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2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1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認識人民幣”,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以後進行有關人民幣的換算、計算以及解決購物中的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教材首先通過一幅小朋友在商店裏買玩具的畫面引出新課,接着認識1元、1角、1分三種人民幣以及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關係,然後認識5角幣、2角幣、5分幣、2分幣。並通過“試一試”讓學生進行換幣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併為探索購物時怎樣付幣作準備。最後通過“想想做做”的付幣、取幣、找幣等活動,進一步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並能解決購物時可能遇到的一些簡單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精神,結合教學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預設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學會用人民幣進行購物。

2、讓學生在實際的觀察、購物等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在認識人民幣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是: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並學會簡單的購物。

為了儘可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我將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準備一些商品實物,學生準備一些人民幣。

圍繞教學目標,我將分三大環節組織教學。

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經驗。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很喜歡卡通動物和人物,所以我藉助多媒體展示米老鼠開文具店的情境圖,組織學生觀察並交流,感知購物需要人民幣,從而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通過活動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第二環節 觀察操作,認識人民幣。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依據這一理念,結合學生對人民幣已有的一些認識,我把教材中1元、1角、1分和5角、5分、2角、2分的認識融合在一起,這一環節我將分2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我藉助多媒體出示米老鼠文具店的商品及價格,讓一名學生扮演文具店的營業員,向其他小朋友介紹各種文具的價格,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仔細看圖,從圖中收集信息的習慣。然後組織學生分組辨認課前準備的人民幣中哪些已經認識,再全班交流,在學生指認時配以課件同時出現。學生介紹後我進行適當的愛護人民幣的教育。這樣設計既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相互學習,又使學生較清晰地看到它們的面值與樣式,為下面的具體探究與辨識作鋪墊。接着,我創設米老鼠開始營業的情境,藉助多媒體出示一道連線題,讓學生把物品與它相應的價錢用線連起來,以此來鞏固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

第二層次,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我繼續借助多媒體創設米老鼠邀請小朋友去文具店購物的情境,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付幣活動。當學生選購價值1元的物品時,啟發學生想出不同的付幣方法,進行全班交流,從而得出1元=10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得到1角=10分。這樣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主動獲取新知,使元、角、分的進率關係能自然、順利地建立,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環節 實踐運用,鞏固提高對人民幣的認識。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迴歸生活。為了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活動。

1、創設米老鼠要和我們換幣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先按要求把1元分別換成5角和2角的人民幣,再把5角換成其他的人民幣,最後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組裏進行換幣活動。通過不同層次的換幣活動,使學生體會每種面值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積累生活經驗,為自主探索購物時怎樣付幣作準備。

2、我繼續借助媒體設計了猜一猜的遊戲,組織學生猜一猜米老鼠手中可能有哪三枚硬幣,一共有多少錢,這樣設計把書中的習題融合到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學會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面值種類不同的人民幣可以組成不同幣值的錢數,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初步的創新意識。

3、創設米老鼠邀請我們去商店購物的情境,組織學生分兩個步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

(1)每組選一名學生戴好米老鼠的頭飾當售貨員,其他學生每人用1元錢買1件商品進行付幣找幣活動,學生進行活動後再全班交流購物的經過。這一活動為學生創造了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用人民幣進行簡單的購物。

(2)各組更換一名售貨員進行第二次購物活動,要求學生用1元錢買2件或2件以上商品,活動結束後全班交流活動經過。通過這兩個不同層次的購物活動讓學生體會並解決在實際購物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度,激發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我引導學生開展購物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付幣、換幣、找幣等過程中認識人民幣,學會使用人民幣。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參與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給與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更主動的自己去發現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2

教材分析

《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數的認知,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生分析

一年級兒童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對於要用到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本節課的教學會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設計理念

數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適當調整教材的呈現方式,力爭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課堂上以“聰聰”和“明明”兩個小精靈為主線,讓它們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當它們自己遇到難題時,讓學生幫助解決,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養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並知道愛護人民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筆、橡皮、尺、練習本等。

每個學生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老師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師:猜一猜,用多少錢買來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錢?(請學生回答。)

師:好的,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教師邊看邊問: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問:“零花錢可以用來幹什麼?”

