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學前班安全用電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7W

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電整個社會將處於癱瘓。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電也不例外,如果我們不正確使用電它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傷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前班安全用電説課稿,歡迎閲讀。

學前班安全用電説課稿

本節課我從下面五個方面談一談教學的構思。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是在學習過電路、電路計算、家庭電路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教材中所談到的對人體的安全電壓、觸電事故的發生,需要前面所學知識為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舊知識的應用又是新知識的探索。面對電氣化普及的社會,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在以後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學生能瞭解日常安全用電常識,規範日常用電行為,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

認知目標:瞭解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瞭解觸電事故的發生,瞭解安全用電的原則。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辯證關係。

3、重點、難點的確定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後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對於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根據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考慮到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本節課採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採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程序

依據本節教材編排的順序,依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和相應的具體操作:

(一)事例引課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圖片,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具體事例引課比泛泛而談的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

人體也是導體,對於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於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着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係。

2、觸電事故的發生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採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閲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的動態效果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發生)讓學生觀察、分析圖片,然後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羣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採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麼?(引導學生從架線杆、標誌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低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4)練習:

①家庭電路中保險絲為什麼要串接在火線上?開關為什麼要安裝在用電器與火線之間?

②高壓輸電設備上為什麼要有“高壓危險”的示警標誌?如發現高壓線落在你附近,你怎樣離開才比較安全?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辨證關係。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替。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達標練習

1、要求學生閲讀課文圖3—47,鞏固知識,加強安全用電意識。

2、請個別學生談一談自己身邊存在的為了防止觸電而採取的措施,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

四、作業佈置

針對初三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特點,我給學生布置課題為《家庭安全用電的研究》這一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五、板書設計

本節內容由人體觸電講到安全用電,實質是圍繞一個電壓、兩種情況、一個原則講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安全用電意識的目的。我採用這種脈絡式的板書,便於教師總結歸納,也便於學生學習的系統化、網絡化。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和講述,其中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希望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