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美術説課稿模板錦集十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説課稿模板錦集十篇

美術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螞蟻和西瓜》繪本講述的是一羣螞蟻如何將一塊西瓜分割、搬運,最後用西瓜皮做滑滑梯的小故事。書中有大幅的繪圖,每一隻螞蟻的神態、動作都不同,很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與創作興趣,活動是通過粘貼、添畫的形式進行,從活動內容到活動形式來看,都非常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2、幼兒現狀分析:

中班的幼兒在美術方面進入了“形象期”,他們對自己表現的經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形狀逐漸深入的表現越來越多的事物。他們具備了簡單的構圖能力、粘貼技巧。對添畫也有所嘗試。基於孩子們的經驗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

1、在粘貼、添畫小螞蟻的活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2、能夠大膽想象螞蟻搬西瓜、吃西瓜的有趣場面,並進行創造表現。

3、嘗試大膽粘貼與添畫螞蟻的不同動態。

重點:能粘貼和添畫螞蟻。

難點:能添畫出不同姿態的螞蟻。

二、説教法

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以下教法:

1、講解演示法:《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所以,對幼兒來説,首先是感受美,只有在真實情景中感知真實事物,並由此積累起豐富的感知經驗,才有助於幼兒進行藝術創作,從而提高藝術表現的能力。活動中我給幼兒提供大量的、展現螞蟻工作場景的有趣畫面和單隻螞蟻的不同之態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欣賞,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不斷使用啟發式語言進行引導與講解,在傳授如何粘貼螞蟻造型時,我採用神祕的魔術手段進行形象的演示,使教的過程變得輕鬆自然和無痕.

2、情景激勵法:對於中班年齡段的孩子,為他們創設一個擬人化的、充滿童趣的情境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成一隻螞蟻,用ppt和操作輔助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創設了一個螞蟻搬西瓜的情境。引導幼兒置身其中大膽表現。

3、遊戲練習法:我通過遊戲化的方式演示螞蟻的粘貼步驟,也引導幼兒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表現,如:請孩子們用肢體模仿螞蟻的動作,用畫筆給只有身體的螞蟻添畫腿、眼睛等,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創作,是整個活動過程充滿輕鬆與快樂的氛圍.

為了使孩子能創作出更加豐富的螞蟻動態,我在前期進行了相關的經驗鋪墊如:給孩子講述了繪本《螞蟻和西瓜》的故事,欣賞了繪本中經典的畫面,在科學活動中把孩子們引向户外觀察螞蟻勞作的場面等。

三、説學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既有自主觀察又有對教師示範教學的模仿;既有對螞蟻的形態充分的瞭解,又有對各種動態的螞蟻撕貼及添畫製作等。活動中幼兒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學習的:

1、觀察法:幼兒通過觀察投放的圖片和觀察老師的示範演示,瞭解並掌握單個螞蟻、多個螞蟻合作等情形的動態。

2、模仿法: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對螞蟻動態進行模仿的過程。本次活動的模仿學習有三個維度:1、幼兒在觀察教師演示的基礎上進行了肢體上的模仿;2、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行了螞蟻勞作場面的模仿;3、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進行了螞蟻之間合作的模仿。

3、操作法:提供適宜的豐富的操作材料,幼兒在和材料的互動中、和同伴的互動中,動手操作,嘗試創作螞蟻工作的場景,把自己對螞蟻的理解與想象呈現出來。

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我設計的學習方法是先觀察、模仿、操作。循序漸進。學習內容是由單隻螞蟻過度到幾隻螞蟻合作也是由易到難滿足了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們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肢體模仿並想象創造不同的場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勝心。

四、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四個大的環節。

(1)聽一聽——欣賞故事,激發興趣。

我讓幼兒邊欣賞繪本豐富優美的畫面邊傾聽老師講述故事。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看一看——觀看ppt引導幼兒瞭解螞蟻的各種形態。

《指南》中指出“通過活動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教師出示螞蟻的圖片,幼兒充分的欣賞感知螞蟻的各種動態如:單個的螞蟻搬西瓜、吃西瓜、抱西瓜、鏟西瓜等;兩兩合作、多個合作的螞蟻的不同姿態。讓幼兒在充欣賞的基礎上為後面的操作做好經驗鋪墊。

(3)動一動——肢體的模仿。是為了突破目標3讓幼兒瞭解螞蟻的不同動態。

用遊戲化的方法引導幼兒在欣賞圖片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模仿,如模仿螞蟻的搬、推、吃、啃等動作。在模仿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個性化的創造,如:創造螞蟻捧、抱、指西瓜等姿態。

(4)貼一貼、畫一畫——幼兒動手操作。是為了突破目標2,大膽想象螞蟻搬西瓜、吃西瓜的不同場面並進行創造表現。

在欣賞感知模仿的基礎上孩子們進入自主操作過程。《指南》中提到:“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在這個環節我創設了新情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創作。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的過程中,不做過多幹預,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老師只在幼兒需要的時候給予具體的幫助。為了讓孩子能創作出各種姿態的螞蟻我採取了零範畫的策略,同時加入朗朗上口又有一定指導作用的語令“小手小腳彎一彎,怎麼彎?眼睛嘴巴動一動,怎麼動?觸角觸角翹一翹,怎麼翹?可愛的螞蟻動起來”來指導,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

