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伊朗有哪些習俗禮儀

欄目: 禮儀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03W

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伊朗經濟以石油開採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伊朗有哪些習俗禮儀,供大家參考。

伊朗有哪些習俗禮儀

伊朗有哪些習俗禮儀 篇1

伊朗風俗習慣

(一)衣着:女士(學前兒童除外)須戴頭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飛機期間)。穿長袖、寬鬆、不透明的上衣或風衣,官方場合須穿顏色較深的長風衣,不得顯露腿及腳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褲外出。

(二)飲食:禁酒,忌食豬肉、狗肉。穆斯林齋月期間,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後)在公開場合吃東西、喝水或吸煙。

(三)伊朗不允許賭博、賣淫,婦女不得從事唱歌、跳舞等職業。偷竊他人財物者將依照伊斯蘭法進行處罰。犯持槍搶劫將被處以死刑。商品買賣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詐行為。

(四)男士不可主動與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動與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動握手,男士亦應禮貌迴應。

(五)伊朗人不喜歡與外國人有身體上的密切接觸,勿與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時)。不得用手觸摸小孩子的頭部。稱好時不能豎大拇指。説話時用食指指向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伊朗人討厭大聲喧譁。接受物品時應用右手,因左手被認為是不乾淨的。伊朗人很講衞生,隨地吐痰、扔雜物更是少見,吃過大蒜或呼出的氣體有異味會引起反感,被認為是缺乏修養的表現。

(六)乘坐公交車輛須男女分開,女士乘坐公汽的後部,地鐵有女士專用車廂,男士不得入內,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車廂。乘出租車可混坐。

民俗風情

1.按照伊朗的禮俗,每年的4~9月間,天氣炎熱,穿襯衫,打領帶即可,其他時候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拜訪商界、企業界或政府部門須先訂約會,談公事要遵守時間。和伊朗人打招呼,要稱他們的姓加上學術或職務頭銜。根據當地的商業習慣,進行商務活動時,首先彼此要提示所希望的價格、條件,然後相互讓步達成協議。生意洽談,按伊朗人的習慣,往往相當費時。雖然起初所提示的`價格很難接受,但不必灰心,仍然要不屈不撓地進行交涉。有一點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即對方的意識觀念與我們的差異。注意不急躁、不慌張、不灰心。

2.不能穿迷你裙,肩膀到膝蓋必須掩蔽不露,衣袖不可短到露肩或露出腋下,當地禁止喝酒,也不能攜帶酒精類的飲料。不食豬肉,烤肉串是伊朗名菜。伊朗中、下層人士喜歡上茶館,泡上一壺紅茶,擺上冰糖塊或榛子果仁、巴旦杏仁、阿月渾子和葡萄乾等。在伊朗,茶館也是人們信息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場所。

禮儀文化

1. 伊朗是一個穆斯林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女子出門必須在頭上披上恰杜勒(一種黑色長袍)或風衣,連外國來訪女士也不例外。男女見面時不能握手。在伊朗想與對方見面必須事先約好,貿然到訪屬於不禮貌之舉。

2.商務活動最好於10月至次年4月前往,天氣比較涼爽。6~8月,商人渡假者較多。機場檢查相當嚴格,出境時要留3個小時的餘裕才好。到都市以外的小地方,需要懂點波斯語。

海關免税香煙100支,或雪茄10支,或煙草半磅。出境限300Rlals。外幣不限,入境時先申報攜帶外幣數額,出境時可以攜出。因出境時會查驗,向銀行兑換時,一定要保留兑換證明。在伊朗,搭坐計程車要事先談妥車資,計程車付小費。飯店、旅店已附加10%服務費於賬單內。其他服務每次給10個Rials即可。當地水果名產有西瓜、香瓜、番茄等。

伊朗有哪些習俗禮儀 篇2

一、 服飾禮儀

伊朗國內的民族很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裝,但其樣式大多比較簡單,而且寬大,以適應温暖的氣候。

伊朗的男人一般穿不超過膝蓋的長衫,腰圍至腳面以上的圍褲,頭裹長長的包頭巾。土庫曼民族的女性穿燈籠褲,這種褲子褲腳很小,只能穿過小腿,以防風沙進入。她們還用大塊布包頭,外出時用的頭巾大而厚,在家時小而薄。她們身上常佩戴許多飾物,有時還會把銀幣縫在衣服上做飾物。伊朗男子有的留鬍鬚,女性一般要戴面紗。在德黑蘭庫姆一帶,婦女普遍穿伊斯蘭的標準服飾,用一塊大黑布從頭遮到腳,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二、 儀態禮儀

