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誰不説俺家鄉好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6W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誰不説俺家鄉好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誰不説俺家鄉好説課稿

一、主題產生

家鄉,是自己小時候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稱為“故鄉”、“老家”、“故園”等。家鄉是生命的搖籃,感情的寄託。家鄉,記載着自己的人生軌跡,想起家鄉,就會想起家鄉的親人,想起帶給自己快樂的童年和充滿激情的青春。

二、這次活動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家鄉的自然風光、風俗、物產、社會生活等知識。

2.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歸納和利用資料的能力,讓學生走向社會,親近自然,去尋找美、捕捉美。

3.讓學生感受到家鄉的風光美、人文美和時代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樹立為振興家鄉而勤奮學習的遠大理想。

三、設計理念

1、本土性

尉氏縣位於豫東平原,屬河南省開封市。東鄰通許、扶溝縣,南與鄢陵縣、長葛市接壤,西與新鄭市交界,北與開封縣中牟縣相連。南北長40.77公里,東西寬43.76公里,總面積約1307.7平方公里,約計196萬畝,佔開封市總面積的20.3%。總人口約68萬人。

2、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它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蒐集、篩選、積累、參觀、訪問、探究、創作、表達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活動規劃

這一活動主題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確立主題、制定方案(課內1課時)

(二)實施階段------走進家鄉、開展活動(課外兩週)

(三)整合階段------整理資料、形成成果(課外一週)

(四)展示階段------展示成果、交流收穫(課內1課時)

(五) 總結階段------總結評價、拓展延伸(課內1課時)

五、實施過程及指導策略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制定方案

該階段以欣賞《誰不説俺家鄉好》音樂視頻開幕,我結合着視頻內容與學生互動聊天促成活動主題的產生,依照孩子們談到的話題分組討論並提煉出感興趣的子課題。

全班共有69人,討論結果分為:家鄉的自然風光寫真組、家鄉的歷史古蹟探尋組、家鄉的物產風情收集組、家鄉的發展變化調查組四個小組。

第二階段:走進家鄉、開展活動

方案確定後,我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走進家鄉去實踐,完成各自的任務,通過這一環節,提高學生對家鄉物產風情、發展變化的認識,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

第三階段:整理資料,形成成果

活動進行三週後,孩子們蒐集了一大堆的資料。1.小組成員正在整理資料2.瞧,他們配合多默契3.小組成員正在展示資料4.這是同學們的手抄報5.瞧,同學們自制的手抄報長卷6.這是同學們創建的英雄角,用以介紹英雄人物、歷史名人事蹟。

第四階段:展示成果、交流收穫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把蒐集到的資料展示出來,每個小組都積極地進行了展示彙報。

1、家鄉的自然風光寫真組(尉氏縣張市鎮的'桃花、尉氏縣濱河路夜景)

2.歷史古蹟探尋組

太平興國寺塔又名東關塔,位於尉氏縣城東關太平興國寺內,建於宋初,現為我縣重要古建築。該塔歷經近千年的風雨,多次地震的影響,又經黃水的侵襲和戰火的考驗,至今仍然不失風采。它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築技術。

太平興國寺塔於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紫銅鐘與鐘樓紫銅鐘,是尉氏縣又一重要歷史文化遺存。相傳,該銅鐘原懸掛於城東興國寺內與興國寺截同為寺內重要設施。現懸掛於尉氏縣政府門前的鐘樓上。何時移此無考。1962年省人民政府公佈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紫銅鐘,高1.86米,圍4米,厚0.08米,北宋鹹平二年(999年)一月二十日鑄,鹹平三年(1000年)四月十一日懸掛於太平興國寺內。銅頂上鑄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八個大字。現存八方文字共138字,記述鑄造年代及功德主姓名。

鐘樓位於城內今尉氏縣人民政府門前的平台上。台高4.8米。建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二十四年落成。該鐘樓佈局嚴謹合理,四周刻花,玲瓏剔透。檐似飛翼,四角上翹,令人望之興歎。古樓雖歷經滄桑,但其姿態不減當年,實為尉氏最佳的建築傑作。紫銅鐘和鐘樓,已經成為尉氏縣城的重要文物,是人們閒暇觀賞和憑弔歷史的好去處。

青雲寺城隍廟

阮籍,三國時期曹魏末年詩人,最著名的是他的長嘯。阮籍,連同和他一起被稱為“竹林七賢”的戰友們,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名士。在曹氏集團和司馬集團尖鋭複雜的鬥爭中,作為當時中國文化的代表,他們在一片鬱郁蒼蒼的竹林中狂歌當哭,堅守內心,保持本色,又各具風采。

“劉青霞故居”是為紀念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劉青霞女士而保留。故居原為大地主“劉半縣”莊園的一部分,位於尉氏縣城正中央,跨東西兩條大街是有名的“師古堂”大院。

3.物產風情收集組:

尉氏鴨蛋及養鴨基地賈魯河畔

尉氏燴麪是河南燴麪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尉氏燴麪是羊肉濃湯鍋中下面並取湯,尉氏燴麪是以獨家祖傳祕方調製的香料配上滾滾的羊湯而成。放入羊肉丁、葱花、香菜或是五香菜,芝麻醬,同時以個人口味放入用牛羊油潑的油辣椒,濃香味美、回味無窮······

人們説到尉氏縣洧川鎮,首先想到的一定會是洧川豆腐。有許多人也是因為洧川豆腐,才認識了洧川鎮。因為這小小的豆腐在洧川鎮的周邊縣市實在太有名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洧川豆腐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表面呈琥珀色,切刀處為純白色,韌性十足,能用麻繩串起來,可用秤鈎掛着稱,放在鍋裏越煮越筋,烹炸煎炒則風味各異。由於洧川豆腐的製作一直採用傳統工藝,年,洧川豆腐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説起洧川的豆腐也一定會提起羊肉燴豆腐,而説起燴豆腐,也一定不能忘掉牛舌頭饃,又稱牛舌頭鍋盔。

説到我們尉氏的名吃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席蘇辣子雞大李莊麻辣兔喜慶熱鬧的元宵佳節

4.家鄉的發展變化調查組

以“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板塊為展示形式,介紹家鄉新農村的發展變化。

第五階段: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各組展示成果後,以民主評議的方式評出了最佳攝影師、最佳小記者、最佳小編輯、最佳小導遊。

為了把活動推向新的高潮,全班舉行了“誰不説俺家鄉好”主題演講活動。

六、教學反思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是每一位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活動結束後,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以下反思

1.活動及時有效:本節課是中期反饋課,是學生前期活動的一個階段總結,學生在活動中可能會感受到活動的樂趣,也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有啟發和收穫,因此他們會急於把這些感受與其他同學交流。所以,適時地開展中期反饋課猶如及時雨一般,給孩子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時又為後面的活動確立了方向,儲備了經驗。

2.學生還需鍛鍊:儘管我們學校是一所縣城小學,但大多數學生比較羞澀膽怯,在他們上台彙報時表現得不夠大方,過於拘謹,通過這節課,我感覺到,給孩子們提供一個鍛鍊展示的機會是多麼重要,相信通過我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他們將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演繹得更加精彩。

3.教師更要提高:在總結收穫環節,孩子們暢所欲言談了自己的收穫和體會(插入視頻),有的是方法層面的,有的是內容層面的,有的則是為人處事層面的,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比較零亂,此時教師應適時對學生的收穫進行梳理、歸納,讓學生獲得一個全面的感知,以便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有效運用。

Tags:家鄉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