(5)曬一曬 ——展示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分享共同創作的成就感。

老師將幼兒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欣賞作品、討論感受、交流心得。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了解、傾聽孩子們對作品的想法和感受,領會並尊重孩子們的創作意圖,沒有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標準來評價。而是用商量的口吻來提問:你覺得哪隻螞蟻的動作最特別?等問題使幼兒的欣賞更有針對性。在欣賞後老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提升幼兒的經驗。

(6)活動結束——進入情境,離開活動室。

孩子們還沉浸在小螞蟻的世界裏,老師順應孩子的心境讓他們把自己假想成螞蟻快樂的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五、説課件製作:

1、將《螞蟻和西瓜》繪本中故事發展的過程進行提煉,選擇關鍵節點作為課件的主體。

2、將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已完成的、表現單個螞蟻和多隻螞蟻的動態的圖片加入課件中,起到引導幼兒創造性表現螞蟻的動態的作用。

通過色彩簡單的動畫來增強畫面的動態和美感。

六、活動後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他們想説、敢説、會説並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現,活動的重難點都突破了,孩子們都創作出了不同動態的螞蟻,甚至有部分幼兒粘貼出了兩兩合作的螞蟻,還把螞蟻的形象進行了美化,如添畫了睫毛、肚臍眼、長髮等。在粘貼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樂在其中不願意停下來。

活動的不足:

在操作中孩子沒有像常規的美術課一樣坐着進行操作,主要是考慮到幼兒取材的不便和創作螞蟻時位置有侷限,所以選擇了讓孩子們站着粘貼,下次可以把操作材料提供得更多一些,讓孩子們更方便取材。

在活動最後的點評中,我沒有將幼兒合作的螞蟻特別點評,也算是一個遺憾,以後在活動中點評應更具有指向性。

美術説課稿 篇2

各位專家、各位評委你們好,我説課的課題是:“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來談一下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歡迎各位專家給予指導。

一、教材分析:

1、內容結構:本課採用突出重點人物,重點分析經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美術家。每位美術家單獨一節。另有“相關鏈接”,介紹同時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術家和經典作品,以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藝復興美術的理解。從而讚賞美術對社會、文化發展的貢獻,進而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2、本課內容的重點是欣賞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要求對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並對三人的藝術風格進行比較研究。

3、本課的難點,主要在於學生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特點、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當時的先進思想——人文主義,缺乏比較深入的瞭解。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

4、教學目標:⑴ 學習欣賞西方經典美術作品的方法,體會經典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⑵ 加深對歐洲文藝復興這一偉大歷史時期的認識,體會美術的文化價值。

5、教具:課本、教案、學案、多媒體

學具:課本、白紙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達到了一定層次,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強烈的好奇心,正經歷着從感性思維、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抽象思維的轉軌期,感性的東西對他們來説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優勢,充分利用學生感官體驗的審美愉悦,創設濃郁的學習氣氛,通過學生主動思考、質疑、參與、合作,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推測,使學生的認識過程從直觀的`感性體驗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維階段,“授人以漁”,提高其自主鑑賞的能力,並通過學生自主的欣賞和審美經驗的積累,達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北朝 劉勰)的學習效果,從根本上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教法及學法

教法、學法的選擇應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落腳點應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美國華盛頓一所大學有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根據教材的特點、要求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其心理特點,我準備採用主體探究式教學法與學生合作式學習法相結合來組織本節課的教學,同時輔以練習反饋、變式訓練等經典做法。讓學生

在活動中滲透教學主題,在參與中領悟教學內容,

在體驗中培養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學態度

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應用中獲得實踐能力,

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在聯繫中拓寬知識領域!

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將關注知識結果轉向關注活動過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在活動中合作,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運用,在活動中創造,我們的課堂自然會充滿不竭的活力。

四、教學過程:

1、以疑激趣,導入新課:(3分鐘)

我國宋代學者張之厚説“學則需疑”“於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課堂教學的導入,負有醖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帶入情境的作用。優秀的教師從踏入教室的最初幾句話起,就應像磁鐵般地吸引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智力振奮狀態,為魅力課堂的形成打下基礎。我擬引用恩格斯對文藝復興的評價開場並設疑:恩格斯為什麼説這是一次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產生了哪些巨人?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導入新課。

2、補充知識,奠定基礎:(5分鐘)

歐洲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它對人類產生的精神與文化政治的影響,它的文化價值,是極為珍貴的。美術是其精神財富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幾位經典的美術大師,是構成文藝復興文化的主體。但是,與其他課的欣賞不同之處在於,本課六位美術家(尤其是“三傑”),必須放在文藝復興的大環境與人文主義的思潮的大背景中,才能獲得真諦。因此,瞭解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在這個環節設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補充有關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板書:一、歷史背景),為下面進一步欣賞美術作品奠定理論基礎。這裏有一個關鍵詞是“人文主義”(板書:人文主義),即爭取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和發展,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這與歐洲中世紀的否定人生、否定現實、提倡禁慾主義的宗教世界觀,是針鋒相對的。

3、分別賞析,橫向比較(30分鐘)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我設計採用先對“三傑”分別賞析,然後再對其進行橫向比較,使學生不僅能夠感受他們各自作品的藝術魅力,更能通過比較的探究,把握其藝術個性。

首先設疑:本課中歐洲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板書:“三傑”)是指哪三位美術家?

⑴ 達芬奇的繪畫 (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台階式設疑:

①恩格斯提到的第一個巨人就是達芬奇,為什麼?

