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飛向太空航程》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飛向太空航程》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飛向太空航程》説課稿

《飛向太空航程》説課稿1

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飛向太空的航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這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課程設計作以説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介: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二單元)(展現科學美的文章)《科學是美麗的》《南州六月荔枝丹》《飛向太空的航程》

2.教學目標:

(1)鞏固新聞報道的一般結構,瞭解本文的層次與脈絡。

(2)提高分析新聞結構的能力,嘗試寫作一般的新聞報道。

(3)感受中國人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中的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3.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脈絡,瞭解新聞寫作的特點。

(2)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3)瞭解新聞報道的特點,學會寫作。

二、教學策略:

1、教學手段

(1)多媒體

(2)錄音朗讀

2、教學方法

圖片激趣法、信息歸納法和合作探究法

三、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通過展示神州“五號”到神州“十號”的圖片,引導學生走進中國的航天史。回顧遠古神話“嫦娥奔月”,“敦煌飛天”壁畫反映出先民對神祕天空的探尋慾望,直到明朝“萬户”做出飛天嘗試,才拉開了人類挑戰蒼穹的序幕。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然而,隨着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這一天就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載着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飛向太空。讓我們馬上進入《飛向太空的航程》的學習,領略我們期待已久的“飛天”歷程。

2、回憶舊知:

回憶新聞的一般結構:標題、導語、主體、結尾。

理解並區分新聞的“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

3、感知交流:

先播放配樂朗讀,為學生創設意境,學生邊聽朗讀邊思考,為接下來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礎。美讀之後,教會學生識別生字詞,並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思路,找出文中導語、主體、結語三個部分,概括段落大意。

4、合作探究:

首先,分析第一部分,找出導語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內容?明確導語部分在新聞報道中的價值和意義。

分析第二部分,明白新聞主體部分主要講述的內容以及內容的特別之處,並且要求學生找出作者回顧中國航天史上幾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其次,當老師在分析課文時,讓學生思考四個問題:文章第20自然段中提到“有國外可供借鑑的經驗”,為什麼説“幾乎是從零開始的”?作者是如何説明“重重困難,難不住富於智慧與創造的中國人”的?文中引用美國一家報紙的説法有什麼作用?文章標題有哪兩層含義?

最後,讓學生體會到中國航天人的艱辛和中國航天曆程的重大意義,激發學生關注國家科技發展的熱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5、拓展延伸:

(1)瞭解新聞的概念

(2)瞭解新聞的四個特點

(3)瞭解新聞的結構:倒金字塔

6、作業佈置:

選取身邊的事情,依照新聞的一般結構寫一篇新聞報道。

四、教學反思

(1)教學效果

一、學生能在課堂中展示自我,在輕鬆活動中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二、實現“雙向”互動,即“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創設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原則,學生能在自由的氛圍中提高語文能力,又培養了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2)教學啟示

一、應特別注重老師的主導作用,繼續努力鍛鍊自己對課堂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爭取做到更好。

二、繼續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進行學習

《飛向太空航程》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飛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語文必修<一>“溝通與應用”板塊中的一篇通訊。通訊是新聞體裁的一種,它除了具有新聞真實性、及時性的特點外,還有生動性、完整性和評論性的特點。本課從“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寫起,回顧了中國載人航天史,在歷史與現實結合中,使現實事件有一種歷史縱深感,要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歷史與現實結合的寫法。課文的結構簡單,它不但具備新聞的基本結構特點,而且還有首尾圓合型的結構特色,要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二、説學情

高一學生已掌握了新聞的基本知識,具備了獨立閲讀新聞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認識不足。同時學生的基礎層次不同,閲讀時,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理思路難;知局部易,觀全文難;習得知識易,遷移能力難。

三、説教學目標及依據

依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根據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確定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

2.分析本文結構,提高分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情感與態度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心。

教學重點: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

教學難點:體會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寫法。

四、課時:一課時

五、説教學流程:(結合課件)

(一)導入語(屏顯“嫦娥奔月”圖和“萬户飛天”圖)

從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户,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隨着中國國力的富強,科技水平的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到底如何讓夢想變為現實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飛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學習(屏幕顯示)<依據自主學習原則>

1.瞭解通訊。除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生動性、完整性、評論性。

目的:瞭解通訊自身的特點。

方法:邊讀邊劃。

2.詞語積累(注意這幾個詞的意義和寫法)

聳入雲天扭轉乾坤一鼓作氣不同凡響

翌年 橫亙醖釀塵封

方法:利用註解和工具書。

(三)合作學習-----教師質疑,學生討論。<依據合作學習原則>

(1)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找出導語、主體、結尾部分。(屏幕顯示)

目的: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完成教學重點的學習。

(2)梳理主體部分:中國實現“飛天夢”的歷程中,有哪幾個意義重大的事件。(屏幕顯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記敍順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情感目標)

(3)綜合全文,理解標題——“飛向太空的航程”的雙重含義(屏幕顯示)

(四)分析與探究<依據探究學習原則>

(1)這是一篇典型的新聞報道,它是如何體現新聞的真實性的,請舉例説明。(屏幕顯示)

目的:理解用事實説話的特點

(2)談談本文的結構特色(屏幕顯示)

目的:瞭解本文的結構特色。

(3)新聞報道強調及時性,強調關注當下的事件。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來敍述中國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聞了?

目的:理解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寫法,突破教學難點。

(五)課堂小結(屏幕顯示)

本文的結構很簡單,但是作為一篇典範的新聞報道,各個構件很清楚,是大家閲讀和寫作新聞報道的範本,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會它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