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衣食住行社交禮儀常識

欄目: 禮儀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34W

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衣食住行社交禮儀常識,以便各位瞭解!

衣食住行社交禮儀常識

一、穿著的禮節

1.正式應酬時,男士穿合時宜的西裝。女士穿合時宜的禮服、洋裝、套裝或旗袍。

在大飯店吃飯,穿著要整齊、儀容要端莊。

2.女士中午不宜穿長裙或長旗袍。

3.男士打領帶的長度以蓋住皮帶頭為限,不宜過長或過短。

4.男士穿西裝不宜穿布鞋。襯衫以白色長袖或淺色為宜,不宜穿鮮豔大紅或短袖。

5.男士晚上應酬不宜穿白色西裝。不管白天晚上,最好別穿黑西裝配黑襯衫。 (拉丁美洲家有喪穿全黑襯衫加黑西裝)

6.參加喪禮穿著宜樸素,避免穿紅色衣服或打紅色領帶。

7.男士穿雙排扣西裝,要隨時扣上釦子。穿單排扣西裝與人見面握手或起身講話時,要扣上第一個釦子以示禮貌。穿三個釦子的西裝,第三個釦子可以不扣。

8.參加餐會或是酒會,男士不宜穿白色襪子。

9.旅遊時,不可穿西裝,要穿便服和休閒鞋。

10.不可穿睡衣出門,更不可穿睡衣接待客人,也不宜穿拖鞋外出。

11.進入宴會廳前,要先脱下大衣並交給侍者掛在衣帽間。

12.宴會席間不可隨意脱西裝,至少要徵求主人同意才可脱掉。

13.接到請帖時要看清楚服裝規定。規定穿便服,則不宜穿西裝赴宴。正式宴會的請帖上,均寫明服裝規定。

14.日常生活中,穿著要合乎年齡、身份及季節。

15.女士不宜把太陽眼鏡插在頭頂上。陰天及室內不宜戴太陽眼鏡。

二、吃飯的禮節

1.餐巾不是用來擦汗、擦眼鏡或刀叉。餐巾應至於膝蓋上,不可掛於胸前。

勿拍打餐廳提供的紙餐巾,會驚嚇客人。

2.餐敍中,不可任意趴到桌下撿餐巾或拾物,會被誤認為行動詭異。

3.勿大聲或拍手喊叫服務生,應以左手示意。

4.宴客時,男女主人要先舉杯敬賓客。賓客回敬,以一次為妥,並由主人開始依序敬起。不能跳過某人,要依序敬酒。不可以水杯當酒敬人,為不擅飲酒者或女性可以水或果汁回敬。

5.女性不必主動向客人敬酒。男性也不宜向隔桌友人敬酒,更不宜離桌到處敬酒,有喧賓奪主之嫌。

6.正式餐會絕無划拳、逼酒及敬煙等不良動作。

7.吃西餐刀叉是由外向內依次取用。放最左最右邊的是吃生菜的刀叉;其次是吃魚或吃肉用的刀叉。盤子前橫放的叉子或匙是吃甜點、喝咖啡或喝茶用的。

8.西餐出菜順序是開胃菜(鮮蠔、小鮮蝦、什錦瓜果或沙拉)、湯、主食(肉或魚或其它)、甜點(布丁、蛋糕或冰淇淋)及咖啡或茶。

9.西餐飲酒有餐前酒(香檳、威士忌、紅白葡萄酒或調酒)。飯中酒(紅白葡萄酒或紹興酒。紅肉喝紅葡萄酒,吃魚選白葡萄酒)。飯後酒有白蘭地、高梁酒或甜酒。拿香檳杯或葡萄酒杯,手要握住杯腳。拿高腳杯要兼握住杯身。拿啤酒杯則要握緊把手。喝白蘭地要手握杯身。白葡萄酒和香檳須放在冰筒中冷藏再喝。

10.吃西餐時,餐桌上如放置一碗水,碗中漂浮一片檸檬或花瓣,那是用來洗手指的`,千萬不可以端來喝。

11.宴會餐桌上每人面前擺水杯、紅白葡萄酒杯等杯子。不可用玻璃杯盛茶及咖啡。喝茶及咖啡均要使用墊盤。

12.吃西餐時,自己的麪包是放在左邊的小盤子。吃麪包要撕一片吃一片。

13.不宜低頭喝湯,要以匙就口,喝湯不出聲。

14.吃肉或吃魚要切一塊吃一塊,並以叉子叉肉或魚送入口中。

15.西餐吃畢時,刀叉合併齊放在盤子上,叉子向上、刀刃向內;未用完時,刀子分開擺在盤子上左右兩邊。

16.吃中西餐時,若要短暫離席,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對摺放在面前的大盤子下。