②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③運用已有美術知識嘗試分析《最後的晚餐》(板書)。教師提示:主要從形象、情節、構圖、透視四個角度探究。(板書:形象、情節、構圖、透視)

④有沒有同學能畫出焦點透視的示意圖。(説課演示:畫焦點透視的示意圖)

學生經過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後,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或需要補充的再提出來交流,教師及時肯定和補充。問題④是我設計的讓學生動手畫的環節,請能畫的同學畫到黑板上,其他同學各自畫在準備的紙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並選優秀作業進行表揚,展示。目的就是提供條件讓不同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通過成功表現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讓課堂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健康成長的沃土。

(2)米開朗基羅的繪畫(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台階式設疑:

①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表現的內容?

② 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是如何造就天地、人類等萬物的呢?

③ 嘗試分析《創造亞當》(板書:《創造亞當》)一圖的藝術特色。教師提示:從內容、形式、對比因素等方面入手。(板書:內容、形式、對比因素)

④ 文藝復興借用了古希臘羅馬的語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讚歌,在《創造亞當》一圖中有沒有體現?如何體現的?

通過不同組學生展現自己的分析結果,交流,教師參與,得出結論。

本環節的設計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設置適當的台階,讓學生產生跳一跳能摘到蘋果的成就感,以利於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營造交流的、融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⑶ 拉斐爾的繪畫(板書)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拉斐爾的《椅中聖母》(板書),教師提示:從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直線和曲線)四方面進行。然後交流、補充、總結得出結論。(板書: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

⑷橫向比較:(板書)(分鐘)

在師生共同分別賞析了“三傑”繪畫作品,體味了其藝術特色的基礎上設計這一個環節,讓學生橫向比較這三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的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文主義的光輝、高超的藝術技巧、以及每個人的藝術個性特徵,提高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進而綜合認知的能力。教師設置四個角度進行提示,讓學生思考:

①作品儘管表現的都是宗教題材,但表現的形象卻都是活生生的人,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閃耀着人文主義的光輝。

②作品都選擇了人物或事件最富有戲劇性、概括性和表現力的瞬間。

③作品都選擇了適合內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④藝術家的個性特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芬奇的深湛、含蓄和富於理智,米開朗基羅的雄健有力、充滿激情,拉斐爾的優雅、和諧、秀美等。

4、拓展知識,加深理解:(3分鐘)

要求學生課後欣賞“三傑”的其他作品和課本介紹的其他美術家的作品和成就,加深對文藝復興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為下一節課做準備。

5、課堂小結:教學過程結束。(4分鐘)

本課的設計,主要依據認識發生論和誘思探究理論原理,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教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做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的教師。要使每節課都眉目分明,山青水秀,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這是我個人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説課完了,謝謝!

美術説課稿 篇3

《洗澡》是小學美術人美版的一課內容,內容豐富,可發揮的空間較大。學生可大膽的發揮想象,充分利用身邊的素材作畫。本次交流課我所面對的是二年級學生,根據具體的學情和教學內容,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節課的設計。

一、教材方面

1、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課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洗澡時的情景,體會愛清潔,講衞生的快樂。通過洗澡這一課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動物、汽車、樓房和地球也愛清潔、愛洗澡,還有什麼也需要洗澡,把他們畫出來;利用學生熟悉的表現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能力。

2、教學目標

通過回憶生活場景,抓住洗澡的特點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

表現生活趣事,體驗繪畫活動的趣味性。

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

3、重點:抓住洗澡的特點創造性的表現。

難點:引導學生運用誇張和想象的方法,突出平凡事件的趣

二、學情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在美術教學上,學生的思路更廣,思維更活躍,而且更有趣味的美術活動形式,他們敢動手、好奇心強,樂於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強烈的表現慾望。

三、教法

根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及認識規律,我採用以下的方法:

(1)情境創設法:上課初,我利用聽兒歌《我愛洗澡》做動作的形式引出課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受洗澡時的特徵,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問答法:在本課教學中,多問學生,讓學生談一談、説一説,啟發學生思考,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

(3)欣賞觀察法:利用電腦演示洗澡的動作,從而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大膽想象,解放學生的手,使他們放手畫畫。

四、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教學程序設計如下: 激情導入(聽兒歌做動作)——展現學習目標——談談洗澡趣事——欣賞作品——交談感受——自由創作並評價——課堂小結(給地球媽媽洗澡)

五、教學過程:

1、激情導入:利用聽兒歌《我愛洗澡》做動作的形式引出課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受洗澡時的特徵,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展現學習目標

洗澡真舒服呀,孩子們你們喜歡洗澡嗎?我們今天就來上洗澡這一課。讓學生看本課的任務,讓學習更有針對性。

3、教師放映兒童洗澡的錄像短片。學生觀看,分析不同洗澡動態,手、腳、身體的動作特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回憶,為下一步作業打基礎)

啟發學生回憶、議論洗澡的趣事,鼓勵學生上台表演。

教師放映動物洗澡錄像短片,學生觀看不同動物們洗澡時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4、學生談一談自己生活中的洗澡趣事。為動手畫打下基礎。

5、欣賞範畫,拓寬思路

①教師出示範畫,學生欣賞談感受。

a、你喜歡哪副作品,為什麼?

b、這副畫表現的是給誰洗澡?怎麼洗?

c、你覺得這副畫什麼地方畫得最好?