【滲透德育: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小結: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看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

(課件播放配音)“我叫聰聰。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認識我們嗎?我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比一比,看誰學得好。”

師:同學們,加油呀,可不能輸給聰聰和明明。

二、新授:

認識人民幣。

1.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1)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①課件顯示放大的“10元”,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麼認識的?點擊數字“10”和漢字“拾”,點擊單位“圓”(大寫)。

②課件顯示放大的“10元”(新版),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麼認識的?

小結:對!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數字後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區別: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麼不同?(圖案、大小、顏色,等等。)

④聯繫實際:10元錢可以用來幹什麼?

(2)區別紙幣和硬幣。

①課件顯示5角紙幣,問:你是怎樣認識的?

②課件顯示5角硬幣,認一認。

③課件同時出現5角紙幣和硬幣,區別不同。

④課件出示背面,問:背面是什麼?(國徽。)

小結: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誌。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隨意損壞它。

2.隨意點幾張大額人民幣,集體回答。

20元,50元(新、舊版),100(新、舊版)。

3.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人民幣,把它拿出來。

活動形式: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4.分類:這麼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小朋友想辦法分類整理一下。

(1)按單位分:元、角、分(板書)。

(2)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3)按數字大小分。

(4)按新版、舊版分。

請學生彙報:展示台上展示。

5.請小朋友們把錢推到左上角,將書翻到第47頁,你發現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麼不一樣?(課件顯示。)

小結: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換錢遊戲:

進行簡單的計算。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不知道聰聰、明明認識了沒有?

(課件播放配音)“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按單位有元、角、分。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來做一個換錢遊戲,好嗎?”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___個1角。

小朋友們,動手換一換吧!

活動形式:兩人一組,可以左右兩人一組,也可以前後兩人一組。

(引導)小朋友,我們看聰聰、明明在幹什麼呢?

2.情景對話:出示課件並配音。

聰聰:“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裏拿着一堆錢):“我拿10個1角錢去買一把尺。”

聰聰:“你拿這麼多1角錢,丟了一個多可惜呀!”“那怎麼辦呢?誰來幫幫我?”

請學生回答。

明明:“謝謝你!現在我知道了。1元錢可以換10個1角錢。”

(板書:1元=10角)

四、實踐活動。

(課件顯示,配音)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元、角之間的關係,同學們想不想活動活動,老師準備了一些小獎品,獎給活動中表現好的同學。

1.師生互換:老師手中有1元錢,能換你手中幾張2角錢?(同桌可以互相幫忙。)

2.生生互換(解決不同的付錢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簡便的。

師:(拿一件玩具)買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請小組彙報(組員可以幫忙),發給點子最多那組獎品,表揚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許多種方法,再説出哪種方法最簡便。

3.(課件播放配音)小朋友們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錢去買自已想要的東西?好,讓我們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樂)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座位買。

【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後洗乾淨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五、總結。

(課件配音)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課件配音)你們説得真好,小朋友們再見。

生:聰聰、明明再見!

(作者工作單位:安徽省蕪湖市師範附小)

評析(謝文霞)

聰聰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靈。它們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難題讓學生幫助(以達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達到解困的目的)。整節課上以這兩個小精靈為主線,成為本節課學生學習上的夥伴。

人民幣的認識對學生來説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會使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肯定也少。怎樣彌補學生學習上的這個不足?本節課上,教師多處創設了良好的購物環境,讓學生在模擬購物活動中認識並使用人民幣。

為了能讓學生切實認識人民幣,教師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錢袋,錢袋中有收集的各種元幣(10元、5元、2元、1元),角幣(5角、2角、1角)和分幣(5分、2分、1分)。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上有了直觀的感受,認識人民幣自然就不困難了。