在伊朗,人們的言談舉止、體態表情是很有講究的。在説話或跟對方正面而坐時,應將兩手平放而不可雙手交叉,如果雙手交叉着説話,就會被認為態度傲慢,甚至被視為有意挑釁。在伊朗微笑和點頭實際上只是主人一種禮貌的表示,並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於他們潔身時多用左手,因而認為左手是不乾淨的,所以在接觸、取物、遞東西時不能用左手。

三、 相見禮儀

注重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是體現伊朗人良好素養的一個方面,人們相見時一般都要説“薩拉姆”(你好),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相見也是如此。他們尤其喜歡別人在打招呼時稱他們的姓並加上學術或職務的頭銜。伊朗人取名字的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婦女的名字多用茲芭(美麗的)、法拉赫(快樂的)、帕爾旺娜(蝴蝶)等。女子出嫁後多保留孃家的姓名,現在稱呼某某夫人時,也可以用丈夫的姓。對老爺、先生、少爺等稱阿伽,對太太、女士稱巴努和哈努姆,對小姐稱杜希澤或阿茲拉,將人名後加個“將”字就變成暱稱。

伊朗人在與賓客相見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然後親吻對方的雙頰。由於等級觀念很強,見面禮節也有區別,身份相同的人以互吻嘴脣為禮;身份稍低的人以吻面頰為禮;身份差距很大的人,則以一方俯拜在另一方面前為禮。在伊朗,男人不與女人握手。

四、 餐飲禮儀

伊朗人的餐飲習俗獨具風格。總體而言,他們愛吃麪食,也吃米飯。對中國的大餅、咖喱三角餃、炸小包等食品比較喜愛。副食口味一般清淡,偏愛微辣,講究菜餚量少質精,注重色香味形。當然各地區也不盡相同。遊牧地區的人們以牛奶、黃油、奶酪為主食;農業區的人們主食有面餅、米飯等;土庫曼人最感興趣的是羊頭肉、羊腦和羊腳,認為其營養價值最高,常留給孩子吃。喝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大多愛喝紅茶,並喜歡在茶中加糖。按當地傳統,土庫曼人唱歌前必喝紅茶,每逢節慶喜事,人們必定先喝紅茶,然後載歌載舞。

伊朗人還有個奇特的習慣,即常以一種叫“馬加拉特”的粘土為食,這種粘土市場上有出售,還被人們視為珍品。他們一般食量不大,喜歡素食,在餐桌上只備水杯和食盤,習慣用右手抓食。

五、 喜喪禮儀

根據穆期林習俗,相親相愛的男女雙方,必須由男方提出求婚,經女方正式同意後,便可舉行結婚儀式。他們從定婚到結婚要經十幾道程序。定親時,男方要用30只羊送給女方作為聘禮,定親後到結婚的前一天,男女雙方不能見面,成婚一週後,新娘就回孃家,一旦知道懷孕了,則立即回丈夫家。

“諾魯茲”即伊朗的春節,是一個全國性的喜慶日子。它一般在伊朗曆元月1日到13日這段時間,這時的伊朗首都德黑蘭已是揚柳吐翠、桃樹泛紅。節日來臨之際,婦女忙着大掃除。除夕到來,閤家歡聚,各家各户用乾草點起“祝火”,人們都從“祝火”上跳過去,意為免災除病和乞求和平。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訪親友,互祝新年快樂。最後一天,則是全家人外出郊遊踏青,這時大小公園裏、綠野上,遊客如雲。

六、 商務禮儀

在伊朗,進行商業性會面,遞交名片是必要的,最好要用波斯文,實在不得已,也可用英文。伊朗工商界人士好禮而講究正式禮節。在商務會談時直截了當,往往效果不佳,他們不習慣於對事情立刻作出抉擇,往往要用很長時間琢磨對方話語間的意義。需注意的是要避免在齋月訪問當地,商務活動最好選在10月至次年4月,不要以洋娃娃作為禮物,否則會被誤認為瞧不起他們信仰的宗教。

七、 旅遊禮儀

在公曆3月中旬到伊朗旅行是最好的季節。德里蘭的美景往往使人陶醉,若北上黑海或南下波斯灣,那裏風光更是迷人,碧波萬頃,景色如畫。但外出旅行在大城市交通較擁擠,如趕上穆斯林節日和星期五祈禱日,更是如此。即使這樣,也應給老人、婦女小孩讓座。當地不許婦女與丈夫以外的男人同行。夫妻外出必須帶上結婚證書。參觀清真寺必須脱鞋,頭上必須有一樣東西,如帽子或手帕。女性不能穿超短裙和其它奇裝異服。

八、 主要禁忌

伊朗人對嬰兒的眼睛特別敏感,最忌諱別人議論嬰兒的眼睛。他們忌諱左手遞交物品,稱左手為骯髒、下賤的手。禁食豬肉,不食自死、病死或未經阿訇、毛拉唸經宰殺的牲口,也不吃外形可憎或不端正的動物的肉,忌吃無鰭無鱗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