②師:還有哪些東西需要洗澡?學生分小組討論 (汽車、房子、地球……)(啟發學生多角度地表現“洗澡”情節)

6、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自由、快樂、創造性地進行表現。

六、課堂小結

出示圖片《給地球媽媽洗澡》 通過讓學生談感受激勵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美術説課稿 篇4

1、課型:造型表現

2、教材分析:《粉印紙版畫》向學生介紹粉印紙版畫這種運用水粉顏料塗在刻好的吹塑紙底版上,再轉印到印紙上的紙版畫品種,引導學生學習、瞭解其相關知識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及審美情趣。它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版畫製作的每一道工序,對學生來講都是非常新鮮有趣的。特別是版畫印出來,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會更興奮。因此,粉印紙版畫的學習對學生的繪畫能力、動手能力都是一種鍛鍊。

3、學生分析:三年級學生通過前幾節課對紙版畫的瞭解學習,在造型表現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通過欣賞生活中的不同線和藝術作品中的不同線,加深對線的認識,激發創造精神。在音樂聲中大膽的嘗試表現,體驗學習的快樂和自信。

4、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瞭解粉印紙版畫的相關知識。

技能目標:學會粉印紙版畫製作方法,並能完成一副粉印紙版畫作品。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對版畫學習的興趣。

5、知識要點

粉印紙版畫:就是用(吹塑)紙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現的形象的輪廓,然後塗上水粉顏料拓印出來的畫,叫做“粉印紙版畫”。粉印紙版畫是用吹塑紙製作的。吹塑紙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材料,常用於製作廣告或櫥窗的裝潢美化。吹塑紙質地鬆軟,可任意剪裁,在上面刻畫非常輕鬆。不需用力,用鉛筆、圓珠筆等工具在吹塑紙上寫畫、壓刻,版面上便能產生陰刻的白線與白點。也可用梳子、叉子、瓶蓋、筆桿等物,在吹塑紙上壓刻各種平行線、曲線、圓點等,也可用手卷、折、搓、撕等方法使畫面產生豐富的變化。

6、教學重點:在瞭解粉印紙版畫的基礎上,掌握粉印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7、教學難點:製版和上色的技巧。

8、教學方式:欣賞、演示、小組討論、交流

9、教學場所:美術專用教室(3)多媒體教室

10、教具選擇:教師範圖、課件、水粉顏料,彩色卡紙,吹塑紙,毛筆,小夾子,粗頭鉛筆,以及圓珠筆。

11、學具準備:毛筆、顏料、報紙、水杯、調色盤、卡紙

一、欣賞導入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看,這些紙版畫作品和我們以前做的紙版畫有什麼不同?

2、出示課題

師:這些作品表現力豐富、色彩鮮豔厚重、對比強烈、效果獨特,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粉印紙版畫。(出示粉印紙版畫課題)

二、探究發現

1、教師提問

師:你知道粉印紙版畫是用什麼方法怎麼做出來的呢?(請1、2位學生回答)

2、嘗試體驗

①做遊戲

師:剛才同學提到粉印紙版畫是印出來的,和我們以前畫的畫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個小遊戲,動手嘗試印一印。請同學們和王老師一樣,拿出小的吹塑紙,用圓珠筆在吹塑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形,出示(畫一畫)畫好後我們用圓珠筆刻一刻,出示(刻一刻)刻的時候注意不能將紙刻破,刻好後我們用一個夾子把底版和印紙夾住,最後我們塗上顏料,來印一印。出示(印一印)塗顏料的時候儘量少加水,保證顏色飽滿厚重。

②組織學生討論

師:你在印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怎樣才能印出比較好的效果?

3、教師總結

師:粉印紙版畫就是利用吹塑紙刻出有凹痕的底稿,製作成底版,然後用水粉顏料轉印到另一張印紙上的版畫品種。

三、練習創作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把上節課刻好的卡通底版印一印,印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問題?(請各個小組發表意見)

師:印的時候注意顏料不能塗到凹痕裏,夾子始終要夾好,顏料少加水。

2、欣賞粉印紙版畫製作全過程,瞭解製作過程。(課件播放)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整個製作過程。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提煉、再次欣賞等環節的教學活動,完成對粉印紙版畫創作要領的認識也把握)

5、佈置作業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來嘗試製作一幅完整地粉印紙版畫作品呢?請看要求(課件出示)

(1)構思:在畫好的卡通人物上做適當修改,並添加上合適的背景。

(2)構圖:飽滿,注意卡通人物和背景的關係: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3)技法:刻板時線條流暢,一氣呵成。(用粗頭鉛筆以免把紙刮透)、將拓印紙與板子對齊夾好,以免錯位。

(4)上色:用色大膽,注意色彩的避免選擇與卡紙同色、顏料可調厚些,注意水分的乾濕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環境衞生。

6、學生創作

7、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互評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引導學生從粉印紙版畫的特點上來進行評價)

3、自評

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你在這節課上有什麼收穫,談談心得體會。

4、教師提出進一步要求

根據別人的評價和自評,結合學習的達標要求,自己再來進行適當修改。

五、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1、課後可以嘗試用粉印紙版畫的形式來表現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

2、課後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各種紙或布)來進行粉印紙版畫的創作。

3、作品進行裝裱後,變成了一件藝術品,可以裝點我們的房間、教室、學校……美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行動去發現美、創造美。

