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節日常識

哪些地方冬至吃狗肉

欄目: 節日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哪些地方冬至吃狗肉,希望有所幫助!

哪些地方冬至吃狗肉

冬至貴州等地區有吃狗肉的習俗

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那時候開始流傳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非常的鮮美,然後就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傳統習俗。

民間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的説法。現在貴州等地區人們紛紛在冬至的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的食品,以求在來年能有一個好兆頭。

吃年糕從清末民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的這一天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的時候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上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

冬至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都會長高的意思,圖個吉利。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傳統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就會進入到最寒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到現在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用來表示不會忘記自己的老祖宗。

同姓同宗的人在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以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親戚們。大家就會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冬至吃狗肉有什麼好處

1、食用價值:狗肉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E、氨基酸和鐵、鋅、鈣等礦物元素。狗肉裏邊所含蛋白質量高質優,對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細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食用狗肉可增強人的體魄,提高消化的能力,促進血液的`循環,改善性功能。狗肉中所含的少量稀有元素對治療心腦缺血性疾病、調整高血壓有一定的好處。狗肉還可輔助治療老年人的虛弱症狀。

2、藥用價值:狗肉味鹹、酸,性温,有温腎壯陽、助力氣、補血脈的功能,可以增強人機體的抗病能力。補腎壯陽,強筋壯骨。最好是在秋冬季節的時候選擇進補狗肉,狗肉還有補脾暖胃、温腎壯陽、填精等功效。《本草綱目·狗》記載:狗味鹹、酸、性温、無毒,可以安五臟、輕身益氣、補絕傷。狗肉還是和養腎、補胃氣、壯陽、暖腰膝、益氣力的功效。可補五勞七傷、益養陽事、補血脈,能增加腸胃運化能力和腎、膀胱的功能,也能夠填補精髓。