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説課稿

小學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説課稿1

【説教材

《東方之珠》課文語言文字優美,字裏行間流露出東方之珠——香港的繁華與美麗,而且還配有生動形象的圖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畫,無一不讓人產生對香港和祖國的熱愛。

【説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也有了一定的閲讀理解能力,能夠通過誦讀課文感受到香港的繁華、美麗。但是學生對生活周圍的東西感受更為真切,而讓其感知離自己生活較遠的事物則比較困難,也不夠真切。

【説教學目標

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所以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而閲讀教學的重點又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除此之外,閲讀還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誦讀課文,能説出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的原因。

3.瞭解香港的美麗與繁華,產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在對課文學習過程中,感受作者介紹景物的方法,並試着説一段話。

【説教學重、難點

因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更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確定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知道香港為什麼被稱為“東方之珠”。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限,只能對生活中的事真切的感受,對於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大都市香港瞭解甚少,為此,我設計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感受到遙遠的香港的繁華,產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説教學準備

教師事先準備教學課件及教學資料的收集,學生事先預習課文,能熟讀課文。

【説教學過程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將緊緊圍繞”趣”這個字展開。

(一)激情引入

良好的開端意味着事情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師在開課時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我用學生較為熟悉的歌曲引入課文的學習,在美妙的音樂氛圍中引導學生動情地朗讀。

在開課前,我便欣賞《東方之珠》這首歌,並讓學生説出歌的名字和歌曲所唱的是什麼地方?然後再用上“香港”和“東方之珠”兩個詞説一句話,教師有機的引出全文的文眼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學習。在未束縛學生思維的情況下,讓學生大膽想象心中的明珠是什麼樣子的,以此幫助學生理解“璀璨”,藉助“璀璨”的理解來引導學生讀好這句話後針對這段話提出問題,並抓住“為什麼説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一問題展開教學。

(二)調動激情,初讀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童心、童趣是一位小學教師必須具備的,有了童心、童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攏了,再富含童趣地組織學生搭乘旅遊飛機去香港旅遊,學生興致一下子就起來了。抓住學生的這份興致,讓學生初讀課文,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讀課文枯燥了,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初讀時説:

“讓我們跟着作者乘上飛機去香港遊一遊,去香港的路途比較遙遠,讓我們利用途中的時間好好地翻看一下手中的旅遊手冊,並讀一讀,自己最想去的那一個地方?”最後便根據學生舉手表決決定旅遊路線,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又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三)調動積極性,精讀課文

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再結合圖畫理解課文,感受香港的美便容易多了。在學習二、三、四、五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為什麼想去那裏?這樣讓學生抓住每個地方的特點去理解,就能輕而易舉地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其真切地感受到香港的繁華與美麗。

1.在感受淺水灣的迷人時,通過抓重點句,讓學生輕讀、慢想、細品,説説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來幫助學生感知,並通過老師有意地錯誤範讀來理解“傾聽”和“浪濤拍岸”,然後通過指名讀,小組讀來練習。

2.感受海洋公園的著名時,讓學生着重去勾劃動物們表演的句子,並通過對“哈哈大笑”一詞的理解,讓學生深切體會海洋公園的著名。然後讓男女生對讀,同桌讀強化練習。

3.領略街市的熱鬧時,通過圖片和“摩天大廈、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街道上人流如潮”等詞來感受街市上的繁華與熱鬧,而香港的夜景則更加迷人了,學生看了圖片已欣喜萬分,再結合生活實際聯想焰火濺落和閃光的長河的情境,更為真切地感受香港夜晚的美。然後讓學生讀,找出本段主要圍繞什麼在寫。並出示例句“一到節假日,大街上可熱鬧了”。讓學生練習説一段話,再指名生現場説。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介紹景物的方法。

既然是體會為什麼説香港是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個文眼,那麼在每欣賞完一處時,老師都有必要突出一下這一句話。

4.還可以介紹一些香港的其他特色,以此來突顯香港的“璀璨”。

(四)延伸內化

1.談話: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香港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和美麗的夜景。它是旅遊者的樂園、購物者的的天堂,香港不愧為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

2.一天的香港之旅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即將乘坐返航的飛機回家了,看着窗外迷人的香港,你想對香港説點什麼?以此來激發學生個人對香港熱愛的情感,祝願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最後再次以深情地朗讀課題來結束本課的學習。

3.播放《1997香港》述説香港的過去和迴歸祖國,引發學生共同來祝願香港。

(五)趣味作業(課件出示)