六、板書設計

粉印紙版畫

想一想

刻一刻

印一印

七、教學反思

版畫這一畫種不僅同其他美術樣式一樣,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更由於兼具繪畫和工藝的特性,版畫有更突出的動手的實踐性特徵和動腦的創造性思維特徵。版畫進行過程的多次轉換、多次創造的功能是其他繪畫種類所不具備,更無法替代的。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適合學生的身心特徵,對於發展學生素質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所以,對本課我一共花了三個課時的時間,第一課時,我安排了對版畫特點、工具的介紹,讓他們知道一件版畫作品同其他畫種的藝術作品形成一樣,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構思──畫稿——作品。對書上一副副版畫作品,學生讚歎不已,當學生得知這些就是採用刻刀在版上“行走”的傑作時,我從學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材料的興趣程度甚是超過對畫面的興趣。所以我在佈置工具材料的準備時,學生都很認真的在書上記着,生怕自己忘了。第二課時,當我檢查學生工具準備情況的時候,每位同學都準備好了材料,我講了並示範了刻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項,很多學生早已將在家裏構思好的作品在板上畫了,當我讓他們可以構思、畫稿時,有些同學已經轉畫到版上開始刻了,這讓我有些興奮不已,沒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刻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很用心,同學之間還在討論着各自的作品,互相交流着,氣氛很不錯。第三課時,印。印的過程中,在示範瞭如何印以後,我讓學生自己拓印,學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況且對這種材料還是頭一次用,興趣甚是大。學生也是越做越有經驗,我在學生的臉上看到了燦爛的笑容,有些刻的比較好的作品,學生還紛紛爭着要印。

美術説課稿 篇5

一、學生經驗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製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不過特指棕色紙,主要是它的顏色與秋天的顏色有一定的聯繫,這也是前幾節與本課的的聯繫。所以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對學生來講有難度的是如何發揮創作力,把各種棕色紙的特點巧妙利用製作出各種畫面或形象。

二、 相關知識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據教材要求運用棕色紙(包裝紙、信封、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在製作中用撕撕、帖帖、剪剪的方法表現平面或立體的作品。教師要與學生對棕色紙的類型和特性進行分析探討,同時將這幾種視覺效果供學生欣賞。理解各種紙的質感與肌理特性對於創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另外應根據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深淺)進行拼貼,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可以貼平實些,也可以凹凸不平,產生一種厚重感;還可以利用撕紙邊緣的裂色產生的肌理來作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牆壁等。

四、教學目標分析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製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應該把製作棕色紙作品作為重點,而如何巧妙運用想象與技法使作品生動是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體驗用棕色紙做藝術品的樂趣,感受秋天的顏色,領悟收穫與成功的喜悦。

知識與技能:認識棕色紙的特點,用撕撕、帖帖、剪剪作畫。

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棕色紙做出畫,利用棕色紙的顏色和質感創作藝術品和裝飾品。

五、教法探析

本課的教學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體現美術與生活密切聯繫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課的開始,通過看錄象以及尋找各種棕色紙來幫助學生體會棕色紙與秋天的關係。在製作作品環節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討論各種紙的特點以及對教師範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從而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創作力。

在用棕色紙製作鏡框環節中,教師已激勵的手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作,安排一個比賽的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和榮譽感,並最終為製作生活用品服務,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繫。

六、學法指導

課的引入部分為了讓課的氛圍與前幾節課有一個自然的銜接,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錄象開頭。學生在看錄象中找出秋天的顏色——土黃色、棕色,引出棕色紙這個概念。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紙,包括棕色紙(包裝紙、信紙、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等),讓學生在找一找中瞭解棕色紙有這麼多。從而自然引出課題。

在學習製作作品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各種紙的特性和質感,這對製作是十分重要的。感官的刺激比教師的語言更能促進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中比較各種紙的不同,感受紙的特性,有的是光滑的、有的是瓦楞的、有厚的、有薄的……通過了解熟悉紙的特點後,教師出示範例給學生欣賞,教師這時要注意在分析作品時把如何運用紙的特點來表現事物講清楚。

如:揉縐的紙可以表現土坡、樹幹,再生紙可以表現樹葉、窗簾、房頂……還可以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分析對書上的作品進行分析。這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學生了解如何利用紙的特性開展想象,發散思維。在學生的腦中有了一定概念以後,交給學生任務:製作棕色紙藝品。

這時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製作的能力,在先前的思考中進行篩選。平面的與立體的製作方法是不同的,可以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在製作時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整塊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棕色紙的特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其中教師的範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活動通過告訴學生什麼是廢物利用這個理念引出用棕色紙做的鏡框,以新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給學生新鮮感。在學生討論、比賽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並以一定的競爭形式展開,氣氛會比較活躍。這一塊活動是為了體現美術與生活的關係密切聯繫的理念,讓學生用包裝紙裝飾生活中的東西就是讓他們在活動實踐中明白道理。

因為本課的作業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所以在作業展示評價環節評選團體獎比較公平。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拓展環節可以繼續本課的理念,讓學生收集廢報紙製作各種作品,開一個報紙展覽會。