17.男士有為女士拉椅子的禮節,也可由侍者代勞。

18.正式宴會,進餐廳時,要先看放在入口的座位圖,找出自己的座位,以免上桌時再倉皇找座位。

19.參加雞尾酒會時,勿喝太多,否則極易喝醉。

20.請帖指名邀請夫婦時,若夫人臨時有事不能出席,可由女兒代替,但要先告知主人。

21.接到請帖後,如不能出席,要儘早設詞婉告主人並致謝。

三、住的禮節

1.進出旅館或自家房門,關門要輕聲。

2.客人來家?堳臛X時,進門最好不叫客人脱鞋。

3.室內收音機電視勿開太大聲,以免干擾鄰居安寧。

4.與鄰居要和睦相處及守望相助,見面主動打招呼。

5.進入已有乘客的電梯後,臉要立即朝門。電梯內勿與人交談、吸煙或飲食,遵守先出後進原則。

6.女士獨自進入電梯時,如有男士在場,則不必背對男士,要側站以防萬一。

7.在國外住旅館時,每天早上出門前勿忘在枕頭下放一或二美元小費。國內亦然。

8.晚上睡覺前,記得拉上卧室窗簾。

9.住公寓大廈不可在門外放鞋子、鞋櫃及鞋墊等雜物。

10.住家垃圾依規定分類。

四、行的禮節

1.搭乘主人開車時,主人右邊是首位,後排右邊是第二位,左邊是第三位,中間是第四位。第三位最後上車。

2.搭乘司機開車時,後排右邊是首位,左邊是第二位,中間是第三位。司機右手邊是第四位。第四位最後上車。乘坐轎車時要讓位尊長輩先上後下。

3.搭乘公共電扶梯靠右站,左側通行。

4.搭乘捷運或公車要遵守先下後上原則。車上不可大聲交談及抽煙。相機讓座。

5.與女士、位高、年長者同行時,要讓彼等走在右邊。

6.上下樓梯時,要讓女士、位高或年長者先上後下。

7.三人以上同行,勿橫排行走,以免佔據馬路妨害後方行人通行。

8.一人獨行時,要走在馬路右邊,遵守規則。

9.開車不任意按喇叭。

五、稱呼禮儀

1.正確、適當的稱呼。

它不僅反映着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重的程度,甚至還體現着雙方關係達到的程度和社會風尚。務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規,二是要入鄉隨俗這兩點。另外,還應對生活中的稱呼、工作中的稱呼、外交中的稱呼、稱呼的禁忌細心掌握,認真區別。生活中的稱呼應當親切、自然、準確、合理。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莊重、正式、規範。以交往對象的職務、職稱相稱,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稱呼方法。比如張經理、李局長。國際交往中,因為國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稱呼就顯得千差萬別。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規律,二是要注意國別差異。在政務交往中,常見的稱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還有兩種方法,一是稱呼職務(對軍界人士,可以以軍銜相稱),二是對地位較高的稱呼“閣下”。教授、法官、律師、醫生、博士,因為他們在社會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為稱呼。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講英語的國家裏,姓名一般有兩個部分構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對於關係密切的,不論輩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稱姓。比如:俄羅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個部分。婦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後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變。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們一樣,不同的是姓名字數較多。日本婦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後使用夫姓,本名不變。

2.稱呼的五個禁忌

我們在使用稱呼時,一定要避免下面幾種失敬的做法。1)錯誤的稱呼。常見的錯誤稱呼無非就是誤讀或是誤會。誤讀也就是念錯姓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於不認識的字,事先要有所準備;如果是臨時遇到,就要謙虛請教。誤會,主要是對被稱呼的年紀、輩份、婚否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作出了錯誤判斷。比如,將未婚婦女稱為“夫人”,就屬於誤會。相對年輕的女性,都可以稱為“小姐”,這樣對方也樂意聽。2)使用不通行的稱呼。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夥計”,但南方人聽來“夥計”肯定是“打工仔”。中國人把配偶經常稱為“愛人”,在外國人的意識裏,“愛人”是“第三者”的意思。3)使用不當的稱呼。工人可以稱呼為“師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稱為“出家人”。但如果用這些來稱呼其他人,沒準還會讓對方產生自己被貶低的感覺。4)使用庸俗的稱呼。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等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親切,但顯得檔次不高。5)稱呼外號。對於關係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説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握手禮儀

握手是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

握手時應注意不用濕手或髒手,不戴手套和墨鏡,不交叉握手,不搖晃或推拉,不坐着與人握手。

握手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手去呼應。平輩之間,應主動握手。

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上級後下級,先女士後男士。握手時要用右手,目視對方,表示尊重。男士同女士握手時,一般只輕握對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緊太久。右手握住後,左手又搭在其手上,是我國常用的禮節,表示更為親切,更加尊重對方。

七、其它應注意禮節

1.搭飛機、參加演奏會、重要會議或演講會時要記得關掉手機。

2.球場觀看高爾夫時,當選手在擊球或是開球時,均要關掉手機,也不可高聲談話或喊叫。

3.拜訪朋友要先約定時間與地點,不宜隨便串門子。拜訪或赴宴不可遲到或早到太多。

4.晚輩要主動表示前往拜會長輩,不宜隨便叫長輩來玩。長輩表示來訪時,不宜拒絕。

5.應酬場合,不隨便找人拍照。

6.參加親友聚會,記得帶合適禮物相送。

7.打電話要先報自己姓名,長話短説。

8.參加正式舞會時,要主動邀請鄰近的女士共舞,惟須注意禮節。原則上是邀請朋友的女伴共舞,不認識者最好不要貿然邀請。

9.公共場合講手機,聲音放低,不干擾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