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科普知識

農田化學除草

欄目: 科普知識 / 發佈於: / 人氣:2.54W

農田使用的化學除草劑方法主要有:莖葉處理法、土壤處理法和殺草薄膜除草法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農田化學除草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農田化學除草

1、莖葉處理法。

是將藥物除草劑直接噴灑在正在生長着的雜草葉面上。莖葉處理法又可分為播前莖葉處理和生長期莖葉處理兩類。播前莖葉處理:就是在農作物未播種或移栽之前將化學除草藥液噴灑在已生長的雜草上,能夠完全有效地殺死雜草,對這類除草劑的要求是廣譜性,藥效期短,落在土壤後藥劑很快分解,*常用的藥劑有草甘膦、克無蹤等化學制劑。生長期莖葉處理,就是農作物出苗後噴灑除草劑處理消滅雜草莖葉的方法。這種處理方法既將除草劑噴灑到雜草上又噴灑到作物上,因此,一般對除草劑應具有選擇性。如可使用2.4-D丁酯、二甲四氯、百草敵等,能防除麥田雙子葉雜草,卻對小麥安全;使用敵稗能有效地殺除稗草,而對水稻無影響。但有些選擇性不太強的除草劑可採取定向噴霧的方法,達到既保作物安全,又能防除雜草的目的。莖葉處理法使用的除草劑一般都是乳油、水劑、可濕性粉劑等類型,對水噴霧。油劑的藥劑可用超低容量噴霧器直接噴霧。

2、土壤處理法。

可分為播前、播後苗前、苗后土壤處理三個層次。播前土壤處理,就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種之前將除草劑施入土壤上,並均勻地混入淺土層中,形成一定深度的藥物層,雜草萌芽或穿過藥層時,接觸吸收藥劑導致中毒死亡。這種處理方法的優勢是:能夠減少除草藥劑的揮發和光解。在地表墒情差的情況下,混土處理比上表處理的藥效高,除草效果好。播後苗前土壤處理:就是在農作物播種後出苗前對土壤處理。目前農民使用的大多數除草藥劑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施藥的。這些藥劑主要是利用“位差選擇”進行除草的。苗后土壤處理,就是在作物生育期處理土壤,比如稻田在植苗後使用的殺草丹、除草醚等。這種除草劑常採用顆粒劑施藥。土表處理:就是作物播種前或播種後苗前處理土壤的方法。比如,在花生播後出苗前將除草製劑噴灑於土表,使土表形成一層藥膜,當雜草生長穿過藥膜時因接觸而中毒死亡。

3、殺草薄膜除草法。

此法是利用含除草劑的薄膜清殺雜草的。其方法是,先在薄膜上按農作物的栽培要點打好孔,然後覆蓋於農田表面,在孔中播種或栽移,作物通過孔中生長,因其薄膜含除草劑,雜草萌芽頂撞膜後而被殺死。這種藥用薄膜可用於棉花、花生、蔬菜等農作物田除草。

4、塗抹施藥。

在雜草高於作物時把內吸性較強的除草劑塗抹在雜草上。塗抹施藥時用藥濃度要加大。

5、稻田甩施。

在稻田使用乳化性好、擴散性強的除草劑時,在原裝藥瓶蓋上穿2~3個孔,將原藥液甩施到田中。甩施時,田中要保持3~5釐米深的水層,從稻田一角開始,每隔5~6步左右甩施*,直至全田。

6、稻田藥土。

將濕潤的細土或細沙與除草劑按規定比例混勻,配成手能捏成團、撒出時能散開的藥土,然後蓋上塑料薄膜堆悶2~4小時,在露水乾後均勻地撒施於水中。撒藥土時,田中要灌水3~5釐米撒施後保水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