1.愛讀書的你,不妨讀讀第六冊語文書中的一篇課文《香港之夜》。

2.愛寫作的你,不妨寫寫你“遊”香港的感受。

3.愛畫畫的你,不妨畫出香港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4.愛朗誦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讀出香港各旅遊地景色的特點。

5.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

【説板書

力圖通過板書將香港的主要特點概括起來,讓學生一目瞭然,留下深刻的影響。

【説設計效果

新教材倡導“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學中體現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創造師生平等,合諧交流合作的課堂新氛圍。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以”趣”貫穿始終,設計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學生按自己的意願進行學習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習氣氛應該很濃郁。教師也將嘗試依據學生的意願進行教學,為了避免“個別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會在課堂上有一些失控”這類情況的發生,我會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表現,如:坐姿端正,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和學生的朗讀等進行及時的表揚,鼓勵全體學生有序而活躍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課主要訓練學生的朗讀語感及激情朗讀,通過朗讀增強學生對香港的瞭解,激發學生對香港的熱愛之情,再把這種感情在朗讀中表現出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説課稿2

一. 説教材

1997年7月1日,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迴歸祖國,香港的迴歸是祖國經濟強大,國力增強的表現。為了紀念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國標本蘇教版選編了這篇課文——《東方之珠》。

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香港“迷人的沙灘”

“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讚美了這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香港的介紹層次非常清晰,把香港這個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風貌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説教法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充分發揮形象直觀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 多媒體輔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到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優美的圖畫,也為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詞語做鋪墊。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激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力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特點,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4.情境教學法.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設置了一個“扮演播音員”的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三. 學法.

1. 合作學習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如何能讓學生學有所獲,並且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呢?在整個充滿靈性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藴涵的情感,感悟出學習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在説説、讀讀、評評中,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説、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每一遍讀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導性。

引導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實踐的基礎上,提高閲讀能力,並在授課過程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鍛鍊學生“説”的能力,運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創設情景,通過視聽材料和語言文字的有機結合,把學生帶入文字描繪的情景之中,使學生體會到香港的繁華與美麗。本課通過讓學生扮演播音員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讀等方法,增強學生朗讀課文的趣味性,同時通過學生自己收集的圖片或文字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養成課前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這一課需用三個課時,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四.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受香港的繁華、著名、迷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續練、討論、評價、欣賞、背誦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感受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的特點,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審美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體會“東方之珠”的美麗繁華,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五.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鞏固新知.

課一開始,我就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並讓學生結合畫面去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2.導讀課文,引導實踐.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會通過出示地圖,引讀課文,讓學生朗讀,然後用指導觀察法,在觀察中初步瞭解香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我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最想去哪裏玩?”引導學生以旅遊者的身份,用旅遊者的眼光讀課文看香港,我以學定教,從學生的意願出發確定學習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藉助圖片,課前收集的資料,或者播放香港的錄像片,讓學生扮演播音員,對自己最感興趣的自然段進行朗讀。然後用鼓勵欣賞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後的感受,再組織大組交流,品味課文意境。在朗讀和交流中,重點讓學生品味本課優美語言,感受作者對香港的讚美與熱愛,從而激發學生對香港、對祖國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鱗次櫛比”、“琳琅滿目”、“人流如潮”是本課的理解難點,教學時,我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們結合畫面,這樣便能輕而一舉的理解這些詞語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課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貫穿全文。從而使情感有淺入深,由弱到強,抒發對香港、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六.課外延伸,拓展練習

課文和實踐都是相結合的,脱開書本後呢,可以開展“香港”專題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自行選題,或組織專題學習交流活動,可以開展小報展覽,圖片展覽。或者“我愛香港”的專題彙報活動。

同時,我會充分發揮課外讀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作用,給學生簡單介紹香港的工業體系,商業區,還有天壇大佛、宋城、九龍城寨公園這些旅遊景點等。這是為課堂教學向課外閲讀鋪設橋樑,達到拋鑽引玉的目的。

現在我説一説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潛水灣 —————— 迷人

東方之珠 海洋公園 —————— 舉世聞名

銅鑼灣 —————— 熱鬧

夜晚 —————— 燈的海洋

整篇課文是從“潛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夜晚”這幾個方面來介紹香港的。我會讓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總結概括出這幾個景點的特點給板書出來。

我這樣設計板書呢,可以讓學生們一目瞭然的瞭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