七、教學活動實施脈胳

欣賞、引入→想象創作→表現、應用→展示評價→拓展

美術説課稿 篇6

通過欣賞教師的作品,使學生對山水畫有一個整體的感悟。

2、多媒體展示、欣賞山水畫技法。

古代藝術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造了表現山水畫的各種技法。

山水畫的皴法(披麻皴、斧劈皴)、點苔、樹木的畫法、水的畫法

3、出示教材技法點擊。

(1)學生討論如何表現

(2)教師對墨色、運筆及點苔進行指導示範。強調注意近景、遠景、樹枝、樹葉乾濕濃淡的筆墨運用。使畫面更富有藝術性。

4、引導創作

(1)多媒體展示教材中學生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慾望。

(2)小組討論創作想法,請學生講述自己的構思及表現形式,老師及時表揚,進一步啟發、引導並強調構圖、筆墨的用法及水墨的焦濃重淡輕等。

(探究學習環節先讓學生近距離欣賞教師的作品,並對錶現技法有一定了解。通過展示教材上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用時 分鐘)

(三)、實踐操作

1、學生學習用水墨的形式,表現山水景色。

2、教師巡視輔導。提醒學生在創作中靈活運用技法,注意構圖,處理遠近關係等。

3、幫助個別後進學生的造型創作。

並把同學們創作的過程拍攝下來。

(學生在創作環節,我提示學生應注意一些技法,立意,表現等問題,還為大家播放了高山流水的古箏曲,使學生在優雅的境界中,創作出美德畫作。用時 分鐘)

(四)、展示評價

美術課程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髮展的重要環節。

本節課我將採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

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創作思路和表現手法。

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我力圖引導學生從不夠完美的作品中找到優點,找到完善作品的最佳方法,讓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會學,越學越有審美眼光和創造精神。

我還會將同學們和他們的作品一起拍攝並保存下來,記錄他們成長的經歷,學生會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歡美術課。

最後教師做小結性講評,回顧本課所學知識,並肯定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開展學生互評和自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他們學習美術創作的興趣,並將同學們的作品拍攝記錄下來,記住他們成長的經歷,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用時8分鐘)

(五)、課後拓展

1.欣賞全國知名輝縣籍畫家侯德昌、竇憲敏、耿安輝等作品,通過欣賞使學生增長了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對家鄉山水的熱愛之情。

2.通過觀察和大膽的想象,創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現家鄉的自然景色,體驗創作的樂趣。

美術説課稿 篇7

核心提示:《蝶兒飛飛》是湘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課。本課融繪畫、製作為一體,屬於設計應用課型。...

《蝶兒飛飛》

一、教材分析

《蝶兒飛飛》是湘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課。本課融繪畫、製作為一體,屬於設計應用課型。

課時安排為1課時

蝴蝶是大自然中美的“小精靈”,也是學生們熟悉並且喜愛的一種昆蟲,很多學生喜歡畫它。因此,教材開頭就以兒歌謎語的形式展開。蝴蝶所具備的外形美、色彩美、對稱美和動態美在眾多動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教材的中心部分展示了4幅學生已繪畫製作好的蝴蝶造型圖片和兩幅自然界中真實蝴蝶的圖片,形成了對照。另外還有一幅用細鐵絲粘貼蝴蝶抖動飛舞的圖片。這些圖片已經栩栩如生地告訴了學生這節課的任務,即做一隻漂亮的蝴蝶玩一玩。

依據教材安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蝴蝶種類繁多、形態多樣的特點,引導學生設計新穎的蝴蝶外形、認識對稱圖形,並且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添畫花紋,掌握蝴蝶的基本造型和裝飾方法,用折、畫、剪、粘的方法來表現蝴蝶,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感受人與昆蟲之間的密切關係。立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欣賞美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於是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以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為目的,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立為: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蝴蝶,感知蝴蝶的外形和色彩,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設計新穎的蝴蝶外形,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地添畫蝴蝶翅膀上的花紋,來表現蝴蝶靈動的美。

教學難點:1 能用摺紙、繪畫、剪紙、粘貼等方法表現翩翩起舞的蝴蝶。2 能注重色彩的搭配並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添畫花紋作為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依照教材的要求、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重難點,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種類的蝴蝶,瞭解蝴蝶的基本特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製作對稱的紙蝴蝶;感受蝴蝶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過程與方法:創設富有情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會用折、畫、剪、粘等方法制作蝴蝶,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美的薰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

四、教學思路

1、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自然界絢麗多姿的蝴蝶圖片、製作成形的一隻蝴蝶範例、剪好的草叢、彩色卡紙、細鐵絲、剪刀、膠棒等。

學具準備:各種彩色卡紙、鉛筆、彩筆、小剪刀、細線繩、細彈簧、小木棍、膠棒等。

2、教法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遵循美術學科的規律及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分別採用了創設情境法、合作學習法、直觀教學法、引導發現法、扶放結合起法。在教學中扶在重點、關鍵處,放在合作探究中,使學生在寬鬆、融洽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3、學法 遵循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兩為主”的原則,鼓勵學生採用“聽、看、説、做、玩、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的展開想象進入到美術創作的境界。

4、本堂課中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②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③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④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⑤課後拓展,開拓思維;

⑥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課剛開始,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我首先利用教材開頭的兒歌謎語來進行開場白,“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條謎語,來請大家猜一猜,”兒歌謎語一説,學生很快可以猜出是“蝴蝶”。於是我創設“找朋友”情境:“春天到了,小蝴蝶也來到美麗的花叢中來玩耍,但是隻有它一個人,太孤單了,我們一起來幫它找朋友,好不好?”隨即在黑板上貼出已做好的一隻蝴蝶和剪好的一片草叢,使學生很快進入創設的課堂氣氛中。自然導出課題——“蝶兒飛飛”,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隻漂亮可愛的蝴蝶。(板書課題)

