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2.3W

課文是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那麼人教版小學語文都有哪些課文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竊讀記

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放學後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這裏,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裏?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裏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裏,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裏,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注意。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着皺起眉頭,不時望着街心,好像説:“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裏卻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裏有錢該多好!去吃一碗熱熱的麪條,回到這裏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條腿支撐着,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裏讀了兩個多鐘頭了。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低着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鬆。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我的“長生果”

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湧起愉悦之情。在記憶的心扉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着歡快音符的樂章。

我最早的讀物是孩子們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那是一種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紙片,正面印畫,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煙中的附贈物。遇到大人讓小孩買煙,這美差往往被男孩搶了去,我們女孩只落了個眼羨的份兒。集得多了,就開始比賽用手掌刮“香煙人”,看誰颳得遠。這時,我就賣力地吶喊助威,為的是最後能在贏家手裏飽覽那一大疊畫片。這些印着“水滸”“三國”故事的小畫片,是我最早見到的連環畫。

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

後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後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胡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漸漸地,連環畫一類的小書已不能使我滿足了,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小鎮的文化站有幾百冊圖書!我每天一放下書包就奔向那裏。幾個月的工夫,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文藝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閲了。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閲讀如飢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閲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閲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着一面花紋駁雜的石牆,我會呆上半天,構想種種神話傳説;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記得有一次,作文的題目是《秋天來了》。教師讀了一段範文之後,當大多數同學千篇一律地開始寫“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片一片地飄到了地上”時,我心裏忽然掠過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這樣寫多沒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寫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着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

於是,我的作文得到了個“甲優”,教師在文中又圈又點,將它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

這小小的光榮,使我悟得一點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這些領悟自然是課外讀物的饋贈。

後來,我又不滿足於只看一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頭小説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課餘時間都花在借閲圖書上。這時我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記書中優美的詞語,記描寫的精彩段落。做筆記鍛鍊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題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緒分外激動,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我從一個清冷的黃昏開始寫,以月亮的美麗皎潔和周圍人的嬉笑來反襯一個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獨和寂寞。寫着寫着,我禁不住眼淚花花。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評,被用大字謄抄出來貼在教室的牆上。可是,看到老師用紅筆圈出我寫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段文字,説這個“嵌”字用得特別傳神時,我臉紅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個讚譽——因為這句描寫和這個“特別傳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後念念不忘的詞句。

於是,我又悟出了一點道理: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原文:少年閏土

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説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zhēng)月裏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裏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工;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説,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xíng)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jiàng)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zhān)帽,頸(jǐng)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quān),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説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説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説:“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fù)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bó)鴣(gū),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説:“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日裏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chù)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裏,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裏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裏,哭着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我在朦朧中,眼前又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