總之,整節課中,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數學是飽滿的、豐富的、充實的、更是精彩的,使兒童的數學學習充盈着智慧的挑戰,負載着豐富的情感,享受着探索的樂趣,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而真切的應用價值。

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所處位置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鴨、小鷹學本領的經歷告訴孩子們從小要學會自立自強。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提倡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把讀書和思考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儘量讓學生在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本單元由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四”組成。這四篇課文分別是《看書》《路色的金魚》《自己去吧》《輕輕地》。前三篇課文是兒童詩,以“愛學習,會思考”為主題。後一篇課文是散文,以“有禮貌,關心他人”為主題。本單元的課文反映的是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內容,書寫了兒童的思想和情感,滲透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現代意識。對兒童具有極好的教育意義。本單元的課文內涵豐富,語言生動,情感濃烈,感染李強。

《自己去吧》是這一單元中的第三篇精讀課文,在本單元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指導學生隨文識字,培養朗讀能力,教育學生愛學習,會思考,有禮貌,關心他人。因此,本科教學要繼續抓住單元訓練重點進行訓練。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根據本課特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指名讀、合作讀、分角色讀、)體味課文語言,感受小猴、小鴨、和小鷹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本領的決心和毅力。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啟發學生提問題,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讀中品味,理解感悟,受到情感薰陶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實現與文本對話。

2.教學目標任務

針對課文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新課要求,我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出小猴、小鴨、小鷹的媽媽為什麼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二、説教法:

《自己去吧》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有普遍的現實意義,並且語言有童趣,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小猴學會了爬樹,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事,告訴我們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練,就能學到本領,因而,在設計教學時注意創設情景,根據學生需求興趣安排教學,給學生直觀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了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中,以表演為主線,學習第一自然段,進行細讀體悟,讓學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對角色的理解和體驗,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表演,在心裏播下“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充滿信心地面對人生,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

三、説教法、

(一)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我在設計教學策略時,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指名讀、合作讀、分角色讀、)體味課文語言,感受小猴、小鴨、和小鷹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本領的決心和毅力。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啟發學生提問題,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讀中品味,理解感悟,受到情感薰陶。

(二)創設情境,合作交流。

我在課文中設計了展示學生自我的平台,通過“我會寫”“我會讀”“我會説”聯繫實際想一想”的情境創設,使孩子們入情入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展現的願望。並在學生感悟課文後配上動作讀課文。展示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這些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培植了創新的幼芽!

(三)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在拓展活動中,我結合本文特點,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和自由表達的空間。如小鴨子學會游泳後會説些什麼?這樣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感悟全文後,我又讓學生説説其他小動物它們都會什麼本領,是怎麼學會的。並模仿課文續編故事。最後,又讓學生聯繫實際講述自己最近學會的一件事。促進學生樹立自立自強的思想,美化學生的心靈。

四、説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帶來了幾位小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出示圖片:小猴、小鴨,小鷹),有一天,小猴想學爬樹、小鴨想學游泳,小鷹想學習飛翔,你們想知道發生在它們身上有趣的事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1課《自己去吧》(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理解詞(“自己”的意思,用“自己”説一句話),在課題中有三個生字,是我們需要學的(自己去),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書空學寫生字。區別字形“自”與“目”字形相似,容易混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認讀生字。(齊讀、開火車讀)

2.把字寶寶送到課文中會不會讀,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兩遍)。

3.同桌互讀,相互糾正,思考:課文中寫了哪幾個小動物?説説課題中的話是誰説的?

(三)細讀感悟、理解

1.請一名同學試着讀第一段。學生評價。

2.指導朗讀:小猴要吃果子,應用什麼語氣跟媽媽説?(請求、商量),媽媽的語氣是親切和藹的,讀出激勵的語氣。師:猴媽媽喜歡自己的小孩嗎?那它為什麼讓小猴子一個人去學爬樹呢?猴媽媽想讓它獨立學會本領……你們喜歡錶演嗎?要想表演好,首先要讀好對話。

3.分角色朗讀:同桌之間練習分角色朗讀。應用(請求、商量)的語氣同桌互讀。

4.檢查朗讀情況,老師讀旁白,一名學生讀小猴的話、一名學生讀猴媽媽的話,全班交流,引導在讀中感悟。提問:小猴它學會爬樹了嗎?學會後的心情怎麼樣,它會對媽媽説些什麼呢?

5.師生分角色齊讀。評價:同學們的朗讀精彩極了,告訴大家,小鴨、小鷹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學嗎?