(通過學生親耳聽,親眼看,學生自然而然就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濃厚興趣。)

(二)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1、探索階段:蝴蝶外形,瞭解對稱。

A 小蝴蝶們都長什麼樣呀?請你來畫一畫。(先畫記憶中的蝴蝶,喚起記憶,增強學習信心)

B 你是分幾部來畫的?(通過親自動手做畫,引導學生分析瞭解蝴蝶結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簡化為觸角、身體、翅膀三部分)

C 蝴蝶外形有哪些形狀?(為設計造型鋪墊)

D 蝴蝶最美的地方是翅膀,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它的外形還有什麼特點?它的花紋、顏色又有什麼特點?(自然界蝴蝶圖片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瞭解對稱知識,同時通過色彩豐富的畫面,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2、探究階段:直觀演示,學習方法。

漂亮的蝴蝶怎樣製作呢?通過學生的各抒已見後,老師小結出技法,並當堂示範:

A、折折——對摺勾畫半隻蝴蝶外形輪廓

B、剪剪(或撕撕)——依輪廓剪或撕下來外形

C、畫畫(或貼)——添加蝴蝶美麗花紋,強調大膽表現

D、飛飛——粘上細鐵絲或利用各種材料使蝴蝶飛一飛

(學生畢竟年齡有限,在一些方法技巧上,會遇到一些難度,這時就需要老師的“扶”,老師恰當地“扶”,也能幫學生克服畏難情緒,突破教學難點。)

(三)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在親眼看一看下,學生總會迫不及待地親手試一試。在引導下,先總結出製作方法: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飛一飛。然後提出作業要求,由於時間等原因,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學會合作正符合新教學理念中提倡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製作中,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在製作中出現的問題。創作過程中配以悠揚的音樂和蝴蝶圖片,讓學生在輕鬆、融洽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

(四)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學生們完成任務後,肯定躍躍欲試,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這時利用自己創設好的“草叢”黑板,設計“找到朋友”與開頭導課相呼應。

引導説:“現在請小蝴蝶的朋友們也一起來草叢上翩翩起舞吧!”“蝴蝶們”紛紛飛舞着展示在“草叢”上,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欣賞中評價,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感。

(五)課後拓展,開拓思維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對稱的現象,目的是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應用。

(六)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小蝴蝶”再次評價學生表現,告訴學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小精靈,才使我們的大自然如此美妙,所以我們一定要熱愛大自然,做這些美化大自然的精靈的小衞士”。並提醒“蝴蝶喜歡乾淨整齊的環境”,督促注意收拾、整理,做好保潔工作,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中充分滲透了德育目標。

教案

《蝶兒飛飛》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猜兒歌、謎語

2、創設“找朋友”情境,引入課題

(二)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1、探索階段:A、畫記憶中的蝴蝶

B、分幾步畫,瞭解結構

C、外形形狀,設計造型

D、圖片欣賞,瞭解對稱

2、探究階段:

如何製作?技法點擊:折——剪(撕)——畫(貼)——飛

(三)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1、小結制作方法

2、提出要求,學生製作,老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由“找到朋友”展示作品,欣賞點評

(五)課後拓展,開拓思維;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六)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培養好習慣,注意保潔。

板書設計

蝶兒飛飛

折折——剪剪(撕撕)——畫畫(貼貼)——飛飛

(展示作品:略)

美術説課稿 篇8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瀰漫着美的氣息,如美麗的風景,圖畫,音樂,着裝等顯性的美,還有人如人之間的隱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因此,設想讓幼兒欣賞顯性的美,從而感受到隱性的美,又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實際,發現平時幼兒在同伴過生日的時候會送上一張小小的生日賀卡,表示對同伴的祝福。而生日賀卡這個題材正是由顯性的美到隱性美內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生日賀卡又有其不同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選擇了生日賀卡作為教學活動內容。

教學目標:

1、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2、感受賀卡所表達的温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並用美的語言表達祝福。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理解賀卡的隱性美,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隱性的美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讓幼兒反覆的欣賞、討論、幫助幼兒建立自己的審美特色,從理解美到表現美,從分類到送祝福,幫助幼兒理解賀卡的隱性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教學準備:

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數張生日賀卡、環境佈置、生日蛋糕

教學過程:

(一)唱生日歌,激發興趣,體驗快樂的情感。

(二)欣賞自己帶來的賀卡,欣賞其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感受和卡所表達的祝福與願望。

1、幼兒討論、教師指導,欣賞賀卡的美

2、集體欣賞,分類比較。

(三)每位幼兒想一句祝福的語句,為生日的幼兒送上祝福,教師指導。

(四)遊戲:買賀卡,提高幼兒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五)延伸活動,製作賀卡,進一步提供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設計思想:

1、生活化的特色。

《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生日賀卡”是成日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每當節日來臨時,幼兒就會在家長的引導下,為教師或同伴獻上自己親手製作或精心挑選的賀卡。涉及該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成人的啟發、引導,去感受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態度。

2、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互動中教師先讓幼兒認識卡片上顯性的美,在通過送祝福理解賀卡其隱性的美,體現了活動為目標服務,目標為生活服務,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體現了藝術與幼兒的心理將康息息相關的特點,因為藝術中藴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中介感染着兒童的心靈。