認識之後便是會使用人民幣,體現它的社會價值。首先,教師創設了良好的購物環境。在課前,教師拍攝了一段錄像,讓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要使用到人民幣,體現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其次,讓學生學會用多種付錢的方法去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了開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並體現了實用性。最後,“小小超市”活動,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彷彿處在真實的購物環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教師在此準備了許多的物品,任意讓學生購買。

而學生在買的同時,經歷了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單一物品;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多種物品;用錢買過物品後,售貨員阿姨找回相應的錢數等。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買東西的樂趣,使學生在模擬買賣物品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這是學生本節課中最大的收穫。活動一開始,學生就情緒高漲,活動過程中,體現出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在此學到了平時沒有學到的知識,活動結束時還意猶未盡。

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優質教學説課稿3

教學設計的説明

《認識人民幣(一)》這一課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我根據教材的編排要求並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基礎,制定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

1. 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取幣等現實情境活動中認識一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 參加教室裏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 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為達成這4個目標,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購物為主線,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來組織教學活動。

一、情境導入

通過播放學校在2001年9月28日舉辦的第三屆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的錄像片段,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又因為這些一年級學生在去年的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中,沒有直接參與活動,只當過觀眾。所以在這裏藉此機會激發學生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場活動中露一手呢?從而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因此我首先讓學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有序地進行板書: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1元、 2元、 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

老師有序的板書為下面學生按順序同桌介紹人民幣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這裏老師指出本節課先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

接下來安排同桌互動合作學習和大組交流活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正確地向同桌介紹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然後交流:在剛才的介紹過程中,你有沒有什麼發現?有沒有需要提醒別人注意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借學生的嘴巴講出有關辨認各面值人民幣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經驗是那麼豐富,

他們發現1元、1角的人民幣有紙幣還有硬幣,硬幣有新舊兩種,圖案不同;5角的人民幣有紙幣還有硬幣,硬幣是金色的,最容易區分;2角的人民幣只有紙幣,沒有硬幣。他們認為在辨認人民幣的時候要能認識大寫的1、2、5,認為在辨認人民幣時,可以看顏色、圖案、大小、數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數字後面的單位。

三、模擬購物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學生購物的能力。

A. 模擬購物(一)

這裏通過錄像情境提出問題:跳蚤市場上有一個可愛的芭比娃娃,售價是一元,如果我們來買,你準備怎樣來付一元錢?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

這裏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操作,並用人民幣擺一擺:用一種人民幣,還可以怎麼付?用兩種人民幣,還可以怎麼付?用三種人民幣,還可以怎麼付?根據學生的付法,適時提問:為什麼這麼付,能説説理由嗎?從他的發言中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最後總結概括不管拿幾種人民幣來付,付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都是1元。

B.模擬購物(二)

這裏通過出示班上邵亦鍇同學收到的他爸爸從山東諸城寄來的信提出問題:先猜猜信封上郵票的價錢是多少?猜猜邵亦鍇的爸爸在買這張價格是80分的郵票時是怎麼付錢的?(隨着科技的發展,電話、電子郵件已經基本代替了寄信,學生對寄信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這裏提醒學生要關注生活,建議課後到郵局去調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這一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從角幣中取錢。二是藉此引出找幣問題。

學生受第一次模擬購物方法的遷移,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80分的方法。

隨後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身邊沒有幾角的零錢,怎麼辦?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後找回2角。這裏自然地引出了找錢問題。

C.模擬購物(三)

老師逐步出示五種商品,並提問。

付1元錢分別買一塊價格是2角的橡皮、一把價格是4角的小刀、一個價格是3角的書籤、一把價格是7角的尺子,應找回多少錢?怎麼算?

付1元錢買一盒價格是1元4角的鉛芯,夠不夠?還要付多少?如果付1元5角,要找回多少錢?如果付2元,要找回多少錢?

如果用1元錢去買這幾樣東西,最多可以買幾樣?哪幾樣?如果買兩樣,可以怎麼買?

這裏充分利用題目內涵,增多練習的機會,延伸找錢問題,讓學生學會人民幣的簡單加、減計算,提高購物能力。

四、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在小組範圍內開展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