6.請同學們自主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7.指名學生讀小鴨的話,師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及時點評指導。

指名學生讀鴨媽媽的話,師:鴨媽媽喜歡自己的小孩嗎?那它為什麼讓小鴨子一個人去學游泳呢?(因為我知道它不會淹死,我想讓它獨立學會本領……)再讀讀吧!

8.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

9.提問:小鴨它學會游泳了嗎?學會後的心情怎麼樣,它會對媽媽説些什麼呢?

10.學生以各種形式彙報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結果,如:朗讀,分角色朗讀。

11.全班分角色並在學生感悟課文後配上動作讀全文。

(四)總結延伸

1.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師小結:板書:小猴→爬樹

小鴨→游泳}自己學本領

小鷹→飛翔

學本領要自己學,從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不依賴父母生活。

2.請同學們説説其他小動物它們都會什麼本領,是怎麼學會的。並模仿課文續編故事。

3.你有沒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麼做?

4.師:大家説得真好,我發現大家在生活中都和勇敢的小猴、小鴨、小鷹一樣了不起!老師想考考你,連一連(出示黑板上的練習)

一年級上冊的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一冊第二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9的認識和有關9的加減法》第二課時(見教材P48頁)。

2、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包括數10以內數、認數字、寫數字、10以內各數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這部分教材是小學生開始學習數學的最基礎的課題之一。在這一階段給學生打好基礎,對進一步學習數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一般來説,兒童在入學前都會數10以內的數,有些還能認數字,即使有些還不認識,逐步記住數字的字形,也不困難。而寫數字就比較困難了。初入學的兒童對數字的結構和筆順不易掌握,另外,手指也不靈活,拐彎不圓滑,要寫得整齊勻稱就更難一些,因此,教學生寫數字要作為一個重點。

10以內的加、減法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是學生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為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10以內加、減法,教材在講認數的時候,出現數的組成,在知道數的組成的基礎上講加、減法。因此,學好10以內的數的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教學的內容主要有三個部分:9的組成、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指導9的寫法。

在教學9的組成時,教材強調要通過讓學生動手擺,自己歸納9的組成。初步培養分析、綜合的能力。

在教學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時,教材要求把序數與基數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兩者的區別和聯繫有進一步的認識。

在指導9的寫法時,因為9與6容易混淆,要加強分辨字形的練習。

根據編者意圖以及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要求:

⑴通過操作發現9的組成。

⑵通過説一説、對一對、連一連、拍一拍等遊戲熟悉9的組成。發展學生的思維,初步培養學生對應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⑶會寫數字9。

本課的重、難點:發現9的組成。

3、練習安排

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在練習的安排上,我採用學練結合的方式,其中,在9的組成的練習上,我先讓學生説9的組成卡片,再對口令,然後連線,最後擊掌,採取了多種方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在愉悦的學習環境中由不熟悉到熟悉,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在作業的安排上,我安排了練習九第1題和在□中填數,使學生對9的組成作進一步的練習。

二、説學情

1、現有基礎:學生通過9以內的數的學習,對9以內的數的組成以及發現過程已十分熟悉,對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寫數時,還不夠圓滑、勻稱。

2、學習動力:一年級學生處於智力開發的初級階段,自覺性很差,動力明顯不足,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學習能力: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他們思考、觀察、表達、練習、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培養。

三、説教法

根據本課知識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現規律。

“兒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這個説法是有道理的。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還保留着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時,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一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一擺、弄一弄,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使之在探索中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找到規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學會了學習。

2、寓學於樂,逐步提高。

寬鬆和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並指導行為”。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狀態下學習和工作時,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而情緒低落或鬱悶時,則思路阻塞,操作遲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

四、説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下列學法: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會發現規律、掌握規律。

2、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學會分析、綜合、整理。

五、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為新授課,具體步驟如下:

1、複習:9以內數的順序。

2、新授:

⑴學習“9”的組成。

先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學生找出四種不同的擺法,再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按順序填在書上。

⑵熟悉“9”的組成。

通過填數的組成卡片、對口令、連線、擊掌等形式逐步熟悉“9”組成。

⑶區分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把基數與序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進一步加深對基數與序數含義的理解。

⑷指導“9”的寫法。

加強9與6的比較,指出9的上面象個0,下面象個1,但要連續起來寫,還要注意筆順。

3、總結:對本課所授內容進行回顧。

4、作業:可自行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