3、活動體現了藝術活動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全過程。

(1)前延部分,收集材料,佈置環境,旨在練就幼兒發現美捕捉美的能力。

《綱要》中指出,大千世界,處處皆美,幼兒發現美的事物多半依賴於客觀事物本身的鮮明特徵的吸引,多數於自發而缺乏自覺性,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他們通過探索和學習自覺地去發現捕捉美。因此教師非常重視活動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有意性。

(2)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幼兒的美感多處於直觀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應適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髮展特點,生日賀卡正是貼近幼兒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的藝術品。在活動中,教師持一種寬容性的態度,允許幼兒發展自己不同的意見,使幼兒的思想通過表述外露出來。如幼兒可以提出分類的標準,有音樂或沒音樂的,平面的或立體的,單頁的或雙面的,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3)活動延伸,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4、體現了幼兒教育整合的觀念。

(1)資源的整合

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家長、教師三方的力量,拓展了幼兒活動的空間。

(2)目標的整合

活動中教師基本上以藝術目標為準,同時報害了語言目標,情感目標,既體現了整合的思想又有主次之分。

美術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城市雕塑》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中的第6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美術課程標準》(20xx年版)關於該學段該領域的目標中指出:“從形態與功能的關係,認識設計和工藝的造型、色彩、媒材。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種材料、製作方法,設計和裝飾各種圖形與物品,改善環境與生活,並與他人交流設計意圖。”依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面是初步瞭解城市雕塑,並感受其藝術魅力和多元化的藝術風格。通過製作立體紙造型抽象雕塑作品,發展學生的立體空間思維能力和抽象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方面是通過欣賞、合作探究、體驗等方法,設計製作一件造型新穎並有主題的抽象紙造型雕塑作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是利用傳統文化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教學重點是設計製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教學難點是造型新穎並有主題。

二、説學生:六年級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他們受所處生活環境的影響,對城市雕塑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尤其是抽象雕塑接觸也少,增大了學習的難度。

三、説教法:為了使學生對城市雕塑由陌生變得熟悉,教師就得在欣賞上下功夫。先整體感受不同風格不同城市的雕塑,再具體觀察、分析幾個抽象雕塑在造型、色彩、主題方面展現出來的美。學生情感得以激發,再為他們尋找宣泄的途徑,就是學習紙造型抽象雕塑的表現方法。學生的創作慾望被調動起來,在體驗中深化所學。

四、説學法:本課內容多、時間緊,所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才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不同抽象雕塑的美需要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自己感悟,才能產生情感共鳴。

五、説教學過程:

(一)、舊知引出新知。利用傳統文化由雕塑這一話題自然引出城市雕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二)、感性到理性的昇華,接受到創造的飛越,傳統文化發揮作用。

1、由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欣賞不同城市的雕塑,開拓學生視野。

2、由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確定欣賞角度,進行合作探究,理性認識抽象雕塑,學會欣賞、評價美。

3、由傳統文化引發學生思考紙造型抽象雕塑的製作步驟,為後面的創造奠定基礎。

4、由傳統文化指引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形成創作思路,發展學生的立體空間思維能力。

5、瞭解紙造型基本元素的製作方法,樹立局部決定整體的創造意識。

6、出示範作,簡要介紹,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三)、合作體驗,各司其責。發揮團隊作用順利完成作品,人人都有成就感。

(四)、各展風采,學人所長。多角度欣賞、評價,領悟設計為生活服務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增長見識。瞭解藝術創作方法的多樣性。

美術説課稿 篇10

一、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布條、毛線、廢紙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廢舊材料,本活動以故事情境導入,利用這些廢舊材料與頭髮之間的物態相似性發散幼兒思維,採用教師講解示範與幼兒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導幼兒嘗試製作各種美麗的假髮,從而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創意元素,體驗廢物利用的成就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布條、舊磁帶、毛線等各種廢舊材料,在浴帽上造型。

2.體驗利用廢物進行手工製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三、重難點

重點:能均勻、密集地將磁帶,毛線、紙條等貼在浴帽上做成假髮。

難點:發散思維,設計出不同的假髮髮型。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製作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故事情節導入,充分調動幼兒的製作興趣。

2.欣賞自制假髮,瞭解製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我出示了兩個假髮,分別是用綵帶和磁帶另種材料做的。其中彩帶是幼兒平時接觸過的材料,磁帶是他們平時沒接觸過的材料。我試圖激發幼兒運用多種材料製作的慾望。同時,兩個假髮在髮型上也有所區別,一個是長卷發,一個是短捲髮,引導幼兒創造出不同的髮型。

3.欣賞髮型圖片,探索討論各款假髮的製作方法

我提供的圖片是具有鮮明特點的幾種髮型,重點在於幫助幼兒分析各種髮型不同的方向性,以及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的髮型可以用什麼材料去表現。

4.幼兒製作假髮,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操作的過程比較漫長。但是整個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期間也有一些幼兒遇到了困難。比如,浴帽是軟的,所以不好掌握方向性;還有有些幼兒選擇了磁帶,用雙面膠不太好粘,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助等等。

5.假髮秀

最後我選擇了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集體跳舞秀假髮,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也充分讓幼兒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就感。

五、不足

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1.材料的交代方面不夠細緻,以至於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替代品;

2.浴帽太軟了,幼兒不能準確把握方向性,如果能找東西支撐一下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